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蟋蟀的飼養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蟋蟀為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乾燥蟲體入藥、性溫,味辛鹹,有毒,能利尿,主治水腫,小便不通。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飼養裝置

  蟋蟀可採用大籠飼養。大籠用金屬或木材做支架,鐵窗紗作圍罩,長、寬、高不限,平面面積越大,容納量越多,可提高成活率。飼養籠下沿1米外,要構築寬、深各20釐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螞蟻等天敵的侵入,損傷小齡蟲。大籠為10米×5米×2米,可養活3000~5000只蟋蟀由幼蟲發育到成蟲,籠內種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飼料。

  2.誘捕種蟲

  蟋蟀跳躍能力很強,有鑽縫、築穴、隱蔽的能力,因而採集較大數量實在不易。可利用成蟲期的向光和趨食的習性誘捕。

  3.繁殖

  每籠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蟋蟀交配後,即產卵於地下。籠內的植物秸稈枯死後,不要拔出,作為地面的覆蓋物,以利於卵度冬。第二年氣溫上升到20℃左右時,即見到大量孵化後的小幼蟲出土。

  4.日常管理

  籠中飼養蟋蟀,單用籠中天然飼料遠遠滿足不了大蟲的需要,可採用易積存、體積小、營養高的人工飼料為主,輔以少量天然青飼料,飼養效果更佳。人工飼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麥粉35%、玉米粉20%、脫脂奶粉15%、肝粉5%、乾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麥粉25%、脫脂奶粉15%、乾酵母5%、魚粉10%。將配米同時放入容器中,拌勻並研細,鋪撒在木板上飼餵,一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吃完為宜。蟋蟀飼養溫度在25℃為宜。當乾旱時,早、晚適當噴些水,使籠內的地表溼度保持在75%~80%。陰雨天不影響蟋蟀正常生活,但在餵食板上要加遮蓋物,青飼料可少放或不放。如籠中地面積水1小時可造成蟋蟀死亡,應及時排水。如一日光照12小時,若蟲發育期會縮短,自然光照時間不夠時,應加燈光補充。

  5.採收

  成蟲大量羽化後,在交配產卵前要及時採收***應留足種蟲***。採收方法:可在籠內掛燈,下面放四壁光滑的水盆,待成蟲趨光飛轉,跌入水盆,即用笊籬撈出。

  6.加工

  加工有二法:經沸水煮死後,晾乾,備作藥用;將蟋蟀悶死後,逐個擺放在木板上***腹部朝天***,晒乾,再揀淨雜質、雜蟲斷肢,然後將體大完整的蟋蟀全蟲裝在塑料袋裡,放在乾燥處儲存待售。蟋蟀幹品一般藥店均收購。

  蟋蟀飼養管理

  *** 1 ***若蟲飼養

  每籠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 只,蟋蟀交配後,即產卵於地下,籠內的植物秸稈死後,不要拔出,作為地面的覆蓋物,以利於卵安全越冬。第二年氣溫上升到20 ℃ 左右時,可見到大量孵化後的小幼蟲出土。 若蟲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須定時投放人工配製的飼料。人工飼料的加工是用當年的新秈米,不淘洗,磨碎,加入適量熟黃豆粉***約是米粉的1 / 5 *** ,再摻入一些富含鈣磷的骨粉、血粉、肝粉、魚粉等,充分拌勻,放人容器儲存,以後拌水煮熟投喂。也可捕捉蝗蟲、炸錳之類的小昆蟲殺死烘乾,磨碎以後拌入蔬菜瓜果之類含維生素、纖維素豐富的食物。豆類植物不可生食,其他植物應該生喂,以保證植物的原有營養成分不受損失。

  餵養應該採用定點的方法,便於每天清掃,但是要多放幾個點,餵食可以一天兩次,早上和晚上各一次,其中以晚上一次最為重要、蟋蟀畏光,屬夜行昆蟲,一般白天大多躲藏在洞穴中,到了夜晚再出來活動覓食。在養殖時,發現若蟲很喜歡吃米蟲、豆蟲之類的小生物,可以經常投喂一些。

