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圖書館參考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圖書館的藏書不僅可以提供人們豐富的研究資料、使人們欣賞他人的知識成果,還能從書中學到做人的原則和生活的態度,也是提升國家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軟實力的重要戰略陣地。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圖書館圖書流通工作管理轉變思路

  前言

  圖書館的流通部門是圖書館展現其工作質量的關鍵視窗,其是最為關鍵的橋樑及紐帶,合理的聯絡著圖書館以及相關讀者。儘管是本著處處為讀者著想的心態來展開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但還是因為多方面的因素,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問題。怎樣合理有效的做好圖書館的圖書流通工作,並充分的發揮其視窗的作用,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圖書館管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素質

  圖書館圖書流通工作實際上就是圖書展現其實際用處及意義的關鍵,對應的流通部門工作人員自身應該是最直接為對應讀者來提供相關服務人員,其自身行為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對外形象。所以,應該針對性的進行流通部門工作人員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職業道德教育工作等培訓,這樣才能夠合理的樹立正確理念,真正意義上做好流通管理,並且相應的專業技術也要不斷的提升,這樣才可以為相關的圖書借閱人員提供最為優質服務。

  二、基於網路環境之下的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轉化

  圖書自身的流通也就是圖書在執行其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最基礎的工作,也是其相應圖書館為對應讀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涉及到的第一印象,其存在的關鍵就是為了能夠最大化的滿足對應讀者對書刊的節約需求及要求。不過在現代化社會的不斷髮展下,人們對對應的服務效率有著更高的需求及追求,傳統的形式是手工操作模式,其根本不能滿足於現代社會對圖書流通量的需求,在這樣的狀態下,也就必須對現代化網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這樣能夠合理的避免對應的流通部門對圖書館印象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三、流通網路化

  1、流通網路化促使管理內涵擴充套件

  在圖書館的流通中呈現了網路化的管理模式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讀者自身多方面的服務也均是得到了很大幅度的轉化,與此同時在以往傳統的服務工作中,其相對應的工作形式關鍵是經過面對面的方法來直接性的面對其接觸目的,不過在現今網路化不斷髮展之後,已經逐漸的轉化為直接性的運用計算機來作為其間接接觸的方法。這樣圖書流通工作所能夠涉及的管理範圍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除了對相關的人及圖書進行管理之外,流通管理工作還會涉及至對相關計算機的管理。其最主要的就是呈現圖書流通子系統的管理以及正常操作子系統管理這樣兩個方面。

  2、網路化管理促使館藏資源多樣化

  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是相關的圖書流通服務工作順暢展開的物質性基礎。在網路大環境之下,以往傳統的紙質型文獻已不再是唯一的館藏資源,伴隨著磁碟、光碟以及U盤等相關電子出版物的出現及發展,網路的數字化資訊資源因其體積較大、儲存容量大、應用便捷等,這些都是以往傳統的紙質載體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逐漸的成為新時期的圖書館口袋圖書,這也就直接的呈現了館藏資源載體本質上的變化。

  3、借閱流通與相關書目統計的科學性

  圖書館計算機管理體系能夠為廣大的使用者帶來便捷,促使讀者或者是圖書管理人員隨時的查詢,這些均是由於此體系中的相關儲存有著非常健全的日誌記錄。並且,此體系中的對應讀者資料是極為詳細,這就極為方便了圖書管理者與相關讀者的聯絡,強化了圖書館以及讀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並運用計算機進行網上諮詢,網上的資訊服務等相關的流通工作提供了便利。

  四、基於網路化境提高圖書館的流通服務工作質量策略

  現階段的網路通訊技術在圖書館全方位的運用之下,傳統的圖書管理方式以及服務方式也已經被全部革新,呈現了根本上的跨越。計算機替代了手工記錄的方式也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發展的趨向及需求,這樣的提升不僅僅促使圖書流通和其相對應的效率有所提升,也在最大限度上節約了對應的勞動力重複。

  1、計算機技術與條碼技術管理

  計算機技術和其條碼技術的不斷運用至圖書的管理工作中,這樣合理有效的提升了其相關的工作效率,並且合理的縮減了圖書的借還手續辦理期限及時間,在很大的程度上方便了讀者對於圖書的借閱,也方便了圖書館能夠及時的掌控圖書的去向。應用計算機的網路化管理之後,圖書流通管理能夠達到精確、準時、快捷、方便,在整個辦理中也是極為合理、方便、快速的。

  2、圖書庫管理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廣泛運用,合理的融進圖書流通服務工作中,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圖書的借閱效率。現代化的很多圖書館均可以呈現開架借閱模式,也就是相關的讀者可以自己進庫自行選書,這樣也就省去了圖書管理人員跑庫找書的時間,實際上讀者對於相關的圖書所在位置不是很清晰,讀者進入書海中,其對應的翻閱量也就明顯的提升,這也就導致相關的讀者借閱量在不經意間提高了很多,以至於圖書的排架勞動強度相對更大。並且,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與時俱進,能夠對知識海洋應付自如,在複雜的借閱人員方面,工作時是遊刃有餘的,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持續發展的多樣化社會需求。

  結語

  總而言之,圖書館的館藏書流通質量,是直接影響著圖書館自身的總體形象。務必要對相關的流通工作管理加以注重。特別是在現代化科學技術持續提升的狀態下,圖書管理工作更應該不斷革新,不管是在現代化技術或者是高科技硬體的購置,應該根據圖書館的實際需求及要求來新增,不過其不能夠超出之前的預算。圖書館的館藏書以及資料也是應該呈現為儘可能健全,流通的順暢以及流通途徑的持續健全才能夠呈現為一個良好迴圈,進而真正意義上落實圖書流通管理工作,以便於構建更好、更高階的圖書管理水平。

