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國學經典的啟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6日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是構成炎黃子孫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質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是文化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實施國學教育,誦讀國學經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在這裡進行著跨時空的對話,傳統國學與現代德育實現了對接,經典風雅潤物無聲,潛移默化薰陶著莘莘學子,傳統文化的光亮在這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燭照心靈,成長身心。

  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世界的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它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鑄造了文明古國的中國心、民族魂,深遠而深刻地影響著每一箇中華兒女,給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深深地烙上了龍的傳人的印記。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是構成炎黃子孫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質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是文化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國人文化生命的種子,對人格的薰陶,**慣的養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988年,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這些當今世界科學精英發表了一個破天荒的宣言,提出:“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頭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充分說明,當今人類的優秀分子,已經深刻地預見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二十一世紀世界和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作用。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責任也有必要繼承和發揚這份文化遺產。

  而被譽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我們,又該如何在一線教書育人,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將國學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呢?

  幾年來,我校教導處和少先隊做了大量的工作:從國學經典書畫賽到國學表演、賽詩文的文化,從晨讀到現場誦經典。學生來真正接觸的是晨讀、午練和國學課。小學生低年級學生每天二三句,十幾個字,早上讀,中午抄,這對學生來說並不是負擔,記住它也並非難事,這樣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幾個學期下來收穫頗豐。然而我卻認為:這麼高深而又博大的中國文化,不是從表面上讀讀抄抄就能理解掌握的。作為我們的老師必須從根本加以重視。

  一、 作為教育者,先受教育。

  《三字經》在結尾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麼遺產。作者的態度是“人遺子,金滿籝;我教子,唯一經。”他說世上許多人為子孫計,留下許多金銀財富給後代,我教育子女,唯有一冊經書而已。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我很贊同這個觀點。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穫是對孩子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作為教師的我們,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一起學**,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學生學**的榜樣和楷模, 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怎麼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呢?所以,在讓學生讀三字經的同時,我們成年人也值得來讀一讀,補一補這一課。讀《三字經》、**《三字經》, 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二、與學生**慣養成教育結合,注重師生引領。

  國學經典的傳承,關鍵在教師。我們可以在上個學期早讀的基礎上,老師花五到十分鐘時間做一個講解與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內涵。讓國學經典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激發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學經典傳承活動中來,增長見識,修養身心,讓國學經典傳承成為學校教育的主題之一。

  同時,加強養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把國學經典與養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國學經典無不滲透著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名言,經久不衰,至今仍散發著勃勃生機和魅力。我們要邊學**國學經典邊與日常生活聯絡,讓學生學會感悟和反省,時時把經典當作一面鏡子和不會說話的老師,督促自己,完善自己言行舉止,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學生。

  三、結合班隊課等活動,在活動中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薰陶。

  如今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等都說明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和嚴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另外,在日常教學和學生相處中, 我們會發現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小學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溫暖床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組織學生們開展的國學經典誦讀、展演、賽詩文活動,看到孩子們繪聲繪色地表演、吟唱,耳邊聽著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古詩文,讓我又重新領略了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魅力,也感受到了對國學經典的的喜愛之情。

  所以,我們在班隊課上、少先隊活動中樹立典型:如自強不息的、勤奮好學的,助人為樂的等等。以榜樣的力量去帶動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學生,同時也從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尊師重教、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世代相傳。

  四、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及愛國情操。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一個節日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表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以此為載體,蒐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另外誦讀國學經典,可以使學生逐漸明白“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儒家的“仁愛”價值取向使他們愛心濃濃,他們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愛長輩,愛班級、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中華文明會在他們的心中深深地紮下根。

  五、與平時閱讀積累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兒童正處於儲備語言的最佳時期,多讀、多背誦一些經典,不僅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記憶力,更有利於小學生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提高文學素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又促進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明顯提高。誦讀過程中,學生認的字會多起來,提高了初讀課文的效率。背誦能力會強起來,課文能很快讀熟,會背,寫文章也會引章據典,語言表達更加豐富,文學知識也會豐富起來。

  六、以國學經典誦讀為契機,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優化。

  通過這些經典薰陶,可以幫助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準則和方法,從中得到做人的樂趣,不斷提升精神境界,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優化。實踐證明,“潤物無聲”的經典誦讀是提升學生品性和修養的有效途徑。在國學經典的浸染下,學生的性情會變得平和,審美情趣更濃,想象創作能力更強,胸懷更為廣闊,富有個性,人格健全。經典作品,為孩子的內心世界塗下亮麗的底色。

  因此,我想在大力倡導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老師思想上的重視,巧妙地利用時機,一定會使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國學思想的薰陶,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同時我也相信在師生的心靈裡播下一顆國學的種子,古樸巨樹必將枝繁葉茂,文雅之花定會處處飄香。

  篇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國學又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學習國學,讓我們領悟其中的精髓,並學以致用.

