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育兒知識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快兩歲歲半了,家裡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活動範圍,現在他***她***是那麼渴望外出,只要聽到出門的指令,寶寶的積極性會極大地調動起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兩歲育兒知識:自己解決問題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他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學會解決,這個時候您會怎麼做呢?您可能認為寶寶還太小,他沒 有掌握太多的“知識”,他也沒有太多“處事的經驗”,他的“智慧”是很有限的。所以,當孩子面臨解決問題的時候,您會提供給孩子及時的幫助或建議,您希望 您的建議會幫助孩子。您錯了!大膽放手,讓寶寶先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比您一來就給他幫助要更好!

  寶寶其實生來就有處理問題的潛力,你的時時保護、事事幹預,會讓他從一開始感到溫暖,進而轉成覺得理所當然,最後阻礙了他自己去處理問題能力的發展。

  對寶寶來說,解決問題的結果並不重要,是否能做得完美也不重要,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是他學會獨立思考,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不但可以促進自理能力的培養,促進智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對完善人格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寶寶在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中增強自信,提高了自主性。

  你該怎麼辦?

  鼓勵

  說 一些鼓勵寶寶的話,讓寶寶感覺到來自爸媽的信心,讓寶寶知道爸媽是相信他以後能夠做到或者做得更好。多多鼓勵寶寶哪怕只取得微小的進步,當然鼓勵要實事求 是不要過分誇張。不恰當、不合適的批評只會產生強化的作用,讓寶寶在心中建立起一個負面形象,認為自己就是這麼差勁,什麼都不好。

  示範

  有必要時,爸媽還要親自示範該怎麼做。做規矩就是限制寶寶的一些行為,限制會讓寶寶覺得爸媽是自己的敵人,所以要寶寶去做的事,爸媽可以參與其中和寶寶一起做,親自示範並提供一定的幫助,讓寶寶覺得爸媽和自己是一個團隊的。

  所以爸媽平時一定要耐心告訴寶寶不能做某件事的原因,慢慢培養寶寶的思考邏輯。對年齡越小的寶寶,爸媽說的話越要簡單清楚、簡潔明瞭,劈頭蓋腦說一大堆,寶寶只會覺得很困惑,根本不會按照爸媽的意思去做;

  除說明原因外,還要幫寶寶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通過讓寶寶自己選擇來解決。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的時候,爸媽一定要幫助寶寶說出他的感覺,認可寶寶的 感情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寶寶很生氣吧,因為我不讓你吃棒冰”,讓寶寶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去用過激的行為來宣洩。

  講道理

  遇事和寶寶講道理對培養寶寶平和的心態很有好處,以後無論發生事情,他也都會以講道理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對寶寶耐心地講道理也能從小就培養寶寶處理問題的能力。

  適當提示

  寶寶需要一定的時間思考,如果想不出來,媽媽可以適當提示一下寶寶。媽媽可以這樣說:“寶寶,你想想你以前是怎麼畫畫的?除了脣膏,你還能用什麼畫畫?”如果爸媽平時經常操練寶寶自己解決問題,這時寶寶能想出的辦法就越多。

  致家長的話

  孩子在沒有任何指導的嘗試過程中,可以更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各種潛能。所以當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您需要說的是:寶寶自己試試!

  兩歲育兒知識: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非常陌生,“多動症”聽著就熟悉多了,但“多動症”通常是說某些上小學的孩子的,和兩三歲的小孩子有什麼關係呢?所謂“多動症”,其實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引起,而且在3歲左右孩子的身上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1. 容易分心;

  2. 活動水平過高或過低;

  3. 衝動,不易使自己平靜;

  4. 自我概念差,易出現行為問題;

  5. 對感覺的刺激反應低下或過度;

  6. 社會交往能力不佳,情緒不穩定;

  7. 動作笨拙,粗心;

  8. 肌張力不足,姿勢不佳;

  9. 注意轉移困難;

  10. 言語、語言發展遲緩。

  “感覺統合”是怎麼回事?

  是 指人的大腦將從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感覺資訊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並做出正確的應答,使個體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中和諧有效地運作。這也就像是交通指揮者或 紅綠燈管制者,在它的指揮下,大腦才能協調身體對外界刺激的感受,並做出適當的反應。沒有它們,“交通”將亂成一團,“事故”不斷。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就可能導致多動症、易怒、易燥等症狀。

  可能導致感覺統合失調的因素:

  1. 中樞神經系統不健全:如發育遲緩,輕度大腦功能失常;

  2. 環境因素:環境過於嘈雜等;

  3. 早產或剖腹產;

  4. 活動空間狹小或過多依賴學步車,導致爬行不足或不會爬行;

  5. 過度保護或管束過嚴;

  6. 缺少同伴群體;

  7. 缺少戶外活動和各種運動;

  8. 過早進行認知教育;

  9. 電視、遊戲機成為兒童主要的玩具。

  特別提醒:

