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土豆怎麼種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土豆在中國種植廣泛,土豆的經濟效益也很高,採用大棚種植還能解決季節性問題,那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早春大棚土豆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早春大棚土豆種植方法

  地塊選擇與施肥整地

  1、地塊選擇:

  要使馬鈴薯獲得優質豐產,選擇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土壤十分重要,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應該滿足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進行栽培。

  二是選擇三年內沒栽培過馬鈴薯、蕃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的地塊,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前茬最好為豆科、十字花科、禾穀類等作物,如以大豆、油菜、蔥、大蒜作為前茬作物,還可有效防止細菌性青枯病的危害。

  三是前茬噴施過豆黃隆、氟磺胺草醚、甲磺隆、氯磺隆、胺苯磺隆、莠去津藥劑的地塊,在1-3年內不能種植馬鈴薯。

  2、整地施肥:

  肥料的施用量與土壤型別及肥力有著較大關係,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每畝施肥總量為腐熟土雜肥35-50擔,***15-15-15***45%硫酸鉀複合肥100——150千克,生物有機肥100千克。大棚栽培馬鈴薯,一般將所需肥料分兩次撒施,一次在耕地前做基肥撒施,另一次在播種時做種肥撒施,生長期間一般不再追肥。

  肥料準備好後,在立冬前就要對地進行深耕,耕前將土雜肥一次性撒施、三元複合肥和生物有機肥分別撒施畝用量的一半。然後深耕30釐米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減少越冬害蟲。

  建棚和扣棚

  早春保護地馬鈴薯種植多采用三模栽培方式,一般根據大棚寬窄起壟***6壟、8壟、10壟***為一拱棚。大棚由鋼架大棚、竹竿大棚、連棟大棚,棚體最好為南北走向,東西排列。

  大棚應該在馬鈴薯播種前15-20天建造完畢並扣上棚膜,以利於土壤化凍,提高地溫。

  扣膜:大棚棚膜多選擇厚度0.06—0.12毫米的無滴膜,通常採用三幅式覆膜,頂膜與裙膜交接處要重疊20-30釐米,將頂膜壓在裙膜外面,裙膜著地部分要用泥土封壓,兩個拱架之間壓膜線拉緊並固定,大棚棚膜覆蓋時應選擇無風天氣進行,以免風吹,不利於蓋膜或撕破棚膜。

  二膜最好選用厚度約為0.03——0.04毫米的聚乙稀薄膜,在距離大棚頂膜40釐米左右拱架上。這樣就形成“暖殼膽”式的“棚中棚”。二膜不用時可用塑料繩將其固定在一邊拱架上。

  種薯選擇與處理

  1、品種選擇

  早春馬鈴薯一般選用結薯早、塊莖膨大快、休眠期短、高產、優質、抗病的早熟品種。如荷蘭7號、荷蘭15號、荷蘭803搭配種植品種有早大白、中薯3號、中薯5號、尤金885等。脫毒種薯一定要選擇經過認證的,堅決杜絕把商品薯當做種薯栽培。

  一般早春馬鈴薯的種薯由於經過長時間窖藏,體內溫度較低,生理機能受到抑制,使種薯處於休眠狀態。如果出窖立即催芽播種,往往出苗緩慢而且不整齊,影響產量。所以,在播種前應進行種薯處理,打破休眠,以利提早出苗。

  2、晒種

  種薯處理的方法很多,晒種醒薯、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一般每畝需要準備種薯150千克,選擇晴天,將挑選好的種薯放置於溫度12-15℃的陽光下,進行預醒,促使馬鈴薯解除休眠期。晒種期間每天翻動一次,使種薯均勻見光,在翻動的過程中剔除種薯中、薯形異常的混雜種薯,如爛薯、變軟黑腐的病薯、畸形薯、老齡薯、芽眼壞死、凍傷薯等。晒種2——3天,就可以根據薯塊大小進行切塊催芽了。

  3、種薯催芽

  播種前催芽是馬鈴薯春季提早上市的重要措施,它不僅可以促進馬鈴薯早出苗,還可以把馬鈴薯的生育期提早7——10天,有利於避開高溫和蚜蟲危害,是春季種薯生產的關鍵技術。催芽時間一般在當地馬鈴薯適宜播種期前25天左右進行。催芽的方法有切塊催芽和整薯催芽。切塊催芽因為打破了種薯***塊莖***的頂端優勢,切塊後各切塊上的芽眼得到了相似的養分條件,萌芽速度快,大小也較一致。同時切塊也是淘汰病薯的過程,不但能使幼芽髮根快,而且出苗早而齊,有利於高產,因此在生產中被廣泛使用。

