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釋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教程發行和推廣以來,“又練又打”的套路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一段 :認識太極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有單練和對打兩種。但是,對打套路是單練套路拆分而成,所以,我們就以單練套路為基礎進行分析。一段套路是楊式太極拳初級段位一至三段的第一個套路,它是學練段位制套路的第一步,也是認識楊式太極拳的第一個套路。

  一、套路動作名稱:

  第一小節:1單鞭起勢,2右捋按勢,3左捋按勢,4右進步搬攔捶,5左進步搬攔捶。

  第二小節:6退步雙穿左按掌,7退步雙穿右按掌,8如封似閉,9十字手收勢。

  二 套路釋義:

  ***一*** 招式不多,展示風格

  一段套路只有九個動作,但是已顯露出楊式太極拳的獨特風格。第一個動作是單鞭起勢,單鞭在楊式太極拳中是最具典型的動作,也是傳統套路中出現頻率最多的動作。拳家稱:練好單鞭就等於練好太極拳。段位制套路把單鞭起勢做為套路的第一個動作,通過這個動作的反覆習練,對楊式太極拳的手法,身法,步法都會了解和掌握。段位制套路一開始就通過手,眼,身,法,步細膩地完成單鞭定勢,其拳架大方舒展,氣勢磅礴,展現了楊式太極拳的風格和特色。

  ***二*** 改變傳統 設計新穎

  段位制套路編創的主導思想是“練打結合”,由此,一段套路設計動作把單手捋按勢***單推手***放在前面,推手是拳架向技擊提升的必由之路,可見編創人員的獨具匠心。另外,左右搬攔捶和左右穿掌的動作設計,也突破了傳統的模式,雙拳雙掌左右擊擋,有攻有防,有進有退,上下協調,使人耳目一新。

  ***三***結構簡潔,自然流暢

  一段套路動作編排的順序改變了傳統的編排方法,對於演練傳統套路的人來講,開始感到動作轉換不習慣,熟練後會感到,套路編排自然流暢,初步展現了楊式太極拳綿綿不斷的風格。

  ***四***一段技法,入門開“打”

  一段套路包含的技術元素以“打”為主,搬攔捶是太極拳五捶之首,兩個進步搬攔捶一搬二攔三捶,步法手法協調一致,追,封,打連續動作,完成‘打’的技術,兩個雙穿掌也是攻防結合,以手掌來體現‘打’。一段套路動作不多,但僅此就充分體現了段位制套路練打結合的特色。

  三 套路演練歌訣

  起勢單鞭,氣度不凡。 單手捋按,圓活運轉。

  進步搬攔,手腳不亂。 退步雙穿,攻防應變。

  如封似閉,開合掌技。 十字收勢,中定抱元。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二段:步入太極

  在習練和掌握一段套路的基礎上,可以進入楊式太極拳段位制第二段套路的習練。這時,習練者對楊式太極拳的認識 步入新階段。第二段套路共有十三個動作,增加了“踢”的技術元素。

  一、套路動作名稱

  第一小節:1單鞭起勢,2右雙手捋按勢,3左雙手捋按勢,4右雲手,5左雲手,6左摟膝拗步,7右玉女穿梭。

  第二小節:8右分腳,9轉身左分腳,10轉身右蹬腳,11右穿掌,12如封似閉,13十字手收勢。

  以上十三個動作中,出現了六個新拳式,即:***1***右左雙手捋按***雙推手***,***2***右左雲手,***3***左摟膝拗步,***4***右玉女穿梭,***5***右左分腳,***6***右蹬腳。

  二、套路釋義

  ***一***動作增多,難度加大

  二段套路和一段套路相比,增加到了十三個動作,其中有幾個重量級的動作出現,特別是分腳和蹬腳的連環動作,突出了“踢”的技法。在傳統楊式太極拳中,分腳和蹬腳動作要求單腿獨立支撐,全身放鬆,上下相隨,腳底生根,立身中正,腳攻手防來完成。二段套路中的分腳和蹬腳,則要求原地旋轉360度來踢出,更加大了動作的難度,也充分體現了二段中“踢”的技術。

  ***二***虛領頂勁,鬆腰落胯

  《太極拳術十要》是練拳者應知的拳理,必守的規則。虛領頂勁是“十要”的第一要。楊澄甫講:“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非有虛領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鬆腰是“十要”中的第三要,“腰為一身之主宰,能鬆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學練二段套路時要嚴守這些規則,這也是能步入太極門欄的必經之路。

