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巴金身體虛弱還堅持給家鄉孩子們回信,我深深感受到巴金對家鄉孩子的關愛和理解。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敬愛的巴金爺爺:

  您的身體還好麼?在外面住的習慣麼?我們多麼想念您哪!都盼望您趕緊回來。

  我們知道您已經年過花甲,手指已經不聽指揮,不能回信給我們,但是,在我們心目中,您是最年輕的,您若要收到這封信,就好比見到我們一樣,雖然收不到您的回信,但是能給您帶來溫暖我們就很快樂了。

  您是一個偉大的人,為社會無私奉獻的人,您用那充滿才華的筆墨激勵了多少華夏兒女。您還用您自己詮釋了什麼叫奉獻,您已經使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而下面就看我們這一代了。因為您,使我們知道了活著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付出,不是為了索取,如果付出,就是為了有一天索取,那麼我們將變得多麼渺小。

  我們要像您一樣,使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畢竟我們的路還很長,我們一定會珍惜這一分一秒,為社會作貢獻。

  我們真誠地祝福你。

  家鄉的孩子們

  5月13日

  篇二

  敬愛的的巴金爺爺:

  巴金爺爺,您身體虛弱還堅持給家鄉孩子們回信,讓我深深感受到您對家鄉孩子的關愛和理解。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您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您認為自己“平平凡凡地走過了一生”,其實並不平凡,您用作品表達對祖國對同胞的愛,您活著就是為了不“白吃乾飯”,就是要給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是怎樣的胸襟和高尚靈魂的體現!

  一個人生命中的時間。精力。同情及愛用在何處呢?您認為讓生命開花——為別人花費它們,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讀到這裡,我們怎能不為您的人生信念而表示由衷的欽佩和折服呢?

  的確,讓“生命開花”是為了讓“生命結果。”一個人生命的長短,是無法用“年齡”來衡量的;即使縱然長命百歲,卻只為自己活,一生只有索取,這樣的享受人生,算不上“生命開花”,算不上“生命結果”。雷鋒,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二年,誰能說雷鋒生命的“過程”不是轟轟烈烈的?誰能說雷鋒生命的“過程”不是大有作為的?誰能說雷鋒生命的“過程”不是光彩照人的?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只有把奉獻作為人生追求的人,才能活的坦然,才能讓“生命開花”,才能讓“生命結果”。巴金爺爺,我們應該像您一樣“多付出,多奉獻。”做高尚的人,雖然“辛苦”一生,但是內心是充實的,精神是富有的,生活也是充滿了情趣的。因為您一生的奮鬥目標是像老黃牛一樣,“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因為您把付出作為完成人生意義和全部價值的精神追求了。

  XXX

  XXXX.X.X

  篇三

  敬愛的的巴金爺爺:

  謝謝您帶病給我們寫信,這封信,就好像您慈祥的笑臉,裡面的內容深深的印在我們的心中。

  看完您的信,我的心靈彷彿被一場雨沖刷了一下,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做人的真諦。您說得對,我們前面的路還很長,應該好好珍惜時。就像“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樣,時間是世界上最值得讓人珍惜的。也許現在的浪費就是以後的後悔,此時此刻,我才深深的體會到,浪費時間的人多可恥。我們現在必須好好的抓緊時間,不讓它在不知不絕中溜走。您說,對嗎?我記得您說過“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乾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沒錯,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把自己有限的時間去為別人做更多對他們有幫助的事。也許這一臂之力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也許這些幫助對我們來說要使盡渾身解數,但即使到最後會累得氣喘吁吁,心裡也一定會比吃了蜜還甜。幫助別人等於幸福自己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祝好!

  XXX

  XXXX.X.X
 

龍應臺給孩子的一封信優秀範文
回覆孩子的一封信
相關知識
讀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有感
巴金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教學反思
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
巴金爺爺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巴金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巴金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讀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所想
讀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有感
讀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