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實習報告是描述記錄實習過程和結果的文體,那麼水利認識的實習報告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利認識實習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篇1

  做為水利水電工程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水工建築物有基本認識。通過實習讓我們對水工建築物的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瞭解。同時對電站的工作模式,關中地帶的灌溉系統及電站執行一段時間後所產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瞭解。從四月四號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韋水倒虹、馮家山水庫、王家崖水庫、寶雞峽渠首、釣魚臺雙曲拱壩、石頭河水庫、魏家堡引水工程、湯峪渡槽及電站、漆水河渡槽、鄭國渠、黑河金盆水庫等水利工程。

  一、韋水倒虹

  韋水倒虹的我們實習的第一站。韋水倒虹是寶雞峽灌區塬上總乾渠跨越韋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輸水建築物,是由鋼管和混凝土管組成的雙管橋式倒虹,單管長880米,最大水頭70米,進水口與出水口高差為3.25米,設計流量52立方米/秒,控制著塬上灌區159萬畝的灌溉面積,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倒虹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咽喉工程。工程自建成以來已經執行30多年,我們在實習的時候工人正在更換管道外壁的防護瓦。但經老師介紹得知管道內部經長期的高水頭水流沖刷及水中重推移質***磚頭、石塊等***的撞擊,倒虹的鋼筋混凝土管普遍存在著內壁磨損現象,尤其管底部位最為嚴重工程於2002年列入國家大中型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專案,計劃投資4540萬元,對倒虹進行全面改造。

  經過專家的分析論證工程採用外粘鋼板修復。在內壁先用自鎖錨杆嵌固鋼板,在內壁與鋼板之間的縫隙中用壓力灌注WSJ建築結構膠。鋼板在自鎖錨杆的錨固力和結構膠的粘力作用下,能與原混凝土共同受力工作。鋼板補充了混凝土內部的配筋損失,同時可防混凝構件的進一步碳化和在流水中的腐蝕及衝磨,因此,該方法具有強度高,抗衝磨、抗空蝕性和可靠性高等優點,是本工程的最優處理方案。修復後已通水執行將近一年,停水間歇入洞檢查,監測資料顯示一切正常,修復加固效果良好,能確保執行安全和發揮應有的效益並滿足期望的輸水能力。

  實踐經驗證明,將外粘鋼板技術和自鎖錨杆錨固技術結合應用於混凝土管抗衝耐磨修復,值得在涵洞、渡槽等灌溉工程和其它水利水電工程中推廣應用。

  二、馮家山水庫

  到了馮家山水庫我們學校的一個畢業生在那裡馮家山水庫位於千河下游的陳倉、鳳翔、千陽三縣***區***交界處,是我省關中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庫工程於1970年動工興建,1974年下閘蓄水,同年8月向灌區供水灌溉,1980年整個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該工程是以農業灌溉及工業、城市居民生活供水為主,兼作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庫工程分樞紐和灌區兩大部分:水庫樞紐由攔河大壩***碾壓式均質土壩,高度75米***、輸水洞、洩洪洞、溢洪洞、非常溢洪道、壩後電站六項工程組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232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92.5%,回水長度17。5公里總庫容4.28億立方米,有效庫2.86億立方米。

  灌區位於渭北高塬,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寬約18公里,工程分佈廣,戰線長。灌區主要工程有總幹、南、北、西四條幹渠,總長為120公里,其中總幹”萬米隧洞”長12614米,深入地下40米,過水量42.5秒立方米,橫穿黃土高塬區,屬目前國內最長的土質隧洞。北乾渠有六座渠庫結合工程,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282.6萬立方米,具有調蓄水量、農田灌溉、防洪減災等功能。抽水灌區設5000畝以上抽水站22處53站,總裝機162臺,容量3.47萬千瓦。乾渠以下有支渠97條,總長度542.7公里;斗渠1572條,總長1418.8公里。幹、支、斗渠設有建築物60728座。可灌溉陳倉、鳳翔、岐山、扶風、眉縣、乾縣、永壽等七縣區的農田136萬畝,其中自流灌區65萬畝,抽水灌區71萬畝。

