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養生湯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養生湯就是根據傳統中醫原理,使用食材搭配、藥食同源等方法,用某種、幾種食材加工製作出來的一種有營養的湯。養生湯適合調養體質,養生保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食療養生湯,希望對你有用!

  食療養生湯

  牡蠣海帶煲白蘿蔔

  原料:牡蠣30克、海蛤殼10克、陳皮10克***以上中藥店有售***、海帶50克、白蘿蔔250克、雞湯750毫升***3碗***,生薑3片。

  做法:各物洗淨,海帶切絲、蘿蔔切塊。三藥用400毫升***1碗半量***水先煎,去渣留液與雞湯混合,加入海帶蘿蔔生薑,煎約1小時,下鹽便可。

  三參保心湯

  原料:丹蔘5克、太子參3克、西洋參5克***以上中藥店均有售***,豬瘦肉200克,生薑2片

  做法:各中藥材洗淨,稍浸泡;豬瘦肉洗淨,切塊。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750毫升***約3碗量***,武火滾沸後,文火滾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冬瓜雞湯

  原料:冬瓜800克,川貝10克,雞肉500克,豬脊骨、豬瘦肉各150克,生薑3片。

  做法:冬瓜洗淨,連皮、瓤一起切塊;川貝用清水浸泡片刻;雞肉、豬瘦肉、豬脊骨分別洗淨,切塊;所有主料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食鹽即可。

  豆芽滾雞絲湯

  原料:大豆芽菜250克、雞肉200克、生蔥2條、生薑3片。

  做法:大豆芽菜洗淨,去根;蔥去根洗淨,切段;雞肉洗淨,切絲狀,用生粉、生抽、生油各1湯匙拌醃片刻。薑片起鑊,加清水1500毫升***6碗水量***,下大豆芽菜武火煲沸後,下雞絲,至熟,下蔥及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西瓜煲雞

  原料:西瓜半個,雞肉250克、鮮草菇200克、火腿切小粒約2湯匙、青豆100克、生薑2~3片、蔥1條。

  做法:西瓜去核,分紅、白肉切為粒狀;草菇洗淨,切開邊;青豆放入滾水煲5分鐘,撈起用清水浸冷;雞肉洗淨,切為粒狀,醃10分鐘。燒熱油鑊,爆香薑片,加入清水1500毫升***約6碗水***,放入西瓜白肉煲沸後改為文火滾10分鐘,加入雞肉、草菇、火腿等。再加西瓜紅肉、青豆等再滾,加入適量的鹽和生油便可。

  食療相關禁忌

  可以說,低鹽飲食是絕大多數的腎臟疾病患者飲食治療的基礎。低鹽飲食嚴格講就是限制鈉的飲食。因此所有含鈉高的食物都應限制。高鈉食物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食鹽、味精、醬油、醬等調味品;二是各種鹽脯制食品,如各式脯菜、鹹菜、臘肉、臘魚、板鴨、香腸、紅腸等。每日食鹽量控制在

  2~3克***中號牙膏蓋為1克***或醬油10~15毫升。低鹽飲食禁用第二類食物。味精的含鈉量是食鹽的一半,也必須注意限量使用。此外,各種面制食品中一般也含有一定量的鈉***小蘇打***,因此也應限量食用。由於各種天然新鮮食物的含鈉量都很低,因而只要注意限制調味品的使用,即少用鹽、味精和醬油,多用糖、醋,低鹽飲食是不難做到的。此外,中藥"秋石"和市售低鈉鹽都可以用來增加鹹味。但是,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鉀,因此應當諮詢醫師。在少尿或無尿、腎功能衰竭晚期時應慎用或不用,以免導致高鉀血癥。低鹽飲食主要適用於有腎病綜合徵、高血壓和少尿的腎臟病患者,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腎臟病飲食。但是,以腎小管損害為主的腎臟病患者一般不能採用低鹽飲食。因為這些疾病時可能會發生鈉在尿液中丟失過多,導致低鈉血癥和血容量不足等問題出現。故此時應注意補充鈉,宜進食高鈉食物。

  禁忌

  1、下面是不同的編者列舉的藥物與食物配伍禁忌:

  ***1***一般用發汗藥應禁生冷,調理脾胃藥禁油膩,消腫理氣藥禁豆類,止咳平喘藥禁魚腥,止瀉藥禁瓜果。

  這些禁忌主要包括:豬肉反烏梅、桔梗、黃連、胡芡黃、百合、蒼朮;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銅、丹砂;狗肉反商陸,忌杏仁;鯽魚反厚朴,忌麥冬;豬血忌地黃、何首烏;豬心忌吳茱萸;鯉魚忌硃砂;雀肉忌白朮、李子;蔥忌常山、地黃、何首烏、蜜;蒜忌地黃、何首烏;蘿蔔忌地黃、何首烏;醋忌茯苓;土茯苓、威靈仙忌茶等。***2***古人對食物與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忌諱,其道理雖不充分,但在藥膳應用中可作參考。

