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工作報告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閩都,福建省省會,江南名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用!

  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福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5年工作暨“十二五”發展回顧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各級政府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中央支援福建加快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市委十屆十次、十一次全會精神,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據統計,全市生產總值5618.1億元,增長9.6%;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848.04億元,增長8.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0.46億元,增長9.7%;固定資產投資4853.61億元,增長10.6%;外貿出口1312.3億元,增長0.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79億美元,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8.74億元,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82元,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3元,增長8.5%;城鎮登記失業率2.44%;人口自然增長率7.4‰;省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以上指標多數居於全省前列,但有6項指標沒有達到我市預期目標。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積極應對困難,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深入開展“三比一看”、“四個萬家”等活動,全市各級黨員幹部下基層約45.8萬人次,協調解決問題約5.9萬個。及時出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鞏固經濟基本面。擴大有效投資,595項市級重點專案完成投資2367.17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15.2%;981項行動計劃重大專案完成投資2555.05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14.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增長13.8%,企業直接融資1161.83億元,有力支援了實體經濟發展。

  ***二***轉變發展方式,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叢集,60項重點工業專案竣工投產,26項重點工業專案動工建設,京東方8.5代面板等一批重大產業專案落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27.9億元,增長8.8%。全市技改投資790億元,增長4.6%。福州高新區、臨空經濟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臺商投資區、江陰工業集中區等園區建設提速,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獲評國家級物聯網園區。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等14個服務業重點產業,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投入運營,成功舉辦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等大型展會,鼓樓區躋身全國樓宇經濟十大潛力城區。福州航空新開通16條航線,長樂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福州市港口年貨物吞吐量1.13億噸。鼓嶺生態旅遊區、永泰雲頂旅遊區獲評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型企業25家和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6家、眾創空間14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加快建設中國福州海西引智試驗區,新引進高層次人才34人、人才團隊2個。

  ***三***創新體制機制,重點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穩妥開展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積極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引入民間資金157億元。完成第三輪簡政放權,市級審批服務事項取消49項、下放51項,33項審批服務事項在全國首創“市區同權、多點辦理”。建立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梳理公佈市本級7944項行政權力和10013項責任事項。市行政服務中心通過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驗收,建成啟用全省首個市民服務中心。全面推廣“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全市新登記企業數增長35.8%。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建立積分落戶制度。閩侯國家級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啟動實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有序推進。

  ***四***拓展發展空間,大開放戰略深入實施。福州新區獲批成為全國第14個國家級新區,對接新區產業專案200多項、總投資超2500億元,新區固定資產投資超2000億元。大力推進自貿區福州片區建設,推出6批54項體制創新舉措,其中14項屬於全國首創,區內新增企業4535戶,註冊資本830.13億元。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成功舉辦海絲博覽會、亞洲合作對話工商大會、絲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旅遊節等重大活動,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等專案建設有效推進。注重“引進來”、“走出去”並舉,新批千萬美元以上外***臺***資專案74項、***投資專案73項。深化榕臺交流合作,開通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在全國率先啟用電子臺胞證、成立首家臺胞權益保障中心,海峽青年交流營地啟動建設。加強榕港榕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在港澳舉辦推介會成果豐碩。外事、僑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與丹麥霍爾拜克市建立友好交流城市關係。福莆寧嵐同城化步伐加快,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長平高速公路、福平鐵路等專案紮實推進。對口支援和山海協作工作有效開展。

  ***五***夯實農業基礎,“三農”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64.87億元,增長4%。新成立3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5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新建設施大棚3200畝。加快發展遠洋漁業,在幾內亞比索等國家新建遠洋漁業基地。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配套,54個水利專案完成投資24.96億元,建成農村公路244公里,新增更新農村客車135輛,解決農村10.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江陰、青口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進展順利,試點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積極開展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建設,完成23個市級示範村185個專案建設。實施“造福工程”搬遷5350人,幫扶2.1萬人脫貧。