  馮家山水庫工程執行30年來,管理局作為業主單位,承擔著水庫樞紐、灌區工程維護管理、安全執行和供水服務的任務。水庫自投運以來,充分顯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寶雞市區居民生活、寶雞二電廠工業供水。雖然供水量較小***目前年2000萬立方米左右***,但社會效益十分明顯,更顯示出水庫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王家崖水庫工程

  水庫位於千河寶雞縣王家崖,流域面積 3288 k m2,壩 高 24m,總 庫 容 9420萬m3,有效庫容 8750萬m3,壩 型為 均質土壩,壩頂通過寶雞峽總乾渠,流量60 m3/S。該工程是我省第座較大渠庫結合工程,壩頂通過寶雞峽總乾渠,乾渠水可放入水庫,調蓄非灌溉期來水,缺水時再補給渠道供水,經多年運用效果顯著,為我省渠庫結合設計積累了經驗。

  四. 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

  寶雞峽渠首位於寶雞市以西約11km的渭河林家村峽谷出口處,控制流域面積30661km2,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24.0億m3。一期工程為低壩引水自流灌溉,1958年動工修建,1971年建成投入運用。灌區有王家崖、信義溝、大壩溝、泔河等渠庫結合水庫,水庫形成長藤結瓜式引水,年可調節水量1.97億m3。總乾渠全長180km,其中98km是著名的黃土塬邊渠道。

  二期工程計劃在一期低壩的基礎上加壩加閘,以增加庫容進行蓄水,主要解決寶雞峽塬上179.3萬畝的灌溉缺水,並結合灌溉進行發電。

  寶雞峽渠首加壩加閘工程主要由樞紐大壩及壩後式電站組成。大壩加高是在原壩體的基礎上進行的。壩頂高程由原來的615m加至637.6m,加高22.6m,壩頂總長210.8m,最大壩高49.6m,壩型為重力式圬工壩,水庫正常蓄水位636m,總庫容5000萬m3,有效庫容3800萬m3。

  大壩中部在壩頂615m高程上均勻佈置10×8.30 m2五個洩水中孔,壩的兩端設有6.5×8.0 m2三個排沙底孔***左端一孔,右端兩孔***,孔底高程與河床齊平為605m。灌溉和電站兩個引水孔緊靠左岸排沙底孔左側,設計最大引水流量65m3/s,灌溉引水孔口尺寸為4×5 m2,孔底高程609.5m,是水庫低水位執行及不發電時的灌溉引水孔。發電引水孔尺寸4.6×4.6 m2,進口高程615m。壩後式電站佈置在壩後左側,安裝三臺機組,發電尾水退入灌溉渠道。電站設計水頭18.5m,單機設計流量19.63 m3/s,電站裝機容量9600kW。

  工程建成後,渠首水庫與灌區內王家崖、信義溝、大北溝、泔河四座水庫聯合運用,渠首庫年調節水量0.8億m3,灌區內四庫可補水量1.48 億m3,使寶雞峽塬上灌區179.3萬畝灌溉缺水量由1.55億m3減少至0.88億m3。同時渠首電站每年可發電3500萬kW?h。

  全部工程需要完成土石方57.7萬m3,砼及鋼筋砼16.8萬m3,砌石4.4萬m3。需鋼材1.61萬t,水泥7.38萬t,木材1054m3。工程總投資3.34億元,1997年已正式開工。

  五、 釣魚臺水庫

  釣魚臺及其所在的伐魚河谷處在秦嶺北麓,兩岸高山對峙,河谷狹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沿峽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寬。釣魚臺水庫擋水壩為雙曲拱壩,壩頂寬2米,壩長200米,壩高50米,水深45米,總庫容量255萬立方米, 1973年開工, 1978年 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頃農田。

