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藥用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狼毒,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或狼毒大戟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洗淨,切片,晒乾。具有散結,殺蟲的功效。外用於淋巴結結核、皮癬;滅蛆,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狼毒相關知識吧。

  狼毒的屬性介紹

  狼毒,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或狼毒大戟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洗淨,切片,晒乾。具有散結,殺蟲的功效。外用於淋巴結結核、皮癬;滅蛆。

  月腺大戟,為類圓形或長圓形塊片,直徑1.5~8cm,厚0.3~4cm。外皮薄,黃棕色或灰棕色,易剝落而露出黃色皮部。切面黃白色,有黃色不規則大理石樣紋理或環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粉性。氣微,味微辛。

  狼毒大戟,外皮棕黃色,切面紋理或環紋顯黑褐色。水浸後有黏性,撕開可見黏絲。

  狼毒的功效與作用

  瀉水逐飲;破積殺蟲。主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症瘕積聚;結核;疥癬。用於水氣腫脹,淋巴結結核;外用治疥、癬,殺蠅、蛆。

  1、《本經》: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瘡,鼠瘻疽蝕,蠱毒。

  2、《別錄》:療脅下積癖。

  3、《藥性論》:治痰飲,症瘕。

  4、《滇南本草》:治胃中年深日久飲食結住,積久稠痰,狀粘如膠。攻蟲積,利水道,下氣,消水腫,吐痰涎。

  5、《本草通玄》:主咳逆,治蟲疽,瘰癧,結痰,驅心痛。

  6、《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下氣殺蟲。治痰飲停留,骨膜發炎,結核頑瘡,酒齇鼻。

  狼毒的藥用價值

  【藥名】狼毒

  【別名】續毒、綿大戟、山蘿蔔、悶花頭、熱加巴、一掃光、搜山虎、一把香、藥羅卜、生扯攏、紅火柴頭花、猴子根。

  【來源】狼毒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的根。

  【性味】味苦;辛;性平,有大毒。

  【歸經】歸肺經。

  【功效】瀉水逐飲;破積殺蟲。

  【主治】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症瘕積聚;結核;疥癬。

  【炮製方法】

  1、生狼毒:用水洗淨,潤透,切片晒乾。

  2、醋狼毒:取狼毒片加醋拌勻,稍悶,待醋吸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幹,取出晒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醋磨汁塗;或取鮮根去皮搗爛敷。

狼毒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藥用價值
黃豆的功效和作用以及挑選方法
相關知識
狼毒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藥用價值
狼毒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藥用價值
何首烏的功效與禁忌以及副作用
人蔘的功效和禁忌以及應用
羅漢果的功效和禁忌以及食用方法
黃豆的功效與禁忌以及儲存方法
牛黃解毒片的功效與作用
牛黃解毒片的功效與作用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銀杏葉片的功效及毒副作用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銀杏葉片的功效及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