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論述類文章閱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如何寫好論述類文章?論述類文章最重要的清晰表明自己的觀點,並用有利的例子去證明自己的觀點,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論思想與靈魂

  人們常說:“寫文章要思想先行。”我卻不以為然。所謂思想先行即為寫文章而寫文章,我們常說,我們現在悟出的道理在古代早已被論述完備,其實不完全這樣,我們與古代有時空的差異,況且我們以現代人的思維看待問題往往需要創新,即所謂思想並不只是傳承,而我們在文章中論述的思想常與前人文章不謀而合,這便是我們稱作的英雄所見略同。可是,正是這種英雄所見略同讓你失去創新的意念,甚至以自己的思想為榮,而其實是自己將自己帶進了一個誤區,自己本身的為寫作而寫作的邏輯思維,讓你不僅不能體會到寫作的樂趣而且深陷於這種泥潭中無法自拔。最後就是挖空心思去曲意逢迎。

  而我們所謂靈魂者與思想截然不同。靈魂即生命最原始最本質的發自內心深處的潛在意識。而釋放出靈魂深處的東西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而這種最高境界往往就只是隨心而發之感,常用這種心態寫作的人往往不追求任何形式,以自己高度原始的純潔心境抒發自己真正的所想所感而不拘泥於這種思想是與常人相悖的邏輯思維,也不至於置身於那種本不想要卻被強加的怪圈。

  靈魂似乎於一般人來看是有美與醜的,其實也不然,世間萬物相生相剋又相互轉化,有時善即是惡,惡即是善。所謂善常是“積極”的思想,其實,現代人所謂“積極”的思想有時卻是那些“追求理想”的無稽之談,若人生來便是為追求而追求則不如不生,而有成就的人常常無意間成功,只是我們將他們研究的過程視為一種追求,其實他們最成功的並不是那些我們所認為的追求,他們往往是出於靈魂中的一種潛意識,而所謂擁有“積極”思想的人只是一般人習慣於強加給自己的一種枷鎖,有時這個枷鎖便是作惡的本源。

  比起生來便是惡,我更相信生來的靈魂是純潔的,而這純潔的靈魂可能會因站讓塵世而留下痕跡,但重要的是受到思想的枷鎖而扭曲。

  如果能夠將靈魂一嘴輕鬆的姿態釋放出來,那麼相信會比一成不變的思想更有成效。

  :播種?豐收

  你付出了努力,接受了成功;你付出了真誠,接受了友誼;你接受了榮譽,付出了艱辛;你接受了愛情,付出了忠貞……接受與付出,就是這樣意味深長,讓人琢磨不透。?

  我喜歡接受的痛快,付出的慷慨。如果付出是春天播種的辛勞,那麼接受就是秋天豐收的喜悅。別林斯基曾經這樣說:"在失望的荒地上付出你寬大的胸懷,在希望的沃土上會得到你心靈的慰藉。"是啊,當你手捧玫瑰,那誘人的香氣飄入心扉時,你會感到心靈彷彿被晶瑩剔透的水流洗刷過一樣舒暢愉悅。?我喜歡接受的美麗,付出的偉大。如果付出是充滿荊棘的漫漫征途,那麼接受就是到達後蜂飛蝶舞的錦簇花團。歷史滾滾前進的車輪告訴我們,沒有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氣節,哪會有新中國初升的太陽?歷史漫漫的長幅畫卷告訴我們,沒有科學家的鑽研開拓,得出偉大的結論,哪會有如今的美好生活?前輩在"山重水複"中付出,我們在"柳暗花明"中接受。?

  我喜歡接受的公平,付出的豁達。如果付出是儲藏真誠的貨輪,那麼接受就是滿載而歸的貨物。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獲得真摯的友誼需要付出,付出真摯的友誼枰?豢派屏即拷嗟男摹R環莞?牛?環菔棧瘛=郵苡敫凍鼉褪欽庋??繽?酌艿幕鋨椋?斡安煥搿*?/P>

  接受不需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語,只需"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心。付出不需要"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痛苦,只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信心。?

  攜一縷接受的陽光,系一絲付出的綢帶,整理行裝,踏上實現自我的道路!

  點評:開篇巧引古詩詞名句,形象地點出了"接受"與"付出"的內在聯絡,起筆不俗。然後從三個層面展開論述,反覆強調沒有"付出"便沒有收穫的主旨,思路清晰,論述充分,表達富有思辯性和哲理意味。?

  看似信手拈來的名言,不僅增添了文彩而且加深了底蘊,小作者行文的大氣與才情讓人刮目相看。

  :動手比動口更重要

  一位姑娘被玻璃片紮了鞋,滿懷感概地說一聲:“唉,中國人的公德心呀……”然而她自己卻也是全然不理那扎人的玻璃碴兒,指袖而去,這真是應了一句古語:“君子動口不動手”。我不由想到:動手比動口更為重要。

  誠然,動口總還是必要的,然而光動口不去動手幹,是很難解決什麼實際問題的。有人在評價聞一多先生時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動的高標。”這正是將動口與動手緊密地結合起來了。如果聞一多先生只是“口的巨人”,那他也不可能成為民盟的領袖人物,就是能成為領袖也不會有突出的業績。

  動口總是無濟大事,真正成事還靠動手。玻璃紮了鞋,不動手掃開它,它仍會扎鞋;樹上的果子你不去摘它,它不會自動跑進筐子裡,這是很明白的道理。愛因斯坦成功的“公式”中就有“少說空話”這一條。

  多動手去幹,這對於我們現在來說尤為重要。改革光憑口是“改不出來”的;全國人民的“小康”,也不是光憑口說出來的。要改革,要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要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在“動口”的同時,尤其注意“動手”,真抓實幹,堅持到底。

  

初中孟子的文章
初中離別文章
相關知識
初中論述類文章閱讀
高一語文論述類文字閱讀指導
初中英語的文章閱讀
高考社科類文章閱讀
適合初中生的英文詩閱讀
現代文文學作品類文章閱讀技巧
狀物類文章閱讀
哲學類文章閱讀
寫景類文章閱讀
成長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