  六、石頭河水庫工程

  石頭河水庫位於眉縣境內,黃河水系渭河南岸支流石頭河上的斜峪關上游1.5km處。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具發電和防洪效益、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工程。石頭河大壩為粘土心牆土石壩,最大壩高114m,水庫總庫容1.47億m3。水電站裝機容量4.95萬kW,設計灌溉面積8.5萬hm2。是我國已建最高土石壩,是我省第一座心牆堆石壩,大壩右岸黃土臺地首次採用倒掛井式防滲牆,溢洪道首次採用大型閘門控制正常蓄水位。

  該工程1970年寶雞地區按50m低壩施工,1972年省水利廳改為高壩設計,1976年省水電工程局開始以機械化施工,開創了我省機械化建壩的先例,1982年大壩建成。

  壩址河谷寬約200m,河床砂卵石覆蓋厚度一般約為4~10m,左、右深槽厚達25~28m。兩岸壩肩有三、四級階地,上部覆蓋亞粘土、粘土互層,厚度5~65m***其中右岸第二層亞粘土和左岸第八層亞粘土有溼陷性***,下部有厚度1~22m的砂卵石層。基岩為綠泥石雲母石英片岩,河谷中部有輝長岩侵入體,斷層、裂隙破碎帶一般規模較小。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673km2,多年平均流量為14.1m3/s。大壩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流量為2690m3/s;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流量為4620m3/s。按可能最大暴雨計算,保壩洪水流量為8000m3/s。

  樞紐主要由攔河壩、溢洪道、洩洪隧洞、引水隧洞和水電站組成。

  攔河壩。河床段採用粘土心牆砂卵石壩殼的土石混合壩,兩岸階地逐漸擴大心牆過渡為均質土壩。壩頂寬10m,壩頂長約590m,體積835萬m3。

  溢洪建築物。溢洪道佈置在右岸,基岩為綠泥石雲母石英片岩。進口採用實用堰,共3孔,每孔淨寬為11.5m,設11.5m×17m弧形閘門。堰後接陡坡洩槽,採用挑流消能,最大洩量為7150m3/s。洩洪隧洞佈置於左岸,由導流隧洞7.2m×8.36m改建而成,用以洩洪兼放空水庫;首部設進水塔,隧洞斷面為圓拱直牆式,洞內為明流,最大洩量859m3/s。在反弧段起點上游9.3m和反弧段下游2.2m處在底板上設有兩道通氣槽,斷面尺寸為0.8m×0.8m,挑坎高15cm,坡度1∶10。

  引水建築物。引水隧洞佈置在右岸,圍巖全為綠泥石雲母石英片岩,為圓形有壓隧洞,直徑4m,下游接直徑2.5m的灌溉支洞***支洞出口設有2m×2m的弧形閘門控制,門後有突跌35cm的摻氣槽,下接消力池和灌溉總乾渠***和一條直徑2m的壓力鋼管引水發電。水電站佈置在右岸,為地面廠房,安裝3臺容量為1.65萬kW的水輪發電機組,年發電量5070萬kW?h,電站尾水引入灌溉總乾渠。灌溉和發電總引水量不少於70m3/s。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石方開挖621萬m3,填築835萬m3,混凝土36萬m3。大壩填築工期5.5年,最高強度202萬m3。

  壩基防滲處理:在河床砂卵石層較淺處明挖至基岩,回填粘土,形成截水槽,在槽內回填粘土前澆築一道混凝土齒槽。在左、右側河槽部位,明挖到一定深度後,再用人工支撐開挖窄槽至基岩,澆築混凝土防滲牆。右岸階地設有倒掛井分層開挖形成的深59m的混凝土連續牆。

  石頭河水庫建成執行後,由於右壩肩基礎存在上下游貫通的砂卵石層,長期持續滲漏,需進行防滲加固,採用倒掛井防滲牆方案進行防滲處理後,效果並不明顯。2001年設計又採用在倒掛井防滲牆的上游側2.0米處,新建一道混凝土防滲牆的方案進行防滲加固處理。工程於2001年10月15日開工,2002年10月20日竣工。

