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成功必備的重要資本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古希臘的一個寓言只所以把舌頭比作怪物,是因為它能用最美好的詞語來讚譽人,也可以用最惡毒的言辭來詛咒人,它能把螞蟻說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說成國王。所以,我們才有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古老俗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供你參考閱讀。

  口才可以決定一個人的風度美

  風度作為一個人氣質、性格的外在表現,由人的神態、舉止、言談所構成。特別是對於領導者,人們對其美的風度的崇敬,是由其中潛含著的崇高美而喚起的肅然起敬的美感。領導者以崇高為特徵的風度美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美的神態、舉止和言談來體現。諸如神態上的自信、莊重、冷靜;舉止上的文雅、穩重、灑脫;言談上的智慧、機敏、誠懇等均利於表現風度中的崇高美。其中自信的神態、文雅的舉止和智慧的言詞則是老練、深沉、威嚴和強悍的主要標誌。

  而智慧的言詞又最利於表現領導者的老練。領導者的老練不同於油滑,它是領導者沉著冷靜、才思敏捷和富於經驗的代名詞。體現這種沉著冷靜、才思敏捷和富於經驗的最主要的形式便是富於智慧的言談。有人在表達一種思想或揭露一場騙局時,言簡意賅、語言犀利、切中要害,以至令對手語塞,甘拜下風;有人善於機敏巧妙地回答任何難題,既應對自如,又無懈可擊。如此等等,均可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他們的沉著和老練。

  周恩來總理的風度即如此。在這裡引用一個例子:在中美準備建交之際,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對周恩來總理說:“我發現你們中國人走路都喜歡弓著背,而我們美國人走路大都是挺著胸!這是為什麼?”只見周總理回答道:“這個好理解,我們中國人走上坡路,當然是弓著背的;你們美國人在走下坡路,當然是挺著胸的。”說完,哈哈大笑。總理的這個回答,既有反脣相譏的意味,又帶著半開玩笑的情趣;既不影響談話的友好氣氛,又符合當時說話的場景和說話者的身份。

  好口才是成功領導必備的重要資本

  所謂領導,眾之首也。不管是哪個行業或哪個層級的領導,都指揮和代言著一個群體或團體。實踐表明,好口才是一個好領導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本。這是因為,領導要想把人帶好,把事情得理好,把物管理好,就必須導之於言而施之於行。也就是說,領導講話貫穿於整個領導活動和領導過程,離開了領導講話,領導活動將無法實現,而不善於講話的領導者也不可能實現其有效領導。

  處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化時代和資訊化時代的每個領導人,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困難與希望。縝密的思維與卓越的口才,無疑是每一個領導者追求成功人生的催化劑和加速器。作為一個領導者,會有大量的公開活動,也經常會成為各種場合和各種活動的焦點和中心,人們也希望能經常聽到領導的思想和聲音,領導講話也就成了一種難以推脫和不可缺少的慣例。如果講話水平欠佳,藝術性不強,不僅會失責失職失身份,嚴重的還會產生難以預料的不良後果,領導者也將要承擔相應的領導責任。

  二戰初期,法西斯頭目阿道夫•希特勒就是巧妙地運用了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煽動廣大不明真想的德國人支援他發動了可恥的侵略戰爭,並使自己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同樣也是因為一段聲情並茂的即席講話,美國戰時總統羅斯福獲得了民眾對其帶領美國與日本進行決戰的一致支援,並最終取得了對日戰爭的徹底勝利。

  所以,能說會道、能言善辯、口才卓越的領導者,正越來越顯示出一種獨特的優勢。正如美國口才教育專家戴爾•卡耐基所說:“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知識和技術,85%取決於溝通——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

  好口才的基本標準

  雖然正常的人都能說話,也天天在說話,但是,有的人說話聽了使人全身筋骨都感覺到舒服;而有的人說話聽起來則如芒向背,令人極不舒服,甚至感到討厭。這表明,不同的人所說的話和獲得的效果也各不一樣,好口才確是一個不容易達到的境界。

