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童年的情感散文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童年是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童年的遊戲更是難得的寶石,童年無論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在日復一日的歲月裡它都會成為生命中最誘人的磁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憶童年

  去年秋天的一個傍晚,一個陌生的電話響起,就在我遲疑著接起電話的時候,一個陌生的聲音叫出了我的名字“高輝”,萬千的詫異。簡單的寒暄,還是讓我沒有回過神來,仿若天外來音一般。直到同學把我拉進了一個微信群裡,看見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一句句親切的問候,才讓我真切的感覺到“我找到了失散28年的小學同學們”。在此之前,我只是低著頭一味地往前走,當故人喚起我的名字時,暮然回首,家原來就在那個不遠的地方,回憶也在那個不遠的地方。

  一位同學發來了一張照片,陌生的畫面,卻讓我有一種親切的暖流湧上心頭,湧上眼角。一句“這是你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地方呀!”徹底讓這股暖流洶湧而出,“是什麼樣的深情厚誼,能對我30多年前的喜好,牢牢記住,念念不忘呀?”

  不知過了多久,重又拿起照片,仔細地端詳起來:湖面沒有記憶中的大了,湖水少了,湖邊茂密的蘆葦蕩不見了,依稀的野鴨子也不知了去向,山也不似記憶中的挺拔高聳了。不知是我們長高了,長大了,還是白湖老了,紅山的背駝了。

  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就是白湖了,那是我的神祕花園:有一種葉子像小蔥,根是白色球形的植物,我們叫它“老挖蒜”,挖出它的根,嚼著有甜絲絲的味道;有一種如指甲大小,綠色球形的果實,有著黃色的條紋,我們叫它“野西瓜”,據說可以治療風溼;有一種不知名字的植物,枝幹上長滿尖利的棘刺,卻也能在乾旱的戈壁灘上開出繁茂的黃色小花;螞蚱在蘆葦叢裡是綠色的,而在戈壁灘上就是黃褐色的了,人一走過,它們伸開紅褐色的翅膀飛起,很是好看;蘆葦叢給你最好的禮物就是清香的葉子,和像小棒槌一樣的蒲棒;蘆葦葉上停歇的蜻蜓,也被我們捉來,用一根細繩綁在它的尾巴上,看它飛著,我們跟在後面追,好似我們也長上了翅膀,飛上了天空;湖水,在大人的再三警告下,是不敢冒犯的;炎炎夏日的中午,頂著驕陽去爬山,累了,想坐下來歇一歇,可屁股剛挨著地,就被滾燙的石頭彈了起來;湖邊不遠處的樹林裡,莊稼地頭,有時也能見著幾棵肉肉的開著小紫花的植物,長大了在《本草綱目》中看到,才知道它叫“肉蓯蓉”;如果你運氣好的話,還能在草窩裡發現幾顆鳥蛋……這個祕密花園給我童年帶來了太多的驚奇和樂趣。

  學生時代的同學很多,但唯有小學的同學,每每想起,那一張張無邪的臉,就莫名有一種家人般的親切:安老師不急不緩的聲音,總是給我們細細的講解每一個知識點;杜巍巍的大個子,跑步時的速度,讓我很是不甘心;把樑勇視若珍寶的小人書借來看;汪曉強那備受折磨的小眼鏡;史波脖子上掛著的第一個可以掐秒計時的電子錶;施南飛的考試成績,我是總也比不過呀;李海濤出的每一期漂亮的板報……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

  在這個微信家裡,找到了小時候要好的朋友_陶圓圓,想起來兒時:敲她家後窗,叫她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去她家寫作業,她總是坐在方桌靠裡的位置,而我坐在外邊的一面;冬天,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剪成各種漂亮的圖案,放在一個個小盒子裡,注滿水,放一根小繩在裡面,將盒子放在院子裡。經過一個晚上的洗禮,大清早我們就能把一個個驚喜,掛在樹上,晾衣繩上了,一個個冰晶很是好看!冬天雪下得很厚了,我們就去滑冰,拉著父親自制的爬犁,爬上小山頂,隨著我們滑下來的,不但有呼嘯的風聲,還有咯咯的笑聲……後來圓圓轉學去了湖州。圓圓的爸爸給我帶來了一包巧克力,每天拿出一個,看著不同的動物圖案,融化著甜甜的味道,想著圓圓甜甜的酒窩……不知不覺我的童年就過去了。

  這個群就如同一個家,同學們就是我的家人。家和家人就是:你走的再遠,她也在那裡等著你;你想或不想,她也在那裡等著你,不離不棄,永遠相依!