  ***三***重要動作,體現風格

  在二段套路中,重量級的動作體現了楊式太極拳的風格。例如:雲手,摟膝拗步,玉女穿梭等。雲手是太極拳中著名的動作之一,有“太極百式不用練,雲手一招行天下”的說法。楊澄甫說:雲手如雲行空綿綿不絕。雲手充分體現了楊式太極拳上下相隨,意氣相合,綿綿不斷的風格。摟膝拗步和玉女穿梭體現了楊式太極拳手法的多樣化,採,抄,掤,抽,推,架的各種手法協調運用,展現了楊式太極拳技法的變換和靈活。

  三 套路習練歌訣

  單鞭定形,規範標準。 雙手捋按,沾粘從人。

  左右雲手,如雲行空。 左摟右推,步如貓行。

  玉女穿梭,左託右攻。 右左分腳,腳下有根。

  轉身蹬腳,提膝彈勁。 腿弓手穿,協調執行。

  封閉開合,發放從容。 十字收勢,體正心靜。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三段·領悟太極

  三段套路是段位制初級段位的最高套路,在一段和二段熟練的基礎上,習練者對楊式太極拳有了更高的認識,由此,習練第三段套路應該用心意去進一步瞭解和領悟太極拳的功法和要求,並用心體會楊式太極拳每招每式的內涵和神韻。

  一、套路動作名稱

  第一小節:1單鞭起勢,2右攬雀尾,3左攬雀尾,4提手上勢,5海底針,6閃通背,7左金雞獨立,8轉身擺蓮,9彎弓射虎。

  第二小節: 10右野馬分鬃,11海底針,12白蛇吐信,13退步右穿掌,14指襠捶,15退步捋,16如封似閉,17十字手收勢。

  在三段套路的十七個動作中,新出現了十一個動作。三段套路是新增拳架最多的套路,也是新增高難動作較多的套路。

  二 、套路釋義

  ***一***拳架增新,高難加深

  在三段套路中,太極拳中的高難度動作接連出現,如:攬雀尾,金雞獨立,轉身擺蓮,彎弓射虎等。這些動作使套路演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在傳統太極拳中,轉身擺蓮和彎弓射虎在套路的最後邊才出現,使行拳結束前達到高峰,以展現楊式太極拳最精彩的一面。而在三段套路中,這些精彩的高難動作放在套路的中間,這種編排可以使習練者高度重視這些動作,並使套路的演練在中間表現出精彩。

  ***二***功夫要有,練好總手

  楊澄甫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寫到:“攬雀尾為太極拳體用兼全之總手。”何為總手?是指綜合性的精華動作。攬雀尾包含了掤,捋,擠,按四大技法,是四正推手的核心動作,又稱太極拳的母式。有詩云:“攬雀尾式體用全,掤捋擠按包羅遍,手持頭尾身腰整,剪取敵腕陰陽間。雙環螺旋化直線,測捋外擠復可按。風雲變換隨猜測,隱有右肘連擊腕。”攬雀尾精緻細膩,變換莫測,鬆活輕靈,可以充分體現太極拳功夫的深淺。

  ***三***突出擒拿,技法變化

  在三段套路中,增加了“拿”的技法,主要表現在攬雀尾,海底針,野馬分鬃等動作中。三段套路中設計了兩個海底針動作,海底針以手指向下插,寓有俯之彌深之意,伺機向下擒拿。楊式太極拳有“管活的不管死的”說法,“活的”指人體的關節,攬雀尾中“拿”的技法表現在管住對方的肘腕,使其處於被勢。三段套路的技術元素包含有打,踢,拿,三種技法要互變,互通和互用,各種功法都要靈活運用,不可拘泥。

  三 、套路習練歌訣

  單鞭不單,變化萬端。 太極總手,體用兼有。

  提手上勢,行於手指。 海底下插,俯身擒拿。

  閃通背架,轉腰旋胯。 金雞獨立,託掌提膝。

  擺蓮拍腳,乾淨利落。 彎弓射虎,雙拳擊發。

  野馬分鬃,舒展縱橫。 白蛇吐信,披掌肘衝。

  指襠擊捶,狠招留情。 退步後捋,捋在掌中。

  十字合手,以守為攻。 收勢正定,氣斂神凝。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四段·體驗太極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四段套路是中級段位的第一套路,由二十一個動作組成。在初級段位套路熟練的基礎上,習練者通過四段套路可使拳藝上升到新的高度。通過四段套路的習練,可進一步感受太極拳的魅力,體驗太極拳內含的勁力,瞭解太極拳的真諦。

