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相關參考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基礎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在該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起著打地基的作用,學好這門課程對於提高學生的理論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中專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法初探》

  摘要:計算機組成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基礎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在該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起著打地基的作用,學好這門課程對於提高學生的理論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從用簡單的問題切如枯燥的學習知識;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通過學生講解來驗證教學效果,三個方面的方法來講解如何教授中專計算機組成原理這門課程。

  關鍵字:問題簡單化;知識具體化

  計算機組成原理的教學內容強調以計算機硬體部件和和整機系統知識為主的同時,還必需適當兼顧與硬體關係最密切的基礎軟體知識的學習。那種把計算機組成原理完全作為純硬體課來處理,是陳舊的認識和過時的做法,不符合當今計算機研究和教育發展的潮流。學好這門課的目的是為了瞭解計算機的構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學生應能抽象出一個計算機模型,在此基礎上,理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但是計算機組成原理這門課專業性很強,很抽象,也很枯燥。而現在的中專學生基礎差,缺乏學習主動性,學習新知識時理解能力也相對比較薄弱。本文針對中專學生的這一特徵,提出了怎樣教授計算機組成原理這門課程。利用一種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聯絡實際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並就該模式下的課堂理論教學、課後練習與輔導、教學效果檢驗等三個環節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用簡單的問題切如枯燥的學習知識

  在講解十進位制數與二進位制數之間相互轉換這個問題時,我並沒有直接講轉換演算法,而是先提問了一個學生們都認為很簡單,但是又回答不正確的問題,來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我提問的問題是:計算機用的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對此問題,我讓同學們進行討論,並說出你回答的答案的依據,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計算機用的是交流電。依據是計算機的電源插在220V的交流電源上。我就告訴學生們你們的答案都是錯的,計算機用的是直流電,學生們很好奇,就急於想聽我講出這個答案的依據,這樣我就引進了二進位制數的概念,告訴學生,計算機中所有的數值、文字、符號、語音、圖形、影象等等統為稱資料,在計算機內部,都必須用數字化編碼***基二碼二進位制編碼***的形式被儲存、加工和傳送。並且講解了二進位制碼的基本點符號0和1。採用0和1的優點是:符號個數最少物理上容易實現;與二值邏輯的真假兩個值的對應簡單;用二進位制碼錶示數值資料運算規則簡單。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所用的數值都是十進位制數,那麼接著就講了十進位制數如何轉換成二進位制數。十進位制數分為整數和小數。對於十進位制的整數轉換成二進位制數的法則是:除以2取餘。對於十進位制的小數轉換成二進位制的法則是:乘以2取整。相反二進位制數如何轉換成十進位制數呢?我先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引入了概念按階展開,例如十進位制數650按階展開就是650=6*100+5*10+0*1=6*102+5*101+0*100。。十進位制數按階展開是用數字乘以十的次方數,那麼以此類推二進位制數的按階展開就應該是用數字乘以二的次方數,例111101按階展開就是1111101=1*26+1*25+1*24+1*23+1*22+0*21+1*20。然而二進位制數轉換成十進位制數就是把二進位制數按階展開然後計算出數值。

  二、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講解CPU的工作原理時,我首先講解CUP的全稱centralprocessingunit即中央處理器,有人也稱它微處理器。顧名思義,CPU就是電腦的中央核心部分,負責處理各種硬體裝置傳送進來的資源,經過判斷計算後,再下指令將資料送到正確的裝置上執行。講完這些以後學生都很迷茫,因為太抽象了。我就用現實中做廣播體操的例子來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做廣播體操的整個過程是,首先我們的耳朵聽到指令,然後再把指令傳送給我們的大腦,大腦經過分析判斷後再把指令傳送的我們的肢體,以此來確定肢體的動作。緊接著我就用了計算機如何列印檔案這個例子與做廣播體操相對照。當我們要列印一份檔案時,首先通過鍵盤或者滑鼠輸入列印的指令,CPU收到指令經過分析判斷後知道我們要列印檔案,就會下達指令將資料傳送給印表機,然後由印表機執行列印工作。通過這個例子使學生們聯想到可以把CPU比喻成人類的大腦它不但要負責接收外界輸入的資訊資料,而且還要負責處理這些資料,然後將處理後的結果傳送到正確的裝置上。幾乎大大小小的工作,都需要CPU來下達命令,傳送到其他裝置上來執行。通過舉例子的講解方式使學生們瞭解了CPU的工作原理。把抽象的複雜的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三、通過學生講解來驗證教學效果