  ***六***改善宜居品質,城市功能品位持續提升。《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獲得國務院批覆,中心城區“多規合一”編制工作基本完成。不斷拓展對外通道,合福高鐵福州段、瀋海複線寧連高速福州段、京臺線建閩高速福州段等專案建成通車。加快完善城市路網,新改擴建城市道路71公里,完成城區路網13個節點改造。軌道交通1號線南段試通車,2號線建設加快推進。新增更新公交車1019輛,新闢優化公交線路210條,新增預約出租車113輛,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767個。認真實施“四綠”工程,完成造林綠化13.22萬畝,建成開放飛鳳山奧體公園、金雞山棧道等10個城市休閒空間,新建40公里綠道,新增391萬平方米城市公共綠地。基本完成飛鳳河、臺嶼河等7條內河整治,實現左海與西湖相通。綜合整治123個老舊住宅小區,啟動實施舊屋區改造1062萬平方米。提高城市防災減災能力,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等專案啟動建設。道路交通安全、“兩違”、非法採砂等專項整治紮實開展,成立“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福州市數字城管系統一期通過國家驗收。成功舉辦中國生態文明論壇福州年會,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市建設技術評估和省級森林城市檢查驗收,全市空氣質量位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第6位。

  ***七***完善公共服務,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新增中小學學位555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2160個,在五城區試點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集體辦學前教育服務。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市屬、區屬公立醫院實行藥品、耗材零差率銷售,新建92個村衛生所、3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全面啟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立,第二期26個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成投入使用,市老年人活動中心、溫泉博物館等專案建成開放,“文化惠民·六進”活動被文化部評為基層文化志願服務示範專案。加強歷史文化遺產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三坊七巷獲評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和國家5A級景區。圓滿舉辦第一屆全國青運會,贏得了海內外高度評價,福州代表團獲得金牌數、獎牌數、總分數在55個城市代表團中均排名第3位。成功舉辦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福州國際馬拉松賽、中國羽毛球公開賽、全球華人籃球邀請賽等大型賽事。深化雙擁共建,積極為部隊辦實事解難事,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鞏固。

  ***八***注重民生保障,人民群眾幸福感有效增強。全市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565.7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2%,年初確定的市級25項78件為民辦實事專案件件有落實。城鎮新增就業14.9萬人,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4.9萬人。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體系全面建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標準和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進一步提高。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5萬套,解決8667戶群眾逾期安置問題。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全面完成。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人民群眾安全感達92.86%。

  ***九***踐行“三嚴三實”,政府工作作風切實改進。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作風建設年等活動,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市政府系統“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5.1%。深入開展效能建設、績效管理工作,堅決整肅“為官不為”、“庸懶散拖”等問題。行政監察、審計監督等力度持續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得到加強。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會決定決議,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積極支援政協開展協商民主活動。提請市人大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3件,制定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29件。辦復509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議和442件省、市政協提案,滿意率分別為97.3%和99.8%。

  2015年各項工作的完成,標誌著“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的勝利實現。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綜合實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的五年。尤其是中央作出支援福建加快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批准設立福州新區、自貿區福州片區,支援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福州發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一是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市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福州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並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二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9.0∶44.9∶46.1調整為2015年的7.7∶44.2∶48.1。產業不斷髮展壯大,形成5個千億產業叢集和10家百億企業***集團***。現代物流、金融、資訊服務、商貿、旅遊、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等服務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13.8%提高到19%。

  三是城鄉面貌明顯改觀。“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發展戰略加快實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62%提高到67.7%。高速公路總里程從396公里增加到587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城市道路總長從1050公里增加到1256公里,城市軌道交通加快建設,新增汙水日處理能力47萬噸,啟動海綿城市建設,城市保障服務和防災減災能力切實增強。建成海峽奧體中心等一批地標性建築,朱紫坊、上下杭、冶山、煙臺山等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保護修復工作成效顯著。環境綜合整治力度不斷加大,舊屋區改造、內河整治、“兩違”治理、市政提升等工作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試點小城鎮和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取得較好成效。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空氣質量、森林覆蓋率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四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穩步推進,構建形成以四家投資集團與兩個專業公司為構架的國資監管格局。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迴歸工程”成效顯著。政府機構改革和投融資、財稅、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戶籍等領域改革紮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向縱深拓展,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林權流轉等試點工作有效開展。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73.76億美元,來榕投資或設立機構的世界500強企業增加到93家。榕臺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取得新進展,在榕臺資銀行實現零的突破,福州被列為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福莆寧嵐同城化步伐加快,榕港榕澳合作、海內外友城合作、閩浙贛皖經濟協作、閩東北區域協作、山海協作、對口支援以及外事、僑務、異地商會等工作富有成效。

