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治水剿劣主題徵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傳播科學治水剿劣知識,當好“科學治水剿劣”的宣傳者、引領者和實踐者,以更高標準提水質、美水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科學治水剿劣徵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科學治水剿劣徵文篇1

  為學習貫徹全省剿滅劣V類水誓師大會精神,認真落實嘉興市“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的工作部署,努力提高全校師生“生命之源、你我同行”的主人翁意識和愛水、惜水、護水的環保意識,根據南湖區中小學***幼兒園***剿滅劣V類水宣傳教育活動方案,七星中學於近期開展了“剿滅劣V類水,爭做最美治水人”徵文等一系列活動。

  一、以“剿滅劣V類水”為主題召開一次主題班隊活動

  七星中學各班在4月24日、週一班會課上圍繞“深化五水共治、剿滅劣V類水”主題,開展了一次主題班隊活動,宣傳教育班級學生投入“剿滅劣V類水”工作中。各班級學生通過學習治水知識,瞭解了當前的治水形勢,明白了身為治水小主人肩上的重擔,紛紛表示以後首先要在生活中節約用水,為治水工作奉獻微薄之力。

  二、組織開展“十佳治水金點子”徵集工作

  在本次活動中,七星中學廣泛發動全校學生參與,人人爭創金點子。通過篩選,評比出校級“十佳金點子”,最終選送出703班範敏芳的打造“生態水迴圈系統“的金點子上報。

  三、開展“剿滅劣V類水,爭做最美治水人”徵文活動

  七星中學語文組以“剿滅劣V類水,爭做最美治水人”為主題,在各班級廣泛發動徵集治水美文,通過語文組教師的精心評比,共評出治水美文40篇,並通過櫥窗展示等活動,營造人人學習最美、人人爭做最美的校園氛圍。

  通過以上舉措,七星中學組織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剿滅劣V類水實踐,助力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改善、水汙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

  科學治水剿劣徵文篇2

  以“構築最堅固的堤防、消除最易淹的區域、打造最清澈的河流、輸送最放心的飲水、建立最節水的城市”為總體目標的“五水共治”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啟動。為廣泛徵求民意、集中民智,群策群力推進“五水共治”工作,3月26日下午,我市召開“五水共治”工作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五水共治”工作,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科學治水:關鍵要做到科學規劃、科學決策

  各界人士在發言中認為,“五水共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既要針對去年10月特大洪澇災害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啟動、實施一系列防洪排澇工程,又要著眼長遠,從促進水資源環境永續利用的高度,統籌城鄉、區域水資源,根據飲用水源、工農業生產用水、中水回用和汙水治理等不同實際,制訂出臺我市“五水共治”的中長期規劃。

  目前,我市已確定了“五水共治”總體目標及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今年共安排“五水共治”專案169個,計劃總投資34.7億元,其中把“防洪水”作為重點,今年共安排專案140個,計劃投資20.2億元。

  市人大代表呂慧依在發言中說,目前城區低窪地段的“排澇水”設施已進入施工階段,由於小區房屋與房屋之間需要開挖2米左右的深溝,部分老小區居民擔心房屋由此變成危房,對施工進行干擾。造成這些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施工方在設計工程改造圖紙時,設計人員很少到小區實地踏勘,也沒有充分徵求小區居民意見。因此,我們認為在修編“五水共治”各類規劃、決策實施“五水共治”各類專案時,要尊重自然規律和人民群眾意見,做到科學規劃、科學決策,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援。

  九三學社餘姚支社的史傑凡指出,我市把“防洪水、排澇水”放在“五水共治”首位,這固然十分必要。但同時,我們更要立足餘姚水資源總量大大低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用水需求與緊缺的水資源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這一實際,像注重防洪水、排澇水一樣重視保蓄水,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市人大代表馬鬆苗發言時指出,去年10月的特大洪澇災害,是大自然給我們敲響的警鐘,同時也提醒我們,必須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再不要幹因一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填河道、堵河流的蠢事。實施新一輪水利工程時更應做到因勢利導,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新開河道有沒有必要、開挖後會不會引起副作用等都必須認真研究,防止投入鉅額資金後實施的工程“勞而無功”。

  鐵腕治水:必須加大執法、查處力度

  民革餘姚支部的柳娜在發言中說,“五水共治”、治汙先行,據我們調查,造成水域汙染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即工業汙染、農業面源汙染、生活汙水和廢棄物汙染。其中印染、電鍍、化工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是最大的汙染源,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因為執法還不夠嚴、懲治力度還不夠大、企業違法成本還不夠高。因此,要從根本上轉變這一現象,政府要下鐵的決心,堅決關停、搬遷一批易汙染水域環境的工業企業、畜禽養殖場,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市人大代表朱建立在發言中指出,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各級“河長制”,確定了68條“黑河、臭河、垃圾河”作為治理重點,最關鍵的是要防止“一陣風”、“走過場”,有的河道可能通過治理一時水變得清爽了,但往往一場大雨又恢復了本來面目。因此必須水面、岸上汙染源頭一起抓,對被查處的違法排汙案件,要施以重典,實行“誰汙染、誰買單”、“誰治理、誰受益”,只有實行最嚴格的獎懲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治汙。

  市知聯會的黃軍軍在發言中說,要重典治汙,一方面必須加大對違法排汙的查處力度,使違法排汙者“不上算、痛心肝”;另一方面要嚴抓執法隊伍建設,堅決糾正“開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收點小好處反過來為違法排汙行為開綠燈的現象。同時,要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商品化意識,實行差別水價,促使企業更新並充分利用治汙、節水設施。