  好口才必備的四種素質

  一是思想素質。言為心聲。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生死觀、苦樂觀、審美觀,常常支配著人的話語品位。如果說某人具有“良好的口才”,除了語言技巧上的讚美之外,也包含著對其說話所表達出來的正確的觀念、信念和人格品位的讚賞。

  正確的觀念、信念、人格品位,是良好口才不可或缺的深層基礎。語言的藝術性完全是受正確的觀念、信念、人格品位支配的,其中,信念又顯得特別重要。當一個人將自己確信的觀點、原則和理論當作行為動力的時候,信念往往首先從語言上呈現出來。如有一句令人心動的領導人講話,不僅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更被廣大人民所稱頌。1998年3月,剛剛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的朱鎔基在面對中外記者時莊重地講道:“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話至今讀起來還能讓人感動不已。

  二是道德素質。道德素養與一個人的說話美醜優劣密不可分,說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古今中外莫過如此,鮮活的事例更是不勝列舉。

  三是心理素質。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實實在在地決定著人的表達和反應,如同“心慌意亂,語無倫次”所說。而人們常說的“急不擇言”就與心理素質、心理因素有著深層次的關係。情緒緊張,不善於控制和調節情緒,易受周圍環境干擾,就很可能使原本準備好了的話發生障礙,不能順利講出。二戰期間,荷蘭流亡政府總理一次在會見丘吉爾時,剛見面就伸出手友好地說:“Good-bye!”丘吉爾愣了一下,回答道:“先生,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會見都如此簡短而且切中要害。”這裡除了表現出丘吉爾反應的迅速和善意的幽默外,也同時顯露出了荷蘭流亡政府總理在見到大名鼎鼎的丘吉爾時一點緊張的心情。

  四是藝術素質。藝術素質最能提升一個人的講話水平。這是因為,一個人說話的好壞,首要因素就是發音,這也是說好話的一個基本條件。發音清晰洪亮、吐詞清楚、話音美妙動人,所講的話就能吸引人,打動人。國內著名美學家張道一教授,雖然年過古稀,但音色仍然渾厚、圓純如男中音,且感情豐沛,每次講話都能贏得長久的掌聲。一次在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上,他的講話就有兩句特別耐人尋味:“牛郎織女每年相逢一次,那是為了愛情,我們每年相逢一次,則是為了美學!”

  好口才必須關注的幾個細節

  一是言之有物,話語中肯。言之有物,話語中肯,兩者相輔相成,是好口才需要講究的一大細節。《周易•家人》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怕聽到的演講就是言之無物,不知所云。我們經常也能看到一些會議或講座上,儘管上面講得很熱鬧,但下面的聽眾卻已困頓乏味,甚至有的昏昏欲睡。主要原因就是談話者、演講者沒有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演講內容,使演講顯得假大空,虛無縹緲。因此,不管是做講座,做報告,還是和周圍的人聊天,都應避免言之無物、空洞乏味。當然,言之有物應與話語中肯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吸引聽眾的好效果。古語所講“至誠足以感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是話要說在點子上。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習慣於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卻又詞不達意,語無倫次,讓人聽而生厭;有的人喜歡誇大其詞,侃侃而談,滿嘴跑火車,話不留餘地。這隻能造成畫蛇添足的惡果。如同“吹笛要按到眼兒上,敲鼓要敲到點兒上”,說話也必須說在點子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說話也是如此,並不在多,點到就行。尤其是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現代社會中,又有多少人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聽長篇大論?因此,言簡意賅,一針見血,是好口才必須講究的一個重要細節。說起話來千萬不要東拉西扯,不知所云。