  感覺統合失調的明顯症狀一般要在孩子稍大一些才明顯的表現出來,所以對於3歲以前的寶寶,不要一觀察到孩子有少量提示中的失調行為就斷定為感統失調,但要留意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引導,玩一些推球、滑滑梯、蹦床等適合的遊戲,多愛撫孩子,給孩子觸覺方面的訓練,並在心理上給予引導。如果孩子情況較為明顯,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專業的感統訓練。

  兩歲育兒知識:禮儀的培養

  寶寶長大了,爸爸媽媽會越來越多地帶孩子出門,有時是去親戚朋友家作客,有時是在在公共場合,孩子的社交面變寬了,那麼形成一個良好的禮儀習慣,讓孩子的舉止變得落落大方,成為人見人愛的小可愛,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日常生活是培養孩子禮儀習慣最好的機會,首先父母要言傳身教,成為孩子禮貌的榜樣。

  日常生活禮儀培養:

  迎客與作客

  有時親戚朋友來家作客,父母要在客人來之前,告訴孩子見面後的一些基本的問候,讓他有個心理準備,參與到作為一個小主人迎客的過程中。那麼帶寶寶去串門時,在去之前要告訴孩子如何做一個禮貌的小客人。

  公共場合

  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常常令爸爸媽媽很難堪,帶孩子外出時事先預防是關鍵,事前將規則和孩子講明白,即便在公共場合孩子沒有遵守也不要教訓責備,耐心地提醒和糾正,孩子慢慢地就學會自我控制了。

  接打電話

  通過電話這一載體,適時地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是個很不錯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培養口才。教給孩子接打電話時的禮貌用語,如果是在節日的時候還可以教孩子如何用電話給親戚朋友送去祝福。

  我們看看一位教育專家提出關於接電話的9條基本禮儀要求,可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借鑑。

  畢竟幼兒禮儀是不同於成人禮儀,在培養孩子禮儀時要注意拋棄那些太繁瑣的規則,以免孩子覺得活動不自由,產生厭惡情緒。

  利用富有想像力的遊戲培養孩子禮儀:

  3歲左右的寶寶對角色遊戲情有獨鍾。他們喜歡玩一些“客人來了”、“上醫院”、“扮家家”或是“過生日”等角色遊戲。這些富有想象力的遊戲對寶寶的禮儀培養都十分有益。

  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寶寶禮儀的培養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爸爸媽媽一定要耐心,如果孩子做的很好時,父母要及時鼓勵表揚孩子,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孩子的進步。

  兩歲育兒知識:杜曼早期教育法

  提起早期教育,都說從0歲開始。但怎麼開始,如何教育?目前,有一種“杜曼教育法”,正在有系統地推行,來看看:

  什麼是“杜曼早期教育法”?

  這是由美國格林·杜曼博士***G.Domman***,在長期從事治療腦性傷殘患病兒童的工作中研究和總結出來教育方法。這套教育體系除了杜曼博士,還有另外100多位兒科醫生及心理、教育學專家來共同研究。

  “杜曼教育法”的核心貢獻:

  讓剛出生的孩子學習數學、文字。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如何教寶寶數學》轟動世界。

  格林·杜曼的核心思想:

  小寶寶認為學習是一種生存的技巧。小寶寶生來就具有高度學習的熱忱,他們什麼都想學,而且是立刻去學。小寶寶認為學習是最棒的事。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在其6歲前就已經決定了。學習的能力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大﹐越難以接受事實的本質。反之,年齡越輕﹐則越容易。6歲前的學習能力是6歲後的三倍。

  6歲左右時,接受事實的能力這項能力便可說是終止了,相反的﹐到了6歲,智慧才緩慢地開始。在生命的前6年中,他學會了什麼,學到了多少?每一樣都會影響他的一生。

  學習並非教育的同義詞。教育始於6歲,學習始於出生。

  小孩是絕佳的學習者﹐唯一限制他們的﹐是他們可接觸到多少材料及如何給予他們。生命中的前6年是天才的起源。生命中的前6年也是大腦生長的關鍵期。

  怎麼實施“杜曼教育法”?

  “杜曼教育法”有自己特殊的教具,使用資訊刺激法,給幼兒看的教科書是專門設計的一大批特別的卡片,也就是所謂“閃卡”。

  “閃卡”的內容,分“點卡”、“字卡”、“百科卡”,以及“電腦視訊卡”,根據不同的年齡和科目,閃卡的內容也不同。

  使用“閃卡”教孩子,有很多一些要求,其中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和不考試。

  不得不說:使用杜曼的閃卡,效果真的很神奇。

 

八月份育兒知識
六月份育兒知識
相關知識
兩歲育兒知識大全
四歲育兒知識大全
一歲育兒知識大全
半歲育兒知識大全
五歲育兒知識大全
三歲育兒知識大全
六歲育兒知識大全
兩歲的育兒知識大全
一歲半育兒知識大全
四歲幼兒育兒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