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不少家長都在為怎樣教育孩子而苦惱。確實,孩子的教育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因為孩子以後的成長與從小接受到的教育是有很大關聯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法則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家長教育孩子的法則

  1、歸屬法則

  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歸屬感。

  2、希望法則

  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讓孩子在希望中成長,保護孩子善良的本性。

  3、力量法則

  永遠不要與孩子鬥強,讓孩子看到力量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孩子明白力量並不是唯一決定他們人生的唯一要素。

  4、管理法則

  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家長的責任,孩子必須學會放棄和堅持,一旦對孩子管理不嚴,父母應該追究自己的責任。

  5、聲音法則

  儘管孩子在家裡沒有決定權,但是一定要傾聽他們的聲音,這是孩子作為成人的一個必經階段。

  6、榜樣法則

  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父母必須言傳身教,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7、求同存異法則

  尊重並保留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不要苛求孩子擁有同樣的價值觀。

  8、懲罰法則

  對犯錯的孩子進行懲罰,但父母要對這一法則慎用,因為它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9、後果法則

  讓孩子瞭解其行為在現實世界中可能產生的後果,並讓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揹負責任。

  10、結構法則

  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碼”法則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父母與其至少保持20碼的距離,孩子應該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12、“四何”法則

  任何情況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幹何事、以及何時回家。

  家長教導孩子的建議

  考慮孩子實際能力

  當我們在向孩子交代一些日常生活或者學習事物的時候,我們需要提前進行評估:這些對我們自己來說看似簡單的事情是否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

  如果,我們今天對孩子們所提出的這些要求是超過了孩子能力所承受的範圍,這時候我們則需要重新考量調整,因為孩子在執行自己無法完成的要求時,很可能會出現抵抗,挫敗以及敷衍了事的心態。

  尊重孩子的世界

  孩子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比如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正在看動畫片,正在打遊戲。

  當孩子正在專注的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是不希望被人打斷的,如果此時我們強行打斷孩子,要求他們執行我們的命令,那麼勢必會引起孩子激烈的反抗。

  因此,毫無疑問,當我們在向孩子交代某件事或者下達某個指令前,我們最後能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

  瞭解孩子不聽話的真實原因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家長朋友們首先就是不分青紅皁白一頓怒罵,但這種教育態度只會讓孩子更加任性。這時,我們最好能夠平靜下來,仔細探究孩子不聽話背後的真實原因。

  為什麼孩子敢不聽話?面對我們多次打罵,還是不見長進?這其中,其實還包括一個隱含的資訊:孩子不聽,後果也不會怎麼樣!

  也就是說,對於我們對孩子不聽話的這件事的處理後果,孩子們已經習以為常了!我們會數落,我們會責罵,甚至動手體罰,但很抱歉,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覺得也不過如此,他們可以不在乎,無所謂!

  在這中間,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上面談到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評估的方式,當我們交代某件事情的時候,是無所謂的非鄭重的態度,那麼孩子在聽的時候,也會顯得心不在焉,無所謂!

  附帶條件的親子關係

  很多家長朋友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採用利誘的方式。比如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朋友們就會用錢或者零食能引誘他們去完成某一件事。

  當然如果孩子通過正常的勞動從父母那裡獲取報酬,從而認識到想要得到某件東西必須要付出勞動,這的確是一種健康的教育方式。

  但將對孩子的囑咐附帶一些利誘的條件,如果孩子遵照我的囑咐,那麼就會得到某種獎勵,這樣的做法只會不斷加劇孩子對我們的索求,對孩子的未來會帶來很壞的影響!

  通過輕鬆的方式發出指令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專注一件事情,所以我們應該避免在他們玩耍的時候,發出指令,並且在向他們發出指令時,能夠看著他們的眼睛,引起他們的注意!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我們可以嘗試更加輕鬆和娛樂的方式向孩子們表達我們希望他們做的事情。

  我們常常叫不多孩子,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進入他的世界,瞭解他的生活,陪他一起玩!讓孩子認為我的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有趣,好玩,有意思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再逐漸將自己的指令傳達給孩子,那麼孩子對你的話也會更加容易接受!

  主動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形成獨立的意識,價值體系。他們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渴望平等的交流!

  這時,我們不應該再使用他們幼年時的那種教育方式!應嘗試著以平和、尊重的方式,和孩子對某個問題進行溝通。

  你可以非常直接的與孩子進行交流,比如:你希望爸爸媽媽怎麼做?

  將成長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來講述自己的生活,聆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聽聽他的意見,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切忌使用強硬的方式,這麼做,往往會收到更加激烈的反面效果!

  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閱讀的習慣

  閱讀對於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對學習和人生閱歷都作用極大。

  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在寫作上的詞彙會大幅增加,而且對於見識、知識的拓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孩子小升初,會明顯發現初中的科目數量、難度,都要遠遠超過小學。所以孩子涉獵廣,會讓學習輕鬆很多。

  吃苦的習慣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給予孩子優渥的物質生活和學習環境時,孩子們往往不會珍惜,肆意揮霍。

  這樣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體恤父母的辛勞之外,也沒有一顆感恩、孝順的心。所以,家長們請給孩子們吃苦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易,這樣才能理解生存的艱難。

  計算的習慣

  對於中高考來說,數學一直都是拉開差距的學科。要想數學學得好,首先孩子要愛上計算,學會與數字打交道。

  對此,家長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可以在買菜的時候邀請孩子算計所花的費用,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記賬,幫助孩子養成愛計算的習慣。

大班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簡單方法
帶娃不難教育孩子真難
相關知識
大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感言有哪些
孩子學習不專心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高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關於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好好讀書
初二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安全知識
談談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