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2日

  如何養好雛雞,提高雞的成活率,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溫度:由於雛雞的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必須人為的創造一個適合雛雞生存的環境。前三天溫度要在32~34℃,以後每週降1~2℃。在控制溫度的過程中嚴禁忽高忽低,每天的溫差不要超過2℃,溫度不穩定會造成細菌病的難控制。溫度要均勻,避免區域性溫度過高或過低,溫度表懸掛的位置必須準確,應懸掛在雛雞背部上方3~5cm處,過高或過低均不能準確反映舍內溫度。溫度表要分佈均勻,不能只掛在取暖爐附近。三週後的溫度不要忽視,尤其在寒冬季節,外界溫度會對舍內造成較大影響,對雛雞造成應激,極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病和腎型傳支。

  2、溼度:合適的溼度有利於雛雞的生長,由於1~10天溫度較高,必須人為加溼,溼度要在60~70%,以後逐漸降低,20天后不需要加溼。控制溼度的過程中應避免高溫低溼,否則會出現雛雞生長緩慢、腳幹、羽毛不鮮亮等脫水症狀。更應避免低溫高溼,使雛雞抵抗力低,易發生各種疾病。

  3、飲水和開食:由於雛雞視覺差,對食物的味覺感覺差,因此飲水和開食對雛雞極其重要。水源必須放在光能照到的地方,光經過水的反射會引起雛雞的注意。雛雞入舍後先飲水後開食,飲水1~2小時後開食。前三天要供給易消化的飼料,第一週要使用開食盤或報紙,少量多次拋灑,以引起雛雞注意。

  4、密度:因冬季氣溫低,通風不好,密度不要過大,否則會使雛雞生長不好,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5、轉群:由於冬天育成舍溫度較低,而育雛舍較溫暖,直接轉群會對雞群造成極大應激,這是腎型傳支和大腸桿菌發病的重要原因。應在轉群前2~3天對育成舍進行提溫,以後逐漸降溫,以減少溫度差異帶來的應激。這是應該引起養殖戶高度重視的問題。

  6、免疫:要重視對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的防疫,不要存在任何僥倖心理,要按照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

  雛雞飼養的關鍵不僅要養活,還要養好,雖然冬季給養雞生產帶來很多難題,但只要科學飼養,合理免疫,一定會養出優質的雛雞。

  雞的生物特性

  1.體溫,在40.9度與41.9度之間,平均體溫是41.5度。雛雞,但養殖時,雛雞舍溫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鐘,就日齡而言,雛雞高於成雞。就性別而言,母雞高於公雞。

  3.產蛋,一隻母雞年平均產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雛率70%以上。

  4.其它,料肉比,一般在1.50~2.00:1;料蛋比,一般在2.0-2.5:1.0

  5.雞的一般最長存活13年***飼養環境***

  6.蛋雞:一般在110天左右開產***工廠化養殖***,到72周淘汰、淘汰時體重為2千克左右。

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_雉雞的飼養注意事項
雛雞的飼養管理溫度控制
相關知識
雛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貴妃雞產蛋種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山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有哪些
種公雞的飼養管理要點有哪些
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_雉雞的飼養注意事項
土雛雞的飼養管理方法
冬季育雛雞的飼養管理
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雛雞的飼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