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讓孩子有興趣學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孩子興趣的產生往往是在小時候。不同的年齡段,由於各自不同的素質,孩子的興趣往往有自已的獨特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一、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易於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因此從幼兒園起,教師就要開始引導孩子學習時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為。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一下就建立,它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孩子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在一日活動中,密切注意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遇到孩子有不好的學習習慣,及時批評和指正。久而久之,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形成了。

  三、嚴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孩子多次反覆的實踐,並且對孩子來說,應主要放在學習活動中進行,家庭和幼兒園要緊密做好配合工作,通過這種家園共育的方式對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嚴格要求。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的建議

  1、增強學習快感,培養直接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麼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興趣越是以直接興趣為主。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習變為快樂的事呢?

  首先,多表揚,少批評。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有些家長開口閉口就是“這麼簡單都不會,光知道玩”,本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好鋼已在批評中鈍化了,日久天長孩子總覺得自已很差,總有錯,在學習中有壓抑感,於是厭惡學習。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其次,使孩子一開始就有成功的體驗。成人要儘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識,一開始就讓孩子學懂,這樣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最後,家長應該指導孩子讀書。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當孩子解答出難題後,與孩子分享快樂;當孩子不懂時,與孩子共同探討。這也能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愉快的事。另外,家長的情緒、學習的環境等也能影響孩子學習的情緒體驗。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

  優秀家長的經驗也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絡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絡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孩子對背外語單詞不感興趣,但對學好外語後可以用外語交流,參加各項外語活動等結果感興趣,這種興趣可以促使孩子去從事背單詞的活動。所以家長們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激發其勤奮學習,更要通過學習目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興趣在活動中的動力作用,已為不少心理學家所承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興趣說成是“能量的調節者”。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以激起他對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他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持點,成人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的孩子把鬧鐘拆開,有的孩子不停問為什麼、家長若不瞭解孩子的特點把這看成淘氣、搗亂,對孩子採取批評、冷淡、不理睬的態度,就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對孩子的提問要回答,如果不會則可告訴他如何查詢。或者弄明白後再告訴他。父母要尊重、保護和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此外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很重要的。如讓孩子參加各興趣班的活動小組或外出郊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在活動中孩子通過發現問題、產生好奇心。有的父母認為自已的孩子學習勁頭本來就不高,再參加興趣小組會分散更多的精力,就不准他參加其它的活動,這種做法恰恰是放棄了引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好機會。

  4、創立有利於學習興趣培養的外部環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長出好莊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才可能培養出智力優秀、聰明活潑的孩子。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熱愛學習。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重於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學習,而自已卻常常通宵達旦地打麻將,那麼孩子感興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學習,而是如何玩好牌;學習的恐怕不是科學知識而是玩牌竅門了,若父母飯後捧一本書,伴一杯清茶,端坐書桌前,伏案寫作,孩子耳濡目染,也會經常看書、學習。

  其次,多給孩子買有益的適合孩子心理髮展特點的書。一般而言可以購置一些通俗的簡化本的文學名著以及一些激發孩子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書,如童話、寓言、科幻小說等書。家中書多孩子可以翻閱,有利於閱讀興趣的產生。再者,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時父母不要一會兒送水果,一會兒與他說話,打斷孩子的思維。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的技巧

  第一,家長要從小啟發和引導孩子的求知慾。 ­

  孩子在3~5歲時特別愛問“為什麼”、“這是怎麼回事?”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有的家長被問得張口結舌,有的則會不耐煩,不願意被孩子纏得沒完沒了。­

  其實這些問題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長面對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應該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孩子解釋,引導孩子看專門給幼兒看的《十萬個為什麼》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對一些物理現象有感性的認識。如果孩子沒有問題,家長還要主動給孩子講,不要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其實在他們似懂非懂的時候,也能瞭解許多知識。孩子們的大腦是非常活躍的,家長們不能忽略從小對孩子的教育。 ­

  第二,家長要充滿熱情地鼓勵孩子的學習興趣。­

  曾有一位家長讓自己兩歲半的孩子學繪畫,原意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可當家長看到孩子把小鳥畫成了個大黑疙瘩時,就忍不住說孩子“太笨了!畫的是什麼呀?”家長這樣的態度對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肯定有很大打擊,因為家長是孩子心目中第一個權威的評價者,他們特別渴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可是家長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毫不負責任地、輕而易舉地摧毀了孩子的求知慾。當孩子做得好時,應適時表揚,可當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敗時,要先發現孩子有創造性的一面,然後再鼓勵他們。 ­

  ­

  第三,對於因學習困難而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

  家長要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到困難的原因,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課後不會做作業,往往會受到家長的訓斥,甚至打罵,這樣必然會形成惡性迴圈,越發對學習困難的孩子,家長在無奈之餘可以找心理醫生檢查評定孩子的學習能力,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用科學的方法來矯治。­

1.家長對孩子激勵的話語

2.家長分享教育孩子心得

3.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4.父母平時怎麼教育孩子的

5.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讓後進生愛上學習
如何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知識
家長如何讓孩子有興趣學習
家長如何讓孩子能愛上學習
如何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讓孩子有效的學習英語
家長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家長如何讓孩子學習成績提高
家長如何讓孩子提高學習能力
家長如何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學習
家長如何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
家長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