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至的時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今年的夏至就要到來了,大家已經準備好迎接夏天的到來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2017年夏至的時間

  6月21日 12:24:06,農曆2017年五月***小***廿七。

  夏至怎麼防暑

  夏至後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期,容易中暑、生病。因此,舊時在這時多驅鬼以求安,同時也講究中午歇晌,講究吃補食。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防暑。儘管如此,夏天對人體的消耗也是較大的,因為吃不好、睡不實,受到炎熱的煎熬,因此稱為枯夏。北方有一個風俗,即定期為小孩稱體重,看看他的體重是否增加或減少,以觀察兒童的生長情況。

  其次是利用防暑工具,例如有雨傘、扇子、涼帽、涼蓆、竹夫人等等。

  扇子起源很早,先為農業生產的揚穀工具和煽火用的廚具,後來才加以改進,變成防暑驅熱的涼具,再演變為戲曲用具。周代就有扇風取涼的羽扇,馬王堆漢墓出土了長柄扇。民間的扇子因地而異,有芭蕉扇、蒲扇、羽扇、絹扇等,唐代以後才出現了紙製摺扇。

  古代的臥具則普遍利用各種纖維質料製成的涼蓆,如葦蓆、籘席、竹蓆、象牙絲編制席***製法起源於漢代,盛行於明清,成品十分奢華***等。古代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種防暑臥具。也有用竹枕的,即稱竹夫人,又稱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吳友如畫寶》中有一幅“竹妖入夢”圖中,就繪有一男子臥於床上,抱著竹夫人入夢鄉的情景。由於夏天白天長、炎熱,入夜又難眠,各地都提倡睡午覺。此外,人們也喜歡在夏天裡游泳、婦女兒童戲水、養金魚、叉魚、釣鱉、捕蛙、捉魚、捉鱔魚、夏獵等活動。

  夏至飲食特點

  在農曆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進入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們食慾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民間開始偷閒消夏,注意飲食補養,官府也停止辦公事。 江蘇夏令飲食有三鮮:地上三鮮為莧 菜、蠶豆和杏仁,樹上三鮮為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鮮為海絲、鮒魚和鹹鴨蛋。

  浙江杭州喜吃烏飯,據傳說是紀念戰國龐涓。浙江建德民謠說:“立夏日,吃補食。”說明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一般都吃紅棗燒雞蛋和黃芪燉雞,以滋補身體,為投入緊張的秋季農業勞動做準備。廣東有喜吃狗肉之習,俗語說:“夏至狗,沒啶走***無處藏身***。”夏至殺狗補身,使當天的狗無處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殺,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冬至餃子,夏至面”。

  防暑主要注重兩個方面: 首先是多吃冷食、涼食、瓜果。古代的鬥茶、涼湯都是極好的防暑品。蘇州立夏節喝“七家茶”,小孩要吃“貓狗飯”。同時多飲食涼粉、酸梅湯,服用冰塊。早在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裝置,***近代在曾侯乙墓出土冰鑑,其以冰櫃的形式一直沿用到近代***冬季貯冰,夏季食用。商業繁華的宋代就有人當街列凳售冰飲,明清時有刨冰。清廷在立夏這一天,賞賜文武大臣冰塊。此時又是瓜季,人們坐在瓜棚下乘涼,品賞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熱消暑食品,是夏至季節的重要佳品。

  另外,夏季蚊蟲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腸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飲食中有吃大蔥、大蒜習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認為大蒜有“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溼,避邪惡,消腫痛,化瘕積肉食”之效。此外,涼亭賞夏也是人們盛夏中進行的一項防暑活動。
 

夏至養生資訊
夏季週末養生簡訊
相關知識
今年夏至的時間
今年夏至日時間
今年立秋的時間是幾月幾日
今年夏至是什麼時間
今年夏至時間
今年夏至具體時間
今年夏至具體時間
今年夏至是什麼時候
今年夏至什麼時候
2017年立秋的時間_什麼時候開始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