  蟋蟀若蟲處在生長髮育的階段,營養過於豐富雖然會使蟲體發胖,但頭項部位也會隨蛻皮而放大。所以若蟲階段可以不考慮控制食量。但是不控制食量並不是認為就可以大量投喂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的食物。蟋蟀在若蟲時期,體內會分泌出保幼激素。保幼激素分泌的多少,直接決定若蟲期的長短。

  雖然蟋蟀的食性很雜,但是在野生環境裡主要還是以素食為主過多地投喂葷食,有可能會打亂蟋蟀若蟲體內保幼激素的分泌,從而使蟋蟀的若蟲期縮短,提早蛻化成蟲

  *** 2 ***日常管理

  籠中飼養蟋蟀,單純利用籠中天然飼料遠不能適應偌大的蟲口密度,可採用易積存、體積小、營養高的人工飼料,輔以少量天然青飼料,這樣更利於提高飼養效果。

  蟋蟀的養殖技術

  1、蟋蟀可採用大籠飼養。飼養籠下沿 一米 外,要構築寬、深各 20釐米 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螞蟻等天敵的侵入,保護小齡幼蟲。大籠一般為10×5×2***米***,可養3000-5000只蟋蟀由幼蟲發育到成蟲,籠內種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飼料。

  2、誘捕種蟲。蟋蟀跳躍能力很強,有鑽縫、築穴、隱蔽的能力,因而採集較大數量實在不易。可利用成蟲期的向光和趨食的習性誘捕。

  3、繁殖。每籠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蟋蟀交配後,即產卵於地下,籠內的植物秸稈死後,不要拔出,作為地面的覆蓋物,以利於卵安全越冬。第二年氣溫上升到 20℃ 左右時,可見到大量孵化後的小幼蟲出土。

  4、日常管理。籠中飼養蟋蟀,單純利用籠中天然飼料遠不能適應偌大的蟲口密度,可採用易積存、體積小、營養高的人工飼料,輔以少量天然青飼料,這樣更利於提高飼養效果。人工飼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麥粉35%、玉米粉20%、脫脂奶粉15%、肝粉5%、乾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麥粉25%、脫脂奶粉15%、乾酵母5%、魚粉10%。將配料同時放入容器中,充分攪拌均勻並研細,撒在木板上飼餵,每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完全吃完為宜。蟋蟀飼養溫度在 25℃ 左右為宜。當氣溫過於乾旱時,早、晚適當噴些水,使籠內的地表溫度保持在75-80%。陰雨天不影響蟋蟀正常生活,但在餵食板上要加遮蓋物,青飼料可少放或不放。籠中地面積水1小時可造成蟋蟀死忘,應及時排水。每日光照時間12小時,若蟲發育期可縮短,自然光照時間不足時,應加燈光補充。

  5、採收。成蟲大量羽化後,要趕在交配產卵前及時採收***應留足種蟲***。採收方法:可在籠內掛燈,下面放四壁光滑的水盆,待成蟲趨光飛轉,跌入水盆,即用笊籬撈出。

  6、加工。加工有兩種方法:⑴經沸水煮死後,晾乾,備作藥用。⑵將蟋蟀悶死後,逐個擺放在木板上***腹部朝天***,讓太陽晒乾,再揀淨雜質、雜蟲、斷肢,然後將體大完整的蟋蟀全蟲裝在塑料袋裡,放在乾燥處儲存待售。

 

活體飼養蟋蟀的養殖方法是怎樣的_蟋蟀餵養方法
怎麼大批量飼養烏龜
相關知識
小蟋蟀的飼養技術
小金毛犬的飼養技術
小尾寒羊的飼養技術
豬的飼養技術和飼養場所建設方法
羊的飼養技術視訊
羊的飼養技術
水牛的飼養技術是什麼
鵝的飼養技術是什麼
鷹的飼養技術
提高產奶母牛產奶量的飼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