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精品隨筆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愛情是一種複雜的東西,隨筆散文是記錄分享愛情的好體裁。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美滿愛情的理想與悲劇愛情的現實都是永恆的

  愛情所以成為永恆的寫作主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間我認識到的有四點:

  一,愛情是個體生命的起點。對個體生命來源和生命延續的追尋是永恆的。如果沒有父母的愛情,就沒有子女的生命,當然也就沒有生命的延續。愛情在生命誕生和延續的長河裡永遠是新鮮的,沒有盡頭的。只要地球上還有人的生命存在,對愛情的描寫就是永恆的。

  二,愛情的核心是性。性是正常男女所渴求的。性體驗對每一個個體生命來說都是獨特的,他人無法知曉的。性和性體驗是寫不完的。

  三,男女個體的個性雖有相同的一面,但差異是絕對的。這種個性差異的絕對性,決定男女兩性結合後紛爭是絕對的。因此,完全美滿的愛情是沒有的。愛情的缺陷令作家以理想主義彩筆寫出浪漫的、理想的愛情故事,寄託自己的理想。

  四,由愛情而結婚的結果大多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悲劇是永恆的。

  總之,正常人都有愛情、婚姻的渴求與理想;而理想永遠不可能成為現實,於是浪漫主義的愛情故事具有永久的生命,現實主義愛情悲劇也是永恆的。美滿的愛情只能是理想的,悲劇的婚姻永遠是現實的。

  篇二

  多日不曾以散文的形式記敘自己的心情和感悟了。說不清楚是由於太過忙碌還是因為匱乏了靈感,抑或是乾脆的懶惰與懈怠,總之,相當長的一段時日,我的文集中有關散文的記載是原地踏步的——幾個月前的數量,沒有任何增加。

  我的讀者們紛紛質疑,搞不懂一個原本十分勤奮的作者,緣何變得如此,雖然鄙人拙作未必精美,但是我的熱心而真情的朋友們,還真的不嫌棄我的蹩腳的文字,以至於把閱讀我的文章看做業餘生活的一向內容之一,甚至因為讀我的文章而成習慣,這使我感激涕零,唯有多寫多敘,才是對他們的最好回報了。但是我真的不想寫了,也不敢寫了,乾脆說,不知道怎樣寫、寫什麼了。

  大抵每一位讀者都有這樣一種習慣性的思維——作者的文章一定或多或少的夾帶了自傳的性質,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無不與自身的經歷與感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他們甚至將文章中的言論與行為自覺不自覺的與作者本人聯絡起來。隨後抱之以或同情或憐惜或敬仰或鄙夷的態度來,對於作者來說,自己的文章能夠得到別人的關注,且文章中的觀點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與理解而感到欣慰。不管悲傷的哀怨的憤懣的或開心的,能夠被人分擔或者分享,這無論如何是一件令作者高興的事!我也不例外,因此每一篇文章寫就,便期待著有讀者的目光到字裡行間流連,品我之樂,懂我之心。

  相信很多作者的文章都不會擺脫一個主題:愛情。古今中外、平貴貧富,大凡能夠將心意訴諸文字的人士,無不對愛情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詮釋,從而帶給人們許許多多關於愛情的感動與喟嘆。於作者而言,詮釋愛情用以宣洩心情;於讀者而言,品味愛情則用以分享心情。二者相輔相成,因此寫的更熱衷於寫,看的,則越發樂此不疲。

  當很多作者的關於愛情的文章,被讀者尤其是熟知自己的朋友、同事品評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坦然?心安?抑或忐忑?

