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綜合素質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加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學校的發展要始終以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為首要目標。新的時代條件下,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綜合素質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範文一:淺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及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論文關鍵詞:高職學生 綜合素質 教育現狀 有效途徑

  論文摘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時代的必然選擇,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培養應用技能型高素質高職人才的必然要求。現從分析研究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現狀入手,談到了目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加強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分析

  1.高職學生的思想行為——價值觀念偏向自我,缺乏社會責任感

  高職學生和本科學生相比,由於培養的目標不同,其表現出來的思想行為具有鮮明的特點。高職學生的思想活躍,求知慾強但生活沒有明確的目標,做事情缺乏一種韌性和毅力。從我校高職學生來看,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生在改革時代,甚至有一部分是90後,從小到大沒受過苦、沒經歷過挫折,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嬌氣十足。歸結起來講,從其整體的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存在較大的偏頗、缺陷,需要我們加以正確的培養和引導。

  2.高職學生的文化素質——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學習目的不明確

  文化基礎薄弱,缺乏刻苦精神可以說是現今高職學生的共性。從我校錄取的高職學生的成績看,有的學生高考總分360~370分,而英語成績100多分,或者語文100多分,其餘科目的成績只有40~50分。進入高職院校後,面對新的學習課程,尤其是《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與中學基礎密切相關的公共課程,由於其基礎本身就較差,因此很難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又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可以說高職學生在新的學習過程中所碰到的困難比中學時的學習困難更大,而學生對此又往往缺乏艱苦學習、奮力拼搏的進取精神,上課不聽講,課堂上講話、看小說、聽MP3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時有發生。“得過且過,順其自然”往往也成了絕大部分高職學生共同選擇逃避的方法和被動應對的方法。

  3.高職學生的專業素質——缺乏理論學習基礎,缺乏持之以恆的決心

  進入高職學習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渴望通過大學三年的學習能夠擁有一技之長,但是他們的學習毅力較為薄弱又往往成為阻礙他們前進的動力。

  4.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缺乏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還不夠

  從高職學生日常心理表現症狀看,他們存在許多負面心理,一些學生的自我定位出現偏差,導致對任何事情都是心灰意冷。許多高職學生剛進校時往往跳不出原來所在中學同學的圈子,覺得自己只考了專科院校,而同學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學校的檔次低,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有一種自卑的心理而不敢與老同學進行交往,長此以往,就容易導致性格孤僻,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帶著這種心態去想自己的未來,往往又表現出焦慮、急躁的情緒,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發火。

  5.高職學生自身的特殊性——依賴性強,自制力差,情緒波動大,信心不足

  1文化基礎薄弱,自我學習能力不強。薄弱的文化基礎給他們大學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使他們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厭惡學習;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職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長期以來,習慣於在家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學校聽從老師,形成了一種較強的依賴性。他們一旦離開親人進入大學,往往會感到茫然,無所適從;3情緒情感調節能力欠佳,自卑、抑鬱、焦慮等消極情緒較濃;4缺乏自信,對於任何事情都感覺自己不如別人,總感覺別人做的永遠都比自己好,即使自己再努力、再用功也是沒有用的。

  二、加強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加強素質教育的課程化建設

  根據學院的辦學特色,依據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適當調整學院現有的教學計劃,加大素質教育的教學力度,使之真正成為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可開設《演講與口才》《禮儀》《書法》《攝影》等選修課程,並要求學生必須修滿幾個學分以上才能取得畢業資格。這一舉措旨在進一步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

  2.實行學分制的管理,增加選修課的分量

  學分制是高等學校特有的一種以學分計算學生學習分量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淡化專業,強調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這一點恰好和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而學分制、選課制、導師制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就是構成學分制教學管理的一種基本框架,其中選課制是學分制的核心。

  3.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於高職的學生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他們素質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質教育的難中之難。針對高職學生的政治理論修養和政治素質較差的現狀,要充分利用“兩課”和其他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平臺,提高高職學生的政治鑑別能力,樹立堅定的政治方向、培養高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樹立他們兢兢業業的獻身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引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具體來說,應加強對高職學生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三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三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入學教育和畢業教育。

  4.成立各種學生社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就是加強學校的社團建設。學生社團是培養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不容忽視。1正確引導學生自發成立各種有益於提高他們自身素質的學生社團,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比如,可建立乒乓球協會、書畫協會、演講與口才協會、攝影協會、街舞協會、動漫協會、K歌協會等等。通過學生社團這一平臺,開展內容健康、形式新穎、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書畫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一二·九詩歌朗誦賽、講課大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形象設計大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等,為學生提供參與、創造的廣闊天地,使學生在美的創造與欣賞中陶冶情操,豐富和發展個性。2加強校園科技文化建設,依託專業為背景,在各學部成立以專業為特色的學生社團。

