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垂釣選擇釣魚窩點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想要釣大魚,必須先打窩,這是釣魚人都知道的垂釣俗語,那麼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根據當時溫度選擇水草深淺及疏密

  夏季不同的時間段,氣溫也是不一樣的,相對應的釣魚技巧也是不相同的,在這裡,我們會從夏季的三個時段來說說水草區域選窩技巧。

  1、初夏釣魚

  初夏的南方氣溫一般是在15℃-25℃左右。此時氣溫不是很高,水溫比較適宜大多數魚類的生長,因此魚兒的活性較高,食慾極強,它們多在草內或草區邊緣活動。在以鯽魚或鯉魚為主要物件魚的情況下,早晚或陰雨天出釣應找淺水區的水草邊緣下竿,這是因為早晚或陰雨天時氣候涼爽宜人,此時魚類多在水草的外圍覓食。

  如果是在晴天的中午出釣,氣溫一般能達到25℃以上,此時魚兒通常會在深水區的水草下方避暑覓食,這時我們要在深水區域的稀疏水草叢中打窩,萬萬不可將窩料打在密不透風的稠密水草叢中。雖然水草下方的溫度較低,但稠密的水草會向水中源源不斷地傳遞熱量,使水草下方出現缺氧的情況,此時魚類很少會進入重草區。夏季出釣,魚類的趨氧性是最應該被重視的因素。

  2、盛夏時節

  日間氣溫一般會在20℃~30℃左右。早晨5點至上午9點,空氣溼潤,氣溫較低,魚類大多會在近岸2米以內的淺水區域活動,是手竿釣草的好時機。這時,要將窩子打在水草區的邊緣而不是草區內。

  上午10點以後,強烈的陽光使淺水區域的水溫快速上升,迫使魚類向深水區的稀蔬水草下方轉移,特別是下午2點至5點,氣溫甚至能達到35℃以上,此時驕陽似火,水面熱浪襲人,水中的魚兒也無心進食。如果非要在這個時段下竿施釣,那麼一定要找水深3米以上的深水草區,使用7米以上的長竿釣水草叢的背陰面。

  這是因為水草能夠遮擋住強烈的陽光,有效防止水溫過高,而且深水區的水底較為涼爽,魚類活動空間很大,自然樂於覓食。此時將窩子打在稀疏的水草下,上魚效果明顯好於淺水草區。

  3、夏末秋初時節

  雖然已經立秋,但由於時值”末伏”階段,氣溫和水溫仍然很高,此時釣水草還應延續盛夏釣草區的策略,只有處暑過後,才能按照初夏釣水草的方法選擇釣點。

  二:根據物件魚個體大小來選擇窩點

  使用手竿在草區內部施釣,由於釣線受水草阻礙,釣者無法正常遛魚,因此在草區內部只適宜釣取個體較小的物件魚;若釣者想釣獲個體在500克以上的大魚,為了避免跑魚或損壞釣組,就只能在水草區邊緣下鉤,而且物件魚的個體越大,釣點和水草邊緣之間的距離就要越大,這樣更便於遛魚。

  所以,在已知水中魚兒個體較大的情況下,釣者就不能在草區內下竿。只有釣場中的物件魚個體較小,而且釣者使用的是硬調釣竿,可以直接飛魚出水的情況下,才可以在草區內下竿。

  三:夜釣莫挨草

  很多釣友在白天垂釣選擇草邊或是草窩大有收穫,於是夜釣時也準備選擇草邊或草窩釣,結果卻非常反常,收穫不理想。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原理很簡單。由於光合作用,水草會在白天向水中釋放氧氣,但在夜間則吸收水中的氧氣,致使水草區內的含氧量降低,尤其在酷暑高溫的天氣,這種現象更為突出。

  因此,喜歡夜釣的釣友應牢記這—點,當你在盛夏享受夜釣帶來的清涼時,切忌將窩子打在水草區內部。夜間水草區內的含氧量較外圍低,魚類會因趨氧性而游到明水區活動覓食。有釣魚諺語說到:“夜釣莫挨草,挨草釣不到。”只有到了白天,水草被陽光照射後,魚類才會向水草區靠近。

  四:釣草要準備合適的釣具

  所以,有水草的地方,不要盲目下竿,要根據自己對氣溫魚體大小做出合理的分析之後,再來確定應該如何去釣魚。除了這些原因之外,水草區域選擇技巧還提醒我們,釣草還要準備合適的釣具,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首先,釣草洞最好使用更調竿,使用長竿短線的釣法也是不錯的。在淺水區釣草,最好不要使用立漂,而使用七星漂做釣。還有釣草洞或是草邊時,最好使用單鉤垂釣,如果使用雙鉤的話,在中魚之後魚兒在草洞中穿梭,另一空鉤會鉤住草根導致跑魚。

 

  

長竿短線選擇技巧
夏季選擇釣魚位點技巧
相關知識
夏季垂釣選擇釣魚窩點技巧
夏季如何選擇釣魚點
夏季如何選擇釣時和釣點
夏季如何選擇釣時以及釣點
夏季適合選擇什麼天氣釣鯉魚
夏季選擇釣魚位點技巧
夏季釣魚挑選釣魚位點技巧
春季釣鯽魚選擇釣魚位點技巧
江河垂釣選擇釣點的技巧掌握
野外選擇釣魚位點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