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眾所周知,太極拳的門派眾多,每個門派都有各自的特點,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練習太極拳要氣沉丹田和意守丹田,丹田是練太極拳的核心,無論是技擊還是推手,主要運用的就是丹田的力量。

  丹田就是太極,練丹田就是練太極,所以斯拳以練丹田為必要事襠為會陰,會陰為丹田之府。

  胯的應用,是太極拳力量之本,是拳架、推手、技擊的靈魂。腰胯聯合,隱於內,組合多樣,接力或直接出力瞬間,就是刀,是槍,是錘,悉聽骨架組合而成形。

  練習太極拳要掌握太極拳內功心法,初學太極拳要學會太極拳的拳架,這樣才能快速練出太極真功夫。

  只要與對手的骨架相接,或因整擊零或順勢回抽或切中勁根,可輕易能破壞對手骨架平衡或擊碎骨架本身,其祕訣在於太極拳手的腰胯暗地裡一收一放,一沉一浮之間。

  太極拳慢練的理由之一就是要悉心體驗“節節貫穿,完整一氣”, 即在意念引領之下,使身上每根骨頭節節推進,並且在推進過程中最大可能地減少相關肌肉群的努力程度,而一味快速運動則無從體會參與骨骼構成動作的細緻程度。

  從這個角度來觀察,“用意不用力”的主旨可以用“用骨不用肉”來理解,其實質是用意念引導肌肉細緻地控制骨骼運動,形成合時適機的身體骨架。骨架是隨身攜帶的武器。

  練太極拳貴在堅持,太極拳的拳理拳法較多,要在練***找太極拳的運動規律,這樣才能不失去練拳的意義。

  太極拳要求習練者通過系統訓練,達到對周身每節骨頭都能號令,所以無論對手碰到身上任何部位,都能立即就在該部位進行反擊。這種反擊,即所謂“全身是手,手非手”。

  雖然說是全身,而直立狀態下的人體而言,核心部位是盤骨、盤骨之下的股骨及盤骨之上的脊骨的組合尤為重要,古人云“丹田”就在其構成的中心區。這是古人實踐經驗與邏輯智慧相結合的產物。

  太極拳要求習練者在別人打其脊骨時,直接就用脊骨反擊,這種反擊包含精微的旋轉力和組合的支撐力,可以把打來的力量,以旋轉的形式反送給擊者或直接擊出。

  太極拳高手大抵身法靈動,究其本質,是與其核心骨架絲絲入扣的動作能力相吻合。沒有“因人成形”的骨架組合能力為培養目標的拳架習練,拳架習練就失去了作為拳學築基修煉的依憑。

  太極拳的共同運動特點

  ***1***心靜意導,呼吸自然

  各式太極拳皆要求思想專一,心理安靜,用意念引導動作。要 做到先在心,後在身,以意導靜,形意合一。打拳時呼吸要自然平穩,並與動作相配合。

  ***2***中正安舒,鬆柔連貫

  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安穩,姿勢鬆展圓滿,身體肌肉、關節不可緊張僵硬。動作如行雲流水,悠緩流暢,連綿不斷。

  ***3***動作圓活,周身協調

  太極拳動作大多走弧形或螺旋形,轉折圓潤和順,銜接自然。

  頭、眼、手、腳、軀幹要互相配合,整個身體要和諧地組成一個整體。

  ***4***輕靈沉著,剛柔相濟

  太極拳動作“邁步如貓行,運勁似抽絲”,柔而不軟,剛而不硬,富於韌性、彈性。即使發力動作,也要做到剛中有柔,充滿彈性。

  各式太極拳的特點

  陳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要求身體和心靈要一致。

  在推手中以纏繞粘隨為主,“縱放曲伸人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在貼上纏繞過程中,運用:“棚、捋、擠、按”等法則,借力制動,捨己從人,聽勁懂勁,發勁制敵。

  楊式太極拳

  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鬆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

  楊氏太極拳的姿勢比較簡單,很好學。

  正如楊澄甫所說:“太極拳是柔中寓剛,棉裡藏針的藝術”。架勢有高、中、低之分。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鬆自然,連續不斷,循規蹈矩,鬆靜自然,獨具靜態之妙。

  拳架雖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自具舒展,不顯拘束。

  兩個一起打的時候,姿勢要擺好,不可以隨便的亂晃亂動。

  武式太極拳

  既不同於陳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於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

