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啟蒙教學七大要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琵琶是國中最富表現力的優秀民族樂器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近年來,琵琶普及教育蓬勃發展,而作為教學第一步的啟蒙教學卻現狀堪憂。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琵琶啟蒙教學要點一:要拜好教師,選好琴

  “名師出高徒”。學習琵琶,專業教師的選擇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好的專業教師就具備以下三點:第一,音樂院校畢業,

  有一定彈奏水平,能給學生做好示範彈奏,而還是隻靠嘴講;第二,熟悉各種琵琶教材,有較豐富教學經驗;第三,責任心強,對琴童因材施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拜好師之後,就是擇琴。擇琴時,要考慮學生年齡特徵及手的大小,選一把音準、手感、音質均好且大小適宜,輕重適度的琵琶。要做到這些,最好在專業教師指導下購買。選擇一把使孩子愛彈愛練的琵琶,就會為他們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琵琶啟蒙教學要點二:初學者的彈奏樂曲前,最好先將樂譜唱下來

  這是有經驗的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有以下幾點益處:首先,通過學生的唱,教師及時發

  現學生的識譜問題,有利於提高孩子們的識譜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學習音樂,樂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過歌唱啟發樂感是很必要的,唱最能直接表達內心情感,而琵琶正是最富歌唱性的一種樂器,它的演奏問題伴隨著內心歌唱。孩子們唱出什麼樣,彈出來也是什麼樣,要求學生在學樂曲之前唱樂譜,能很好地將內心情感和器樂演奏貫穿起來,使孩子們真正演奏出充滿感情的、美的音樂。

  琵琶啟蒙教學要點三:初學階段不宜過分要求力度

  筆者認為,學習琵琶的初級階段應以手型模仿為主,這是琵琶演奏基礎的基礎。沒有正確的手型,所有的演奏技法都無

  法真正掌握好。在基本動作及手型模仿基本就緒的基礎上,才可以進入力度訓練階段。如果在啟蒙階段過分要求力度,很容易造成學生肌肉緊張及手型變化,出現發音不暢音質不美的現象,不利於今後的學習。

  琵琶啟蒙教學要點四:多彈小曲,精選練習曲

  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首先應考慮的問題。在教學生第一個音符時,就應避免追求純機械的手指運動,注意用美的旋律,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初學琴時,學生和家長都在一種迫切心情想盡快在琴上彈出小曲來,這時若教會孩子演奏幾首優美動聽的小曲,就能極大地光脆性他們的學習熱情,有的教師在一開始就過多地讓孩子彈一些純技術的練習曲,使孩子們感到十分枯燥,產生厭煩情緒,易導致半途而廢。

  琵琶啟蒙教學要點五:不宜教得太多

  入門階段,教師應高標準、嚴把關,應克服急於求成的毛病,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把最基礎的演奏方法熟練到形成習慣,達到巧的地步,才可以增添新的學習內容。

  琵琶啟蒙教學要點六: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掌握科學的練琴方法

  作為初學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坐姿、持琴、演奏狀態等從一開始就要十分注意規範化。同時,要掌握一些科學的練琴方法,如:欲快先慢法、循序漸近法等。對初學者來講,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積極的心態,注重耳、腦、手、嘴的並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啟蒙教學階段,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並引導他們掌握一些科學的練琴方法,可使孩子們少走彎路,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受益終生。

  琵琶啟蒙教學要點七:多給孩子以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在表演中感受成功

  在九年義務教育音樂教學大綱修訂稿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成為首要的教學目的,而“以趣愛好為動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更是成為了國家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在琵琶啟蒙教學中,除了為孩子們打下很好正規的專業基礎外,採取不同方式給予孩子們不斷地鼓勵和表揚,是很必要的。在教學中,可舉行一些彙報演出,讓孩子們在準備準備練習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競爭意識,在學,中體驗成功,享受成功。有了鼓勵與表揚,有了成功的感受,孩子們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會積極主動地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為以後演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胡的持琴姿勢及二胡初學的注意事項
葡萄牙語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琵琶啟蒙教學七大要點
聲律啟蒙教學反思
談太極拳的啟蒙教學
葬花吟琵琶演奏教學教學視訊
小學國學啟蒙教學計劃
小學國學啟蒙教學計劃
高考數學七大重點知識點複習策略
注意無線網路安全設定七大要點
自考畢業論文寫作七大要點
含笑花的養殖技術之七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