  一 、套路動作名稱

  第一小節:1單鞭起勢,2進步按擠,3退步掤捋,4右進步搬攔捶,5如封似閉,6左摟膝拗步,7右指襠捶,8海底針,9退步大捋,10上步七星,11右抱虎歸山。

  第二小節:12撇身捶,13右蹬腳,14右穿掌,15海底針,16閃通背,17斜飛勢,18斜飛勢,19左白鶴亮翅,20如封似閉,21十字手收勢。

  在四段套路二十一個動作中,新增加了五個楊式太極拳傳統套路中的動作,即:1上步七星,2右抱虎歸山,3撇身捶,4斜飛勢,5左白鶴亮翅。這五個動作是楊式太極拳的重要動作。

  二、套路釋義

  ***一***活步推手,練打都有

  太極拳術包含有兩部分,一是拳架或盤架子,二是推手,其中拳架是基礎。楊澄甫在他的著作中,對楊式太極拳編定了三十七個定型拳架,到段位制四段套路止,已經運用了定型架中的二十九個動作。太極推手是太極拳術練習技擊的不二法門,太極推手的內容很多,活步推手是其中的一種。四段套路把活步推手的動作放在前面,用“進步按擠”和“退步掤捋”來習練,這樣就突出地表現了段位制套路練打結合的特色。

  ***二***技法功法,靈活運用

  在初級段位套路打,踢,拿技術元素的基礎上,四段套路增加了“靠”的技法。“靠”是太極拳八大法之一,“靠”是用肩,胸,背,胯的外側擊人的方法。“掤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兩汯,肘在屈使,靠在肩胸。”這是對太極八法如何運用的高度概括。在四段套路中,許多動作都寓有“靠”的技術,例如:海底針,進步搬攔捶,斜飛勢,如封似閉等,四段套路設計的動作中有不少展示了“靠”的技法。在四段套路中,除了突出“靠”以外,“打”和“拿”的技法也很矚目,太極拳架中有“五捶”,四段套路中就用了三捶:搬攔捶,指襠捶和撇身捶,這些動作是又打又拿,又打又發,還有右蹬腳的“踢”,這些技法和“靠”綜合應用,靈活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引人入勝。

  ***三***四段編排,不無創意

  四段套路動作順序的編排,突破了楊式太極拳的傳統,富有新意。在傳統套路中,抱虎歸山與十字手相連,而在四段套路中抱虎歸山由上步七星轉換而來,而且,其練法出現了360度的大旋轉,這就是一種創新。另外,傳統套路中白鶴亮翅由提手上勢轉換過來,而且是在右邊亮翅,而在四段套路中,白鶴亮翅出現在斜飛勢後,並且是在左邊亮翅,這種編排很有新意。

  ***四***體驗太極,修煉內氣

  太極拳是內家拳,必須注重修煉內氣,以達到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心為令,氣為旗”,“氣如車輪,腰為軸”,太極拳要求行拳心意專一,太極拳是用心意引導和指揮全身各個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運作。太極拳講的氣即內氣,太極拳必須逐步修煉內氣,以達到“內氣潛轉”,“動如車輪”。所謂以心行氣,就是意到氣到,心動意生,意動氣隨,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以氣運身,務令順遂。氣動身亦動,氣要順遂,則身能便利從心,從心所欲,氣遍身軀,無微不到。楊澄甫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說:“學者尤宜先求其像”,然後,在放鬆上下功夫,放鬆後,力求做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形成周身協調的運動,才能做到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氣遍身軀不稍滯。

  三 套路習練歌訣

  單鞭不單,深沉萬端。 活步推手,靈活攻守。

  搬攔捶打,纏腕下拿。 如封似閉,胸靠分手。

  摟膝拗步,斜中拿取. 指襠用捶,下路衝擊。

  海底下插,又靠又拿。 上步七星,雙捶架打。

  抱虎歸山,圓周旋轉。 撇身用捶,先肘後拳。

  右側蹬腳,氣沉頭懸。 右邊穿掌,右穿左旋。

  海底針下,插手採拿。 閃通背架,勁由脊發。

  斜飛測靠,雙飛兩靠。 白鶴亮翅,手到腳到。

  如封似閉,不可大意。 十字合手,收勢重要。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五段·修煉太極