  三是講話應分場合,講究分寸。一個人的話能否被別人所接受,主要取決於他的可信度,而要提高可信度,除了在形象上要做到衣飾恰當、舉止大方、談吐自然得體、眼神專注、表情沉穩外,還必須注意觀察對方,講究談話的場和物件。這是因為,不同的人接受他人意見的方式和敏感度都是不同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對症下藥,收到最好的說話效果。一般來說,文化修養層次較高的人,不屑聽膚淺、通俗的話,講話者應多用抽象的推理;文化修養層次較低的人,則對高深的理論不以為然,講話者應多用典型性的事例;喜歡自誇的人,講話者就不必表裡如一,應多多誘導;生性沉默的人,講話者應擊其要害,令其激動;而對於思想頑固的人,講話者就要了解他的興趣愛好,耐心交流;等等。俗語“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裡引用一個例子:在中美準備建交之際,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對周恩來總理說:“我發現你們中國人走路都喜歡弓著背,而我們美國人走路大都是挺著胸!這是為什麼?”只見周總理回答道:“這個好理解,我們中國人走上坡路,當然是弓著背的;你們美國人在走下坡路,當然是挺著胸的。”說完,哈哈大笑。總理的這個回答,是基於對基辛格這句話準確的判斷。即這話雖然不是十分友善,但也沒有明顯的惡意,說的情況也基本屬實,話語本身更帶著調侃的色彩。所以,總理的回答也用了調侃的口吻,分寸掌握得十分恰當,既有反脣相譏的意味,又帶著半開玩笑的情趣;既不影響談話的友好氣氛,又符合當時說話的場景和說話者的身。

  四是話要說得平凡、樸素、簡潔。這是講話者應講究的另一個細節。換句話說就是,講話者為了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情,應注重講話的樸素和簡潔。這裡可用一個經典的事例來說明。眾所周知,林肯講話用的字句十分簡潔和優美。有人就曾這樣說過他所寫的散文:“竟像音樂一般的悅耳!”然而,在林肯當總統前,一次有人問他有多少財產。當時在場的人期待的答案多數是多少萬美元、多少畝田地。然而林肯卻扳著手指回答道:“我有一位妻子、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也租了一個辦公室,室內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又高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的,惟一可靠的財產就是——你們!”不僅自己這樣,林肯也討厭他人說話故作高深,晦澀難懂,這點特別值得人們借鑑和學習。

  好口才應有自己的風格

  好口才必須有自己的風格。這是因為,一個人說話有自己的風格,講話才容易吸引別人,打動別人,併產生獨特的魅力。當然,有人認為可以利用自己的長相,或身體某種特殊之處,來引起別人注意,但這隻能是暫時的,並不能真正吸引人們,更是遠遠不夠。

  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是不難發現,一個人的談話風格,與別人交談的方式,都能為他的名聲和成功帶來重要幫助。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對下級講話趾高氣揚,甚至有鄙視的口吻,下級肯定會怨恨他;如果一個人對上級講話過於謙恭,上級就可能認為他缺乏能力或者沒有骨氣,不敢委以重任。這其中,講話的風格不僅僅能看出一個人使用詞彙的能力,更能從中反映出一個人的態度和修養。

  要想樹立自己的講話風格,說話就不要試圖去模仿別人,更不應變化無常。這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學習別人的講話長處,關鍵是不要故意去模仿別人的風格或者說話的口吻,把自己當成別人,以免給人一種裝腔作勢的不良感覺。

  除此之外,能夠展現自己講話的獨特風格更是好口才的重要標誌。也就是說,自己的個性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保持真實,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總會受到別人的喜歡,從而慢慢養成自己說話的風格。


演講口才之好口才標準
真正好口才的幾個案例
相關知識
口才成功必備的重要資本
成功必備的讀書軟體
成功必備的勵志語錄不得不知道的成功句子
成功必備的五項技能
論現代企業領導人成功必備的素質
關於成功必備的八種心態的演講稿
成功必備的定律
律師法律諮詢成功進行的重要保證
少兒口才表演藝術的重要性
靠口才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