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白芥子,別名辣菜子,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乾燥成熟種子。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下面小編馬上介紹白芥子的功效吧。

  白芥子的功效

  1、《別錄》:發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口黃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2、陶弘景:御惡氣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

  3、孫思邀:治咳嗽胸脅支滿,上氣多唾者,每日溫酒吞下七粒。

  4、《醫學入門》: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臟,止夜多小便。又治撲損瘀血。

  5、《綱目》: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

  6、《現代實用中藥》:搗爛如泥,外用作面板刺激引赤藥。

  7、《藥材資料彙編》:功能暖胃,增進食慾,並可為中毒後之催吐劑。

  8、《東北藥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劑。

  白芥子的藥用價值

  【藥名】白芥子

  【別名】辣菜子

  【藥用部位】白芥的乾燥成熟種子。

  【性味】辛,熱。

  【功能】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

  【主治】用於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痰溼流注,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整粒敷穴位。

  【禁忌】肺虛久咳及陰虛火旺者禁服。

  白芥子的藥用附方

  1、治感寒無汗:水調芥子末填臍內,以熱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簡便單方》***

  2、治上氣嘔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時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並治臍下絞痛。***《千金方》***

  3、治婦人中風,口噤、舌本縮:芥子一升,細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塗頷頰下。***《聖惠方》***

  4、治關節炎:芥末一兩,醋適量。將芥末先用少量開水溼潤,再加醋調成糊狀,攤在布上再蓋一層紗布,貼敷痛處。三小時後取下,每隔三至五天貼一次。***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5、治陰證傷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調貼臍上。***《生生編》***

  6、治大人小兒癰腫:芥子末,湯和敷紙上貼之。***《千金方》***

  白芥子的配伍應用

  1、配萊菔子:萊菔子辛甚,長於順氣開鬱,下氣定喘,消食化痰;白芥子辛能入肺,溫可散寒,長於利氣豁痰,溫中散寒,二藥伍用,相互促進,利氣消食,祛痰止咳,降氣平喘之力增強。

  2、配甘遂:白芥子辛溫,善治皮裡膜外,胸膈間之痰誕;甘遂善行經隧水溼。兩藥相伍,祛痰逐飲。用於治療痰涎水飲停訝截膈之證。

  3、配肉桂:肉桂溫陽散寒而通血脈,白芥子祛皮裡膜外之痰。兩藥配伍,散寒凝而化痰滯,常用於治療陰瘋屬陽虛寒凝證。

  4、配青皮:青皮苦辛,疏肝破氣,散結消痰。白芥子利氣散結,通絡止痛,兩藥相配,疏肝理氣,通絡止痛。《赤水玄珠》曰:“芥子得青皮治脅通”。

  5、配白朮:白朮健脾燥溼,白芥子善祛皮裡膜外之痰水,兩藥合用。則健脾化飲,治療飲停胸脅之證。《本草經解》曰:“同白朮,棗肉丸,治胸膈痰飲”。

  白芥子的臨床應用

  為溫化寒痰常用藥。

  1、用於寒痰滯於脅下,表現為咳嗽而痰多清稀、胸脅滿悶作痛,可見於慢性氣管炎、肺氣腫,滲出性胸膜炎等,常配蘇子、蘿蔔子,方如三子養親湯。如屬滲出性胸膜炎、痰飲積聚於胸脅較重,則需配大戟、甘遂加強利水作用,方如控涎丹。

  2、用於筋骨疼痛,外用治風溼關節痛,神經痛等,研末醋調區域性外敷,但如敷處出現刺痛感時,即應停止外敷,以免因刺激太甚而致皮膚髮泡和造成潰瘍。如為治跌打損傷疼痛,可與龍眼葉共搗爛調黃糖外敷。

  白芥子的副作用

  本品性味辛溫,只宜用於寒證,陰虛內熱者服之很不適服。超過15g,會有胃不適、噁心,甚至嘔吐等刺激反應。

  對於沒有白痰、沒有積液的病人,一般不宜使用。對紅腫熱痛辨證為陽證、熱證者不宜內服和外敷。

木蝴蝶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天竺黃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相關知識
白芥子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紫草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綠豆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有哪些
龍膽草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龍膽草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番石榴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巴豆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巴豆的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三七粉的作用與功效以及藥用價值
蛇床子的功效以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