  記得《論語》中有一句話是“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就在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我寫完作業在院子裡玩。這時,郵遞員送來了我們家訂的報紙,我拿起報紙跑回家,開始翻看。翻著翻著,我被一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體內容這樣的:一對母子在逛商場出來的時候,母親很不經意的把一個礦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親說:“媽媽你把那個瓶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裡吧!”媽媽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扔小瓶子沒事的。”而那個孩子 卻不這麼認為,他跑過去,撿起瓶子扔進了一個離那裡很遠的垃圾箱裡。讀完這篇文章,我合上報紙,思緒萬千:“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而一個大人卻沒有。”“五城連創,人人有責”你看,我們的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一天天起早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城市清潔。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她們的勞動,另一方面,城市的衛生也要我們所有人都 來保持。我們都應該有文中孩子那樣的思想品德,要從自我做起,從細節做起,貴在堅持。

  《三字經》裡有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黃香九歲裡的冬天,每天晚上都用自己弱小的身體替父親把那冰涼的被褥溫暖過來之後,自己才去睡覺。而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小皇帝”們,在家裡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做什麼事總是想讓別人替自己做,而自己不想動手,更不用說去幫助別人了。學習了黃香溫席以後,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做法,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關心體貼別人,多給別人一點愛,因為愛是信任,愛是承擔,愛是分享,愛是榮耀。

  學習國學,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人處事,懂得了感恩,我愛國學,更愛中華文化。

  篇三

  西方的詮釋學提醒我們:傳統是個立足點,讓我們能以某種角度觀察及理解一切。我們的問題在於:這個所謂的“傳統”,在時間上太過漫長,在內容上繁複多樣,實在難以把握其重點。近年流行的國學,正是在嘗試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時代風潮。到目前為止,國學的啟示可以由以下三方面來說明:

  一,自我意識的覺醒

  許多學者在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時,認為西方人重視個體,而我們中國人則強調群體。如果把眼光回溯到源頭,看看儒家在開始時是怎麼說的,就會發現問題沒有那麼單純。

  儒家主張“進德修業”,一個人應該增進德行與培養功業。德是針對自己,業則指向群體。這也是孔子所謂的“修己安人”。只要重視德行,就不可能忽略個體意識。不談自我,豈有德行可言?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孔子心中,仁是德行極致的表現,但其實踐契機全在於“我”的決定。更扼要的說法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匹夫是指平凡百姓,他內心打定了主意,誰也奈何不了。這樣的自我意識還不夠強嗎?

  有一句大家熟悉的話,聽起來讓人振奮,就是:“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只要反省自己,肯定自己有理,那麼即使有千萬人反對我,我照樣向前走去!這句話是孟子轉引自曾子的,而曾子是轉述孔子的話。

  因此,漢代以後的儒家學者,配合政治需要而推廣群體意識,固然是個歷史事實;但是,孔孟思想早已展現了鮮明的自我意識,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二, 群我關係的界定

  自我不能脫離群體而生活,因此自我與群體的關係就須認真對待。儒家在這個議題上多所發揮。從孔子宣稱“鳥獸不可與同群”,到他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立場十分清楚,要在群體中實現個人的生命意義及價值。

  相對於此,一般人認為道家刻意忽視或超越了群我關係,只追求個人心靈的安頓。事實上呢?道家從未忘記個人對群體的責任。老子筆下的“聖人”出現在八十一章中的二十四章中,意指“悟道的統治者”,總是關心天下太平與百姓安危。莊子寫〈人間世〉時,刻意讓孔子與顏回成為主角,認真商議如何勸導國君,以解除百姓的痛苦。他在〈知北遊〉還特別提出一句“外化而內不化”,做為基本主張。所謂外化,就是:外在的生活言行皆與外人同化無異;至於內不化,則是:內心由於悟道而保有無限自由的的廣闊天地,可以完全不受外在干擾。就個人與群體的關係而言,這正是讓人稱羨的修養目標。能夠“順人而不失己”,又能“虛己以遊世”,這顯然不是“消極避世”一詞可以描述的。

  三,人生境界的提升

  人生若無方向,難免浪費時光。學習儒家,不能不嚴肅面對孟子所謂的“人生六境“。前三境談的是“善、信、美”:“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意即:人要依循內心的要求,由真誠而產生向善的力量;接著,以行動實踐善,才是真正的人;然後,完全做到善的要求,就會彰顯人格之美。更高的三境是:“大、聖、神”:“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一般認為儒家只談到聖人為止,但孟子更開拓了一個無限提升的領域,到達“不可知之”,亦即語言與思想皆無法企及的神妙之境。

  同樣的,學習道家,也不能不注意莊子所發明的一些語詞,像“真人、神人、至人、天人”等。他在“人”字之上,另加一字用以表示:單單做個平凡人,活在世間是遠遠不夠的。要成為這種特別的人,首要條件是“悟道”,明白萬物從道而來又迴歸於道。人在道中,宛若魚在海中,一方面要安然接受一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徹底化解情緒波動;另一方面,不妨盡情享受“無所不在的道”所展示的無比美感。一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足以讓人悠然神往。現代人常說“活出自己”,可以調整為“活出更好的自己”或“活出更高明的自己”。至於真想做到“活在當下”,那麼更是非悟道不可,不然如何突破剎那生滅的困境與茫然。道家所提供的觀念與示範,實有歷久彌新的作用。

  四, 結語

  有些人認為現代華人有信仰危機,那麼應向何處尋找救援?“求人不如求己”,這句話對我們中國人實有深刻意義。擁有這麼悠久而高明的文化傳統,怎能視而不見?問題只在於“如何“重新昭示其精采內含與清新活力。

  

國學論語經典心得
品國學經典演講稿
相關知識
學習國學經典的啟示
讀國學經典的啟示
學習國學經典的啟發
國學經典導讀心得體會_學習國學經典的心得體會範文
學習國學經典的改變範文
學習國學經典感悟作文
學習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學習國學經典心得演講稿
國學裡面最經典的句子詩句有
學習國學經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