  :水上的童年

  我的童年,像大多農村娃一樣生性頑皮,野的很。爬樹掏鳥窩捉知了那是家常便飯,下河摸魚跑地裡扒瓜那更是小菜一碟;有時玩兒瘋了還會捉條小蛇拿來玩耍,鄉下長大的孩子打小就不知道啥叫害怕,倒也並非有意,只圖好玩兒罷了!

  那個年代的孩子,家家如是;不像現在有公園遊樂場,有父母家人的看護陪伴。農村天地很大,只要你願意哪裡都是樂園,只須保證安全、不犯錯,大人一般不會過多的干涉。

  現在想來,那段童年時光是如此的美好而充實。一起出生一起成長的小夥伴無憂無慮的,每天在一起玩耍嬉戲,餓了一起吃喝,困了累了在林蔭下隨意找個地兒,鋪上點兒啥就能呼呼的睡上一覺。

  一條小河蜿蜒曲折,從村西邊一路連線起了所有的池塘溝渠,打記事兒起,村裡的水就沒有乾涸過。於是不覺間,水便成了孩子們最鍾情的樂園。

  每年開春河裡的冰化盡,岸邊的柳樹也慢慢的萌發出融融的綠意;輕風徐來,柳絲頑皮的垂入水裡,輕輕撥動著漣漪,偶爾一兩條小魚遊過,吐出幾個泡泡,便會惹得孩子們一陣歡呼。這時節水涼得很,萬不能下去的,便四下裡找來些石子,鉚足了力氣朝小魚兒游去的方向丟去;魚自然不會被打到,那些小東西早沉水底了。於是比賽“打水漂”!瞧瞧,孩子們貓下腰用手指捏住石片兒,貼著水面飛了出去,劃過水面彈起又落下來,在水面上激打出一個個水花。技術好的可以飛出十幾二十個旋,輸掉的就沒得玩了,只負責幫贏家撿石片,只玩兒到胳膊痠痛才作罷。盤膝坐在樹蔭下吹吹風,愜意的很。

  夏日的午後是一年中最最難熬的。吃過午飯本想休息下,樹上的知了卻扯開了喉嚨叫個不停,索性約上幾個小夥伴,洗澡去!岸邊上,脫去衣服,伸伸胳膊蹬蹬腿,一個猛子便扎進水裡。河水被日頭晒的微熱,下面卻是涼的,泡在裡面好不舒坦!只一會兒功夫,水下便成了人粥。膽大水性好的在水裡捉起了迷藏,小一點的孩子們划著“狗刨”游來游去。遊累了可以躺在水面休憩,看似一動不動的,也不會沉下去。

  常有搗蛋鬼偷偷藏起人家的衣服,上得岸來尋不到衣服的那位光著腚,急的在上面團團轉,引得小夥伴們鬨堂大笑!藏衣服那傢伙看夠了西洋鏡早溜掉了,否則被扔進水裡是肯定的。

  夏秋之交是捉魚的好時節。此時水不涼,魚也正肥。反正也是閒的沒事做,乾脆摸魚去!河裡以及深水溏讓大人們去淘、去網,小夥伴們直奔水淺的地兒。水是少了魚可不少,許是被攪動的緣故,小魚兒四下裡亂竄,經常會撞到腿上。看一個個全神貫注的屏住呼吸,手伸進水下慢慢摸索,等魚靠近了迅速合掌,摸到了!岸上一片歡呼;隨手將魚甩到岸上,自會有人撿進桶裡盆裡。最好摸的當屬鯽魚和麥穗,偶爾也會有一兩條小鯉魚撞上槍口,最難逮的恐怕要算泥鰍了,這傢伙全身滑溜溜的,總是紮在亂泥裡,所以孩子們大多都不喜歡它。