  這些禁忌是:豬肉忌蕎麥、鴿肉、鯽魚、黃豆;羊肉忌醋;狗肉忌蒜;鯽魚忌芥菜、豬肝;豬血忌黃豆;豬肝忌蕎麥、豆醬、鯉魚腸子、魚肉;鯉魚忌狗肉;龜肉忌莧菜、酒、果;鱔魚忌狗肉、狗血;雀肉忌豬肝;鴨蛋忌桑椹子、李子;雞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鱉肉忌豬肉、兔肉、鴨肉、莧菜、雞蛋等,這些禁忌的應用主要是宜使人氣滯、生風、生瘡、發病等。

  2、四季飲食宜忌

  四時調食,即順應自然界四時之變化,適當調節自己的飲食。這種四時調食的觀點是建立在中醫養生學整體觀念基礎上的。飲食是人體與外界聯絡的一個方面,所以在飲食方面也應該適應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而做相應的調整。

  春三月,人體肝氣當令,所以飲食宜減酸益甘,以免肝氣生髮太過,特別是素體肝陽偏亢者,春季最宜復發,因此除了注意飲食調節外,最好以藥物預防,可用甘味食物養脾氣。

  夏三月,氣候暑熱,人體消化機能下降,故宜吃清淡、宜消化的食物,特別要注意多吃些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等。

  夏天出汗較多,津液相對虧乏,故適量飲用“綠豆湯”等冷飲,補充水分、清熱解暑。但冷飲不宜過量,否則有害無益。我國人民自古就有飲茶解暑的習慣。現代研究證明,茶葉除含有粗纖維、膠質、葉綠素外,還含有生物鹼、黃酮類、鞣質、維生素、麥角田醇、揮發油,以及少量的煙酸、硫胺、葉酸、蛋白質、礦物質等。飲茶能提神醒腦,解除疲勞,增強記憶力。因此,夏季飲茶解暑要比冷飲效果更好。秋三月,是腸胃道疾病的好發季節,此時尤應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此外,立秋之後,不可貪吃冷飲涼食,以免損傷脾胃。

  冬三月,陰盛陽衰,是身體虛弱者進補的較好時機。冬季進補的關鍵是食補,補益之品甚多,可因人而宜。

  氣虛者,表現乏力、氣短、頭暈、出虛汗等症時,可用人蔘燉雞湯;血虛者,表現面色萎黃、頭暈眼花、手足麻木時,可以多吃紅棗、桂圓、動物的血和肝臟;陰虛者可吃團魚、烏龜和淡菜等;陽虛者可進補牛、羊肉及狗肉等溫中補虛、和血暖身的食品。

  食療小知識

  中醫所論述的虛症,可分陽虛、陰虛、血虛、氣虛。那麼該如何分辨這些虛症呢?什麼是陰虛?什麼是陽虛?什麼是血虛?什麼是氣虛?這對中醫專業人士來說不是很難辨別的問題。但對多數患者來說卻很茫然。著名學者聶文濤先生總結四句科普:“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這四句話雖然不能涵蓋辯證的全部,確實很多人理解了不同的虛症。具體地說:

  陽虛症。

  症狀表現:怕冷,口不易渴或喜熱飲,咳清稀的泡沫樣痰,常吐清水,大便稀或常腹瀉,常腹痛不適,但用手按壓腹部痛可減輕,或熱敷腹部腹痛可好轉,小便清長,手足不溫或很涼,面色蒼白,精神萎靡不振等。舌苔白厚,舌質淡嫩,脈象沉、遲鈍、無力、虛弱。白天不熱也容易出虛汗,口脣清淡,口中常淡而無味等。

  陰虛症。

  自覺內部有熱,手心、足心、心口都覺熱,咽乾口燥,飲水多,有時午後帶熱,晚上醒後覺出汗***盜汗***,大便乾結,尿黃短,面部顴紅,精神煩躁不安,坐臥不寧,常失眠,脣紅乾裂。舌紅少苔,舌乾裂,舌質嫩紅,脈細數無力等。

  血虛症。

  由於心脾功能差,易失血、缺血、貧血而出現血虛。表現為頭暈,無力,心悸,心煩,視物模糊,面色蒼白,口脣淡白,少言懶語,精神差,舌淡白,脈弱。

  氣虛症。

  是指人體正氣不足、機體抗邪能力減低、生理機能減低而出現神疲乏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全身虛弱、元氣不足、陽痿、遺精、早洩、月經不調、脫髮、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等。可分腎氣虛、脾氣虛、肺氣虛、心氣虛,又常和血虛同時出現,但又各有其特點。

健康養生十谷粥
健脾養生湯有哪些
相關知識
食療養生湯有哪些
夏季食療養生湯有哪些
夏季食療養生湯有哪些
食療養生茶有哪些
夏天食療養生方有哪些
春季養生湯有哪些食譜做法
秋冬養生湯有哪些比較好的食物
秋季素食養生湯有哪些
素食養生湯有哪些
素食養生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