  新建防滲牆軸線長181.6米,牆厚0.8米,最大牆深71.2米,平均牆深55.6米。為了確保防滲效果,在防滲牆底部,進行帷幕灌漿,孔距2米,灌漿孔深入防滲牆底下25米,以及採取鑽排水孔降低下游壩體的浸潤線等綜合治理措施。

  圓滿完成合同工程量後,大壩滲漏量明顯減少,經陝西省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站對防滲牆進行質量檢測,得出“防滲牆體均勻連續性好,未發現混凝土裂縫、離析、孔洞等現象,防滲牆的強度大於設計要求,彈模在設計規定範圍內,達到了設計防滲處理目的,滿足設計要求”的結論。

  七、.湯峪電站及渡槽

  湯峪渡槽的建築結構很科學..原來的U形渡槽改為流量更大的矩形渡槽引過來的水流到湯峪電站的壓力前池..壓力前池通過管道將水引到山腳的電站中,電站於1993年動工修建,1997年8月加入系統執行,總投資2100萬元,總裝機3×1000千瓦,電站設計引用流量5.7 m3,水頭68.21m,年設計發電量1900萬kwh.多年平均發電量1500WKWH電站水工部分由引水渠,壓力前池,進水閘,廠房,引水渠組成,電氣部分由戶內配電部分,戶外升壓站及8.77km,35kv輸電線路組成.

  八、漆水河渡槽

  漆水河渡槽位於乾縣龍巖寺,據渠首34公里,是總乾渠跨越漆水河的輸水建築物。採用現澆肋拱、預製裝配和肋板矩形猜槽箱的結構形式。全長208.45米,最大建築高度30米,設計流量40立方米/秒,控制渡槽以下120萬灌溉面積。渡槽槽箱由鋼絲網水泥側壁,鋼筋砼槽形底板和箍框組成,高3.15米,比降1/600,設有沉陷縫11道。排架間距為5.75米,及5.5米兩種,橫向柱距 5.1米,,肋拱跨度63米,矢高15.75米,矢度1/4,為雙肋,各寬1米,肋間距5.1米,拱頂厚1.6米,拱腳厚2.5米。渡槽工程於1969年9月動工,1971年7月竣工

  九、涇惠渠渠首及電站

  引水地址 涇河涇陽縣張家山

  引水流量 50 m3/S

  引入水量 多年平均4.5億m3

  河源平均年來水 20億m3

  灌溉面積 135億萬畝

  渠首為多泥沙河流低壩自流引水。灌區井雙灌,年可提取回歸水和地下水約1億m3 ,夏灌用地下水約佔60%。渠道設計輸水含沙量為15%,自70年代以來,實行科學引水,最高含沙量可到40%,每年可超限引渾水1000~2000萬m3。

  該工程由1930年動工,1932年6月放水,當時引入流量16 m3/ 。原設計灌溉面積64萬畝,解放初為60萬畝,1966年進行樞紐改造,增大引水能力為50 m3/S,灌溉面積逐步擴大為135萬畝。為增加渠首發電和調節作用,1997年改建為加閘引水,設6孔升臥式閘門,孔口寬10m,門高8.3m,溢流壩頂加高11.2米,壩後引水發電,裝機容量7500kW,成為灌溉、發電綜合利用水利樞紐

  十、 黑河水利樞紐工程

  黑河金盆水庫位於周至縣馬召鎮境內的黑河上。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258km2。水庫設計正常水位為594.0m,總庫容2.0億m3。有效庫容1.77m3,黑河水利樞紐建成後年調水量 4.28億立方米,向西安供水3.05億立方米,日平均供水76萬噸,供水率保證95%,可以有效緩解西安城市供需矛盾,西安水荒將成為歷史。

  灌溉供水1.23億立方米,灌溉農田37萬畝同時 通過水庫滯洪和削峰作用,可將100年一遇洪水削減為20年一遇,減輕下游洪水災害。壩後電站裝機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7308千瓦時。工程於1996年1月開工,總工期約7 年,2002年竣工。