  課堂上教師講解一個系統的知識點後,為了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我就採用了先挑一些程度好,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將剛才講的知識再講解一遍的訓練方法,這樣我就可以瞭解到學生們的理解與我講解的偏差在哪兒,還有什麼地方沒有理解到位。我可以就此問題重新的再做解釋。然後,再挑一些程度不好的且理解力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再來講解同樣的問題,如果講解的比較到位,就證明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已經掌握了。因為這門課程我同時教授了四個班,為了避免我講課大意和重複,我就隨機挑剛教授過的班級的學生到第二個班去講,這樣剛學過的學生害怕到其他別的班級如果講的不好丟人,就會好好複習反覆練習,這樣就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然而對於第二個班的學生來說,他們就抱著好奇的態度來聽別的班學生的講解,想看看別的班的學生講的和老師講的到底一樣嗎?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聽課興趣,課堂紀律也會好很多。還有現在的中專學生在家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集所有家裡人的寵愛與一身,所以他們都非常自我,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

  結束語:在計算機組成原理這門課的教授過程中我想盡了各種辦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充滿激情,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參考文獻:

  [1]戴志濤,周鋒,楊旭東.計算機組成原理***第4版立體化教材***[M].科學出版社,第4版

  篇二

  《計算機系統整合的發展趨勢探析》

  摘要:本文通過對傳統的計算機系統整合進行分析,得出傳統的計算機系統整合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必須探尋新的計算機系統整合的趨勢,本文對計算機系統整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字:計算機;系統整合;存在問題;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髮展,各行各業也都是現代化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單位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先進的計算機資訊系統。由於不同的單位有自己獨特的行業特性。因此,需要的計算機系統的萬千變化。從政府系統的醫療單位的管理系統,從工廠的生產管理系統,證券市場證券管理系統。不同系統之間可以說是千姿百態。系統整合應用功能整合,網路整合,軟體介面整合等綜合技術手段,是指導資訊系統的總體規劃,逐步實現的一種方法和策略。系統整合是一種思想,概念,哲學,它不僅包括技術整合,更不能缺少藝術構件整合。

  1、計算機系統整合的特點

  1.1計算機系統整合的相關認識

  系統整合通過對綜合佈線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技術結構化,將獨立分離的裝置、功能、資訊等整合到相互之間有關一定的聯性,而且在協調統一的新系統中,能夠充分共享資源,以期實現高效、集中、便利的管理策略。

  系統整合是一個需要多個供應商,多協議的各種應用系統的結構,因此,實現系統整合的關鍵是解決不同系統連線的互操作性問題,專門解決各種分離裝置,子系統之間的介面,協議,系統平臺,應用程式,和系統,組織和管理,建築環境,建築人員,所有需要的一體化問題。系統整合的本質就在於系統的優化設計,為一個大型計算機網路整合系統,包括一對計算機軟體,硬體,作業系統,資料庫,網路通訊等多種技術的整合,以及製造商的產品選擇和搭配的整合,整合系統可以實現整體優化目標。

  1.2計算機系統整合的特點

  ***1***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計算機系統整合不像其他的產品那樣,使用者都希望擁有最好的。

  ***2***獨創性:由於計算機系統整合工程是根據使用者各自的特點和需求而量身定做的,因此每個計算機系統整合工程都是不同的,具有獨創性。

  ***3***高科技:計算機系統整合不單是提供一個裝置,更多的是對裝置的設計、開發和除錯,需要很多高科技技術法能完成的。

  系統整合具有最大程度上提高系統的有機組合、完整性、靈活性和效能,對其複雜性進行簡化,有著為使用者提供全面、切實可行的系統解決方案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2、計算機系統整合的分類

  依據計算機系統整合專案的相關特點,可以把計算機系統整合分為計算機硬體系統總體設計與工程管理服務、計算機硬體裝置整合與安裝、計算機硬體裝置的技術與服務三大類。以下對這三種專案的管理實施進行簡要的定義分類解析。

  2.1總體設計與工程管理

  計算機硬體系統設計和專案管理服務,也可稱為整體設計和專案管理,這主要是買方將正確的計算機硬體系統整合專案。一般情況下,購買者的計算機系統整合專案的結構設計以及效能指標,粒度分佈有一定的認識。這類專案的實施要求相關服務提供商設計計算機系統在各種領域,它可以覆蓋大部分的電腦系統,同時,相關技術人員專業水平的要求也很高。

