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國家標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我們經常喝礦泉水,很少有人知道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希望大家喜歡!

  

  《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成型於1995年,其中灌裝產品菌落總數要求低於每毫升50單位。為達標,礦泉水企業普遍採用了臭氧殺菌工,隨之極易產生溴酸鹽。而本次修改預示著礦泉水國標在溴酸鹽上限制上將與國際礦泉水標準接軌。據悉,世衛對溴酸鹽的限制就是0.01毫克/升,歐盟規定為0.003 mg/L,美國規定為0.01mg/L。 即將出臺的《飲用天然礦泉水》新國標將對礦泉水溴酸鹽濃度加以限定,目前初定溴酸鹽濃度應低於0.01毫克/升。

  溴酸鹽標準與國際接軌

  國家質檢總局上週六在官方網站引述專家意見稱,常態下水中不含溴酸鹽,但普遍含有溴化物。當用臭氧對水消毒時,溴化物與臭氧反應,氧化後會生成溴酸鹽。"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認為溴酸鉀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但溴酸鹽對人的致癌作用還不能肯定,為此將其列為可能對人致癌的物質。"目前天然礦泉水主要執行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成型於1995年,其中灌裝產品菌落總數要求低於每毫升50單位。為達標,礦泉水企業普遍採用了國際上早已淘汰了的落後的臭氧殺菌工藝,隨之極易產生溴酸鹽。而本次修改預示著礦泉水國標在溴酸鹽上限制上將與國際礦泉水標準接軌。據悉,世衛對溴酸鹽的限制就是0.01毫克/升,歐盟規定為0.003mg/L,美國規定為0.001mg/L。國家質檢總局也在官網上同時透露,最近開展了瓶裝水中溴酸鹽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工作,檢測的104種瓶裝水有13種產品溴酸鹽含量超過飲用水衛生標準的限量要求。

  暨南大學食品科學工程系碩士生導師傅亮對本報記者說,溴酸鹽是消毒時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在舊國標未列明溴酸鹽指標時,廠家也沒標識其濃度。不過傅亮也指出,像純淨水因為在預處理後是採用反滲透技術消毒,不會產生溴酸鹽。溴酸鹽問題也牽動生產企業。藍鬆天泉副總經理陳江峰對本報說,溴酸鹽濃度取決於水源和生產工藝,他認為,"放寬了菌落總數後,各企業只要在工藝上適度處理,相信達標會遊刃有餘"。對於不限"菌落總數",達能旗下的依雲礦泉水也將鬆一口氣。近年因微生物菌落總數含量超過中國有關標準,發生多起依雲遭退運事件,達能表示"依雲一直在與中國主管機關共同研究解決方案"。

  瓶裝水三大危害

  1、瓶裝水存在健康隱患

  國環境工作促進協會曾對美國前10名最好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了200多種汙染物,包括細菌、工業化學物等。市場上45%的瓶裝水水源並非如廣告所說,來自自然泉水或者純淨水,其實是淨化後的城市用水或者乾脆就是自來水。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則指出,瓶裝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物質,尤其是當瓶子在高溫環境中,或開啟後沒及時喝掉,有害物質會滲入水中,危害健康。

  極少量的“銻”不會導致人生病,但是大量的則會誘發強烈的嘔吐、甚至於死亡。雖然塑料瓶瓶裝礦泉水中所含的“銻”的量遠遠低於官方公佈的安全標準,但是薛特博士抽取了歐洲市場上48個著名品牌的礦泉水進行研究之後發現,放置三個月之後的瓶裝礦泉水中銻的含量“翻倍”。

  “礦泉水吸收“銻”的原理就像水吸收袋泡茶中的茶味道一樣。”薛特博士稱。另外,薛特博士本人表示他已經不再飲用聚酯瓶瓶裝水了。

  2、瓶裝水會給環境帶來沉重負擔

  據調查,美國86%的塑料水瓶被當作垃圾處理,焚化後產生諸如氯氣、含有重金屬的殘留物等有毒副產品,若掩埋則需1000年才能完成生物降解。此外,瓶裝水在製作、運輸、儲存等環節上,要耗費人力、物力,都有可能導致新的汙染。

  3、喝瓶裝水更容易長皺紋

  美國面板科專家說,喝瓶裝水時反覆攏嘴的動作,會在嘴脣周圍形成深深的皺紋,他建議最好換個大口的杯子。面板科醫師瑪麗蓮·伯茲因提醒,經常喝瓶裝水或用吸管喝飲料的人,兩年後嘴部皺紋就會很明顯。她建議喝水時嘴巴要儘量放鬆。

淨水器純淨水和礦泉水的區別
純淨水和礦泉的區別有什麼區別
相關知識
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
礦泉水的經典廣告詞大全
礦泉水的創意廣告語
礦泉水的廣告詞
礦泉水的分類
礦泉水的宣傳詞大全
關於礦泉水的經典廣告詞
礦泉水的創意廣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