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5日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數學教師,其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數學觀,積極促進自己的觀念改變。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一

  數學教師,其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數學觀,積極促進自己的觀念改變,以實現由靜態的,片面的、反論的數學觀向動態的,辯正的模式論的數學觀的轉變。特別實現對上述問題的樸素的不自覺的認識向自覺認的轉化。要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關注現在的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認識並肯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愛護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培養學生自覺自理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主動參與性,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不以同一標準去衡量學生,更不要以學生的分數論英雄。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提出“為什麼?”“做什麼?”怎樣做?”鼓勵學生敢於反駁,挑戰權威,挑戰課本。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對於這一學期的初一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我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課堂教學的思索

  1、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和特長,都潛藏著許多“閃光點”和存在各自的薄弱點。教師應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做優生的培養又要照顧中等生,更要注意後進生的轉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教學,加強個別輔導、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儘可能給各類學生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

  2、抓好“三基”教

  “三基”教學是指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基本能力培養。初中數學教學大綱中

  指出“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是初中代數、幾何中概念、法則、性質、公式以及由內容反映出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技能是應用基礎知識按照一定程式及步驟來完成的動作、能力,是對思想材料進行加工的活動過程的概括。“三基”教學是抓好素質教育的基礎,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的基石。

  3、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發展思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素質教育要求注意培養學生的智力和能力。而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能力的培養又依賴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形式,因此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素質教育深入教學的重要體現。本人在教學中主要以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

  4、挖掘教材德育素材,進行思想教育

  良好的個性品質是指正確的學習目的,濃厚的學習興趣,頑強的學習毅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中結合知識的傳授,恰當介紹中國古今數學的偉大成就,使學生了解祖國豐富的科學貢獻逐步提高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意識到有責任繼承民族的光榮傳統。 使學生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純正的思維素質。也只有真正把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落實到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才能適應21世紀人才素質需要的根本要求。

  二、備課的修正

  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之為演奏一首優美的樂曲,那麼備課就是譜曲了。反思一下,著重修正三點:

  1、備教材。進一步花功夫吃透教材,科學處理教材。課本中的例題***習題***往往顯得層次不強,對照例題***習題***精心設計一些鋪墊或引申的題目,形成例題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各自的成功。做好每節課的理性審視工作,今天的課哪些地方成功了,哪些地方失敗了,哪些地方還需改進。不斷總結成敗得失。

  2、備學生。我感覺備學生是備課的難點,難在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參差不齊的思維體。要做到經常自覺地深入學生,從課內外的每一個環節瞭解和研究學生,一個重要的工作要做好面批作業。盡最大可能親自來到每一位學生身邊,問:你是怎麼想的?讓學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認識過程,邊探討,邊批改。改善師生感情,使學生做作業更具有糾正錯誤的主動性。

  3、備練習。要從鞏固教學成果、檢測教學效果的前提出發,精心選擇作業。具體做好三點:①與本課密切對應的最能強化教學重點的練習;②要符合本課的練習,需要以前學過的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在學生腦海裡的生疏程度如何,怎樣誘導;③針對學生出錯的原因,在課堂教學中捨得花時間讓學生反思解題過程中的易錯點,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重新理解的機會,從而深刻理解基礎知識。

  三、數困生的轉化

  1. 正確認識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

  按照多元智力理論,許多數學學困生實際上就是在語言智力和數理邏輯智力方面具有弱勢,而在其它某一種或某幾種智力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的學生。如果這些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即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智力來學習,那麼他們完全能夠像其他學生一樣取得好成績。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學生不同特點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因材施教

  2.指導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針對學生缺乏數學學習策略,不會對資訊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數學認知過程與方法。教師應在彌補知識缺陷的過程中,以數學學習和問題解決為載體,讓學生認識數學思維活動的特點,儘可能讓他們掌握較多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培養善於靈活應用各種方法的能力。例如,講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時,學生對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方法感到抽象難掌握。我教給他們兩種方法。一是口訣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找不了。”學生覺得易懂、好記、輕鬆。二是數形結合法:先通過畫線把各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數軸上,再看數軸上被各條線都覆蓋的那一部分所表示的數,即為不等式組的解集。學生感到這樣的方法形象、直觀,便於操作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 注重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

  首先,通過直觀教學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理解概念、性質。其次。加強對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生動、有趣。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情緒,應恰當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及相關有趣的事例,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再次,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挖掘數學的美,進行美的創造、美的教育;可以巧妙設障,營造懸念;可以進行教學的再創造,再發現,再探索等等,使得學困生在愉快的教學誘導下激發起對數學的興趣。教師還應注重情感教育。學困生尤其需要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當他們失敗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心理撫慰,主動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和克服困難;當他們有進步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如儘管已經看出學生某道題的計算是錯誤的,但還是以親切的話語啟發學生,使學生既能感到自己的進步和希望,同時又找到了自己的錯誤與不足。