  2.2裝置的整合安裝

  計算機硬體裝置的整合和安裝也可以稱為一體的裝置安裝。計算機硬體裝置的整合和安裝是一種最常見的計算機系統整合專案,但大多數消費者比較常用的計算機硬體系統專案建設模式。在計算機系統整合專案的硬體裝置建設,整合和安裝要求買方應進行全方位的計算機系統整合框架和裝置效能管理等定性選擇論點。簡單來說,相關裝置的供應商,只要依據合同標準實施計算機系統整合專案的裝置供應商,採購和安裝即可。

  2.3技術服務

  計算機硬體技術和服務也可以稱為工程技術服務。鑑於這種型別的專案,其主要是由它的技術和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系統整合計算機硬體系統的建設專案。裝置技術服務通常是在一個特定的服務指標和技術要求為主要目的的。這使得買方裝置問題的技術和硬體的疑慮,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培訓支援。這類專案的實施需要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技術結合有效的論證。

  3、計算機系統整合目前存在的問題

  3.1微機系統及工具軟體的管理問題

  因為目前的電腦系統和軟體工具比較大,如果一臺裝置的問題,需要重新安裝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通常需要系統工作了一天。作為一個結果,上網計算機數量巨大,導致系統維護人員疲於奔命,也是很難保證服務質量。

  3.2使用者管理的問題

  使用者被限定在固定的機器上,同時,使用者的資料和檔案也只能保留在該機器上。若要使用其它機器,必須在每臺機器上建立該使用者帳號,並將使用者的檔案和資料複製到新機器上。當用戶固定使用的機器發生故障時,容易造成使用者資料的丟失。

  3.3Landmark等專業應用軟體方面

  在計算機系統整合前,需在每臺解釋工作站上安裝專業應用軟體,並建立使用者,使用者在指定的機器上載入資料,以便開展工作。如此一來,使用者和資料與機器捆綁在一起。有些時候,結果有的機器滿負荷工作,有的機器卻相對閒置。

  3.4外設的共享問題

  由於彩色繪圖儀、彩色鐳射印表機、磁帶機等大型外設價格貴,數量有限,不可能配置到每臺機器上,使用者只能登入到固定的幾臺機器使用。

  4、計算機系統整合的發展趨勢

  廣泛整合分散式網路環境與市場競爭的全球性激烈,每個企業整合中心也延伸到了企業的整合,使企業應用在分散式網路環境的大型integrated.web為基礎的使用者介面統一,使部門和地區不同的人,組織,所有使用者實現方便,實時獲取資訊,因此,該網站的使用者介面的統一是必然趨勢,計算機系統整合。

  專業化與多元化系統整合技術,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在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有越來越多的挑戰和機遇。今天的社會是一個網路與資訊科技的整合,系統整合模式不再是簡單的結構,功能單一,但基於網路結構的複雜和多功能轉型。因此,專業化與多元化系統整合技術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計算機系統整合。電子商務與企業資訊系統整合,使企業供應鏈的有機結合,實現資訊和資源充分共享,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電子商務可以說贏得了廣大民眾的支援,與企業資訊系統整合已經成為一個必然。

  結語

  採用現今先進的域管理技術、網路技術、儲存技術,對開發研究工作的主要計算機軟、硬體平臺進行了系統整合,建立了域控制器、遠端安裝伺服器、檔案伺服器、軟體分發伺服器、NIS+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列印伺服器、磁帶機伺服器等十餘套應用伺服器,實現了作業系統遠端安裝、應用軟體自動分發、使用者資料跟隨使用者網上漫遊、使用者資料,應用軟體集中管理、磁帶庫系統、遠端自動資料備份等。系統整合儘管提高了系統管理工作的技術難度,但卻極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工作,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網路資源的共享。

  參考文獻

  [1][美]微軟公司.Microsoft Windows 2000目錄服務基礎結構設計與管理[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比版社,2001.

  [2][美]Jeffrey A,Ferris.Windows 2000部署與桌面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美]Roger Jennings.Windows 2000組策略自救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論文參考
大學計算機基礎參考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計算機基礎相關參考論文
大學計算機專業相關參考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相關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參考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論文範文精選
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論文
淺談大學計算機基礎改革論文
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查分析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