  我也是不能脫俗的,因此我的文章裡,也不免風花雪月、纏綿悱惻。之所以喜歡寫作,大抵也是因了一份宣洩和感慨的需要,至於文章裡的愛情究竟是不是我自己的,或者是不是完全屬於我自己的,我不能確定。常常記起老師說過的話:文學源於生活,文學美化生活。我不能否定自己文章中的愛情,都是空穴來風或者舶來他人之經歷編撰而成,但是真的不敢妄加承認,那些或悽美或婉約或風情或浪漫的愛情,都是自己的。我只能以小時候老師說過的話,把文學和藝術的加工,適當的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從而成就一篇蕩氣迴腸、令人唏噓的“佳作”。

  一日,和某校的校長劉兄共飲。他是我文集的忠實讀者,也是關心我創作的兄長,更是我工作與生活中的領導和朋友。得知他百忙之中還不忘記關注我的作品,甚至我到如今發表了作品多少篇,都瞭如指掌!最令我驚歎的,是他經常要細細品讀每一篇作品,從詩歌辭賦、雜文散文小說到劇本連載,他都無一遺漏。對於老兄的熱忱與不棄,我內心的感激與幸福是無法言表的。即便我素以舞文弄墨、能言善辯著稱,卻也一時不能搜尋枯腸,找出合適的言辭來表達我對他的感激和敬重了!

  劉兄在他的下屬及眾好友面前,由衷的“飄揚”了我一番,對我的“文采”大加讚譽而使得眾位頻頻舉杯,向我這個半斤八兩的“作家”一通邀飲,於是便不覺顏面桃紅,說不清是酒的作用還是因為得意所致。

  我真後悔我如此急躁的享受了被誇讚的愉悅。因為後來,呵呵,我真是佩服這位素以教學有方而榮當校長的劉兄的抑揚能力。他在“飄揚”我一通之後,用了非常策略、非常謹慎的語氣說:“那河溝子裡的事,是真的嗎?”。他是我大哥,我們之間說話,一向幽默風趣。他說的河溝子,當然是蘊含了一種通俗的調侃在其中。

  我稍作遲疑,繼而朗聲笑道:“哈哈,大哥,您讀了我那麼多作品,居然就是對河溝子記憶猶新而念念不忘啊……呵呵,是的,‘河溝子’卻有其溝,‘河溝子’裡的事也確有其事。”我說完,卻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臉開始瘋狂的發熱!

  我想起了那篇文章是《相思聖誕夜》,自然是那年聖誕節前夕而作。老實說,那篇文章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的經歷,有一部分,則純屬子虛烏有。我當時的想法是,既然寫就要寫出一篇真正能夠迎合這個節日的文章,並且讓這個夜晚真的情絲纏繞,意趣深幽。於是我寫著寫著,就信馬由韁起來,以至於弄出了“河溝子”一場,結果害得我老兄誤以為我果真營造了那麼一場風花雪夜。要知道,老兄可是個正統而深邃的紳士校長。從教多年,從政也有不短的歷史,他是斷然不會欣賞一個浪漫的“出花”女子來做他的朋友或妹妹的!天啊,我怎麼就沒想到我的老兄會將我的文章如犁地一般的翻閱個遍呢!要命的是,那麼多仁義禮智信的詩歌文章,他沒有留意,卻對這一篇“情有獨鍾”。究竟是劉兄也不能脫俗而太過關注書寫愛情的文章,還是他太不喜歡我實際經歷過那樣的故事而耿耿於懷呢?

  我的鼻尖有點溼漉漉的,後背也若芒刺一般刺痛。天啊,臉蛋子好燙……

  愛情有什麼丟人呢?可為什麼我聽到劉兄的發問後,卻這樣惶恐而侷促呢!

  唉,我的關於愛情的文章原不僅這一篇的!趁別人推杯換盞的間隙,我不動聲色的把手放到桌子下面,算出自己此類的詩歌辭賦或者文章,居然近乎一半,是寫愛情的!別的天南海北的讀者讀到,不管怎樣“對號入座”也都罷了,可我真的吃不消我的劉兄和身邊人,一旦他們將每一篇詩文中的愛情歸結於我,我是斷斷承擔不起的啊!

