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高三孩子有效溝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地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心關注的問題,而這也是現今社會環境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與高三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與高三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與高三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溝通的四個注意事項

  1.說話的語氣:平靜的交流,反容易被接受

  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話。很簡單,家長在說任何事情時,哪怕憋著一肚子火,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語速不要太快。要允許孩子反駁、發牢騷,聽孩子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完,而不中途粗暴打斷。當然,傷人的話更是不能脫口而出。以平靜的口氣交流,同樣的話語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反之說得再有理,孩子也會認為你是在教訓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2.說話的時機: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時候

  很多家長一上飯桌就開始數落孩子,或者趁孩子高興的時候趕緊跟孩子嘮叨幾句,覺得此時孩子心情好,什麼話都能聽進去,其實大多數時候結果往往相反。與孩子溝通、交換意見,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突然,對於家長的批評或建設性意見也易於接受。

  3.說話的方式:不必非得“定期”“定時”

  95後的孩子,性格中自然、隨性的成分很大,所以不要以刻板的方式跟孩子談話,否則他們會覺得“假”,往往還沒等家長說出什麼,就從心底裡本能地排斥。跟孩子交流不必非得“定期”、“定時”,也不要一味照搬別人的經驗,比如,每天把想要跟孩子說的話寫成一封信,塞在孩子枕頭下面……別人家裡適合的方式不一定自己家也適合。

  4.說話的禁忌:把自己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家長不要杞人憂天,把自己的恐慌帶給孩子。很多高三家長一想到“高考”這兩個字,心裡就一陣發憷。有的孩子本來成績明明很好,自己也是信心十足,但家長卻總擔心會出意外,時刻提醒孩子別“關鍵時刻掉鏈子”,弄得孩子也神經兮兮,導致心理上真的出現問題。另外,家長在給孩子提要求時別把話說絕,要給孩子留後路,不給壓力,不要讓孩子覺得高考是一件搞不好天就會塌下來的事情。

  與高三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溝通的四個要點

  一、家長要與時俱進

  現在的孩子,通過多方渠道,如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來自各方各面的資訊、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談吐間也會蹦出許多新名詞。然而對這些新名詞家長又瞭解多少呢?不瞭解孩子的語言和想法,家長又怎麼能有效的和孩子溝通呢?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要與時俱進。多關心時事新聞,多看時尚雜誌,知道孩子喜歡的歌星名字,知道重大的體育比賽,知道如何上網,知道當下的流行詞彙等等。這些既能豐富和提高自己又能拉近和子女之間的距離,何樂而不為呢?

  二、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

  在與孩子溝通的建議中家長聽到最多的就是要尊重孩子。可是聽的最多是否真正做到了呢?尊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該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而絕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關係。父母在與子女交流溝通時應“多建議、少命令”充分尊重他們,並使子女能在心理上感受到。遇到事情不要一味的用命令的語氣如必須,馬上,一定等等,而要用商量,探討式的語氣如,能不能,好不好之類的。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尊重我的,把我當大人看待。雖然用“必須”“馬上”等命令式的語氣,孩子也可能會做,但其心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三、和孩子一起外出

  經常和孩子一起外出,去旅行也好,去戶外活動也好,總之一定要經常。在這種隨意、自然的環境下,孩子會比較願意和父母溝通,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此外,若是父母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那麼可以藉助“外力”來與孩子進行溝通。一是可以借班主任的力,二是可以借孩子好同學的力,三是可以借科任老師的力。這些方法只供參考,父母可以加以嘗試。

  四、家長要善於運用多種溝通渠道

  孩子到了中學階段,已經有了比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尤其是住校的孩子,雙方溝通機會更少。家長要創造儘可能多的溝通渠道。如週末和假期是家長與孩子的重要溝通機會,家長應迴避應酬、減少工作,儘可能與孩子一起,聊天、看電視、聽音樂、上網,出遊等,都是溝通的有效形式。此外,不要忽視電話的作用,與住校的孩子臨睡前通個電話,相互問候一聲,是家長與孩子都能感受的一件很愉快事;很多不方便當面和孩子說的話,還可以通過發簡訊的形式將自己的關愛傳遞給孩子。


如何與孩子溝通
如何與高三孩子溝通
相關知識
如何與高三孩子有效溝通
如何與高三孩子溝通
如何與下屬進行有效溝通
如何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
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怎樣和初三孩子有效溝通
如何與高三的子女溝通
如何與初三孩子溝通
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與孩子有效溝通的七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