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病人的臨床護理與預防指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摘要】目的  運用臨床護理技術和服務理念,解除病人痛苦,配合外科臨床醫師提高腸梗阻病人的治癒率。方法  收集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護理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結果  通過護理措施的落實,使腸梗阻病人的各項治療、護理順利進行。結論  依照護理程式對腸梗阻病人進行觀察、護理,瞭解腸梗阻的發病原因,總結腸梗阻病人的護理特點,加強健康教育,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關鍵詞】腸梗阻  臨床護理    胃腸減壓   預防指導
        腸梗阻是指腸內容物不能正常執行或通過發生障礙,是西藏地區外科的常見急腹症和多發病。本病發生急劇,病程發展迅速,如治療不及時死亡率可達10%[1],為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針對腸梗阻病人的病情和個人資料,進行評估,提出護理診斷,並制定和實施有效的護理工作計劃,對病人的預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一般資料
        1.1 臨床資料
        我院外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共收治腸梗阻病人82例,其中:急性腸梗阻63例;腸梗阻伴粘連9例;麻痺性腸梗4例;腹膜粘連伴腸梗阻4例;不完全性腸梗阻2例。本組82例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齡最小10歲;最大83歲;平均39歲;農民70例;學生7例;其他5例;保守治療49例;手術治療33例;治癒51例;好轉25例;未愈4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日為10天。
        1.2 臨床表現
        腸梗阻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腹痛、腹脹、嘔吐,無大便和無肛門排氣。這些症狀的出現和梗阻發生的急緩、部位的高低、腸腔堵塞的程度及個體差異有密切關係。
        2 護理診斷
        護理舒適的改變:腹痛、腹脹、嘔吐;恐懼焦慮;水、電解質及酸鹼失衡;清理呼吸道低效;有口腔粘膜改變的危險;潛在併發症 -出血、傷口裂開、腸瘻。 
        3 護理措施
        3.1 熱情接待病人,安撫病人的情緒,由於患者發病突然,極度痛苦,及易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應多關心體貼患者,耐心做好解釋安慰工作。
        3.2 病人暫禁食、禁水。嘔吐時囑病人坐起或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及時清除口腔嘔吐物,保持口腔潔淨。
        3.3 胃腸減壓:插胃管前,要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患者配合。插管時動作輕、穩、準,囑患者做吞嚥動作,如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發紺時,則可能是誤入氣管應立即拔除。胃管插好後,在胃管末端接一次性負壓吸引器,接管前排盡吸引器內的空氣,防止空氣擠入胃內,並妥善固定胃管,在胃腸減壓期間,要保持胃管通暢,必要時每天用生理鹽水沖洗2次,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為臨床提供診斷治療依據。
        向患者講解胃腸減壓的作用及重要性:即胃腸減壓可吸出腸道內氣體和液體,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壓力,改善腸壁血液迴圈,有利於改善區域性病變及全身情況。使病人重視胃腸減壓的作用,能做好胃管的長時間保留。
        3.4  糾正脫水、電解質丟失和酸鹼平衡失調 :認真觀察生命體徵、尿量、尿的顏色、嘔吐物、胃腸減壓的量、顏色和性質,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為醫生估計輸液量提供可靠的依據。按醫囑補充液體量和電解質。 
觀察記錄面板彈性及粘膜改變情況,判斷有無體液不足的存在。按醫囑及時送檢標本,重視電解質、腎功能等檢驗結果,維持電解質平衡。遵醫囑補充液體量及電解質,並根據檢驗結果隨時調整補充物質。重點評價24小時出入水量是否平衡。面板、粘膜是否恢復正常。血生化檢查結果是否正常。
     3.5 手術治療的護理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講解手術的必要性,使患者能正確對待手術治療,消除消積情緒和心理反應,平穩、安全地度過手術期。同時積極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
        手術結束患者回病房後,硬膜外麻醉術後平臥6h或全身麻醉清醒生命體徵穩定者取半臥位,半臥位可使膈肌下降,利於腹腔引流。協助病人採取舒適體位,變換體位可促進腸蠕動。病情許可術後第1天協助患者下床活動,先讓患者坐在床邊雙腿擺動,無頭暈不適時再下床活動,早期下床活動,可有效預防術後腸粘連。
        術後應加強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意識、尿量的觀察並記錄;注意觀察胃腸減壓的量、顏色、性質和傷口滲出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術後24h~72h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後應遵醫囑拔出胃管,開始飲淡鹽水或溫開水,20ml/次左右,無腹脹和特殊不適時可逐步進流質飲食。
        3.6 口腔護理:嘔吐後,用冷開水或等滲鹽水漱口,胃腸減壓期間每天進行口腔護理2次,防止口腔感染。 
        3.7 向病人說明有效咳嗽排痰的重要性,預防肺部炎症。鼓勵並指導病人進行有效咳嗽排痰:病人半坐臥位,進行深而慢的呼吸,屏氣3-5秒,然後慢慢呼氣且儘量呼吸,第2次吸氣時,屏住呼吸用力從胸部咳出,進行短促有力的咳嗽。痰液粘稠者,給予霧化吸入及拍背,霧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20分鐘,為減少傷口疼痛對咳嗽排痰的影響,並囑病人咳嗽時,用手輕壓傷口,可減輕因腹壓增加對傷口牽拉所致的傷口疼痛。 
        3.8 併發症的觀察及護理 出血:多在手術後24~48小時內發生。腸粘連:許多學者認為腹部外科手術的大量開展是引起粘連性腸梗阻增加的主要原因[2]。腸梗阻術後,應警惕腹腔感染或切口感染及腸瘻的可能,如出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師,並協助處理。
        3.9 健康教育 指導病人應注意飲食衛生,多進食易消化、低渣食物,少吃誘發腸梗阻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飯後1小時內劇烈運動,避免突然改變體位,避免受涼。
        4 討論
        4.1 在本次82例患者中,青中年佔絕大多數,且絕大多數為拉薩市周邊縣區藏族農民。在西藏農村地區部分群眾的飲食生活習慣是喜食肉、糌粑、煮土豆、飲灑等;而進食蔬菜、粗纖維食物則較少,同時西藏地處高海撥地區,缺氧等因素影響食物在腸道的蠕動和通過。我們認為這是本組農村地區腸梗阻發病率較城市地區高的原因之一。為此。作為護理工作者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教育,提倡健康的飲食生活方式,改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搭配膳食。
        4.2 在腸梗阻的護理工作中無論是保守治療或是手術治療,其中最為重要的就兩點:第一就是加強病情觀察包括腹痛、腹脹、嘔吐、肛門排氣等腸梗阻的典型症狀和病程進展的情況;第二持續胃腸減壓的護理,胃腸減壓在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中都十分重要。
        總之,在腸梗阻病人的護理過程中,依據疾病特點提出針對性的護理計劃是基礎,而細緻、周到的護理措施是成功護理腸梗阻病人的保證。 
參 考 文 獻
[1] 魯連桂.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5次印刷.194-198.
[2] 陳能亮,李目.腸梗阻386例臨床分析.中國醫藥衛生,2008NO.8.4-6.

哪些食物清潔腸胃又補血
單孔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體會
相關知識
腸梗阻病人的臨床護理與預防指導
幹出血的臨床表現與預防
老人腸梗阻有什麼臨床表現怎麼治療
甲亢病人的臨床表現
肝病病人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肝病病人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肝病病人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腸梗阻有什麼臨床表現
腸梗阻有什麼臨床表現
肛裂病人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