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和什麼魚混養好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鸚鵡魚主要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因為體色非常的豔麗,而且很多人還習慣將鸚鵡魚和其它的魚兒混養。下面小編根據這個問題分享了相關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和鸚鵡魚混養的魚盤點

  地圖魚

  地圖魚別名圖麗魚、豬仔魚、尾星魚、黑豬魚、花豬魚、眼斑星麗魚等,是熱帶魚中體形較大的一種魚,在適宜自然條件下可達30釐米長,體形魁梧,寬厚,魚體呈橢圓形,體高而側扁,尾鰭扇形,口大,基本體色是黑色、黃褐色或青黑色,體側有不規則的橙黃色斑塊和紅色條紋,形似地圖。

  小藍鯊

  小藍鯊別稱斧頭鯊,虎頭鯊等,耐低氧能力強,適應性廣,但抗低溫能力弱,適溫20℃-34℃,最佳生長水溫26℃-32℃,水溫低於18℃時活動緩慢,反應遲鈍,水溫低於12℃時開始死亡,但是常把水弄汙濁,影響觀賞效果。

  恐龍魚

  恐龍魚是古老魚類,和龍魚、肺魚一樣屬於活化石大型魚類,體格強建,生長中速,飼養不難,小魚、小蝦類的活餌和魚蟲均接受,冰凍南極蝦、魚粒類的食物也可餵食,基本不挑餌食。

  花老虎

  花老虎魚別稱花豹石頭魚,成魚體長30釐米,廣佈於溫帶和熱帶水域,一般生活於岩礁間,因而有時也稱巖魚,體形巨大,身體上的斑紋與其說是象老虎,還不如說是象豹子,所以也叫花豹石頭魚。

  泰國虎

  泰國虎別名三間虎、南託斯魚、細鱗擬鬆鯛等,屬原生態魚種,是一種觀賞價值極高,很受魚謎推崇,廣泛養殖的大型魚種,體型強壯,性情溫和膽怯,容易受到光線的改變刺激而改變體色,有一定的地域性,捕捉活餌時性情凶猛,混養的話就要注意體積差別。

  飛鳳魚

  飛鳳魚學名真脣脂鯉,為脂鯉亞目原脣齒脂鯉科真脣脂鯉屬大型觀賞魚,魚體呈側扁形,各鰭呈紅色,臀鰭和尾鰭有水平的條狀斑紋,尾根有脂鰭,常和龍魚、虎魚***泰北虎或印尼虎***、深水龜等混養,寓意著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等。

  神仙魚

  神仙魚又名燕魚、天使、小神仙魚、小鰭帆魚等,長12-15釐米,高可達15-20釐米,頭小而尖體側扁,呈菱形,背鰭和臀鰭很長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鰭帆魚之稱,從側面看神仙魚遊動,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魚又稱燕魚。

  金龍魚

  金龍魚學名美麗硬骨舌魚,是骨舌魚目骨舌魚科硬骨舌魚屬的一種魚類,是現今僅存的少數古生魚類之一,成年魚體長40-50釐米,壽命可達數十年,以其神龍的外形,威嚴的氣勢,豔麗的顏色贏得魚類愛好者的青睞。

  清道夫

  清道夫魚是甲鯰科下口鯰亞科的多輻翼甲鯰、下口鯰的流通俗稱,雜食魚類,吸食藻類、底棲動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魚卵和魚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和吸食藻類,也尋覓底棲動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實的“清潔工”,屬夜行性魚類,可與健康的品種魚混養。

  七星刀

  七星刀魚又名弓背魚、七星飛刀魚、東洋刀魚、花刀魚等,體長80-90釐米,前半身寬厚,尾部尖小,背微弓形隆起,性情凶猛,喜歡吃活的小魚小蝦,宜用大型水族箱飼養,屬夜行性魚,所以白天不愛遊動,夜間活動捕食。

  鸚鵡魚的生活習性

  鸚鵡魚會織自己的睡衣,他們織睡衣的方式像蠶吐絲做繭似的,從嘴裡吐出白色的絲,利用它的腹鰭和尾鰭的幫助,經過一兩個小時織成一個囫圇的殼,這就是其睡衣。有時它的睡衣織得太硬,早上睡醒後嘴巴咬不開,便會憋死在裡面。