  篇2

  淺談民族高校圖書館的民族文化傳承新視角

  民族高校圖書館是為民族高校教學和學術研究提供各類文獻,滿足師生擴充套件知識的需求,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各類人才,促進科研創新的基地。同時它也是為政治、經濟、文化、技術、教育研究和現代科學提供服務的平臺。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吹響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促進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角。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發展和創造了多姿多彩又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文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意味著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留下的足跡,她將一個民族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聯結起來,顯示出了民族的穩定性、連續性和生命力。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了文化,就像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一樣,沒有了凝聚力。因此,文化不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源泉,也是民族發展必不可少的原動力。而保護民族地區民族文化遺產工作離不開圖書館的支援和配合,因為與其他各類文化事業機構相比,民族高校圖書館可以依託本館及本校民族學科教學和科研的資源,更具有參與保護和研究民族地區民族文化遺產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1.民族高校圖書館傳承民族文化的意義

  1.1有效保護和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識,減緩少數民族文化的逐漸弱化。

  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衝擊,在當今急劇變革的社會及現代文明發展的強烈衝擊下,少數民族文化面臨著消亡和繼承的兩難困境。而民族高校圖書館作為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在其服務於民族教育事業,發揮其教育職能的同時,也肩負著搶救和挖掘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這既是民族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民族事業發展的需要。

  1.2參與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民族高校圖書館文化自覺的體現,也是其正視、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徵。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眾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展程序中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動力,這些寶貴的財富多以民族文獻的形式流傳下來,歷史上,我國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和古老的璀璨文化,它不僅表現在民族的地理環境、語言文學、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和宗教信仰方面,也表現在民族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明的各個方面,因此,民族高校圖書館對民族文獻的收集、整理和儲存工作,不僅是民族高校圖書館的職責,也是民族高校圖書館民族特色的最重要體現。

  1.3民族高校圖書館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對於促進民族團結、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等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

  民族高校圖書館長期以來結合自身所處的地理和人文環境,積累了豐富的少數民族文獻資料,成為各少數民族文獻資訊資源匯聚、傳播的集散地,基於各少數民族在文化、傳統、習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更好地為民族高校圖書館服務物件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各民族之間更好地相互理解,民族高校圖書館需要大力加強特色館藏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充分利用民族文獻資源,推動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發展民族文化。

  2.民族高校圖書館傳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2.1加快特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做好民族文獻的搶救和保護工作

  任何一種少數民族文化的喪失,都很難再現或複製。因此,對於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特別是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顯得十分重要。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現代化程序加速推進,各民族的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另一方面,也對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發展造成了衝擊,一些少數民族文化或消失或衰退,傳統的民族文化傳承模式,在新時期開始遭遇困境。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程序中,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正面臨嚴重的傳承危機,民族高校圖書館作為各民族地區文獻資訊資源的中心,收集、整理、傳播著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資訊資源,更應大力構築特色館藏,創新機構設定,深化服務,開展民族文化研究,將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

  2.2加強文獻資源建設,注重特色館藏的建設

  特色資源是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學院重點學科、特色學科發展的文獻資訊資源,民族高校圖書館的民族資源,是民族高校圖書館在數十年發展過程中積累、形成的文獻資源,一般是以民族文獻為主體的,具有地方文獻性質的資源體系,是民族高校圖書館的優勢資源,圖書館應大力開發利用民族文獻資源,挖掘它的潛在價值,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館藏。特色館藏是民族大學圖書館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民族高校圖書館今後的發展非常重要,而隨著文獻資訊載體逐步向數字化、網路化方向發展,內容豐富的民族文獻在載體形式上也日趨多樣化,為民族特色文獻的收集、整理、收藏和開發利用創造了有力的條件,也為建立民族文獻特色資料庫提供了堅實的文獻基礎。

  2.3結合民族高校圖書館的內容和結構,提供貫穿於學校教學、科研、學生學習的個性化服務

  民族高校圖書館的特點與優勢就在於民族文獻資訊資源的收藏與利用,民族高校圖書館應當立足本校,為本校科研服務,充分利用特色資訊資源,開展有本校學科特色、民族特色的知識資訊服務。加快搞好民族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與服務,加快特色資料庫建設,提高服務水平,為民族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做出應有的貢獻。民族高校圖書館在滿足廣大讀者知識資訊時,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對使用者進行文獻推送服務,如為民族高校專家學者開展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前瞻性知識服務;拓寬服務領域,為社會提供品牌資訊服務;完善特色資料庫建設,強化服務職能等。最大限度的發揮利用特色館藏來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3.結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有50多個,主要分佈在我國的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獻是記載和表現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區域從事文化活動的真實記錄,是寶貴的少數民族文化財富。而各民族高校圖書館長期以來結合自身所處的地理和人文環境,積累了豐富的少數民族文獻資料,成為各少數民族文獻資訊資源匯聚、傳播的集散地,在當今各部門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保護工作的大好形勢下,民族高校圖書館應依託本館及本校民族學科教學和科研的資源,肩負起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加強民族文獻的調研和採訪工作,建立特色館藏資料庫,培養一支為民族文獻的收集、整理、建檔儲存以及提供深層次的文獻服務的專業人才隊伍,為民族地區教育、培養人才服務,為民族地區發展區域經濟服務,為民族地區兩個文明服務,為更好的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發揮民族高校圖書館應有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淺談高校圖書館學教育的困境和對策
大學圖書館學方面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大學圖書館參考論文
大學圖書館管理論文
大學圖書館方面論文發表
有關數字圖書館畢業論文
公共圖書館參考論文
有關大學生個性心理論文
有關大學生旅遊心理論文範文
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論文
有關大學生旅遊市場論文
有關大學生社會道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