  比如:英語劇團、營銷協會、會計協會、健康協會、營銷協會、電子商務協會等等。通過這些協會,可以廣泛地組織科技競賽、科研知識報告會、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數學建模大賽等形式的科技活動,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科學發明與科學實踐,使他們的聰明才智能得到充分發揮。這些一般學生社團和以專業知識為背景的學生社團,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對學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和良好有序的校風、學風和考風的形成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5.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的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們高職教育的主旋律。然而,從目前的教學情況看,一些教師一般都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照本宣科,忽略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要強化專科學生的動手和實踐等教學環節,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的相結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年輕人獨特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去思考問題,從而加強自己思維的變通性、流通性和獨特性;在加強對高職學生在校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多組織開展社會調查、社群服務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學校書本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相結合。

  6.以專業知識為依託,大力開展專業素質拓展活動

  為進一步讓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通過課堂教學、實際操作和各類的學科競賽,鍛鍊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為他們能更好地適應以後的工作需要奠定紮實的基礎。比如: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開展珠算和點鈔大賽,也可參與全國會計技能大賽;外語類專業的學生,可舉行翻譯大賽;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舉行軟體設計大賽;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的學生,可舉行製圖大賽等等。這些專業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都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延伸和實踐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

  7.大力挖掘先進典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對於在各方面湧出的先進典型,要進行系列報道、重點報道、深入報道和連續報道,比如充分利用學校表彰的“綜合素質標兵”“優秀學習標兵”“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幹”“優秀團員”以及各學部自行挖掘的在文體、學習、社會活動等方面湧現出的典型代表等,充分利用各種表彰的機會,充分挖掘這些先進典型事蹟的內涵,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蹟,讓這些感人的、典型的先進事蹟能深入同學,以激發更多的同學勤奮學習,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報效社會、報效國家,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8.加強對高職學生自身觀念轉變的教育

  針對目前高職學生定位不準這一普遍現象,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儘快走出“讀高職無前途”的這種傳統觀念的誤區。讓高職學生能重新認識眼前,能重新樹立起遠大的理想,讓學生能樹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力,摒棄那種消極的行為和思想狀態。樹立一種自信、積極進取的思想狀況,儘自己所能,各盡其才,讓每一位高職學生能有用武之地。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的核心表現在兩個方面:育人和育德。育人和育德在一定程度上是統一的,即育德強調道德素質的養成,是育人的一個重要方面。素質教育體現在對學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屬“成人”式教育,即屬於一種培養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從目前來看,基礎教育中德育的時效性還比較低。因此,我們應該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工作中的重點,大力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同學們的創新能力,依託學校、學部、任課教師、班級導師等有效管理部門和管理工作者,利用好學生社團這一載體,讓同學們的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峰,邊久民.論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教育研究,20063.

  [2]徐磊,錢偉.高校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的現狀及對策.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3]魏亞昉.淺議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及教育對策.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4]陳慧.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實施途徑探析.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8.

  綜合素質教育論文範文二:加強實驗工作推進素質教育

  摘要:加強實驗工作推進素質教育,。

  關鍵詞:加強實驗工作推進素質教育

  當前,由於應試教育依然存在,中學實驗室工作還存在兩種現象:一是有不少領導仍然沒有長遠的觀點,只有短期行為,他們捨不得在實驗室建設投資,有些學校雖然實驗室樓房建起來,但建得不符國家規範,且裡面設施配備不足,實驗材料長期短缺,實驗教學工作開展照樣困難。領導層忽視實驗室工作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存在“實驗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的思想;二是平時老師的教學出現一些誤區,例如:重理論,輕實驗;重結論,輕過程等現象。其實,實驗室是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是學生科學實驗的啟蒙園地。本文擬圍繞中學實驗室工作這個話題,談談如何加強實驗工作,推進素質教育。

  一、提高認識,明確作用

  有一些領導同志對實驗室建設說起來重要,但實際做起來並不真正重視,在實驗室建設上總強調資金緊張,而不捨投資,忽視內部建設與管理。一件事做得好,群眾有句話“關鍵在領導,領導在認識”。因此,解決實驗室建設問題,關鍵是領導認識問題,而提高認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1.加強實驗室建設是學校內部建設的重要內容。它直接關係到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問題,因此對實驗室的投資是深層次的投入,是戰略性的投入。

  2.加強實驗室建設是直接關係到能否培養創新精神和科學實驗能力的人才,推進素質教育的問題。它可大大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

  3.明確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高低,除看師資水平、管理水平外,其實實驗室建設和教學裝備如何也是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反映校長素質高低的鏡子。

  4.教育主管部門要組織各校領導外出參觀學習,請先進單位的同志作報告,使參觀者開闊眼界,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二、納入計劃,保證經費

  認識提高了,要抓落實,把實驗室建設擺上議事日程。①學校要把實驗室工作納入校學年工作計劃,且必須有一位校長主管實驗室工作。要把實驗室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有意識有重點地搞好實驗室建設和裝置工作。②在經費使用上,保證實驗室重點使用。經費,一方面要在依靠政府的基礎上,發動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另一方面要依靠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創造條件,用於改造或新建實驗樓,添置教學裝置,建立標準的實驗室。