  太極拳是內外雙修的拳術,太極拳必須通過學,練,悟,修,養這樣一個過程來進入太極殿堂。到五段套路時,習練者不僅僅要全面掌握楊式太極拳的練法和技法,更重要的是在內修上下功夫,內修外練同時進行。

  一 、套路動作名稱

  第一小節:1單鞭起勢,2斜飛勢,3退步大捋,4右玉女穿梭,5右野馬分鬃,6左野馬分鬃,7打虎勢,8高探馬,9肘底捶,10下勢,11上步七星,12十字手,13退步跨虎。

  第二小節:14左倒攆猴,15右倒攆猴,16抱虎歸山,17斜飛勢,18海底針,19閃通背,20右蹬腳,21雙峰貫耳,22右金雞獨立,23如封似閉,24十字手收勢。

  在五段套路中,新增了楊式太極拳的六個拳架動作,即:1打虎勢,2高探馬,3肘底捶,4下勢,5退步胯虎,6雙峰貫耳。至此,在段位制套路中,楊式太極拳架式中的三十七個動作已經編排了三十二個。

  二 、套路釋義

  ***一***五段套路,增加“摔”術。

  五段套路中,新增加了一個技術元素即“摔”,這樣,傳統武術所包含的五類技術元素都融入到了五段套路之中。太極拳技擊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保持自己的平衡而破壞對方平衡的拳術運動。“摔”就是使對方失去平衡從而跌倒的技術。在傳統太極拳的技法中,很少用“摔”來表述這種技術,主要是讓人們要與一般武術的“摔”區分開來。從技法的運用來說,太極拳的“摔”是以“發放”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太極拳架中,處處講求發人之法,各種拳法,手法,步法都含有“發”的技法。太極拳的摔實際就是太極拳各種功法和技法的綜合運用,達到使對方失去平衡而跌倒的技術。太極拳的摔要以靜御動,以柔克剛,引進落空,善於運氣,巧於用勁。這也是太極拳“摔”和一般武術“摔”的根本不同。

  ***二***強身健體,五段適宜。

  防病健身是楊式太極拳最顯著最令人青昧的功能,習練五段套路除了增強攻防意識,掌握太極拳的各種技法以外,對習練者強身健體也會發揮顯著作用。五段套路共有二十四個動作,和國家體委1956年組織編制的24式簡化太極拳不謀而合。眾所周知,24式太極拳的推廣和普及,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全民健身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時隔半個世紀,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又組織編創了段位制套路,必然會產生更大影響。五段套路是最適宜健身的套路。

  ***三***修煉太極,內修為重。

  太極拳是內外雙修的運動,修身養性是太極拳重要功能。太極拳在行拳中要求排除雜念,氣沉丹田,虛領頂勁,全身放鬆。太極拳是練拳練人,練人練心。長期修煉太極拳不僅強壯體魄,也使人的心性得到修養。在修煉楊式太極拳五段套路中,必須注重修身養性,這也是所有段位制套路修煉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三 套路習練歌訣

  單鞭架型,氣勢恢巨集。 斜飛勢出,肩靠腰功。

  退步大捋,右捋轉汯。 玉女穿梭,上架擊胸。

  野馬分鬃,橫分撅掤。 打虎貫拳,兩臂圓撐。

  轉身探馬,兩手對擰。 肘底看捶,抹轉沉穩。

  僕步下勢,身形端正。 上步七星,雙捶擊胸。

  退步十字,上步合手。 左右卷汯,防中取勝。

  抱虎歸山,套步摔絆。 肩靠斜飛,撅腕挎臂。

  海底下針,撈腿摔人。 閃通兩臂,功架含威。

  右側蹬腳,勁貫腳跟。 雙峰貫耳,拳擊耳門。

  金雞獨立,腳手對準。 封閉開合,十字收停。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六段·和諧太極

  太極拳是和諧的拳術,是人體最和諧的運動,和諧是太極拳的精髓,是太極拳樂章的主旋律,是太極拳修煉的最佳狀態。“和為貴”,“和生萬物”,對於人體生命,和諧能健康長壽,對於社會,和諧能促進發展,對於自然,和諧能為人類造福,天人才能合一。六段套路充分體現了太極拳和諧的主旋律。

