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國旗下的講話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世界糧食日***WorldFoodDay,縮寫為WFD***,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 從我做起》。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促進世界各國關心糧食問題於1981年正式規定的。而我們中國,為解決目前糧食浪費嚴重的問題,也發出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特別是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這一個星期時間裡都是全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週。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2個糧食日,主題為“辦好農村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 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當天,國家糧食局首次在全國廣大糧食幹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可能有的同學對於“節約糧食”不以為然,有的同學心存困惑:我們家從來不缺糧食呀?爸爸媽媽也從來沒讓我餓過肚子啊?那為什麼愛惜每一粒糧食這麼重要呢?

  相信我們大家都通過唐代大詩人李紳的古詩《憫農》瞭解到農民耕種的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同學們有所不知,其實要把地裡的禾苗加工成我們每天碗裡香噴噴的米飯,可遠遠不光是農民們在田地裡頭頂烈日、拋灑汗水地勞作啊!糧食從播種、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糧,這其中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得需要有多少農民和工人為此付出心血呀!正因為如此,每一粒糧食我們都必須要珍惜。

  退一步說,雖然同學們每天都能吃得飽、吃得好,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食物吃。據聯合國最新統計,目前全球長期捱餓的人口達到了9億2500萬之多。而在我們中國的邊遠地區,由於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等原因,還有許多人在餓肚子,還有許多像我們一樣大的孩子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又怎能談得上讀書、上學呢?也許有同學認為,節約幾粒米沒有多大用場,讓我們一起來算筆帳:如果一個人一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可節約2186萬斤,這麼多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10年,可以給我們全校學生吃60多年的時間。現在,同學們還覺得節約糧食沒有必要嗎?

  雖然“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如此的重要,但在我們的校園裡,就在我們的身邊,卻令人遺憾地是常常有浪費糧食的現象。上學要遲到了,有的同學就把沒來及吃完的早點隨意丟棄;中午的飯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盒整盒地倒掉;午餐過後,有的班級的盒飯箱常常被剩飯、剩菜塞得滿滿的……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浪費呀!同學們,對照老師剛才所提到的現象,請仔細回想一下,在你們班級、你自己的身上發生過嗎?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我希望我們三元中學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把每一天都當做“世界糧食日”,把每一週都作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週,在以後的每一餐裡都愛惜糧食,同時能告誡身邊的人節約糧食,人人從自己做起,個個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世界糧食日。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旨在呼籲全球共同節糧愛糧。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樣。當聽到“世界糧食日”的時候,會有那麼一瞬時的驚愕。對於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節假日”一樣會帶給我們假期,也不像“教師節”那樣充滿著溫馨。的確,這會是一個略顯沉重的主題,然而不可否認,“民以食為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從小就熟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也曾在地理課上學過中國的基本國情:狹小的耕地上,養育著十三億的子民。可是,當各地大旱顆粒無收的場景頻頻出現在新聞裡,我們依舊“淡定”,食堂裡,仍然是幾大袋的飯菜垃圾。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我們知道節約糧食其實只是舉手之勞。不挑食、不偏食,將自己碗裡的飯菜吃乾淨;不攀比,不虛榮,用簡單可口代替奢華靡費。可是太多時候,我們常說,這些事情不重要,我們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麼事情的重要效能與“糧食”抗衡?

  人類每一項的日常活動,社會每一天的日常發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層建築。而根基,卻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糧食。古書講“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當我們把上層建築建設的愈來愈精準和完美,這座金字塔倒塌時的破壞也就愈來愈難以彌補。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當我們面對一碗可口的米飯,我們是否真正體會過“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每一粒糧食,背後都將是中國八億農民的血汗,都將是他們一輩子“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命運。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面對食堂裡大袋的剩飯,我們又是否想過他們對於生命的意義。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學生,一週的午飯僅僅是乾冷的饅頭;遙遠的異國又有多少孩子,“吃飽每一頓飯”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一粒糧食,背後牽掛著的不僅僅是他人的勞動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這些,我們還怎會忍心浪費那一粒糧食?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擁有同等的權利。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曾經忽略過,我們都曾經遺忘過,但是,同學們,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覺醒並付出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秋風在我們身邊盪漾,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一週的學習和生活。讓輕鬆愉快的學習伴隨我們成材,讓甜蜜的生活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

  同學們,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我在百度搜索“中國糧食危機”裡面有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1994年9月,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 -布朗發表了長達141頁的誰來養活中國——來自一個小行星的醒世報告。報告預計1990年至2030年,一方面是糧食需求增長85%,另一方面是糧食生產減少20%,於是造成中國巨大的糧食產需缺口***3.66億噸***,即中國到2030年國內糧食生產只能滿足需求的42.5%,其餘的57.5%要靠進口糧食來滿足。由此,布朗提出三個問題:一是中國將來是否有支付大量進口糧食的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二是若中國大量進口糧食,是否有哪個或哪幾個國家能夠足額提供。考慮到諸多因素,布朗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沒有誰能夠提供如此多的糧食。三是從戰略角度看中國以受制於人了,一旦打戰起來,斷你糧草你就輸了。來源:學優網--最新2015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稿

  第三個問題是我加進去的。

  這是外國專家們的危言聳聽,我國發改委專家提供的資料:20xx年中國糧食自給率是97.7%。但是我們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最近我經常看到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提倡節約糧食。

  建國66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最新2015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稿最新2015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稿。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的確,節約一粒米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它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素質。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甚至丟掉一個國家。

  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如果我們每天節約一粒米,中國有13億人,每天就節約13億粒米,一粒米大約是十二分之一克,13億粒米大約22萬斤。一個農民一年大約生產2噸糧食,即4000斤糧食,22萬斤大米大約是50個農民一年的勞動所得。當我們每天節約一粒米時,我們就能讓50個農民帶薪休假一年,這是多麼高尚的事。當你不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周恩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裡。我們應該向周學習。

  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

  謝謝!

關於世界糧食日的國旗下講話稿
愛糧節糧國旗下講話稿
相關知識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的講話稿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的講話稿範文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的講話稿範文
小學生關於世界糧食日國旗下演講稿
世界無煙日國旗下的講話
關於世界糧食日國旗下學生演講稿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
最新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稿
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範文
十月份世界糧食日國旗下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