  樞紐所在地地質條件惡劣,滑坡特別嚴重,其壩坡都必須進行處理,大壩西側為薄壁山樑,危及大壩穩定性,必須進行灌漿處理,處理工量極大。

  黑河水利樞紐主要由攔河壩、洩水建築物、引水發電系統三大部分及古河道防滲與副壩、下游護岸組成。攔河大壩為黏土實心牆沙礫石壩,總填築量815萬立方米。設計壩高130m,壩頂高程600米m,頂寬11m,壩頂長度440m,壩頂防浪牆高1.2m,。心牆頂高程598m,頂寬7m,通過過渡料與壩殼料接觸。大壩內側為混凝土面板加2m×2m間距的PVC管。壩面外為漿砌石菱形網格。

  洩洪洞工程位於大壩左岸,全長643.06m,進口高程545m,出口高程493.158m,設計流量2421m3/s,屬高流速無壓隧道。

  溢洪洞工程和引水洞工程位於大壩右岸。引水洞工程由進口引渠、放水塔、壓力洞、工作弧門閘室、無壓洞、出口明渠等部分組成,建築物全長792.96m設計流量30.3m3/s,校核流量34.1m3/s。

  衡量土石重力壩安全性的指標是沉降、變形和位移,在大壩建設時往往會內建一些儀器,再在大壩表面建設觀察房,之間用電纜相連,以便在大壩執行時及時對大壩進行監測。

  開挖不穩定的滑坡體、打井埋置防滑樁、採用錨杆對滑坡體進行固定。

  該工程以向西安市供水為主,兼有灌溉、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水庫建成後,供水渠道可納入石頭河、田峪、灃峪、石砭峪等南山支流,日供水能力最高達120萬t。供水暗渠自水庫至曲江池水廠86km。個人感想:

  通過五天的認識實習讓我對我們的專業有了深入瞭解,明確了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務。這樣在我以後的學習中更容易抓住重點,學好專業知識。同時在實習當中看到不少工程在當時設計時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韋水倒虹在管道進水口就沒有看到攔汙柵,在進水口前面的閘門上面的護欄做的不好。這樣不僅不利於工作人員的安全,而且河道中的一些雜物進水水管中,在高流速的攜帶下會對管道造成很大的損傷,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前幾年不就對管道內部進行了修復處理嗎。還有寶雞峽渠首林家峽水電站當時設計時考慮到水庫蓄水量受西蘭鐵路的限制但是還是按灌溉要求設計了水庫。這樣下來現在還沒有協調好二者之間的矛盾,這樣工程還是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應,我感覺這就不合理了。還有馮家山大壩正在加固除險,而湯峪渡槽則將原來的U形渡槽換成流量更大的矩形渡槽。而在武功縣看的那個渡槽卻卻沒有水流的通過.漆水河渡槽當時在修好之後發生溫度應力的不均勻使渡槽的裝配應力縫開裂產生滲水,這其實是材料的選取不當。

  當然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這些工程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水利工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我們在實習的時候感受了釣魚臺的美好風光,還有黑河水庫、石頭河水庫對西安供水之資料。更重要的是眾多的水利工程保護著關中人民免受洪災之苦,這一切都是水利工程的建設目的。雖然我們這次實習見到的工程主要是起調洪灌溉的作用。但做為我們水利水電工程的學生都知道水電站才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水電做為一種綠色能源、無汙染、不耗能,是國家大力發展的一個專案。

  經過老師的介紹,我們還認識做一項水利工程所產生的影響力。水利工程需要投資巨大的財力和物力,整個水利工程不僅是一個地方的水庫而是國家的工程。因此做每項工程都必須收集儘可能多的水文、地質、氣象等資料,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推斷施工當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可能的難題最後再結合當時的國力人力,及技術水平,綜合一切,最後得出這個工程是該建還是不該建。這樣才能做出造福人類的好工程。