  其動作簡潔緊湊,架勢雖小而不侷促,動作舒緩平穩,出手不超過足尖,收時不緊貼於身,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

  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步法嚴格,分清虛實,小巧靈活,邁步時足尖先著地,然後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弓步前腿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後腿不挺直高拔。

  拳勢講究起、承、開、合,動作連貫順遂,用內功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以“神宜內斂”,“先在心,後在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身隨,意動氣隨,意到氣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達到意、氣、形三者合一。

  孫式太極拳

  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動作舒展園活,敏捷自然,練時雙足虛實分明,全趟練起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

  每轉身時以“開”、“合”相接,所以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太極拳的動作要領

  1、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活動

  一般來說,練拳以清晨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乾,但千萬不要吃飽。

  有條件的最好選擇一個清靜避風的環境,如公園,河邊,樹林等,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準備活動,然後靜立片刻,調勻呼吸,排除雜念,準備操拳。

  太極拳是一項有氧運動,雖然在練習中感覺不到累,但是對身體的消耗量還是很大的,具有減肥的作用。

  2、全身協調

  身體端正自然,避免挺胸、凹肚、低頭、彎腰、弓背、突臀等現象;始終保持腹實胸寬狀態,使下身穩重,上身靈活。上肢以腰為軸心,腰部鬆沉直豎。

  動作時眼神先行,目光要隨著主要的手轉動而前視,停勢時目光經食指前視,延展及遠,眼神要照顧上下兩旁;頸項要隨目光轉動,鬆豎而不僵硬;呼吸要自然,口脣自然合閉,下顎微收,用鼻子呼吸,逐漸運用腹式呼吸。

  肩要鬆沉,肘要鬆垂,腕要靈活有力,指要舒展,手臂在運動時要旋腕轉膀。兩腿要分清虛實,胯根鬆開,膝關節始終保持微屈,動步出腿。

  練習太極拳要周身一致,練習過程中,要做到心靜體鬆,達到無極境界,初學者做到以上,便能快速入門。

  先將一側腰腹轉換落實,胯根微向內收,將重心坐穩於一腿,股四頭肌著力、臀部與足根齊、臀部之力要到足跟,使實腿膝關節既穩固又靈活;身體微向下蹲,然後另一腿緩緩伸出,膝關節勿挺直。

  足尖領勁執行,邁步要輕靈,隨著重心的緩緩移動,兩足交替支援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動作時旋踝轉腿,足趾足掌足跟實踏地,足心湧泉穴要空,使足勁下沉,似植地生根,使樁步穩固,虛腿得以靈活變換。另外,每一個姿勢的起、承、轉、合要做到“內外合一”、“一氣呵成”。

  初學者可先通過單式練習***如單練“雲手”***,使軀幹與四肢動作進調。同時練習步法,以鍛鍊下肢的力量和掌握步法要領。然後再通過全部動作的連貫練習,使步法與軀幹、四肢、手法相互配合,逐漸達到全身協調,全面鍛鍊各個部位。

  3、虛實分清,重心穩定

  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線與變化,既要分明,又要連貫,做到勢斷意不斷。太極拳要求“中正安舒”,重心始終稱定,比如凡旋轉的動作應先穩定身體再提腿換步,凡進退的動作,先落腳再慢慢改變重心。

  4、練拳時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自始至終都要在“意”的指揮下執行。如“起勢”這一簡單動作,也必須在意識輕輕引導下,兩臂前平舉,沉肩,放鬆下沉,屈膝鬆腰,然後下蹲,以兩肘下墜帶動兩手輕輕下按。

  可以說,太極拳除肢體活動外,最重要的是要神經系統去做“意識體操”,得到鍛鍊。這一點對於只為健身而習拳者意義更大。

  “不用力”的含義是一是不用拙力,二是少用力氣,能用10%的力可完成的動作,決不用11%的力量。用意不用力,是為了習拳方法正確,身心放鬆下來,需要用力時能立即發出。

 

太極拳心法以中碰中
太極拳的運動體系和運動形式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陳式太極拳的八大特點是什麼
太極拳的風格特點是什麼
楊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太極拳的五大優點是什麼介紹
籃球運動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有哪些
區域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陳氏太極拳的重要特點
孟浩然的詩主要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