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傳承文明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讓我們肩負起這個責任“傳承文明,弘揚文化。”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

  篇一

  俠肝義膽見真情

  要論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我雖然少有涉獵,但也略知一二。其中,最喜歡的莫過於封建時代中國農民革命鬥爭的史詩——《水滸傳》了。

  我認為《水滸傳》最為精彩與成功的地方,就是前七十回所刻畫的梁山泊一百單八將的鮮明形象。而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我最為喜愛與敬佩的就是俠肝義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花和尚魯智深了。

  魯智深性情直爽“粗魯”,但除暴安良,講究兄弟義氣,加上嗜好美酒,因此總是鬧出些亂子。當金氏哭訴鎮關西的暴行時,史進、李忠都有些漠然,魯智深卻心有不平,不顧旁人勸阻,三拳打死鎮關西;落髮出家後,又破戒沾吃葷,大鬧五臺山文殊寺;遣至東京的路上又痛打了強娶劉太公獨生女的小霸王,拼殺了瓦罐寺作惡多端的一夥道士;跟蹤押去滄州的林沖,大鬧野豬林,落草二龍山……這些無不讓我體會到魯智深的率真與俠義。

  最讓我感動的,是魯智深與林沖的情誼。在林沖的妻子受高衙內調戲時,魯智深自然心中不平。可林沖終究是不信任這個暴躁的好漢,畢竟自己是禁軍教頭,讓他冒冒失失地討公道,豈不是讓自己處境不利?忍氣吞聲的林沖覺得,比起魯智深這個初交的朋友,自然更信任自己的發小陸謙。可萬萬未料到,好朋友竟如此“老於世故”,與高衙內聯手迫害林沖,還給他加上個“莫須有”的罪名刺配滄州,並命令押送的公人結果了林沖性命。野豬林裡,水火棍正要劈向林沖的頭,卻給那“粗魯”的新交魯智深飛杖擋下。等魯智深鬆開林沖的繩子,第一句話正是那沉甸甸的兩字:“兄弟!”我讀到這兒,不禁被那份真情深深地打動……

  當今社會,有多少“陸謙”翻臉不認人,為了自己利益陷害他人甚至是最親密的朋友。又有幾人能像魯智深一樣講究情和義,為了兄弟兩肋插刀而不計後果?他,才是俠肝義膽患難與共的真兄弟!

  正是那股純真的,不為世俗所染的真情義氣才使得雖然魯莽但很俠義的魯智深結交了那麼多同艱苦共患難的好朋友真兄弟!

  篇二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10月25日下午,從文正實驗學校小學部的教室裡傳來了朗朗的誦讀聲,學生們背誦的是《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篇。當日下午小學部正在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誦讀千古美文,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季霄凌校長的倡議下,文正實驗學校小學部將誦讀《弟子規》作為德育教育常抓不懈的專案之一。暑假期間,在邱加明主任的帶領下,組織編寫了校本國學經典誦讀教材。各年級必背《弟子規》外,一二年級誦讀《三字經》,三四年級誦讀《晨讀對韻》,五六年級誦讀《千字文》,此外,校本教材中還編入了各年級必背的古詩十五首,現代詩十五首。並組織編寫了教師讀本,在校本培訓期間組織教師印製、裝訂,確保在開學第一天學生能人手一冊校本教材,教師人手一冊國學經典教師讀本。

  開學以來,各班利用早讀時間,課前候課時間,晚自習前晚讀時間以及品德與社會課上,採取多種形式誦讀《三字經》、《弟子規》、《晨讀對韻》、《千字文》,使孩子們暢遊經典詩文的海洋,把經典誦讀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檢驗誦讀成果,小學部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誦讀國學經典,傳承華夏文化”為主題的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本次誦讀比賽分低、中、高三個年級組,以“班級和小組”為形式,在組織教師的認真組織下有序進行。比賽分“齊誦”與“抽測”兩塊進行,小學生們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吟誦,讓人領略經典、感悟文化、享樂其中。千年流傳的文化古韻,伴著稚嫩的聲音,為校園增添了濃厚的文化韻味。

  季霄凌校長介紹說:“孔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聖人,他的思想影響了中國的一代代人。我們在上課前背誦孔子的《弟子規》就是讓孩子們從國學中學習優良品格。讓孩子們懷抱感恩的心,感恩國家,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據瞭解,此次誦讀比賽,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養成優良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浸潤在國學經典的濃濃韻味中。

  小學部辦學六年來,一直將“中華經典誦讀”作為校本研究及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內容。六年來一直堅持開展實驗研究,並努力逐步將誦讀國學經典成為小學部辦學的特色。

  篇三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這樣的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的文字也歷時久遠。從最初的倉頡造字,後來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又經過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經過多年的流傳,有了如今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自然是學養深厚。

  相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因為沒有人能像鍾子期那樣懂得自己的音志。後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瞭解的人。一個“知音”裡,就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萬的詞語中,包含了多少中國的歷史文化。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希望能有一個一心一意的人,就這樣,和他一起走到白頭也不分離。這樣一句家喻戶曉的詩句,沒有堆砌的華麗辭藻,卻扣人心絃,因為它飽含著真情實感。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那麼說起美德,孝順就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育我們長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應當感謝,應當報答。一篇廣告,至今讓我記憶猶新“一個小男孩吃力地端著一大盆水,笑著對媽媽說說‘媽媽,洗腳!’”讓我記憶猶新的,不僅僅是那個小男孩的乖巧,還有他那份發自內心的感謝和至深的愛。他給了我們一個典範,一個讓年幼的孩子尚有這樣的感恩之心,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大家應該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大學畢業,到一個公司應聘。他走進大廳,看見地上有一張紙屑,來應聘的人很多,卻都只顧著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撿起那張紙屑。於是,他走過去撿起紙屑,扔進垃圾桶裡。就是這樣一個舉動,改變了他的命運。他並沒有很高的學歷,卻在這次應聘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那一個小小的舉動。”這樣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行。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讓我們肩負起這個責任“傳承文明,弘揚文化。”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
國學經典伴我行作文
相關知識
國學經典傳承文明日記
國學經典傳承文明作文
國學經典傳承優秀文化
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作文
國學經典傳承傳統文化作文示例
國學經典誦讀感悟作文
國學經典中華誦讀作文
關於國學經典的感悟的作文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作文
國學經典感悟人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