  一 、套路動作名稱

  第一小節:1單鞭起勢,2右進步搬攔捶,3左進步搬攔捶,4右雲手,5左雲手,6左摟膝拗步,7撇身捶,8左倒攆猴,9海底針,10閃通背,11打虎勢,12高探馬,13肘底捶,14右倒攆猴,15退步胯虎。

  第二小節:16退步雙穿左按掌,17退步雙穿右按掌,18右分腳,19轉身左分腳,20轉身右蹬腳,21手揮琵琶,22右野馬分鬃,23海底針,24白蛇吐信,25抱虎歸山,26斜飛勢,27左野馬分鬃,28左指襠捶,29右金雞獨立,30十字手收勢。

  三、套路釋義

  ***一***楊式拳架,編排完畢

  六段套路由三十個拳式動作組成,其中有兩個新出現的拳式,即:左右倒攆猴和手揮琵琶。至此,楊式太極拳中的三十七個定型拳架,在一至六段中共編入了三十四式,只有轉身左蹬腳,回身右蹬腳***十字腿***和進步栽捶沒有編入段位制套路中。其實,在練法和用法上,轉身左蹬腳和回身右蹬腳與套路中的右蹬腳沒有多大區別,進步栽捶與指襠捶基本一致,只是指襠捶擊打中路,而栽捶擊打下路。可以說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在突出“練打結合”主導思想指導下,比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楊式太極拳的拳式內容,技法和特徵。

  ***二***綜合技法,運用靈活

  六段套路是太極拳練法和技法的綜合套路,它包含了一至五段依次出現的“打,踢,拿,靠,摔”五類技術元素。在六段套路中,這些技術元素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在更高水平上的綜合運用。在六段套路中,楊式太極拳的功法技法互通互用,相互配合,有打有拿,有踢有發,有靠有摔,有拿有放,技法運用虛靈圓活,含蓄多變,隨曲就伸,敏銳靈活。六段套路全面地反映了楊式太極拳的風格,反映了綿綿不斷,滔滔不絕的特色,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和諧太極,天人合一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中和”之道,中和就是和諧。太極拳就是和諧的拳術,太極拳通過內外雙修使人體內外,四肢百骸都達到和諧狀態。在太極拳十三勢中,“中定”是最後一勢,也是最重要的一勢,“中定”就是“中和”,就是和諧。太極拳的招招式式都要體現“中定”,體現和諧。楊式太極拳六段套路是各種技法各種招式的綜合套路,充分體現了太極拳的中定和和諧,和諧是段位制套路的主旋律,是楊式太極拳最重要的特色。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會把人引人與天地相通的境界。太極拳要求“虛其心,實其腹”,要求神凝氣定,形神兼備,中正安舒,陰陽協調,太極拳可以把天,地,人融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長期堅持修煉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就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三、套路習練歌訣

  起勢單鞭,支撐八面。 右左搬攔,五捶之冠。

  左右雲手,行空綿綿。 摟膝拗步,左顧右盼。

  撇身一捶,出掌收拳。 倒攆猴式,撤步臂展。

  海底插針,不丟採按。 閃通背拳,舒展神安。

  打虎勢威,氣勢騰然。 高探馬式,切掌抹轉。

  肘底看捶,拳肘互觀。 右側倒攆,胯開倒卷。

  退步胯虎,分手擰旋。 退步雙穿,腰轉手按。

  轉身分腳,臂展腳彈。 蹬腳踢腹,兩臂守護。

  手揮琵琶,雙掌合拿。 野馬分鬃,橫分舒展。

  海底下插,勁貫指端。 白蛇吐信,劈掌披面。

  轉身摟推,抱虎歸山。 斜飛勢出,撅臂開展。

  左斜飛勢,中定不散。 指襠出捶,氣沉丹田。

  金雞獨立,提膝頂懸。 十字收勢,太極圓滿。
 

陳氏太極單刀動作名稱
傳統楊式太極拳的特點
相關知識
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釋義
和式太極拳段位制教程概述
吳式太極拳之競賽套路
陳式五十六式太極拳的分解套路
孫式太極拳的競賽套路動作練習方法
楊式太極拳四個學習階段
楊式太極拳治療機制與功效
楊式太極拳的學習階段
楊式太極拳的學習階段
楊式太極拳的四大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