  我的詩文中,愛情形形色色、故事千奇百怪、經歷各有千秋……要我一個人,打死我也沒有那麼豐富的經歷和感受,更別說一個人要創造那麼多的溫柔浪漫——累都累死了啊!

  當然,我絕不是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也不是沒有體會過蕩氣迴腸或者情思婉轉的。身為女人,骨子裡的優柔溫婉,內心深處的風情妖嬈,我怎麼能不比常人更多幾分死去活來,怎麼能不“心有千千結”呢!可是在這麼多人的面前,劉兄打探“河溝子”實情,我真真從內心深處叫苦連天,恨不得找個地縫鑽將進去,再也不要出來喝酒!

  我突然覺得語塞,找不出合適的答覆給劉兄。說“河溝子”是我的故事,真的我沒有經歷;說是別人的故事,彷彿這樣的解釋有點欲蓋彌彰。除了用神采飛揚的敬酒來掩飾我的窘迫,我沒有更好的法子不被人看出自己的尷尬與難堪,就再也沒有更好的策略了。

  其實,是不是自己的故事又怎樣呢?真也罷,假也罷,成了詩文,大家也就湊合著看吧。但是這個“大家”當中有劉兄,他是同行業中頗為有影響的人物,一旦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談起“才女”我,難說不會讓大家對我的另一種“才”刮目相看啊。又有一個聲音勸我:河溝子就河溝子嘛,人家還能把你怎樣呢!

  我的劉兄當然不會把我怎麼樣,可是,最怕他內心將原本一個冰雪聰明的才女妹妹想象成了專攻愛情策略、專營愛情傳說的“權威人士”,那在我們這個圈子裡甚至圈外,我不是成了除了愛、除了寫愛而無病呻吟,其他別無建樹的風流女鬼嗎?

  在我們這個地方,很多人說我的人名已經標誌我成了名人,因此我也有了資格充當“緋聞”的主角了。眾所周知,宋丹丹在小品中說: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這話似乎是說給我的,如今品來,果然不無道理啊!因此我擔心我這位名人會遭受緋聞的侵襲,因此後悔那些該死的愛情詩文,不該被我堂而皇之的搬進文集,如今落個貽笑大方,真是得不償失啊!

  劉兄只是玩笑,但是他的玩笑使得我嚴肅下來,細細考慮今後文稿的主題問題。是啊,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人和事,我為什麼就不能將眼睛從所謂“愛情”的廢墟著上抬起,看看遠處那高山碧海、長河平湖呢!

  今天細細翻閱自己的文集,找出所有關於愛情的詩文一讀,漸漸覺得腿腳略微癱軟。不是感動,而是振動。我不該寫那麼多五花八門的愛情,即便是我自己的,我還是要將他們鎖進心靈的抽屜裡,直到我無力封存它們的那一刻,我再帶著它們,和我一起去我該去的地方。

  劉兄是我的良師益友,他不僅叫我感悟到了自己寫作的偏差,還從另一個側面,使我明白了,愛情雖是文學的主題,但並不應該成為一個愛好文學的人,唯一的主題!作為我們這個圈子裡愛好文學的名人***名女人***,我有責任為喜歡我作品的朋友,呈現多元化、多方位、多主題的詩文來。總是停留在“卿卿我我”的吟哦中,不僅固步自封,毫無新意,還會退步不前甚至終究有一天,“筆澀詞窮”,再也寫不出更新穎的東西來。

  我是作者,理應對讀者的心情負責,有義務為喜歡我的作品的朋友,寫出風格獨特雋永的詩文來。尤其對於劉兄,我必須感恩於他的指教和關心。必須經常寫出令他滿意和讚許的作品。因此那些“河溝子”之類的文章,在我現在看來,果如糟粕與垃圾一樣的毫無意義。我決定不再寫那樣沒有味道卻很容易引起讀者對我質疑的主題了,寧可讓文集長時間不更新,也不想新增那些令人讀來只有肉麻而沒有感動的東西。

