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篇一:

  土黃的紙頁,塵土的味道,凝重而帶著惆悵。這早已讓人對它肅然起來,似乎面前就是一片片歷史的廢墟。作者沒有用甘甜的文字,而是用無盡的感慨和傷感來煥發我們懵懂的心,讓我頭一次覺得,歷史竟這麼偉大。

  這本書是餘秋雨的散文集,寫了他在遊山玩水時對歷史,對文化的進一步思考。歷史是什麼?只是單調的人物,早已過去的年代,還是數不盡的故事?在《莫高窟》一文中作者寫道:“在山腳前來回徘徊,一點點的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靈魂。”難道歷史能給人如此大的心靈衝撞,連作者都會被它的滄桑和樸實所征服?在《西湖夢》一文中又寫道“即便明智如魯迅,也願意在一個傳說故事的象徵意義上深深沉浸。”歷史也許太過於複雜,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壯志凌雲的英雄,或是平民百姓,都願跪在它的面前,傾聽它的咆哮。

  秦始皇吞併六國,可最終還是沒有立於不敗之地;可是儘管赤壁大戰,曹操卻依然能統一天下。屈原投江不久,都江堰的工程才剛剛開始,隨後又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歷史在變,可最終不都是過眼雲煙?“神馬都是浮雲”,也不過如此。

  仔細再想想,歷史同時能有許多面。莫高窟炫麗的壁畫,流動的色彩,背後同樣是烽火連天的歲月。洞庭湖看似平靜,卻同樣孕育出許多文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楊麼和岳飛也曾在這片土地上揮動過紅纓…….江南小鎮的亭亭樓閣幽僻蜿蜒,但也曾面對歷史的長河發出哀鳴。這本書雖說是遊記散文,可更多是作者對歷史的惋惜。歷史的起起伏伏,興起和衰敗,沉澱而厚實,讓我不禁對它又有些敬仰起來。

  我望著窗外,鳥瞰著遼闊的大地,心裡有些澎湃和激動。這塊地方,5000年來,前前後後有過多少豪傑!華夏大地,世界的古國,它在戰爭中挺立,把長城當做自己的腳跟,把長江黃河當做自己的血液,把山脈當做自己的臂膀,把積澱的歷史當做自己的靈魂。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深不可測,竟引得無數學者直到自己生命的結束也沒有揭開其中的奧祕。文化苦旅,“苦”字,正代表了歷史幽幽的嘆息。

  歷史在奔騰,濤聲不斷,永不停息……

  篇二:

  近段時間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一件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猶心。

  一個家族揹負著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說到這裡,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教師,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儲存到現在的。

  說到這裡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說說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汙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挫折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我是貓讀書筆記範文
海底兩萬裡讀書筆記範文記精選
相關知識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精選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範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優秀範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暑假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有關於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_文化苦旅讀後感優秀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