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講誠信方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誠實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公共義務,還是一個人能在社會生活中安身立命之根本,是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教育孩子講誠信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講誠信方法

  ***1***爸爸媽媽要以身作則,樹立誠實做人的榜樣

  孩子好模仿,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觀察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為培養孩子誠實做人,做爸爸媽媽的要為孩子做出好榜樣。如果要求孩子講誠信,爸爸媽媽就不能答應孩子幹某事而找理由不幹;如果要求孩子不說假話,爸爸媽媽就不能哄騙孩子。不然,孩子是難以形成良好的誠信品格的。

  ***2***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是非常純真的,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的方法,和孩子建立並保持真誠與互相信任的關係。如適時地給孩\n子添置玩具、圖書及彩筆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只要是合理的,又是家庭力所能及的,是會得到滿足的。這樣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滿足而借別人的東\n西不還。

  對於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如一時無法滿足,爸爸媽媽必須向孩子說明理由。如果對他們的願望與要求不分青紅皁白地一律不予理睬或一味拒絕,就容易使他們養成不講誠信的惡習。

  ***3***和孩子建立真誠和相互信任的關係

  爸爸媽媽和孩子建立真誠和信任的關係,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素養的一個重要條件。然而,有的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常常言而無信。例如,孩子哭鬧時,爸爸媽\n媽常用許諾來哄孩子:“別哭了,待會兒爸爸媽媽給你買支衝鋒槍。”儘管這樣說了,爸爸媽媽並沒想到兌現,但孩子卻信以為真,滿懷希望地等待著。如果一次次\n許諾都不過是一張張空頭支票,孩子的一次次希望都成了泡影,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失去了對爸爸媽媽的信任,慢慢地也就學會了不講誠信。

  外國父母教育孩子講誠信方法

  加拿大 誠信比成績更重要

  這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加拿大溫哥華市機動車駕駛員考官羅伯特帶著駕校的幾位考生去路考。抵達考場後,一位來自亞洲某國的女考生趁人不注意,給羅伯特塞了一個信封。羅伯特開啟一看,發現信封裡裝著200加元。羅伯特考生一眼,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交給了上司。結果,該考生不但未能參加路考,還以“賄賂政府工作人員”為由被法院起訴並被罰款。

  羅伯特對記者說:“我當時很可憐那位女考生,所以猶豫了一下,但我從小養成的習慣和我們的規定告訴我,我必須如實上報,不然就是不誠信。”

  加拿大魁北克某大學華裔教授蘇展告訴記者:“這件事說明,誠信已成為絕大多數加拿大人的一種下意識或生活習慣。因為這是加拿大人的一條道德底線。你可以為己,但不能損人,這就是規則。”

  記者瞭解到,加拿大人的誠信習慣,得益於從幼兒園、中學到大學的誠信教育,家庭成員的正面影響與社會的規範。在幼兒園,老師採取講故事、做遊戲、參加集體活動等方式培養孩子的誠信習慣,特別注重賞罰分明,表揚守規則者,批評或懲罰撒謊者。在中學和大學,誠信教育受到高度重視,成績好固然重要,但若學生考試作弊或抄襲論文,則面臨取消考試成績、不能畢業的危險,而且要記入學生檔案,導致今後在社會上難以找到好工作。

  蘇展教授說:“加拿大人認為誠信是一種很低、很實際也較容易讓人接受的道德要求,比較容易做到自律。一個社會過多宣揚多數人做不到的‘閒人道德觀’,不從大家有可能做到的誠信著眼,這個社會的誠信就難免成為問題。”

  日本 學校專設道德課

  在日本,從幼兒園起家長就會教育孩子遵守約定,凡事要提前打招呼。比如幼兒園的小朋友之間相約放學後一起玩,若突然有事去不了,媽媽會和孩子一起打電話,並向對方道歉。遵守約定也是孩子們從小就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而且,日本的中小學都設有道德課。每週一小時,每學年的道德教育中必須有信用、誠實等內容。此外還要懂得感恩他人,對社會要有公德心等。文部科學省會免費發給中小學生“心靈筆記”作為道德教育的輔助教材,學生可以記錄下日常的生活和體驗等,記錄下心靈的成長曆程。此外,各教科書出版社也出版了很多關於道德的資料集等。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正在討論把道德教育變成正式學科,並制定統一教材。

  日本人畢業走向社會後,也會對身邊的前輩、同事、友人保持誠信的態度。若一個人在公司違背約定或有欺詐行為,就會被同事們所排斥、邊緣化,這樣的人還往往被大家認為是失敗者,並可能失去升職加薪的機會。

  德國 父母必須給孩子做榜樣

  外國人常說德國人的腦袋是“方”的,意思是說德國人講誠信。可德國人的“方腦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這與德國父母的榜樣作用有很大關係。

  妮可勒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她和丈夫就輪休國家規定的帶薪育兒假,悉心照料孩子成長。她告訴記者,德國政府給家長育兒假為家長解除了後顧之憂,也對家庭教育提出了嚴格要求。平時,妮可勒和丈夫非常注意言傳身教:帶孩子坐無人檢票的公交車時,教孩子學會上車前自動買票;帶孩子過馬路時,即使沒車也不闖紅燈;與別人約會前,在筆記本上記錄下時間,做到準時赴會;給孩子建立兒童銀行賬戶,從小不賴賬……“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家長必須做出榜樣。”妮可勒說。

  若哪位家長對孩子管教不嚴,自己不能做好榜樣作用,鄰居或親友就會將情況報告給青少年局。不稱職的父母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強行送到青少年機構,或經過嚴格稽核的家庭寄養。

  實際上,如果家長不能作好孩子的誠信榜樣,孩子將來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柏林法律專家沃梅爾特對記者說,德國建有一個全民信用資料庫。資料庫儲存了所有在德國居民的各類信用資訊,包括個人基本資訊、銀行賬戶、網路繳費情況、保險資訊、租房記錄及個人不良記錄等。這套信用體系採用0~100的評分制度,給每個居民打分,分數越高信譽度越高。

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
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講誠信方式
教育孩子講誠信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教育孩子講誠信
教育孩子的誠信故事有哪些
美國家庭教育孩子有哪些方式
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父親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教育孩子有禮貌方式
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具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