  三、做好規劃,堅持標準

  首先,做好規劃。實驗室建設要納入學校建設的規劃中,要在規範化、標準化的規劃中發展。要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實驗室建設的檔案要求,使實驗室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上新臺階,無論改建或新建都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向高標準邁進,加速現代化實驗手段的建設。

  其次,學習國家標準,明確要求。①明確初中、高中和完中實驗室的儀器室、準備室、辦公室和實驗教室間數的設定、面積的規定,水電安裝的要求,排氣扇的功率等實驗室設施的詳細說明。在實施過程中,堅持改造一個合格一個,新建一個達標一個。堅持標準,反對只圖省錢,而不講標準。②明確國家規定的中學各類學校的儀器裝置配備標準,從而配足儀器裝置。

  第三,抓典型,促建設。作為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在推動基層學校實驗室建設過程中,要注意抓典型,以典型引路,促進其它學校實驗室建設標準化、規範化程序。

  四、加強實驗管理,推進素質教育

  硬體裝置上去了,管理和使用是關鍵,只有管理跟上,使用才能出效益,才能推進素質教育。作為領導,要切實加強實驗管理工作,推進素質教育,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狠抓各種規章制度的建立與執行。健全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是加強實驗室建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制度對裝置的使用、管理及實驗員的職責都要有明確的要求。因此,制度要裝框上牆。作為學校領導,要定期檢查制度的執行情況,並把執行情況列為對實驗人員的評估、考核的重要內容。

  2.抓實驗開出率。實驗不能僅限於滿足教材規定的專案,否則就不能充分發揮實驗室的投資效益,就不能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精神,不能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要鼓勵教師多做實驗,增加學生動手機會,讓學生自選實驗課題進行實驗。具體要求與做法有:①把部分教師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②把部分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③開放實驗室;④開展課外科技活動;⑤加強實驗會考等。此外,要求實驗人員在學期末,要根據實驗教學記錄單,對照本學科教材要求的實驗,統計各年級各位老師實驗完成數量。統計表要能反映各位老師是否100%完成教材要求的實驗,以及超額完成教材規定的實驗數量。實驗統計表要送交學校教務處存檔,以備查閱。

  3.加強實驗隊伍的建設。這是加強實驗教學,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而隊伍建設重點是穩定、提高素質和調動其積極性這幾方面工作。具體方法:①穩定實驗教師隊伍 ,嚴把人員進入關。怎樣管好、用好儀器,使儀器在實驗教學中發揮的效益,實驗教師的素質起一定作用。因此,作為領導要有長遠眼光,嚴把人員進出關,不要讓老弱病殘的人充數,更不要讓沒有責任心的人充當。要注意培養新生力量,充實實驗隊伍。②解決實驗教師業務進修問題,例如:組織參加省、市專業培訓,鼓勵進修等。③切實加強實驗隊伍的思想工作,嚴格管理,從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關心和幫助他們,調動其積極性。例如:解決評職稱、工資福利和勞保待遇等方面問題,以穩定隊伍,鼓勵進取,調動積極性。④明確實驗教師業務工作的標準要求:a.懂得實驗室財產帳的做法;b.掌握儀器、藥品效能特點,以及保管儲存和維修保養;c.熟悉教材與課程標準,明確實驗的教學目的和要求;d.明確各年級的實驗教學進度;e.熟悉實驗步驟、過程和結果等。

  4.檢查評估,總結交流。作為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要抓好各校實驗室的檢查評估。這是觸動各校校長加強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通過檢查評估,表揚先進,批評落後,總結交流,促進進步,以提高儀器裝置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檢查評估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為了推進素質教育。檢查評估的內容:①學校領導是否重視。通過聽彙報,和檢查學校學年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是否有實驗室工作內容,檢查召開實驗工作會議記錄和領導聽實驗課記錄。②實驗設施是否配備齊全。③規章制度是否落實。④帳務是否健全,帳物是否相符,存放是否科學、美觀。⑤實驗通知及實驗教學記錄單的記錄情況。⑥抽查學生做實驗等。總之,教育主管部門要通過檢查評估,觸動各校校長,從而引起其重視並付出行動。

  實驗室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只要教育主管部門、校長和我們基層的老師齊心協力,把它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並且抓好抓落實,那麼,“加強實驗工作,推進素質教育”這一工作,不僅能受益於當前,而且將在未來的教育與經濟建設中顯示出很大的效益和作用。

淺談中學素質教育論文
幼兒園大大班育兒知識
相關知識
淺談綜合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中學素質教育論文
淺議職工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中國夢與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鐵路職工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論文
淺析公共圖書館如何引導青少年資訊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幼兒音樂教育論文範文
試析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大學生的素質教育論文
淺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