  五是社會事業有效提升。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率先在省內實現全市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線上德育、體藝美育、幸福教育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覆蓋所有行政村,在全省率先組建多種形式醫療聯合體。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拓展,“城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初步形成。成功舉辦第一屆全國青運會、央視中秋晚會等重大文體活動。三坊七巷、“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人口計生、民族宗教、民政、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哲學社會科學、科普、防震、氣象、地方誌、檔案、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全面發展。

  六是人民生活切實改善。全市各級財政累計用於民生支出1935.25億元,累計為城鄉人民興辦實事專案115項431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0年增長67.5%、82.3%。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3.95萬人、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26.7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和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持續提高。累計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1.6萬套,實施舊屋區改造2590萬平方米,解決1.6萬戶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社會慈善加快發展,各類扶貧濟困活動深入開展。“平安福州”建設紮實推進,信訪、行政複議、人民調解、普法、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社群矯正、青少年事務社工以及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民兵預備役建設、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社會各界大力支援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直、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駐榕部隊、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幹警,向關心支援福州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當前福州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穩增長任務較為艱鉅;產業結構不夠優、競爭力不夠強,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轉型升級任重道遠;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交通擁堵、違法建設等問題還比較突出,防災減災、防洪排澇、停車場所、地下管網等設施還比較薄弱;城鄉之間、縣***市***區之間發展還不平衡;節能減排壓力較大,環境資源約束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矛盾比較突出;住房、教育、醫療、物價、食品安全、社會保障等與群眾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社會管理還需加強,安全生產事故、群體性事件仍時有發生;一些公務人員仍然存在“為官不為”、“庸懶散拖”等問題。我們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發展暨2016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根據《中共福州市委關於制定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的《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地區生產總值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超過125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780億元。

  “十三五”時期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堅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跨越趕超為主題,以福州新區為引領,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為目的,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建設更具實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現代化新福州。

  我市“十三五”發展的主要任務:一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力爭服務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培育形成4個產值超2000億元、2個產值超1000億元的產業叢集以及20家百億企業***集團***,加快打造東南沿海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現代金融中心、文化創意之都、海峽會展之都、總部經濟高地、海洋經濟強市以及全國重要旅遊目的地。二是突出創新驅動引領。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協同創新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突破100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250家,建設中國福州海西引智試驗區,建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三是提高改革開放水平。全面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和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全力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加快建設自貿區福州片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推動兩岸人文融合,打造對臺往來綜合樞紐。四是推進福州大都市區建設。全面實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加快中心城市“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發展步伐,進一步凸顯濱江濱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格局。努力完善對內對外綜合交通體系、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現代管理體系、歷史文化體系、生態環境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不斷提升城市內涵品質。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推動福莆寧嵐連片繁榮、共同發展。五是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5%左右,全面形成以福州新區為引領、中心城區為龍頭、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格局。加大科學扶貧、精準扶貧力度,深化縣***市***區對口協作,力爭2017年底實現扶貧物件全部脫貧。六是構建文明和諧生態。深入實施生態文明戰略,持續提升國家生態市建設水平,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推廣以園區為依託的迴圈經濟模式,加大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力度,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積極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七是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現代教育體系、公共衛生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公共安全體系。

  各位代表,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心,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穩增長、調結構、強動力、惠民生、防風險,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確保“十三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力爭更快更好些;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外貿出口增長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確保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為實現上述預期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加快福州新區開放開發