  待到傍晚上岸,將捉到的魚按人頭分掉,各自拿回家去;有時乾脆就帶到一家,有勞嬸子大媽們幫忙做熟。見到自己的戰利品被擺上飯桌,心裡總是美滋滋的,大家一起狼吞虎嚥,別提有多高興了!

  冬至節過後,水面結起了冰,起初的冰面還很脆弱,人是不能上去的,便在心裡盼望著溫度再低一些,冰再厚實些。等天上飄過幾場鵝毛大雪,冰面上沸騰起來了!打掃乾淨冰面,翻找出鞭子和陀螺,你玩兒你的,我玩兒我的,到處是甩動鞭鞘的聲響;有的孩子則是打著“滑刺溜”穿梭其間,品評著誰的陀螺做的好看,那個轉的更久。

  有巧手的家長為孩子做的滑雪車此刻也搬到了冰面;說是車,其實就是在一塊木板的兩側附上了鐵條。有的坐在車上手拿兩把鋼釺子自己滑行,更多的是與人合作輪流在後面推。更有膽大的將家裡的自行車騎到冰上面,冰上不同於路面,稍有疏忽就會弄個人仰車翻。你瞧,那邊倆傢伙正躺在冰上面揉著屁股大笑呢;好在穿得棉衣厚實,爬起來拍拍身上的雪,那車子滑出去幾十米外呢!

  常聽人抱怨,現在的孩子太嬌氣,性格也不太開朗;農村孩子從不擔心這個,他們的生活很充實,一樣緊張的學習,閒暇時還會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熱情去親近大自然,陶醉其中,並收穫著更多的開心和快樂。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夢,那裡面的故事值得一生回味!

  :童年的紅雞蛋

  中午去姨媽家吃飯,姨媽準備了滿桌的美食,還有她精心製作的艾葉蛋。看看擺在我面前的各種菜餚和艾葉蛋,說實話,我真的沒有什麼食慾。我先選擇了一點美食,最終我沒有吃艾葉蛋。

  飯後,看看擺在桌上的艾葉蛋,我有點小愧疚,姨媽那麼精心準備,我卻沒有迫不及待吃蛋的慾望,何況今天還是立夏節。

  看著一個個有點淡灰色蛋殼的艾葉蛋,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童年的紅雞蛋。

  記得童年時代,我們小孩子最喜歡過立夏節了,當時我不知道什麼是立夏節,只知道是吃蛋節,知道那天的蛋不但好吃而且好玩。那時平時只要能吃到一個雞蛋,就很開心的事情了。所以平日裡我們最喜歡的菜就是雞蛋炒辣椒,只要有一點點辣椒或者一點點蛋抑或一點點辣椒炒蛋的湯汁,一晚飯不消幾下就吃完了,還有回味的餘地。如果能吃上一個完整的蛋,那真是可以美一天的事情。所以我們小孩子就是特別喜歡雞蛋節,特別期待雞蛋節節,特別回味雞蛋節。

  依稀記得,雞蛋節的前幾天,我就會不停地問媽媽還有幾天是雞蛋節了!之後就會掰著手指一天一天等待。雞蛋節那天,媽媽會很早起來煮很多雞蛋,最重要的是媽媽會在每個雞蛋的殼上塗上紅色,代表著孩子們平安長大,生活越過越紅火。媽媽說立夏節是小孩子的節日,不管家裡的經濟好壞,這一天是一定要滿足孩子們吃雞蛋的願望,讓孩子們吃一個夠。媽媽給每個人煎了一個荷包蛋,看著煎得有點金黃的荷包蛋,還沒有吃我就想流口水了,我端起碗,小心翼翼地夾起荷包蛋,剛想大吃一口,又捨不得,只是用牙齒輕輕咬了一點點雞蛋,又馬上放回到碗裡,朝媽媽爸爸姐姐他們作了一個鬼臉,嘴裡連連說:“好吃!”然後舔了舔嘴脣。又看看碗裡的荷包蛋,實在忍不住了,夾起雞蛋大咬了一口,然後就一口一口把四周的雞蛋白吃了,最後只剩下中間煎得金黃的雞蛋黃捨不得吃。這時媽媽說:“快吃!要上學了。”我這才特別不捨地小心翼翼地把蛋黃吃了。現在想想,當時那種感覺太好了!似乎荷包蛋的香味至今還在我的味蕾瀰漫。

