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防食物中毒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隨著夏季來臨,食物中毒特別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開始進入高發期,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小學生需瞭解什麼是細菌性食物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進食含有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各類食物中毒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見。其中又以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常見,其次為蠟樣芽胞桿菌。

  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病率較高而病死率較低,多發生在氣候炎熱的季節。

  一幾種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特點

  1、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沙門氏菌常存在於被感染的動物及其糞便中。進食受到沙門氏菌汙染的禽、肉、蛋、魚、奶類及其製品即可導致食物中毒。一般在進食後12-36小時出現症狀,主要有腹痛、嘔吐、腹瀉、發熱等,一般病程3-4天。

  2、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於人或動物的化膿性病灶中。進食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的奶類、蛋及蛋製品、糕點、熟肉類即可導致食物中毒。一般在進食後1-6小時出現症狀,主要有噁心、劇烈的嘔吐嚴重者呈噴射狀、腹痛、腹瀉等。一般在1-3天痊癒,很少死亡。

  3、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蠟樣芽孢桿菌主要存在於土壤、空氣、塵埃、昆蟲中。進食受到蠟樣芽孢桿菌汙染的剩米飯、剩菜、涼拌菜、奶、肉、豆製品即可導致食物中毒。嘔吐型中毒一般在進食後1-5小時出現症狀,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型中毒一般在進食後8-16小時出現症狀,主要有腹痛、腹瀉。預後較好。

  二預防措施

  1、嚴格食品的採購關。禁止採購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以及未經獸醫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貯藏衛生,防止塵土、昆蟲、鼠類等動物及其他不潔物汙染食品。

  3、食堂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面板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食品的工作。

  4、食堂從業人員有面板潰破、外傷、感染、腹瀉症狀等不要帶病加工食品。5、食堂從業人員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後、便後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

  6、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開。加工後的熟製品應當與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

  7、加工食品必須做到燒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中心溫度不低於70℃。

  8、剩餘食品必須冷藏,冷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在確認沒有變質的情況下,必須經高溫徹底加熱後,方可食用。

  9、帶奶油的糕點及其他奶製品要低溫保藏。

  10、儲存食品要在5。C以下。若做到避光、斷氧,效果更佳。生、熟食品分開儲存。

  二、小學生需瞭解什麼是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是指誤食有毒化學物質,如鼠藥、農藥、亞硝酸鹽等,或食入被其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發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較高。

  毒鼠強中毒:毒鼠強毒性極大,對人致死量5—12毫克。一般在誤食10-30分鐘後出現中毒症狀。輕度中毒表現頭痛、頭暈、乏力、噁心、嘔吐、口脣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現突然暈倒,癲癇樣大發作,發作時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識喪失。

  亞硝酸鹽中毒:俗稱“工業用鹽”。攝入亞硝酸鹽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導致死亡。發病急,中毒表現為口脣、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狀,重者眼結膜、面部及全身面板青紫。自覺症狀有頭暈、頭痛、無力、心率快等。

  預防措施:

  1、嚴禁食品貯存場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鼠藥、農藥等有毒化學物要標籤明顯,存放在專門場所並上鎖。

  2、不隨便使用來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

  3、蔬菜加工前要用清水浸泡5-10分鐘後,再用清水反覆沖洗。一般要洗三遍,溫水效果更好。4、水果宜洗淨後削皮食用。

  5、手接觸化學物後要徹底洗手。

  6、加強亞硝酸鹽的保管,避免誤作食鹽或鹼麵食用。

  7、苦井水勿用於煮粥,尤其勿存放過夜。

  8、食堂應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廚房、食品加工間和倉庫要經常上鎖,防止壞人投毒。

小學寒假安全教育
高中家庭教育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小學防食物中毒知識
學校預防食物中毒知識
學校防食物中毒知識
小學防煤氣中毒知識
食物中毒知識
預防食物中毒小知識
預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識
安全知識預防食物中毒_預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
幼兒防食物中毒的知識整理介紹
預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