  突出規劃引領和機制創新。圍繞“三區一門戶一基地”的戰略定位,認真開展“新區建設年”各項工作,抓緊推進《福州新區發展規劃》、《福州新區總體規劃***2015—2030***》的編制和相關報批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新區規劃體系,啟動新區範圍內基礎設施規劃、公共服務設施佈局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重點區域控制性詳規、新區城市設計研究等工作。加快完善新區行政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努力實現經濟管理扁平化、社會管理精細化、政府服務高效化。組建新區開發投資集團,設立若干投資平臺,協調推進各片區開發建設。推進福州新區與平潭一體化聯動發展,加快形成政策共用、利益分享的互利共贏合作機制。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濱海大通道、東部快速通道二期、道慶洲大橋、馬尾大橋、環南臺島濱江休閒路、江涵大橋等一批重大交通設施及新區供電供水排水、生態環衛等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策劃一批教育、醫療、消費等城市配套設施專案。紮實推動三江口、閩江口、濱海新城、福清灣、江陰灣等五大城市功能組團建設,啟動海峽中央商務區建設,積極打造臨空經濟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江陰工業集中區等一批重大園區。初步安排新區重點專案391項,年度計劃投資約1600億元,爭取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00億元。

  強化產業支撐。推進新區產業佈局調整,抓好中鋁鋁精深加工、三峽集團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中核建核電產業園、中車株機集團新能源等一批專案落地動建,加快推進京東方8.5代面板、聚醯胺一體化、恆申合纖、中景石化科技園、福清核電3號~6號機組等一批專案建設,抓緊引進一批符合新區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案,推動新區建設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協同發展,著力打造東南沿海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確保新區GDP增長速度高於全市2個百分點。

  ***二***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加快重點領域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全面推進市屬投資集團建設,加快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方式,鼓勵發展投資基金。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支援民營資本以多種方式進入基礎產業、社會事業以及特許經營領域。清理規範中介服務和前置審批,全面實施清單管理,推行企業電子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繼續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推進道路保潔、垃圾收運和市政設施管養、內河整治管養等領域的市場化運作。全面開展不動產統一登記。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健全政府預算體系。繼續完善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

  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出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創新舉措,加快創新成果的複製推廣,推動試驗區內外聯動發展。建立“一站式”辦結審批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引導進出口企業在福州片區註冊,加快江陰整車進口口岸、跨境電商產業園、兩岸金融創新合作示範區、海絲商城、利嘉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海峽智貿城等平臺建設,做大福州片區規模。積極推進兩岸金融合作和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等領域改革。大力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整合優化。

  打造海絲戰略樞紐城市。加快長樂機場二期、福廈客專、繞城高速東南段、莆炎高速福州段、長福高速公路、牛頭灣作業區12號、13號泊位等一批專案建設,爭取開通更多的海港、空港國際航線,建設“一帶一路”通陸達海的重要樞紐。支援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建設海外分中心,加快***養殖基地建設,力爭***養殖投產面積達到1.5萬畝。不斷擴大海絲博覽會、絲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旅遊節等活動影響力,拓寬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合作的範圍和領域,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成開放福州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密切與僑團、商會的聯絡,做好華裔新生代工作。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強化與央企、世界500強企業和國際知名公司合作。積極開拓出口市場,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支援企業加大先進技術引進和關鍵裝備進口力度。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培養本土跨國公司。加快推進電子口岸建設,爭取羅源灣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級驗收。

  拓展對臺等交流合作。加快臺商投資區、農業合作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平臺建設。支援榕臺合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爭取建立國家對臺金融合作示範區。深化榕臺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以及宗教民俗、祖地文化等領域的全方位交流,繼續辦好“5·18”海交會、海峽青年節、漁業周·漁博會、海峽兩岸合唱節等一批對臺特色交流活動,推進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建設,完成海峽青年交流營地一期建設。大力發展海峽旅遊,加快構建環馬祖澳旅遊區。進一步深化與港澳在金融、物流、旅遊、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加強泛珠三角、閩浙贛皖、閩東北的區域協作、山海協作,繼續抓好對口援疆援藏援寧工作。

