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檢查的結果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血常規檢查是我們就診醫院時最常見的檢查方式之一,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報告上的各項數值來判讀身體健康與否,由此可見血常規檢查的重要性。但多數患者面對血常規檢查報告是都不值所謂。那麼,血常規檢查報告看不懂怎麼辦?下面由小編給大家詳細解讀。

  血常規檢查報告各項數值變化意義

  血常規檢查是對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這三個系統的量和質進行檢測和分析,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等。

  1.血紅蛋白***Hb***:

  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170~200g/L。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降低:貧血,出血

  2.紅細胞***RBC***計數:

  正常男性為400萬~550萬/L,女性為350萬~500萬/L,新生兒為600萬~700萬/L。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降低:貧血,出血

  3.白細胞***WBC***計數:

  正常成人為4000~10000/L,新生兒為15000~20000/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L。增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排除白血病;降低: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a.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增高:細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b.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增高: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

  c.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面板病;增高: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d.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e.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增高: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5.血小板***PLT***:

  正常情況為100~300g/L。增高: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降低: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血常規檢查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4.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區域性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5.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面板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6.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7.若區域性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溼敷,可促進吸收。

血常規檢查什麼內容
血常規檢查的意義
相關知識
血常規檢查的結果分析
血常規檢查的基本知識
血常規檢查的概念_血常規檢查是什麼意思
血常規檢查的意義
入職血常規檢查的指標
血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血常規檢查結果怎麼看_為什麼要常做血常規檢驗
白血病的血常規表現白血病的血常規檢查有哪些異常
血常規檢查專案是什麼
血常規檢查專案包括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