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類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西方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建立了歷史上最龐大、最全面的哲學體系。“絕對精神”經過漫長的辨證運動不斷豐富自身,最後在其自己的哲學中返回自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摘 要]哲學是思的活動.現當代哲學雖然呈現為不同流派,卻無一例外地表達著對生命意義的追尋,秉承著“能否思想”到“有無意義”的內在邏輯。本文通過對西方哲學史的梳理,闡述後現代哲學如何體現西方哲學的內在邏輯。

  [關鍵詞]內在邏輯 能否思想 有無意義 後現代哲學

  [中圖分類號]B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489***2009***07-0125-02

  哲學源於疑問:人何以存在?存在何以思考?存在有無意義?面對這些問題,人不可能侷限於實存著的東西,而是轉化為對世界和生命意義的強烈追問。這是一種尋根究底、永不滿足的探尋。正如亞里士多德說的“求知是人的本性”。哲學探討圍繞人本身,在追求外物本質的過程中更深刻地體現了對命運的追尋、對智慧境界的嚮往和對人生意義的拷問。

  一、從“能否思想”到“有無意義”

  古希臘哲學家懷著特有的探求事物的好奇心,開始構建其精神家園。這是對人與自然、自我與外物以及思維與存在關係的最初探索。巴門尼德提出的著名命題:“作為思想和作為存在是同一回事情”,即是說,感性認識不可能確立知識與物件的同一性,惟有理性認識才能達到這一點。巴門尼德自覺不自覺地看到了能否思想與是否存在的內在關聯。能思指人的理性認識,不能思指人的感性認識.凡是能思想的東西就具有哲學的真實性和現實性,就是“存在”,反之,就是“非存在”,不能成為哲學的世界。

  到了近代,西方哲學開始了知識論轉向,人們用理性把握世界。笛卡爾認為,“我思故我在”,“我是一個實體,這個實體的全部本質或本性只是思想.”一方面當我否定所有的事物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的存在時,因為我在懷疑或思想,我仍然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如果我停止了思想,我就不存在了。所以,只有一種屬性屬於我,與我不可分,這就是思想。

  康德哲學認為在認識領域,理性作為思辨能力,以先天的知性範疇規整感性材料,構造知識;在實踐領域,則以理性自身具有的先天道德律規範人的行為,為人類的實踐活動和營造人性的生活世界指明瞭方向。

  西方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建立了歷史上最龐大、最全面的哲學體系。“絕對精神”經過漫長的辨證運動不斷豐富自身,最後在其自己的哲學中返回自身。因此,哲學的真實性就在於”對事物的思維著的考察”,“能否思想”是哲學活動的本質規定。

  然而西方哲學在以“能否思想”作為哲學真實性的判斷原則的同時,也包含著一個悖論:即對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的遮蔽。這樣,現代西方哲學的許多流派在力圖是哲學研究從關心天體世界到關懷人間世界時,就明確提出了人的生命的意義問題。意義問題是人所特有的,寓於人類的生活世界之中,除人之外的自然界、動物界都是無意義的,把“有無意義”作為判定哲學的真實性和現實性的標準,就使研究意義的現代哲學超越了近代知識論哲學,成為面向人類生活和人生意義的哲學。

  胡塞爾以先驗還原的方法試圖重新建立一門作為嚴格科學的哲學,他的現象學也因此成為20世紀哲學的基點.海德格爾立足於現象學的基礎上,認為存在先於意識,在我們進行思考與行動之前,我們已經被拋在世了,人類此在的存在方式就是理解與解釋.伽達默爾把海德格爾哲學潛在著的理解的本體論維度挖掘出來,並把理解與解釋事件擴大到人文世界的各個方面,就形成了“視界融合、效果歷史”的哲學解釋學.從胡塞爾的現象學到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再到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有無意義”構成了德國當代哲學的主題,也成為當代西方哲學的主題.

  通過上述對現代哲學的簡單梳理,我們不難發現,雖然現代哲學不再追問世界的始基是什麼,不再探尋認識何以可能等問題,但它不是一個哲學各派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大的過程,而是一個在思維方式上日趨走向統一的過程。換言之,現代哲學的各家各派,不論它們之間存有多麼大的差異,它們均是在生活世界觀之下進行思維的,均在由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迴歸,是面向人類生活和人生意義的哲學。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的不斷轉向表明哲學的實質是對人類生存方式及其發展道路的自覺反思.從“能否思想”到“有無意義”是西方哲學一以貫之的內在邏輯。

  二、後現代哲學的真實意蘊

  “後現代”這個詞最初產生於20世紀40、50年代的建築學、詩歌等領域,表示不同於傳統的、個性化的風格。到了上世紀60年代,表現為一種文化現象。之後,該詞被賦予一種哲學的概念。

  “現代性的終結”,是時常掛在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嘴邊的一句口號。如果從內容上看,這句口號包含了這樣三個方面,即“哲學的終結”***思潮哲學和體系哲學的死亡***、“真理的終結”***絕對真理和理性原則的死亡***、“人的終結”***主體地位和人類中心的死亡***。這三個“終結”,體現著後現代思潮的基本趨向。

  所謂“哲學的終結”,就是要求結束兩千年來思辨哲學一統天下的局面,徹底擺脫西方哲學的形而上學傳統。羅蒂認為,“我們不應企圖獲得一種接替認識論的學科,而寧可企圖使自己擺脫認為哲學應當以發現永恆研究構架為中心這樣的看法。我們特別應當使自己擺脫這樣的看法,即哲學可說明科學留下的未予說明的東西。按我的觀點,發展一種‘普適語用學’或‘先驗解釋學’的企圖,是極其可疑的。”

