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有什麼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早晨上班的時候,你常常會看見有老人在練習太極拳,那麼大家知道太極拳這項運動有什麼作用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練習太極拳的作用

  一.太極拳的修身作用

  習練太極不僅強身健體,更有修身養性的作用。“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習武者必須武德修養、武德高尚、武風正派、武禮謙和、武技精湛。練習太極的同進也接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如《黃帝內經》道家學說。

  二、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太極拳可以修身養性,動作舒展大方、緩慢柔和、剛柔相濟,以意念引導動作,符合人體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對人的心情進行調節。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靜、自然,神舒體鬆,有益於身體康健。太極拳的特點和其他運動的區別就是身體放鬆、心靜,身心完全沉浸在運動中,使大腦和身體、心理得到安靜和平衡。消除頭腦的緊張、憂愁、恐懼,擺脫病態心理,可以對人們身心進行調節,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靜,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健康長壽。

  三、太極拳的防身作用

  太極拳可以防身,以柔化為主的太極拳,遇到對方用力打來時,不是本能地見招打招的立即還手抵抗,而是先化後打。先要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然後乘機追擊,用力不多即可取勝。這就是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要使身體由難受變為舒服,身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必須於腰腿求之。推手時以意探、以勁問,再聽虛實。辨別出對方的虛實變化。要以實擊虛,隨機應變。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在對方尚未攻擊之前,應以靜待動,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我先動。

  太極拳鍛鍊的好處

  1、益於中醫疾病。對關節炎、骨質疏鬆、類風溼性關節炎以及冠狀動脈硬化有一定療效。

  2、改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使人體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協調,對精神創傷、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3、加強大腦的調節能力。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注意力集中,並且講究用意,這對大腦活動有良好的訓練作用。練習太極拳,動作需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幹、下肢,上下協調毫不紊亂,前後連貫,綿綿不斷,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加強了大腦的調節能力。

  4、促進血液迴圈,增大肺活量。練習太極拳時,隨著機體的運動,加強了血液及淋巴的迴圈,減少了體內的淤血現象。練習時要求氣沉丹田,由於呼吸的加深,從而促進了冠脈迴圈,加強了心肌的營養。

  5、具有健美作用。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鬆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鍊,保持良好的體型。

  6、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質疏鬆。練習太極拳時,常常一條腿支撐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質的含鈣量也會增加,骨骼就變得很堅固了。

  7、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迴圈系統,擴大肺活量。心臟病是世界第一號殺手,目前西醫對這種疾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心臟病。

  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不同的人,在鍛鍊過程中,都應該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調控運動強度和量,強身健體,預防損傷。

  作好準備活動在正式練拳之前,應做好準備活動,適當慢跑、徒手操使身體微微發熱,再適當壓壓腿、拉拉韌帶,做幾次半蹲起,尤其要把膝、踝關節充分活動開。

  從簡單入手剛學太極拳時,最好是從簡單的入手,即先學簡化的太極拳,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後,掌握了動作要領,才可以過渡到學習傳統的太極拳。

  低重心運動要適宜太極拳特有的運動形式是膝關節始終處於半蹲姿勢,下肢運動負荷比較大,長時間、低重心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軟骨、韌帶損傷,引起疼痛。因此,在打拳過程中,不要過分追求“太極步伐”的低重心行拳姿勢,可把重點放在“走架”和精、氣、神的統一上。

  時間不要過長練習時間也不宜過長,套與套之間要有一定的休息,不要把一套拳連續打好幾遍。

看過的人還會看:

鍛鍊肱二頭肌的六個絕招
輕鬆變成肌肉男的小妙招
相關知識
練習太極拳有什麼作用
女性練習太極拳有什麼好處
老人打太極拳有什麼作用功效
練習太極拳為什麼可以養生保健
正確練習太極拳的養生作用
練習太極拳內勁的作用
練習太極拳產生副作用的原因
練習太極拳產生副作用的原因
孕婦練太極拳有什麼好處
冬季練太極拳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