  1、食物習性:鸚鵡魚食性雜,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蝨等幾乎什麼都吃,而且相當貪吃。有特殊的消化系統。鸚鵡魚用它們板齒狀的喙將珊瑚蟲連同它們的骨骼一同啃下來,再用咽喉齒磨碎珊瑚蟲,然後吞入腹中。有營養的物質被消化吸收,珊瑚的碎屑被排除體外。鸚鵡魚的咽喉齒不象牙齒一樣尖利,而是演變為條石狀,咽喉齒的上頜面上凸起,正好和下面的凹處相吻合。上、下頜上各生長著一行又一行的細密尖銳的小牙齒。小牙齒密密地排列形成了許多邊緣銳利的板。每當一大群鸚鵡魚遊過,一條條珊瑚枝條的頂端被切掉。

  2、體質特徵:鸚鵡魚本身是沒有毒的。只不過,鸚鵡魚的食物中有些是有毒的。鵡魚體內有分解消化毒素的器官。所以,鸚鵡魚不會被這些毒素傷害。但是,如果人們在這時捕獲鸚鵡魚,而它體內的毒素並沒有完全清除,那麼鸚鵡魚食物中的毒素就會轉嫁給食用鸚鵡魚的人類。所以,許多漁民都勸貪嘴的食客不要食用鸚鵡魚。

  3、行為習慣:鸚鵡魚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每當漲潮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鸚鵡魚披著綠瑩瑩、黃燦燦的外衣,從珊瑚礁外的斜坡的深水中游到淺水礁坪和瀉湖中。鸚鵡魚有特殊的消化系統。鸚鵡魚用它們板齒狀的喙將珊瑚蟲連同它們的骨骼一同啃下來,再用咽喉齒磨碎珊瑚蟲,然後吞入腹中。有營養的物質被消化吸收,珊瑚的碎屑被排除體外。鸚鵡魚的咽喉齒不象牙齒一樣尖利,而是演變為條石狀,咽喉齒的上頜面上凸起,正好和下面的凹處相吻合。上、下頜上各生長著一行又一行的細密尖銳的小牙齒。小牙齒密密地排列形成了許多邊緣銳利的板。每當一大群鸚鵡魚遊過,一條條珊瑚枝條的頂端被切掉,露出斑斑白茬。

  4、性格特徵:羅馬和古希臘人特別器重這種魚,把它當作珍品,並不是因為鸚鵡魚長得漂亮,而是其具有團結互助的精神。研究學者發現,如果鸚鵡魚一旦不幸碰上了針鉤,它的同伴會趕來幫忙。如果有的被漁網圍住了別的夥伴就會用牙齒咬住其尾巴,拼命從縫隙中把它拉出來。因而,一般漁民很難抓獲這種魚。

  鸚鵡魚的飼養管理

  1、溫度:鸚鵡魚對水溫度的要求相對沒那麼高,魚體對溫度的適應能力也較強。人們往往認為鸚鵡可以耐低溫,就把水溫搞得較低,其實血鸚鵡對溫度相當“敏感”,在熱帶魚中屬於比較容易養的魚,但容易養是相對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養好就有一定的難度。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鸚鵡魚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豔的體色甚至退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水溫維持在28度左右,可使魚兒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鸚鵡會出現退色問題,且容易生病、死亡。

  2、換水的頻率:就我的經驗來說,鸚鵡在剛換水的頭2-3小時內,顏色會變淺,但很快就會恢復紅色。同樣,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話,鸚鵡就會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換一次水,一次換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證鸚鵡不退色。

  3、飼料

  ①此魚絕不能喂小河魚,也許小河魚的顏色激發了他們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魚,鸚鵡顏色肯定會變淺。血紅鸚鵡喂小魚,還會撐到,因為此魚貪吃,不知飢飽。小河魚對腮也不好,鸚鵡的鰓非常脆弱,小河魚容易帶進病菌。我曾經將鸚鵡和大型魚混養,它們也掙搶小魚吃,但每次它們吃了小魚都會出點問題。更不能喂泥鰍,所有的魚都會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汙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過幾次實驗,連狗仔那樣的魚都受不了泥鰍。

  ②飼料要用增紅飼料。“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蔔素”的飼料,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豔紅。飼料上逐漸新增顆粒***能增色的***,會使血鸚鵡顏色變好。