  推動福莆寧嵐互動聯動發展。主動爭取平潭綜合實驗區政策輻射,促進平潭與周邊地區有機聯動發展。支援平潭建設國際旅遊島,加快建設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長平高速公路、福平鐵路等專案。繼續在科技、教育、衛生、社保、人才培訓等方面為平潭提供良好服務。加快福莆寧嵐在交通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同城化步伐,促進福莆寧嵐協同發展。

  ***三***著力打造產業升級版

  推動主導產業高階化集聚化發展。大力實施“中國製造2025”,抓好一批具有產業帶動力的重大專案建設,完善產業鏈關鍵環節和上下游配套,做大做強產業叢集。推進新一輪企業技改,完成技改投資830億元以上,抓好130項重點技改專案。積極引導企業應用數控技術和智慧裝備進行智慧化技術改造,推動紡織服裝、電子通訊器件、汽車零部件、食品、金屬製品等行業開展“機器換工”。實施商標、品牌和質量強市戰略,支援企業收購國際知名品牌,加快培育一批馳名商標、名牌產品。

  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推進通用航空產業園、普天集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大唐新能源閩侯青林風力發電、神華煤港電一體化、華能羅源港電儲基地、永泰抽水蓄能電站等專案建設,推動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階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充電樁***站***建設。積極推進“網際網路+”,依託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物聯網***、福州高新區、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中國福州***倉山***網際網路+產業園等平臺,加快發展大資料、物聯網、雲端計算等產業,推動網際網路與製造業、農業等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努力建立“中國軟體名城”,促進中海創、新大陸、網龍、星網銳捷、瑞芯微等企業做大做強。

  推進現代服務業質量提升、比重提高。抓好鼓樓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發展壯大海峽金融商務區、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國際創新中心貴安基地等總部經濟集聚區。加快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發揮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海峽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帶動效應,積極引進跨境電商龍頭企業。持續推進大東街口商圈改造提升,加快華潤永珍城等城市綜合體建設。優化完善物流規劃佈局和城市配送體系,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冷鏈物流、智慧物流、電子商務物流,推動閩臺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園等專案建設。積極建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加快建設海西現代金融中心,支援發展民營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股權投資機構和融資租賃公司。規範民間融資行為,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穩定住房消費,打通保障房與商品房轉換通道,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著力化解房地產庫存。完善智慧旅遊體系,突出發展清新生態、閩都文化、溫泉休閒、海峽、海絲和鄉村等旅遊品牌。辦好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中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等大型展會。

  提升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實施“糧安工程”,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以上。做大特色優勢農業和品牌農業,加快金魚產業園等一批特色農業專案建設。發揮“一區兩園”農民創業示範基地作用,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增設施大棚1000畝,扶持閩清等省定農產品主產地建設。提升農業設施化和智慧化水平,積極發展迴圈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和林下經濟。大力發展遠洋捕撈和海產品精深加工,推進海峽現代漁業經濟區、馬尾東盟海洋產業園等專案建設。鼓勵發展綠色高效生態養殖,力爭完成羅源灣養殖退養。引導和規範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加快培育一批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加大良種繁育和農業科技應用推廣力度。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支援以企業為主承擔重大科技專項等創新專案,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和協同創新,努力建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州技術市場等創新示範基地,進一步密切產學研用對接合作。全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籌建電商創業孵化基地,新建科技孵化器5家、眾創空間10家,爭創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發揮中國福州海西引智試驗區作用,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榕籍院士的合作,積極培養和引進創新創業各類人才。

  強化企業幫扶。加大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扶持力度,積極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和物流成本。積極化解產能過剩,鼓勵企業通過技改、兼併重組、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強,儘可能多兼併重組、少破產清算。支援企業開拓市場,提高名特優新產品市場佔有率。加強政銀企合作,充分發揮各級企業應急保障資金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互助資金池”的作用,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週轉困難和融資難問題。