  通過本次實習,讓我學到不少知識,也讓我感到很興奮,看到水庫中的綠水盪漾,我的心緒總是動盪不已。我愛水利水電工程

  篇2

  為了更好的學習大三將要開設的專業課,瞭解水利行業的前景,增加同學們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興趣,學校為我們織了一次認識實習機會。本次實習我們選擇了邯鄲周邊三個比較大型的水庫,分別是口上水庫***京娘湖***、東武仕水庫、嶽城水庫。

  一、口上水庫

  口水庫是我們實習的第一站,它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部北洺河上游,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藉其山川水色開闢成為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水庫的庫容不大,屬中型水庫。隨著老師的帶領我們首先參觀了水庫大壩,瞭解了河流的上下游和左右岸的判斷方法以及庫壩的分類。大壩分為土石壩、重力壩、拱壩三種,而口上水庫採用的就是由漿砌石築成的重力壩,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初步瞭解了重力壩,一般情況下重力拱壩常建築於較寬的河谷,其厚度較大。重力壩是靠壩體的較大的重力從而與地基形成的較大的阻力***f=μn***工作的。接著我們又詳細瞭解了口上水庫大壩的構成。大壩有三個部分:擋水壩段、溢流壩段、電站壩段。溢流壩段有5個洩洪洞保證汛期水庫上游來水超過水庫警戒水位時大壩能夠及時的放水。洩洪洞的閘門是卷臥起閉式閘門,閘門要求止水效能足夠好,所以在閘門的後邊裝有p形的止水橡膠。在洩洪洞的下邊我們可以看到光滑的混凝土斜坡。斜坡有三段組成,最上面一段是橢圓弧面,中間是一段平面,最下面是一段圓弧面。整個斜坡都是依據水流規律設計的,其中最下面的圓弧面的作用是挑水消能,把從洩洪洞中排洩下來的擁有很大動能的水挑到空中使其互相碰撞削弱水的動能從而減輕水流對壩前地基的沖刷,防止壩基失穩威脅大壩安全。在壩的頂部有一座橋交通橋和一座工作橋,其中交通橋連線兩岸公路,因此水庫大壩通常也肩負著交通樞紐的作用。而在交通橋旁邊的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就是閘門起閉室,它的下面的橋狀的建築屋就是工作橋。通常情況下一座有發電功能的水庫都會擁有這兩種橋的。起閉室裡面安放著捲揚機用來對洩洪洞的閘門進行起閉操作。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電廠,按電廠與壩的位置關係可分為壩前式電廠、壩中式電廠和壩後式電廠。口上水庫屬於壩後式電廠,它的總裝機容量為1120kw***有兩個水輪發電機其中較大的為800kw較小的為320kw***年平均發電量為232.85kw/h。水庫的水經過大壩攔截蓄積到一定的高度經一段輸水涵管進入渦輪機帶動渦輪機旋轉,這樣水的勢就轉化為渦輪機的機械能,渦輪機又帶動發電機旋轉從而產生電能,這便是水庫發電的原理。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認識到水庫作為一個重要的水利樞紐有很多效益,其中防洪效益是最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雖然它無法用經濟價值直接兌現但防洪關係著水庫周邊地區的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應該是我們首先考慮的。我們以後走上工作崗位以後進行水庫的設 計一定要把水庫的安全和防洪效益放在首位。其次水庫還有很多重要效益:發電、灌溉、旅遊、養殖,生態。發電是水庫經濟效益的直接體現,一個運轉著的水輪機能給電站帶來很大的效益。而旅遊、養殖就是水庫的重要的關產業。但其中有我們必須重視的,搞水庫養殖是以犧牲水庫水質為代價的它會影響水庫旅遊業的發展。

