珊瑚豆怎麼養珊瑚豆的繁殖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珊瑚豆原產美洲和亞洲熱帶地區,喜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生長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那要如何正確養殖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珊瑚豆的養殖方法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珊瑚豆的養殖方法

  盆栽冬珊瑚要求使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內加5%漚制過的餅肥或雞鴨糞。幼苗移栽上盆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待過了緩苗期成活後,進行正常的水、以維持盆土溼潤為度,每半月進行一次鬆土施肥。並給予充足光照,當植株達10釐米高左右時,進行打頭摘心促萌。噴施促花王3號,能把植物營養生長轉化成生殖營養、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芽分化。

  冬珊瑚性喜陽光,喜溫暖、向陽的環境,生長適溫為18-25℃;不耐旱,忌積水,怕澇。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要求肥沃、疏鬆的土壤。冬珊瑚生長強健,栽培管理較容易,生長季節保持土壤溼潤,每兩週施一次稀釋液肥加腐熟的羊糞水。

  夏季高溫時節,切忌中午雷雨淋洗,經雨淋洗後,易發生病害萎縮死亡。夏季高漫無邊際降雨時,分栽植株易發生炭疽病,但地栽則受影響較小,因此夏季可將植株移入地栽越夏,至9月再帶土上盆,10月下旬移入室內栽培,保持室溫不低於5℃,以利其安全越冬。冬珊瑚不經剪修樹形便很美。但如作二年生栽培,第二年春季換盆時,為了控制植株高度和植株內通風透光,應從植株內疏去一部分枝條。

  珊瑚豆的形態特徵

  直立分枝小灌木,高0.3-1.5米,小枝幼時被樹枝狀簇絨毛,後漸脫落。葉雙生,大小不相等,橢圓狀披針形,長2-5釐米或稍長,寬1-1.5釐米或稍寬,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短柄,葉面無毛,葉下面沿脈常有樹枝狀簇絨毛,邊全緣或略作波狀,中脈在下面凸出,側脈每邊4-7條,在下面明顯;葉柄長約2-5毫米,幼時被樹枝狀簇絨毛,後逐漸脫落。花序短,腋生,通常1-3朵,單生或成蠍尾狀花序,總花梗短几近於無,花梗長約5毫米,花小,直徑約8-10毫米;萼綠色,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端鈍,長約5毫米,花冠白色,筒部隱於萼內,長約1.5毫米,冠簷長約6.5-8.5毫米,5深裂,裂片卵圓形,長約4-6毫米,寬約4毫米,端尖或鈍;花絲長約1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為花絲長度的2倍,頂孔略向內;子房近圓形,直徑約1.5毫米,花柱長約4-6毫米,柱頭截形。漿果單生,球狀,珊瑚紅色或桔黃色,直徑1-2釐米;種子扁平,直徑約3毫米。花期4-7月,果熟期8-12月。

  珊瑚豆的繁殖管理

  多采用種子繁殖,於冬、春採集成熟漿果,在水中淘洗乾淨,撈出晾乾貯藏備種。春季將所貯藏的種子於室內淺盆中播種。播花發芽迅速、整齊、生長快。幼苗長出3~4片葉子後,換上10釐米盆,或移栽於露地苗床。

  珊瑚豆性喜溫暖向陽,喜排水良好的土壤。盆栽每盆一株,栽後澆足定根水,放置半蔭處。緩苗後移栽到陽光充足的地方。1~2月後,植株長到25~30釐米高、根系長滿盆時即可換盆。移栽於露地苗床的,以10釐米株距栽植,待長到株長與株間搭葉封行時,再以30釐米株距定植。夏季盆栽因高溫乾旱影響生長,高溫多雨多易發生炭疽病。地栽可以避免這些不良影響,經過8月到立秋後,再帶土栽植於7寸盆中。生長期間要注意整形,使植株基部長成一獨立主幹,高15~20釐米,上部形成一小樹冠。當珊瑚豆幼苗生長到20釐米高時就要摘除頂心,抹掉下部側枝,以形成一段較短主幹,促使側芽從主枝中部發生。側枝長到25釐米時也要搞心,以利於產生更多的側枝,增加座果部位。如想養成多年生老株,每年冬季果實脫落後應對所有側枝進行短剪,保留側枝長約15釐米。如果修剪得好,三年以上植株年結果可達幾十顆到上百顆,使珊瑚豆的觀賞價值大大提高。冬季氣溫較暖的地區,珊瑚豆能在室外越冬,北方地區要移到低溫溫室越冬。第二年春天腋芽開始萌動時,要進行整形修剪。在主枝和側枝下部僅留三四個芽,其餘全部剪去,並結合換盆進行新的一年養護。要保證正常生長,並開花結果,每月施以腐熟液肥2~3次。幼苗期如發生猝倒病,應及時拔除並噴灑濃度為600倍的代森鋅溶液,或硫酸銅0.1%~0.2%的溶液。

珊瑚豆的繁殖管理

桑樹怎麼養桑樹的藥用價值
山竹巖黃耆怎麼養山竹巖黃耆的價值
相關知識
聖王丸怎麼養聖王丸的繁殖方式
百日菊怎麼養百日菊的繁殖方法
鐵蘭花怎麼養鐵蘭花的繁殖方法
孔雀花怎麼養孔雀花的繁殖方法
金百合怎麼養金百合的繁殖方式
金百合怎麼養金百合的繁殖
六倍利怎麼養六倍利的繁殖方式
朱頂紅怎麼養朱頂紅的繁殖方式
藍石蓮怎麼養藍石蓮的繁殖方式
燕子掌怎麼養燕子掌的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