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冊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課堂實錄是一種鮮活的教學資源,通過課堂實錄情景再現,教師們可以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一.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1《左傳》簡介

  師:本文選自《左傳》,哪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瞭解的《左傳》?

  生:《左傳》又叫《春秋左氏傳》是我們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丘明這個人有說他姓左名丘明,也有說“左”是尊稱. 《春秋左氏傳》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27***前468年***年共300多年的歷史.這部書比較系統詳細的記述了春秋時代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動情況,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面貌.

  師:看出來該同學歷史姿勢很豐富,大家要記住註釋① 中這些文學常識。另外還要知道《左傳》擅長描寫戰爭和行人辭令,***板書:戰爭、行人辭令***關於戰爭的描寫我們初中學過《曹劌論戰》,什麼叫“行人辭令”呢?課文中有個詞叫“行李”, “行李”這個詞什麼意思呢?就是使者***大家一起說***,這裡的“行人”也是使者,“行人辭令”就是說話的藝術.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重點欣賞行人辭令,也就是古人說話的藝術。***板書:說話的藝術***

  2.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師:先找同學讀一下課文。

  一生讀課文.

  師:這位同學讀得非常流暢,但有一點小小的瑕疵,大家發現沒有有幾個字的讀音不準確?

  生: “失其所與,不知”中的“知”是通假字,應該讀四聲.

  師:對,課文中有註釋,通“智”,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讀錯?

  生: “共其乏困”中“共”也是通假字,通“供”,應該讀一聲.

  生:”若不闕秦”中的“闕”應該讀一聲

  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夫”應該讀二聲.

  師:對,在這裡是個助詞,做助詞的讀音應該是二聲.

  師:剛才出錯的大部分是通假字, 預習的時候大家要先看註釋,尤其是通假字一定要讀準字音.

  還有要注意斷句,比如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在這裡是動詞,駐紮的意思.

  下面大家一起讀一下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分清句讀.

  同學們齊讀課文。

  師:通過大家的朗讀,我又聽出了一些問題.”鄰之厚,君之薄也”中“薄”,應該讀bó, “薄弱”的“薄”.還有文中秦國的大將的名字杞***qí***子逢***páng***孫,一定要讀準,大家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遍讀得非常好,通過早晨的預習和剛才的朗讀,我們應該瞭解了這個故事.請一個同學按照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來複述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

  生:本文先是交代晉文公在流亡的時候,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因此秦國和晉國聯軍來攻打鄭國.在危急時刻,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服秦國退兵.燭之武以秦軍和晉軍的利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從而打動了秦伯,秦國退兵.晉國的子犯一看秦國退兵,就想趁機攻打秦國.晉侯就以不仁、不知、不武三種理由拒絕了子犯的提議,也跟著退兵,鄭國的危機解除了.

  師:非常好,敘述的非常詳細,說明大家對文章的理解非常好了.

  師:燭之武為什麼僅憑几句話就能說動秦伯?這些話體現了那些說話的技巧? 包含怎樣的說話藝術?大家先找到燭之武見秦伯說的那些話,我們先來看看這段話包含了哪些內容?

  生:先說攻下鄭國後對秦國沒有什麼益處,反而會削弱自己的實力,而且還會使晉國的實力增強。在歷史上,晉國曾經對不起秦國。

  師:抓住關鍵詞,一個一個的來,好嗎?

  生:亡鄭無益於秦,“鄰之厚君之薄也”對晉國有利,是晉國勢力增強。“夫晉,何厭之有?”***教師板書:亡鄭 無益***

  師:“厭”在這裡什麼意思?

  生:***學生看註釋***“滿足”的意思。***教師板書:晉 無厭***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補充?

  生:燭之武說了亡鄭對秦無益對晉有利之後,還說了“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也就是放棄攻打鄭國,對秦國沒有壞處。***教師板書:舍鄭 無害***

  他還提到:“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就是說在秦晉交往的歷史上,晉國曾經言而無信過,***教師板書:無信***以後也很難保證。

  師:看看除了這些地方之外,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生:在說亡鄭無益於秦之前,他作為一個說客去見的秦伯,他首先要消除秦伯對他的戒備。

  師:原文中怎麼說的?

  生:“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師:他見秦伯的第一句話是說的什麼?

  生:“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教師板書:鄭既知亡矣***

  師:這是直接點明鄭國知道要滅亡的事實,毫不隱瞞。這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師總結,剛才大家談到燭之武說話的內容時,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沒有按照課文的順序。我們現在再把這段文字完整的讀一遍。讀書的時候大家思考,為什麼這幾句話就能夠打動秦伯,讓他輕易地就退兵了呢?這些話語中包含怎樣藝術技巧?

  學生齊讀。

  師:哪個同學先來談一談?

  生: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的話就表達了一個意思就是晉國的貪婪,秦晉攻下鄭國後,受益的是晉國,讓秦伯意識到他的盟友的缺點。

  師:這還是從內容上說的,老師問的是這些話裡面包含怎樣的說話技巧。

  生:燭之武權秦伯的時候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處處為秦國考慮。***教師板書:站在對方的立場***

  師: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容易引起對方的好感。

  生:他還利用秦晉之間的不愉快來挑撥秦晉之間的關係。***教師板書:離間***

  師:以歷史事實為依據,離間秦晉同盟。

  生:燭之武的話有理有據,擺事實,講道理,非常有條理,***教師板書:擺事實***

  師: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是最有說服力。層層推進 邏輯非常嚴密。***教師板書:邏輯嚴密***

  生:“焉用亡鄭以陪鄰?”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燭之武用反問的語氣來提醒秦伯這樣的做法是不太明智的。***師板書:語氣***

  師:這個同學讀書非常細心,他注意到了說話的語氣所帶來的表達效果。反問的語氣可以引起人的注意,喚醒人的警覺。這段文字除了這個地方之外,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語氣詞?

  生:“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是一種祈使語氣。

  師:祈使語氣是一種命令,讓別人做某事,要求別人做某事,看看註釋,這裡“唯”是什麼意思?

  生:***看註釋***“唯”是一種希望的語氣。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有關於蜜蜂的謎語及謎底答案解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預習教案
相關知識
高一語文上冊燭之武退秦師課堂實錄
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燭之武退秦師隨堂檢測
高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隨堂檢測試題
燭之武退秦師課前預習資料
燭之武退秦師課後反思
高一上冊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高一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冊鄉土情結同步練習題
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冊西地平線上同步練習題含答案
高一語文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