  二、東武仕水庫

  東武仕水庫是我們實習的第二站,它是邯鄲是水利局所屬的最大的水庫,位於邯鄲滏陽河干流上。由躍峰渠引漳河水作為主要水源,屬海河流域,其控制流域面積340平方千米,是一座以防洪和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水庫始建於1958年,1970~1976年擴建成為大***ⅱ***型水庫,1993年——1999年進行了除險加固,總庫容1.615億立方米。隨著水庫工作人員的講解們瞭解了東武仕地區的降水情況,水庫的歷史、庫容以及水庫為邯鄲的經濟發展做出的巨大的貢獻。東武仕水庫流域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56mm,並且75%的降水都集中在7~9月屬於降水較少的地區,因此水資源就顯得很短缺。而東武仕水庫充份發揮地表徑流的調節作用,自建庫以來累計向邯鄲地區的工農業供水116億立方米為邯鄲的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東武仕水庫的設計最高水位為109.68m, 汛限水位為104m 目前水位為103.61m。東武仕水庫的大壩長2874m,為均質碾壓土石壩外加漿砌石護坡***土壩利用當地土料和砂、砂礫、卵礫、石渣、石料等築成的壩。它是一種古老而至今還不斷髮展並得到廣泛使用的擋水建築物。按照築壩材料在壩內的配置可將土壩分為四類:均質土壩多種土質壩 心牆土壩 斜牆土壩***。把東武仕水庫的土石壩和口上水庫的重力壩相比我們知道土石壩的修建成本較低易於就地取材但其強度要次於重力壩。而東武仕水庫應該是充份利用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分析了水庫的設計要求選擇了土石壩,這也啟示我們在將來設計水庫時充分考慮到當地的自然條件爭取就地取材。大壩的洩水洞位於壩中,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隨著帶隊老師深入地下操作室,在地下操作室的牆壁上張貼著每臺裝置的操作規程,帶隊老師告訴我們每年的汛期之前都要進行洩水洞閘門的起閉試驗確保洪水來時能夠緊急排程。洩水洞的閘門是油壓提升式,其中油壓泵的電力供應有三個方面:磁縣電網、電廠自身發電和自備的發電機。這樣的三重保險充分說明了水庫防洪的重要性。我們作為未來的工作者也應提高認識,採取多種手段,確保水庫防洪問題萬無一失。當我們到達東武仕水庫的電廠時兩大渦輪發電機正在運轉,其裝機容量為2×3200kw.電廠的閘門為捲揚起閉式,設計水頭為28.7m,年平均發電量9800萬千瓦。當進入主廠房時電廠的工作人員又為我們做了全面的講解。裝在立櫃裡面的很多繼電器的開關,和牆的清晰的線路控制顯示圖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由電路控制圖我們看到由電廠發出的電生高為35千 伏高壓由一條母線向外傳送。水輪機的發電的頻率為50hz,轉子的轉速為300r/s,其中發電每年為水庫創下很大的效益。另外在東武仕庫區可以看到很多用於進行水產養殖的網箱,這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也應該看到由於魚類的大量飼養導致庫區的水質下降,1998年之前該水庫曾作為邯鄲地區的居民引用水源地但1998年以後由於水質的惡化東武仕水庫僅能作為工業用水和生態用水的水源地了。因此水庫也應充分的考慮各方面的利益使水庫發揮更大的效益。

  三、嶽城水庫

  嶽城水庫是我們實習的第三站,它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與河南省安陽縣交界處,系屬海河流域漳衛河系漳河上的一個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8100k㎡,佔漳河流域面積的99.4%,總庫容13億m3,水庫於1959年開工,1960年攔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系屬水利部海河委員會管轄。帶隊的水電管理處的工作人員