  ***四***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水平。完成全市“多規合一”工作,全面開展城市設計,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汙水管網、供水管網、雨水管網各150公里以上,新建地下綜合管廊22.9公里。積極構建快速交通網路,加快福州外郊快速環線、城區北向第二通道、福馬路提升改造工程等專案建設,建成湖東東路下穿、南臺大道等市政專案。進一步打通斷頭路,優化社群交通微迴圈。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實現1號線全線貫通,全面建設2號線、6號線,力爭啟動4號線、5號線建設。加強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推進萬寶商圈地下人防工程等專案建設。鼓勵發展立體停車、地下停車,新增公共停車泊位6000個,建成一批立體停車庫。深入開展“公交都市”建立活動,新增更新公交車350輛,新闢優化公交線路20條,繼續推廣公共便民自行車。切實提高城市防災減災能力,積極申報第二批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推進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閩江下游南港防洪、霍口水庫和東湖、南湖等專案建設,做好城市防洪排澇、防抗颱風海浪以及山區地質災害防範等工作。加快推進區域重點輸變電專案建設,優化電力設施佈局。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全面拓展“智慧城市”管理服務平臺應用,加強“數字城管”建設,爭創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市。完成流花溪、梅峰河等7條內河整治,啟動臚雷河、螺洲河等6條內河整治,開展黑臭水體專項治理。實施舊屋區改造380萬平方米,綜合整治老舊住宅小區60個、背街小巷36條。新改擴建金山公園、南公園、煙臺山公園等10個公園,新建完善城市綠道和慢行系統30公里,造林綠化8.2萬畝。加強交通環境治理,科學組織重要節點交通,健全市域交通導識標誌。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治理“兩違”、非法採砂、渣土車違規等突出問題。

  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加強中心城區以及縣***市***城關周邊小城鎮的統籌規劃和功能配套,編制完成新型城鎮化規劃。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引導和鼓勵人口優先向城鎮轉移。加快江陰、青口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步伐,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小城鎮建設,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的特色小城鎮。深入實施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積極打造美麗鄉村,爭取建成130個美麗鄉村、12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關愛農村“三留守”群體,進一步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

  ***五***鞏固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加強生態系統建設。完成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實施生態環境分割槽分級管控。完善生態補償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推進水權、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開展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工作。健全環境監測網路,嚴肅生態環保責任追究,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大力倡導和推廣節約資源能源、低碳出行和綠色消費。加強閩江河口溼地等重要溼地以及自然保護區、沿海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積極建立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

  推進節能減排。全面實施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落實重點行業脫硫脫硝工作,繼續實行縣***市***區汙染物減排剛性約束。嚴格落實環境准入制度,健全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堅持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加快迴圈經濟示範城市建設。實施30項節能技術改造專案、60項重點減排專案,加快建陶等行業清潔能源改造。推進建築產業化和綠色建築、建築節能,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繼續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建設餐廚垃圾處理廠、閩侯生活垃圾處理廠、危險廢物處置新場,推進紅廟嶺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連阪汙水處理廠二期及廠外管網、閩侯窗廈渣土資源綜合利用等專案建設,全面完成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的規範化處理處置。

  深化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全面推進施工揚塵、垃圾焚燒、餐飲油煙汙染等十項大氣汙染整治專項行動,保持空氣質量位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前列,努力實現“保十爭五”的目標。嚴格落實“河長”責任制,抓好畜禽養殖、石板材等重點行業汙染治理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強化對重金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永續性有機汙染物、核設施和放射源安全監管,建立完善突發環境事件預防和預警體系。加大水土流失、工礦廢棄地恢復治理力度。

  ***六***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推進優質教育均衡化。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增中小學學位600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2220個。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加大教育資源配置向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民族鄉村傾斜力度,全面推進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委託管理”。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加快建設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二期。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完善大學城管理體制。強化教師隊伍師德教育和專業培養,實施教育高階人才5年培養規劃和鄉村教師支援計劃。支援民辦教育發展,鼓勵中外合作辦學,加快中加國際學校等專案建設。抓好社群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

