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陳湯的功效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二陳湯,中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和中之功效。主治溼痰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噁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跟你詳細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二陳湯的簡介:

  二陳湯源於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薑等熬製而成,是一種能燥溼化痰、理氣和中的中醫藥方,主治溼痰證、咳嗽痰多等症狀。而二陳的由來是因配藥時,選取的半夏和陳皮以陳舊者為佳,故名為二陳。

  是什麼?

  二陳湯源於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法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組成,是一種能燥溼化痰、理氣和中的中醫藥方。而二陳的由來是因配藥時,選取半夏和陳皮應以陳舊者為佳,故名二陳。

  二陳湯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溫而燥,最善燥溼化痰,且能降逆止嘔,變主藥;輔以橘紅理氣,燥溼化痰,使氣順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滲溼,使溼無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諸藥合用共奏燥溼和中,理氣化痰之功。中國吃提醒,方中橘紅、半夏以陳久者良,故有“二陳”之名。

  半夏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溼,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溼痰。既主治脾溼痰壅之痰多咳喘氣逆,又治溼痰上犯之眩暈心悸失眠,還可治風痰吐逆,頭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本品又善治胃氣上逆之噁心嘔吐。

  陳皮性味辛、苦、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理氣健脾、和胃止嘔、燥溼化痰、鎮咳利尿,特別適合於長夏溼熱邪氣困擾脾胃而引起的消化功能減弱,出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不思飲食、口淡無味等症狀的患者。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甘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之功,其有效成分為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甘草多糖是臨床上常用的中草藥之一。

  所以,二陳湯能燥溼化痰,理氣和中。去痰和中。和中理氣,健脾胃,消痰,進飲食。健脾燥溼,順氣和中化痰,安胃氣,降逆氣。主治溼痰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噁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中國吃網提醒,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陰虛、血虛者忌用本方。

  二陳湯的臨床應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燥溼化痰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咳嗽,嘔惡,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膩,脈滑為辨證要點。

  2. 加減變化本方加減化裁,可用於多種痰證。治溼痰,可加蒼朮、厚朴以增燥溼化痰之力;治熱痰,可加膽星、瓜蔞以清熱化痰;治寒痰,可加乾薑、細辛以溫化寒痰;治風痰眩暈,可加天麻、殭蠶以化痰熄風;治食痰,可加萊菔子、麥芽以消食化痰;治鬱痰,可加香附、青皮、鬱金以解鬱化痰;治痰流經絡之瘰癧、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蠣以軟堅化痰。

  3.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經性嘔吐等屬溼熱者。

  4. 使用注意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陰虛、血虛者忌用本方。

爛積丸的功效和作用
二陳湯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知識
二陳湯的功效與作用
二陳湯的功效與作用
二陳丸的功效與作用
二陳丸的功效與作用
酸梅湯的功效與作用和自制方法
木瓜黃豆豬腳湯的功效與作用
陳醋的功效與作用
冰糖銀耳湯的功效與作用及做法介紹
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紅豆湯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