  早餐後,我用毛線網兜著兩個紅殼雞蛋就去學校了。一到學校,可熱鬧呢?

  很多同學帶著紅色雞蛋早早來到了學校,大家不光要比誰的雞蛋更大,更要比誰的雞蛋殼更硬,因為大家要槓雞蛋比賽。只見一個男生拿起自己一個紅雞蛋砸向一個女生的紅雞蛋,周圍的同學都屏住呼吸,都想知道誰的鴨蛋殼更厲害,先是兩個雞蛋輕輕一碰,之後“砰”兩個鴨蛋重重一碰,大家立馬圍過去看誰的鴨蛋破了,誰的破了誰就要馬上吃掉雞蛋。全班同學就這樣互相槓雞蛋,槓贏的得意無比,槓輸的一臉沮喪,有些女生,槓雞蛋輸了就急得哭起來。我帶的兩個蛋不捨得槓也不捨得吃,就小心翼翼地留著,直到中午帶回家。上課了,同學們也沒有心思,一個勁地等下課鈴聲。這一天我們就是在這樣槓雞蛋的節奏裡度過的。

  這就是我童年時對吃雞蛋的慾望。

  我就想,為何我現在對雞蛋的慾望和童年時的不同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童年物質緊缺所以對吃雞蛋慾望大,現在物質豐富,自然對吃雞蛋慾望小了。

  由此我想到了捷克斯洛伐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經典臺詞:“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童年時代,家裡生活不富裕,也許我們都要承受來自生活的貧窮、飢餓、旁人的冷眼和改變現狀的慾望等等,可是我們卻都會在承受這些的同時特別珍惜擁有的一點一滴,並且會帶著這些重壓想方設法去改變,通過改變去贏得新生活。這樣有慾望的生活雖然重卻是有期盼的。

  相反,而今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按理是好事。可是好的生活反而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慾望了。滿桌的美味佳餚,我們懶得動筷子;滿櫃子的漂亮衣服,覺得穿哪一件都不會有太大的欣喜;祖國的名山大川,覺得到哪裡都似乎是一樣的山,一樣的水,沒有一點欣喜若狂的感覺;面對親人、朋友、同事好像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心中泛不起多少波瀾的感覺……

  這也許就是生命中的輕吧!當一個輕得什麼都不太想時,那種輕,輕得就像一個氣球,飄在空中,無所依託,不知何處是落腳的地方。生命中沒有一種讓自己身心亢奮的內驅動力,沒有熱情、激情和豪情。這樣的生活如同一棵枯死在茫茫沙海的胡楊樹和約旦與以色列之間的死海一樣,毫無生機和活力。

  所以壓倒生命的不是生活中的重,而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驕傲勇敢的現代人,也許我們擁有很多很多,但是,我想:也許我們最不能丟失的就是生命的動力。願朋友們時時憶起童年的紅雞蛋,告訴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樂趣。
 

最新關於西湖的散文文章
最新關於雨的精短散文
相關知識
憶童年的情感散文文章
有關童年的情感散文佳作
描寫憶童年的優美散文
關於童年的隨感散文文章
關於十年的情感散文隨筆
關於十年的情感散文隨筆
回憶童年的抒情散文隨筆
回憶童年的抒情散文作品
回憶童年的抒情散文
回憶童年的抒情散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