  打造“健康福州”。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持續優化醫療資源佈局,加快建設市一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重點專案。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完善分級診療制度,鼓勵醫師多點執業。強化醫德醫風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加強衛生應急隊伍裝備建設,提升疾病預防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支援中醫藥事業和中西醫結合發展。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實施兩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推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繼續辦好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福州國際馬拉松賽、中國羽毛球公開賽、國際沙灘排球巡迴賽、中華龍舟大賽等一批大型賽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打造“10分鐘體育健身圈”。

  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加快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海峽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專案建設,建成開放海峽圖書館、海峽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啟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達標、提升工程,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大力挖掘和弘揚閩都文化,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持續推進朱紫坊、上下杭、冶山、煙臺山等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大力支援文藝創作,促進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事業繁榮發展。認真編纂福州市志和年鑑。鼓勵發展文化產業,加快中國船政文化城、海峽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園、海西動漫創意之都等文化產業園區建設。

  鞏固文明城市建設成果。大力開展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引領的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行業***、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建立。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鼓勵發展志願服務,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推進誠信制度化建設,著力構建“誠信福州”。

  ***七***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打好脫貧攻堅戰。重點抓好閩清、永泰等扶貧開發重點縣和老少邊貧島地區發展,全年實現脫貧2.07萬人,完成“造福工程”搬遷4000人。堅持精準識別,規範建檔立卡,摸實摸清底數,確保扶貧物件到戶到人。堅持精準施策,分類制定幫扶措施,實行發展產業脫貧、轉移就業脫貧、“造福工程”搬遷脫貧、發展教育脫貧、生態補償脫貧、低保兜底脫貧、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堅持精準管理,建立貧困戶脫貧退出認定機制,做到貧困人員應進則進、應退則退。

  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完善就業創業扶持體系,促進結構性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就業,爭取城鎮新增就業13.3萬人。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和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執行全市統一的城鄉醫保一體化政策,完善對被徵地、收海農民的多元保障機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新開工建設1.8萬套,基本建成1萬套。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與管理,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加快養老服務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推進醫養結合。保障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合法權益,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和殘疾人事業。繼續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新建蔬菜基地3000畝,著力保障市場供應量足、質優、價穩。持續治理“餐桌汙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平安福州”建設,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網格化管理,依法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和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依法處理信訪事項,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等多元化聯動體系,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探索建立社群民主協商機制。做好社群矯正工作。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深入實施“七五”普法。推動社會組織多元健康發展,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人民團體發揮更大作用。加強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和宗教關係和諧。紮實做好防震減災、科普、氣象、檔案、保密等工作。鞏固提升雙擁模範城建立成果,支援駐榕部隊和武警部隊建設,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和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三、切實加強新形勢下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人民政府將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和改進政府作風,著力打造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堅持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及工作人員學法、守法、用法制度,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完善重大事項聽證、政府法律顧問等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自覺接受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支援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切實提高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的滿意率、落實率。強化權力公開執行,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政府資訊公開,主動接受輿論和群眾的監督。

  強化擔當盡責。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效能。弘揚敢想、敢闖、敢幹、敢擔的幹事創業精神,把心思和勁頭放在苦幹實幹、爭創一流上,勇於直面矛盾、攻堅克難,切實做到想幹事、會謀事、敢擔事、能成事。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優良傳統,堅決糾正“為官不為”、“庸懶散拖”等問題,全面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秉持執政為民。鞏固拓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成果,深入開展“三比一看”、“四個萬家”、“企業服務月”等活動,努力為企業和群眾排憂解難。堅持權為民所用,持續整改“不嚴不實”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積極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建設現代化新福州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為全力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加快建設更具實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現代化新福州而努力奮鬥!

下一頁更多關於

撫順市政府工作報告
暑假測繪實習報告範文3篇
相關知識
福州市工作報告
廣州市工作報告
廣州市工作報告
浙江省義烏市工作報告
杭州市政協工作報告
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衢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福清市政府工作報告
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關於荊州市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