  ③吃慣了活餌的魚,會不太喜歡吃顆粒的。有的魚友可能自從鸚鵡買來之後就喂活蟲,因此改喂顆粒飼料時鸚鵡會不吃。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喂活蟲之前,先給一點顆粒***能增色的***,要少,讓魚適應,吃完再喂原來一直喂的活蟲,等魚兒適應後,逐漸加大顆粒的量,減少活蟲的量,最終調整到顆粒飼料。另外,要經常更換飼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種。

  ④有人喂活蝦、豐年蝦當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蝦頭上的硬剌,以免傷害鸚鵡。

  4、光線:鸚鵡對光線較敏感。需要定時、定量給與強光照射。每天保持1-2小時的強光照射,之後要讓其在較暗的環境裡度過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房間裡比較明亮,沒有燈光,光線是足夠的。但光線長期保持一樣,也會使鸚鵡顏色變淡。即:給予定時、定量燈光照射而不是僅僅靠自然光。切記:燈光照射時間不宜太長,關燈後要使魚缸的環境一直保持比較昏暗。這樣,一旦再有燈光的時候,你會發現鸚鵡比以前紅了很多。如果魚缸在不向陽的房間,就每天增加兩小時的光照,然後關燈。如果房間光線較充足,就要在燈光照射後,適當遮擋房間裡的光線,使魚缸處在昏暗的狀態。此方法我屢試不爽,請各位不妨試試。

  5、光色:有的魚缸的燈是白色燈,可以換成發紅光的燈管。換成發紅光的燈管,可一充分顯現魚的紅色,普通熒光燈會使魚的顏色看上去發青。

  6、環境

  你也可能曾經發現,魚剛到你的缸裡的頭幾天會有一些褪色,那是因為不適應。隨著它們適應能力的增強,會逐漸好起來。所以,不要讓他們受驚嚇,是解決退色問題的又一經驗之談。

  另外,鸚鵡如果顏色變淺超過三個月,就基本上不會恢復到原來顏色的程度。

  要養出體質健壯、體色豔的鸚鵡魚卻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時定量投喂餌料,合理搭配餌料的營養,定期投喂鮮活的小蝦、小魚,最好選用專門為鸚鵡魚配製的人工餌料,這種添加了蝦紅素和D一類胡蘿蔔素的飼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鸚鵡魚的體色更加鮮豔好看。

  新魚入缸因為水質的突然改變會有變色,適應環境和調整水質以後會逐漸好起來的。最好先不要在鸚鵡魚的缸裡混養其他品種的魚。水族箱中最好設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來讓鸚鵡藏身。但是經過人工訓練的鸚鵡魚可以改變膽小的習性:經常敲擊水族箱,使鸚鵡魚形成習慣;可以只投喂一半的食物,逼迫他們出來覓食;和膽量大些的魚混養,帶動它們活動。

  鸚鵡魚的領地意識很強,經常會看到它們同類之間在打架,增加飼養的數量就會減少打架的現象。由於性情活潑好動,鸚鵡還喜歡搬弄底沙。可與瑪麗、珍珠、劍尾、麗麗。神仙魚混養;可以和溫和的大型魚一起飼養。也可以從小就和體形小一些的羅漢混養,這是因為他們領地意識很強的緣故。加入青黴素、甲基藍後也會使鸚鵡魚體色變淺。增加光照、加強過濾、加厚濾材、加溫到28度都是保持體色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新換水時要注意保持水質的一致。發現鸚鵡魚退色時可以喂增色飼料或蝦肉,但經過人工染色的鸚鵡魚在養殖一段時間後肯定都會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轉的。一定要定時增加黃粉,清除水中細菌,並及時清理泥沙中的糞便。


成年非洲灰鸚鵡多少錢一隻
鸚鵡魚吃什麼最好怎麼養
相關知識
鸚鵡魚和什麼魚混養好看
羅漢魚和什麼魚可以一起混養
銀魚和什麼一起吃好飲食禁忌有哪些
鰱魚和什麼一起吃好
財神魚和什麼魚一起養怎麼養最紅
武昌魚和什麼一起吃好
鯽魚和什麼一起吃好飲食禁忌有哪些
鯰魚和什麼一起吃好
草魚和什麼一起吃好
青魚和什麼一起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