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在清明節的時候,小學想要舉辦活動,那麼,活動策劃書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範文一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清明節是國務院規定的法定傳統假日,同時也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國家實行清明長假,有著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義。為了進一步落實和加強對為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學校決定結合清明節這一教育契機,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組織清明節活動。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教育學生“敬懷先人、懂得感恩、回報社會”,度過一個有意義、充實的清明節。

  二、活動安排:

  ***一***走近20xx年清明節

  主要內容:

  1.瞭解清明文化: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⑴清明節的由來

  ⑵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⑶清明節的傳說

  ⑷清明節的習俗

  2.緬懷感恩:緬懷中華先賢英烈

  ⑴清明先賢故事

  ⑵清明英烈故事

  ⑶清明節的詩詞

  3.親近大自然

  利用清明小假期根據家庭實際情況,由父母帶領孩子踏青,並用相機記錄踏青的瞬間。 ***二***感恩清明節

  活動形式:影視育人

  活動時間:3月31日晚上19:30—21:20

  參與物件:全體學生

  活動地點:學校操場

  活動內容:

  1.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 《我是中國人》

  2.交流心得,表達感受

  3.各班組織學生進行影片觀後感評比,重在說真話,訴真情。

  ***三***網路活動

  20xx年清明節期間,團省委將依託共青團網站、共青團頻道,開展網上獻花和留言等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全體少先隊員要利用家中的電腦積極參與網上緬懷紀念活動。

  範文二

  一、活動目的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極好時機,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引導少先隊員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我們的美好未來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

  三、活動物件

  全體師生

  四、活動時間

  XX年4月3日至12日

  五、活動內容

  ★文化探尋:蒐集資料,瞭解清明文化

  清明節作為我國的法定傳統假日,有著其悠遠的文化內涵,各中隊組織學生通過資料的收集等,讓學生逐步瞭解清明的文化習俗,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具體內容如下:

  1、瞭解清明節的由來

  2、瞭解各地的清明節習俗

  3、瞭解有關清明節的傳說、故事

  ★實踐活動:親身體驗,感受清明文化

  活動:中隊主題活動

  ▲各中隊根據以下主題,並結合本中隊特點,積極組織開展好清明主題活動。

  ▲活動時間:***4月3日—4月12日***

  一年級:誦讀清明小詩

  二年級:誦讀清明小詩

  三年級:製作“我心目中的英雄”卡

  四年級:瞭解英雄故事

  五年級:製作手抄報

  六年級:寫一篇文章,緬先烈,話理想

  ▲各中隊活動要求

  一年級:誦讀清明小詩***各中隊開展誦讀清明小詩活動,要求人人會背一首。***

  二年級:誦讀清明小詩***各中隊開展誦讀清明小詩活動,要求人人會背一首。***

  三年級:瞭解英雄故事***要求各中隊每個隊員會講一個英雄的故事。***

  四年級:製作 “我心目中的英雄”卡***要求各中隊組織學生,把自己心目中一位英雄的圖片或文字資料設計在一張16k紙上,製作完成後 在班內交流。班內交流完成後,選出4份上交大隊部。***

  五年級:製作手抄報***要求學生蒐集清明節知識和英雄故事,製作手抄報。***

  六年級:緬先烈,話理想***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從理想開始的。革命烈士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獻身的。結合對少先隊呼號的理解,寫一篇緬懷先烈的文章,說說自己的理想,要樹立“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遠大理想。如何實現理想,運用榜樣的力量來激勵自己為實現理想而行動起來。***

  範文三

  【設計背景】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光。清明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2006年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國假日,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雖然熱切盼望清明小長假,但據調查不少青少年學生,對這個節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他們認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認為是封建迷信,而掃墓則是出遊的幌子,至於清明節的來歷、風俗、文化內涵等他們知之甚少。針對他們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感知、對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實踐而召開主題班會。

  意藉此祭奠先烈、先人、先賢之活動,引導學生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從中受到濃郁的傳統節日文化氣息的薰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過活動,教育學生向革命烈士學習,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從小樹立服務意識,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活動目的】

  1、藉此活動幫助學生全面正確的瞭解清明節,深切感受清明節豐富的文化內涵,過一個有積極意義的清明節。

  2、藉此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有利於青少年對孝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理解和昇華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的基礎上,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3、藉此活動增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熱愛民族文化,主動地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

  【活動準備】

  1、江臨烈士圖片與故事清明節習俗活動片段,愛國電影片段、等資料。

  2、課前蒐集整理清明節有關知識、資料、圖片等。

  3、學生自編自演節目的演練,表演道具的製作。

  【活動過程】

  1、整隊、出旗、唱隊歌。

  2、開場詞: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作為我國的法定傳統假日,有著其悠遠的文化內涵。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僅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快到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為了更好的開展這次活動我們舉辦了這次班會。出示主題:走進清明 親近傳統。

  3、清明節簡介。***多媒體展示圖片***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4、清明節的由來。

  ***學生自編自演***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

  介紹: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從此,清明節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5、清明節習俗。

  ***學生介紹***盪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兩名學生邊表演邊解說***蹴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結合圖片介紹***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小品表演植樹與護樹***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生手拿風箏介紹***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猶如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播放圖片影像***清明祭祖掃墓:清明祭祖不可少,掃墓祭祖”可以幫助我們“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業基礎的真正內涵,能激發人們勇於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鬥志,更能體現人類生生不息、繁衍永續的精神。掃墓祭祖可以促使我們加深對自己生命原本的認識,讓每個生者都牢記自己身世的淵源、瞭解自己生命的脈絡。總之,面對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達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動力。

  6、傳承清明傳統。

  結合實踐活動談談自己對清明節各種習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為文化傳統可繼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動應破除的?——突出“掃墓踏青”活動。

  ***紅色宣傳員講述曹江臨烈士的革命故事***觀看“蘇皖一大會址”圖片,走進革命烈士墓,緬懷“曹江臨烈士”,瞭解烈士的革命故事,傳承烈士的精神,認認真真學習,堂堂正正做人。

  模擬祭掃烈士現場:奏哀樂,全體學生默哀1分鐘表達自己對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頌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7、誦讀清明詩歌。

  全班誦讀:《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男生誦讀:《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女生誦讀:《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第一小組誦讀:《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第二小組誦讀:《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第三小組誦讀:《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第四小組誦讀:《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8、活動小結。

  以小組為單位,用一分鐘演講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上完本節主題隊會後對清明節的理解和感受。

  9、輔導員講話。

  10、呼號。

  11、退旗,宣佈活動結束。

  12、活動拓展。

  ***作品展***利用清明節小長假與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以一篇作文或一幅美術作品或手抄小報的形式,記述自己過程、見解或感受。轉貼於論

的人還看

高二關於清明節感想的作文
清明節踏春作文
相關知識
小學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小學清明節活動倡議書
大學生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盞盞河燈情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小學萬聖節活動策劃書
小學萬聖節活動策劃書_小學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小學母親節活動策劃書
小學清明節活動主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