  市政協委員楊益芳也認為,清“三河”必須堵疏結合,一方面,必須嚴懲企業違法排汙行為,另一方面,要幫助、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同時,要借鑑先進地區經驗,探索排汙權交易等新機制;要強化對執法隊伍的監督管理,防止知法犯法。

  全民治水:讓全市人民共同參與、支援、監督“五水共治”

  市人大代表黃玉利在發言中說,水是生命之源,我們餘姚雖為江南水鄉,但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有的河道甚至變成“黑河、臭河、垃圾河”,要徹底恢復“三河”生態,除了政府要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捨得大投入治汙外,更要引導、發動全市人民群眾參與、支援、監督“五水共治”。在資金投入上,堅持“政府為主、社會參與”,發動全社會為“五水共治”出資金、出勞力、出智慧,尤其是易造成水體汙染的行業,除了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無環評的“三無”企業外,還要加大水利資金徵收力度,使他們為汙染水環境的行為付出代價。

  市政協委員熊小萍認為,“五水共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依靠全社會力量,政府要建立長效的強有力的治理機制和簡單易行的操作方法,使人民群眾能廣泛參與;在實施一系列工程措施的同時,也要認真吸收、借鑑生物治理等技術手段,如培育、放養水生動植物,促進水體自我淨化,植樹綠化,美化河道兩岸等。

  市政協委員沈學鍵認為,“五水共治”涉及全市人民的切身利益,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當前,一要切實轉變重發展、輕生態,重建設、輕管理的觀念,像重視反腐倡廉一樣重視“五水共治”;二要進一步完善治理的體制機制,對違法排汙行為長期保持高壓態勢,及時曝光企業違法排汙行為,發動全社會加強監督;三要調整、優化考核激勵機制,對“五水共治”不力尤其是違法排汙現象屢禁不止的地方,嚴肅實行領導幹部問責制;四要根據區域、水體的不同實際,細化“一河一策”,明確時間節點,層層落實責任,確保“五水共治”取得實效。

  科學治水剿劣徵文篇3

  近年來國家推出了“五水共治”這一能夠推進浙江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極為關鍵的政策。所謂“五水共治”專案便是指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這五項專案同時進行。這是一個大目標。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針。浙江是著名水鄉,水是生產之基礎,生態之要素,生命之根本。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鳥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利民生。水文化的價值在於它讓人們懂得珍惜水、節約水。進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設的重中之重,直接關係平安穩定、關乎人水和諧;可治理自來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汙染問題。 從經濟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資促轉型。治水的投資,就是有效的投資;治水的過程,就是轉型的過程。在最近幾年民間投資的意願下降、優質外資難引、政府投資受限的情況下,好的投資專案對保持有效投資增長至關重要。治水能夠為人民提供一大批優質專案,特別是水利工程專案,這對於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現代文明樹新風。水,不僅是資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治水歷來是興國安邦的大事。中華民族幾千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除水害、興水利的治水史。當年大禹成為一代領袖可不正是因為他治理好了黃河的問題?解決了民族之患?興起了水文化的建設?即便是在今天,水文化依然直接觸及人們的靈魂,浸潤著人們的心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能力。水文化的價值在於它讓人們懂得熱愛水、珍惜水、節約水。黨的以來,黨中央更加強調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大力倡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如果大家切實從增強全社會的親水、愛水、保水意識抓起,繼而從日常節材、節電、節煤、節油、節糧的良好習慣做起,就一定能掀起一股勤儉節約的新風和正氣,建設更美好的水文化。

  從社會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平安穩定促和諧。汙水、洪水、澇水、供水和節水問題,直接關係平安穩定,關乎人水和諧。古往今來,聽風聲雨聲讀書聲,看家事國事天下事,而治水從來都是江山社稷、國泰民安的大事、要緊事。如果不治好水,這片土地就有可能遭受巨大的汙染,導致沒有人民居住在這裡。到時候國家在鐵下心來治理這一片水土,又有什麼用呢?並不能把當時已經失散的人心,重新歸攏起來。所以浙江下定決心鐵腕治水。社會政策要託底,治水工程必須要頂起,這是十分重要的底線。

  從生態的尺度看,治水就是抓綠色發展優環境。浙江“缺水”,有海島地區資源性缺水制約,也有一些山區工程性缺水因素,但主要是汙染造成的水質性缺水。“江南水鄉沒水喝”,根子就在過於依賴資源環境消耗的粗放增長模式。面對青山不再、綠水不再的尷尬,浙江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對浙江可持續發展的擔當,圍繞治水目標,把水質指標作為硬約束倒逼轉型,以短期陣痛換來長遠的綠色發展、持續發展。

  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對這一大工程進行幫助,也是為了拯救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建造更加美好的社會!即便我們每個人都只是顯出一點微薄之力,13億人民的微薄之力匯聚在一起,那就是一隻鐵拳,能粉碎所有的難題;是一隻造化的手,改變所有的現狀;是一隻堅韌的錘,鍛造出美麗的江山秀景!

喜迎黨的十九徵文
描寫華人好家風徵文
相關知識
科學治水剿劣主題徵文
助學築夢鑄人主題徵文_助學築夢鑄青春徵文
小學百年校慶主題徵文作文
關於科學的黑板報主題版面
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主題徵文
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主題徵文
一學一做主題徵文作文
一學一做主題徵文範文
一學一做主題徵文
圍繞兩學一做我為黨徽添光彩主題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