  德里達的“解構哲學”更是直指西方傳統哲學的中心結構。他認為,西方哲學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確定中心結構的過程。這個中心結構可以是理念、精神、實體、上帝、意識、秩序等。由於這個中心結構的確立,傳統哲學建立了一個以二元對立為基礎的“在場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 of presence***。“從柏拉圖到盧梭,從笛卡爾到胡塞爾,整個西方哲學都設定先有善爾後有惡,先有肯定爾後有否定,先有本質爾後有非本質,先有單一爾後有繁複,先有必然爾後有偶然,先有原本爾後有模仿。這並非是形而上學態度的一面,而是其基本要求,是其最永恆、最深刻、最內在的程式。”

  “真理的終結”伴隨著“哲學的終結”而來。幾千年來,“本質主義”和“基礎主義”是貫穿在西方哲學發展過程中的一根紅線。而以德里達為代表的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們,壓根就不相信終極本質的存在,不相信客觀真理的存在。因而,他們舉起了“反基礎主義”和“反本質主義”兩面大旗。

  羅蒂提出,無論是傳統的基礎主義還是現代的基礎主義,都把追求基礎和超驗本體作為哲學的根本任務。在體系哲學那裡,這個基礎和超驗本體就是永恆不變的絕對真理。事實上,根本不存在絕對真理以及作為世界本體的“基礎”。真理並不是對實在的反映,而只是我們加以相信的東西而已。只要我們是面對變化無常的經驗世界,我們就會從偶然性出發,從而放棄對絕對真理的追求。

  “人的終結”,或者說“主體問題”是後現代主義哲學極力探究的一個形而上學問題。德里達和福科等人將人本主義視為形而上學,提出了“主體移心”的反人類中心主義。根據他們的觀點,西方傳統人本主義有著三個致命的錯誤。一是賦予人一種普遍的理性本質,將人類視為宇宙的精華和萬物的靈長,從而得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主張;二是強調人作為思維主體所具備的自律意識和構成意識,在康德那裡得出了“人為自然立法”的結論;三是在人類的理性認識和社會進步之間劃上了一個等號,相信科學的發展會推動社會的進步。

  重新思考“主體問題”,在後現代哲學那裡,也就是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啟蒙運動以來,“人類中心主義”不但沒有實現主體的張揚,反而導致了主體的失敗。現代人不僅要面對社會文化危機,而且還要面對全球的生態環境問題帶來的危機。現代人並沒有體驗到人的主體性存在,而是感受到人的非主體化趨勢。在舊的價值體系被破滅之後,後現代主義哲學試圖重新找到人類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由上可見,後現代主義 哲學對於西方傳統和現代哲學的終結並不意味著後現代主義哲學家要否定人類所有的文明,而是通過對傳統與現代文明的批判來改變人們對自然、 社會、 文化和人的傳統的、單一的和確定不變的看法,從而把人與自然、社會協調起來。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們在終結西方傳統和現代哲學的同時也在建構著新的價值基準。在後現代主義哲學中,每個流派都在追尋著各自理論不同的意義。

  三、後現代主義哲學仍然體現著西方哲學的內在邏輯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後現代”的“後”其實是一種“辯證性的反”,也就是指它的存在跟前面出現的原因、現象等是具有連續性的,它在這種連續性中以一種反省的態度,嘗試去反抗前面的現象。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說,“後現代”的“後”,又具有叛逆、抗拒、顛覆的意味。“後現代”可以說是現代社會或工業社會 發展到一個巔峰後的一種逆轉。一旦社會發展到一個高峰,人便會開始反問:“這樣的社會好嗎?”人們感激機器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的同時,又開始厭煩機器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為此,他們想把機器一腳踢開,重新生活于田園,迴歸大自然。後現代哲學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反思,以人的生存價值為研究物件,在批判現代哲學的基礎上提出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人文情懷,為人們觀察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也使世界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探究生命意義的途徑和方法,是人的內在需要和精神需求,它從人自身出發對包括自身在內的整個世界的投射,是人類生命活力的象徵意義。只有在活生生的生命中,在比較純粹的意識體驗裡,人們才能獲得一種關於人生活意義其問題回答的可能;人們才能理解,意義乃是人對於世界之整體的一種體驗。正因為人是意義,所以才會有意義的世界及意義的結果,從而在根本上反叛虛無。

  哲學只要存在,它就會隨著人性的發展而發展,但它的發展方式是自我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從今天對人的本性的反思和理解來說,就會看到人之為人的那個本性並不是“被給定的”,而是屬於人的“自為的”本性。人的“自為”本性必然體現在人乃是作為一種追求和超越的存在。人總要在自然世界中去蘊注自己的追求,體現自己的超越,表達自己的意義。從古代的本體論,近代的認識論轉向,現代的 語言學轉向,後現代哲學的虛無,實質都是哲學不斷實現自我、人不斷超越自我的歷程,表達“能否思想”到“有無意義”的程序。所謂後現代哲學對現代哲學的破壞傾向絕不可能意味著哲學從此成為歷史的垃圾,而這恰好就是哲學本身的一種發展方式。對意義本身的追尋依然是後現代主義不懈努力的方向,也正是由於後現代哲學的反意義使後現代主義哲學獲得意義本身。因此後現代主義哲學仍然體現著西方哲學“有無意義”的內在邏輯。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電影觀後感
西方哲學大二期末論文
相關知識
西方哲學類的論文
關於西方哲學史的論文
社會哲學類的論文
有關哲學類的論文
西方哲學期末論文
教育哲學類的論文
現代西方哲學思潮論文
現代西方哲學評介論文
中西方哲學差異論文
哲學類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