  4.分層設計練習和試題,給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

  我在一堂課內安排兩次反饋。第一次反饋——嘗試練習。如發現問題,及時補充講解,起強化、調節作用;第二次反饋——課堂作業,如再發現缺陷,當堂就能補救。精心設計每個練習,做到有的放矢,在反饋基礎上,重視講評,具體地幫助學困生彌補知識缺漏,使之切實掌握所學知識,並在實際運用中,逐漸形成技能技巧。在佈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對學困生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學困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在出試卷時,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嚐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並在考試前對他們提出具體的要求,對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就可能使有些學困生經過努力也會得較高分數的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逐步改變他們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逐步培養他們,激勵他們積極爭取,努力向上。

  對期末考試的理性審視,我體會到,教學的過程不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指導自己認識自我的過程。我決心大膽探索,用智慧經營教學,用感情去灌溉學生,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而作出應有的努力。

  二

  在這個學期的教學中,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著求知慾和表現欲。下面,我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對本學期教學進行反思:

  一: 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圖形認識初步”這節課中,有一道題問一個正方體的盒子有幾個不同的展開面,我想,如果直接給學生答案有11種基本圖形,他們不但不明白為什麼,也想象不出來這11種基本圖形會是怎樣形成的,於是我讓同學們從家帶來正方體圖形,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剪,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由於在新教材中沒有 “代數式”這節課,但在選學內容中,卻有“代數的故事”為了讓學生能簡潔地明白代數式,我採用了由生活實際出發,只要讓學生能明白代數式實質就是用數來代替字母,就完成了教學目的,在舉例時,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我說一個事實,如“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受到啟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例項,學生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

  三:實踐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在本學期習題中有關 “幾何體的切截”的問題,我想沒有實踐學生是不會有立體感的於是,我就讓學生帶來土豆,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

  四:在本學期中我還採取了激勵政策,我從家中拿來印泥,如果某個學生回答的問題比他本人的能力強,就獎勵給他一個大獎,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論什麼檔次的學生都有獲獎的可能,使學生能抬抬腳就得到滿足。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繼續努力,邁上新的臺階。

  三

  作為一名學從教數學多年的教師,不斷摸索和學習中開展教學工作是我的工作本色。對於本學期的初一數學教學工作,我有所收穫,也遇到了許多問題。現將本學期教學工作反思如下:

  1、對教材內容的反思

  教材是如此安排,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遵循教材的編排原則,先易後難的教授學生。提到教授學生,目標新課標要求不是教學生知識,而應該說成教學生方法,教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教師應該總體瞭解整個初中數學中所學習的內容有哪些,以便有針對性地教學。

  2、對教學理念的反思

  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學生放在首位,學生是主體,教會他們方法才是重要的。以畫圖為例,尺規作圖法,不是教他們如畫角平分線,而是教會他們用尺規作圖的方法,學會了這種方法,無論是畫角平分線,還是畫中線,高線,或者找中點等等,提示他們用尺規作圖法,學生便知道怎麼做了。再如等式的性質,只要教會他們用等式的性質的方法,在解方程時他們就覺得簡單了,就算是解不等式時遇到移項,提示一下,他們也能夠想到借用等式的性質。

  3、對教學物件的反思

  在教學時,必須全面理解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低起點、多層次、高要求地施教,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學好基礎知識,在學知識中提高能力。

  我這裡重點要講的是後進生的話題。一個班幾十名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優點,他們中有先進、中間、後進的不同層次和狀態。後進生變差的原因又很複雜,多是外在的、客觀的,很難憑藉他們自身的力量去解決。作為一名負責任的老師,要充分了解後進生,正確對待後進生,關心熱愛後進生。千萬不能置之不理,將其邊緣化。

  4、對教學反饋意見的反思

  教師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學生而言,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絕不能用教師的水平衡量學生的能力。潛心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向學生徵詢對自己教學的反饋意見,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若在課堂上設計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則整節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始終很高。課後我總結出以下兩點體會:***1***抓住知識本質特徵,設計一些誘發性的練習能誘導學生積極思維,刺激學生的好奇心。***2***問題的設計不應停留在簡單的變式和膚淺的問答形式上,而應設計一些既能讓學生動手觸控、又能動腦思考的問題,這樣可使學生在“觀察、實踐、歸納、猜想和證明”的探究過程中,激發起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

  教學的過程不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指導自己認識自我的過程。我堅信只要我繼續努力,更新觀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規範,就一定能夠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小學數學教師教研工作總結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總結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七年級下冊政治教學總結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計劃
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計劃範文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設計蘇教版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總結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