  ***1***切塊:切塊的時間,以催芽前1——2天為宜,若過早,切塊失水多或引起爛種。

  ***2***刀具消毒:切塊使用的刀具需要一人準備兩把,輪流使用,並在切塊前放入75%的酒精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

  ***3***切塊的方法:由於馬鈴薯的尾芽成株後的產量很低,僅是頂芽或側芽的三分之一。因此馬鈴薯高產栽培切塊時,要將尾芽切除,一般50克以下的種薯可整薯播種,僅切掉尾芽即可;50——100克的種薯,切掉尾芽後縱向一切兩瓣;100——150克的種薯,先將尾部切下三分之一,然後再從頂芽劈開,這樣就切成3塊;150克以上的種薯,從尾部根據芽眼多少,依芽眼沿縱斜方向將種薯斜切成立體三角形的若干小塊。切口離芽眼要近,這樣可刺激早發芽,利於早出苗。

  當用一把刀切塊時,另一把刀要浸泡於消毒液中消毒,並且每切完一個種薯換一次刀。當切到病、爛薯時,需要馬上停下來,把刀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進行第二次消毒,然後換用另外一把刀再切,以防止切塊過程中傳播病害。

  切塊大小要均勻一致,一般每塊25——30克,並且每塊至少保留一個健全的芽眼。

  切好的種塊攤在背風向陽處,晾乾切口明水,以促使傷口癒合。為避免薯塊刀口感染病菌,同時預防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蟲的侵害,最好進行藥劑拌種。

  ***4***拌種:70%安泰森***丙森鋅***可溼性粉劑100g混合60%高巧***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ml加到1—1.5kg水中搖均後噴到100kg種薯上。這種配方不僅能預防苗期蚜蟲、和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的危害,而且可以使薯塊抽芽早、芽壯、高產。

  ***5***催芽:將拌好的種塊裝入筐中,放置在環境溼度為85%、溫度18-22℃的室內,最好使用潮溼的布料蓋住,進行催芽。當芽長到1——2釐米左右時,將其放在散射光下進行晾晒,使之均勻見光,等芽變成濃綠的壯芽,就可以準備播種了。

  大棚土豆種植技術

  一、留種選種與地塊選擇,凡留種的土豆應在植株剛開花時採收***4月下旬***,採收後選陰涼、通風、有閣樓處平鋪,嚴防雪子落在上和鼠害。選用優質種子,並用新高脂膜拌種,隔離病蟲害、提高發芽率。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鬆、通透性好的砂質土壤種植,以前茬未種過茄科類作物或水稻的田***地***塊最佳。

  二、整地施肥與搭棚作畦,播種前深翻土地,施足基肥,開好圍溝、腰溝和棚間溝,以便操作和排灌。若利用原棚種植的地塊,每要用生石灰加新高脂膜,悶棚殺菌消毒後再播種。搭棚作畦材料以小山竹為主,棚底寬4.3~4.5m,棚弧6.3m,棚高1.7~1.8m。棚內作兩畦,每畦寬2m棚內中溝35cm,棚與棚之間操作溝70cm,棚長依田塊大小而定,一般每1hm2可搭大棚30~45個。

  三、土豆種植適時播種,播種期為1月24~28日,播種量每1hm2為1800~2250kg,按1hm2植75000株左右標準挖穴直播,一般株距20~24cm,行距約60cm,挖斜穴。播種時將已發芽7cm左右的薯種,分個斜放於穴中央,深度視種薯芽長短而定。苗種播入穴內後用營養土覆蓋,蓋土厚度以不見芽苗為宜,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墒,防止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

  四、土豆種植肥水管理,前期播種至出苗前要悶棚10d左右,保持棚內土壤溫、溼度,促苗早出。待出苗70%以上時開始放風降溫,一般播種後10~15d可出齊苗,出苗後,選晴天淺鬆土、培土起壟,並適時澆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應在土豆開花前、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適時各噴灑一次地果壯蒂靈,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層枝葉狂長,加速地下塊莖超快膨大,增強抗禦蟲害能力,確保土豆的優質高效和豐收。

  五、病蟲害防治,播種時或結薯前用酌量辛硫磷加新高脂膜除治地下害蟲。對於蚜蟲、二十八星瓢蟲、早疫病、晚疫病等病蟲害要按照植保要求噴施針對***劑進行防治,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

 

早春大棚西紅柿如何種植
早春大棚萵苣種植技術
相關知識
早春大棚土豆怎麼種植
早春大棚辣椒怎麼種植
大棚土豆怎樣種植
早春大棚甜瓜怎樣種植
早春土豆怎麼種植
土豆怎麼種植
大棚土豆高產種植技術
大棚土豆高產種植技術視訊
大棚土豆如何種植
大棚土豆臘月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