  今天書此一文,算是對自己寫作風格改變的一個標誌吧。感謝劉兄和所有與劉兄有同感的讀者朋友們,是他和他們,教會我如何把我自己的寫作方向,如何掌握自己的寫作尺度,又如何調節自己作品的格調……倘若有一天我的新文章能夠得到劉兄的頷首認可,將是我內心一件極為興奮和欣慰的快事!當下次在和劉兄對飲的時候,我能夠說:我已經將自己的極大精力和熱情,投入到文章的寫作和改進當中。

  這話,多少借鑑了保爾的句子,夠豪邁的吧?

  篇三

  陽光透過參差的葉片小心翼翼地散落在楊樹的樹幹上,粗糙的樹皮鮮明地顯露了時光的吻痕。縱然我們可以緊閉雙眼,將那一棵蒼老的楊樹幻化為剛剛抽出嫩芽窺探世界的幼苗,來逃避時光帶來的吧變化,但我們始終撫平不了時光造就的別離帶給我們的傷痛。那種痛早已埋下伏筆,安安靜靜地在那裡蟄伏著,只待一個能喚醒回憶的影像,便會鋪天蓋地地蔓延開來。

  依然記得初中時,和cherub相約一起考中國最好的醫科大學,最後她去了南醫大,我來了這,我們都沒能堅守我們的承諾。依然記得高中即將畢業時,我堅決不允許櫻桔送我照片,我說,我們今後一定會再見。總以為朋友會一輩子在一起,只當她們一個個從我的舞臺上退場,才漸漸明白這只不過是我自以為是的痴念。

  大學軍訓前,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和別人接觸得太頻繁,不要投入太多太深的感情,因為總歸要別離,自己也只不過是一個過客。

  軍訓後,哪怕我設了多少銅牆鐵壁,把自己包圍,我還是慢慢地被她們的活潑善良深深感染,自然而然就融入她們中間。和雯、荔、燕在宿舍裡開玩笑、嬉鬧,可以安心地大笑,不用擔心露出大大的牙齒被嘲笑。和楠、皓一起談論只有我們才知道的徐州特產,不用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傷而落淚,可以互相鼓勵在烈日下堅持到軍訓結束。

  不允許自己的朋友就此離開自己的生命,以為不遇見就不會別離。後來我慢慢明白:痛可以化為甜,就如同當一天的軍訓結束,我們利用有限的時間喋喋不休地抱怨有多苦多累時,同樣我們也慶幸著,在軍訓時因為有了朋友鼓勵的眼神,我們才能毫不畏懼地堅持下去。只要想著會演時我們會因出色的表演而被嘉獎,頓時覺得這些痛其實都是甜的。

  其實別離也可以是溫暖的。別離後,曾經和你勢不兩立的人可以跟你友好地打著招呼微笑;別離後,曾經和你不時拌嘴的朋友可以更多地惦記和祝福你;別離後,你又遇到了和你在同一條新的道路上奔跑的新朋友。這些,都讓我們在以後偶爾為別離黯然神傷的歲月裡,多了些許溫暖的回憶。

  並不是所有過程痛的結局都是痛,也並不是所有的別離都感傷。害怕痛也還是要咬牙挺著勇敢地走下去,因為前方是比夢境更瑰麗的風景。

  風將楊樹的葉子簌簌吹落,我輕輕拾起一片,撫摸著它清晰的紋路,默唸:最暖是別離。

寫給未來的自己隨筆
精品隨筆散文
相關知識
愛情精品隨筆散文
精品隨筆散文
借景抒情的精美隨筆散文
關於荷花的精美隨筆散文線上閱讀
懵懂心情感悟隨筆散文
心情生活隨筆散文
精選隨筆散文
關於同學情誼的隨筆散文
關於水的精美隨筆散文
愛情與婚姻的散文隨筆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