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健康標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你知道是什麼?下面小編告訴你是什麼,一起來了解吧!

  心理健康的認識: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 環境,具有完善的 個性特徵;且其認知, 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 調控能力。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從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 健康的基本特徵。

  肖漢仕教授認為: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 情感適當、 意志合理、態度積極、 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與心理健康相對應的是心理 亞健康以及心理病態。心理健康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義,衡量標準也有所不同。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麼什麼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標準具體與客觀。瞭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當人們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 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鍊,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準,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主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並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 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園環境、功能環境的改善為主,人文環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提供科學、健康、專業的指導。“新健康教育”在學校建設了專門的健康指導室*** 心理諮詢室***,配備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長期駐校,以開設心理課程和開展課外活動等方法引導學生的健康心理髮展。同時,開設“親情聊天室”,為親情的連線開啟通道,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鋪就一條暢途。

  是什麼?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瞭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 人際關係;

  八、能適度地發洩自己的情緒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夠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夠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英語演講
夏季防流感有什麼方法小妙招
相關知識
心理學健康標準
有關大學生心理學健康教育淺析的論文
心理學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論文參考
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文章
大學心理健康標準格式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標準的參考論文
孩子心理健康標準的手抄報
兒童心理健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