  為我們詳細的介紹的水庫是如何依據國家的法規調節洪水的。嶽城水庫的設計水位為汛限水位為134m,7月1日至8月10日的主汛期,起調水位132.0米。水庫的洩洪

  是按以下標準進行的,管理處的同志告訴我們水庫任何一個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按此標準執行:3年一遇以下限洩500立方米/秒;3年至30年一遇限洩1500立方米/秒;30年至50年一遇洩3000立方米/秒;大於50年一遇不限洩。遇非常洪水超過設計防洪標準,經國家防總批准,爆破二號小副壩,確保主壩安全,當水庫的水位超過152.1m時就必須把庫區的人員進行遷移。介紹完這些水庫遵循的防洪要求時工作人員又補充到作為水庫的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法規需要放水多少就放水多少決不能在執行過程中私自改變否則就是一種違法行為,這使我們進一步明白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人員所要求的如軍人一樣鐵的紀律性,每一個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國家的水庫防洪法和上級領導的排程執行確保水庫和下游人命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接著水庫工作人員帶領我們依次參觀了嶽城水庫的大壩、溢洪道、洩洪洞、電廠。水庫的大壩同東武仕水庫一樣採用土壩,包括一座主壩和四座副壩,全長6294.5m。主副壩為碾壓式均質土壩,加高擴建時用砂礫料在下游進行全斷面壓坡,最大壩高55.5m***大沽高程***主壩寬7.1m,壩體主要建在第三紀礫岩和砂岩上。水庫的溢洪道位於主副壩之間,基礎以第三紀沙層為主,區域性為粘土或礫岩,為開敞式陡槽型溢洪道。進口閘共9孔,閘門採用弧形鋼閘門規格為10×12m,閘底高程為143m,最大洩量12820m3/s。水庫的溢洪道位於主壩左岸,坐落在第四紀膠結不良礫岩上,共9孔,洞徑6×6.7m,其中第一孔和第九孔採用直板型鋼閘門第二孔到第八孔採用弧形鋼閘門,每個閘門重約20噸。除右邊孔用作電站輸水外,其餘8孔均用來洩洪,最大洩量3530m3/s,是我國最大的壩下埋管工程。水庫的電站位於洩洪洞消力池右側,於洩洪洞右邊孔內裝設直徑5m,長280m壓力鋼管引水發電,裝機17000kw。水庫的管理人員為我們介紹了水庫巨大的防洪和經濟效益,作為一個流域性大型控制型水庫它的防洪效益佔到68%,同時其有效灌溉面積,河南渠為106萬畝,河北民有渠為209萬畝,對河北邯鄲和河南安陽農業的生產發揮了巨大作用。庫內有可供養魚的水面4萬畝,提高了其經濟效益。水庫初由蘇聯專家設計建設,建成時曾為亞洲最大的水庫。通過對三個水庫的認識和帶隊老師的講解,我對水庫的作用和水利行業的要求及水利水電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首先水庫發電相對其它形式的發電是一種無汙染的能源生產過程。水能發電能為工農業提供廉價的 電能,而我們國家對水電資源的開發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水利發電還有很好的前景。因此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今後會有一個較好的發展期,如目前在建的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建成後將會對長江的水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並將極大緩解我們國家目前電力緊缺的局面。而且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向家壩電站等一大批水電站也正在建設中。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我們每一個從事水利行業的人都會大有作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加強自己專業知識的學習爭取將來為國家的水利水電事業做出較大的貢獻。其次通過和嶽城水庫的水電管理處的管理人員的交我瞭解到從事水電行業的人一定要有一份細緻認真的責任心,水庫工作人員一方面應該仔細的對水庫的水情和機械運轉情況及時向上級彙報做好水庫的監測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水利法規和上級的排程,確保嚴格按上級的要求洩洪和蓄水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改變排程的要求。同時一個水庫關係著下游無數人的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所有的水利從業人員都應該提高安全意識,責任到人,保證按操作規程操作裝置並及時的查出存在的安全隱患保證庫壩的安全。再者我們應該看到某些水庫在設計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如在東武仕水庫的發電機房內,吊裝水輪機的天車實際上並不能吊到二號水輪機,它的設計位置和水輪機的實際安置位置存在很大偏差,另外它的掉物孔的尺寸也小於實際需要吊裝的裝置的尺寸,同時其汛限水位偏低導致水庫在汛期放水後不能充分發電。而嶽城水庫庫壩由於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經多次除險加固,水庫某些壩段和壩頂公路等仍存在較嚴重的工程質量隱患和損毀,現在嶽城水庫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病險水庫。

房屋建築學實習報告範文
環境生態學實習報告範文
相關知識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水利認識實習報告心得體會3篇
水利專業實習報告範文
高分子材料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土木工程專業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水利工程實習報告範文
會計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大學電氣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建築學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統計學專業認識實習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