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議論文範文集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要想考好語文,議論文作文就是關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三語文議論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語文議論文範文:腳踏實地,方能成其高

  夢想,是青春期必不可少的東西,它是一種激勵,一種嚮往,一種努力……向著內心所想而奮鬥的目標。

  可是若干年後,不少人實現了,不少人迷失了。 迷茫是因為行動不及夢想。 不少人永遠只看著遠處的高山,腳下都不曾邁出過一步。目標再高那有怎樣,到頭來夢想只能成為空想。 “泰山不拒細攘,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細流,故能成其深”,也許你認為你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徒勞。其實不盡然,只有一步一步走好了腳下的路,方能抵達最後的終點。

  日本一個空手道教練,人稱“刀手”,當有人問他是怎樣做到的時候,他卻回答:“我每天都在反覆練習一個動作,練了二十年。”是的,他的出拳一天練得不下幾千遍,堅持了二十年,最後一戰致勝,成了全國聞名的空手道教練。 也許夢想免不了每日的重複,他讓人感悟到枯燥,煩惱甚至迷茫自己的能力,可是我想說,只要堅持,腳踏實地,必能成其高。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門,每天堅持寫作,在孩子去幼兒園之後,她做完家務便開始寫作,孩子午睡時她也將時間擠出來寫作,她熱愛寫作,也因為熱愛,讓她堅持十幾年後終於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從未過多的幻想過自己的名聲會有多大,卻成了家喻戶曉的作家。她的成就,正是她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不要過多幻想夢想實現後的事情,你所要的第一步是邁開步伐,第二步是邁開另一隻腳,這樣聽起來也許好,可是你必須一步一步無休止的重複,才能走到屬於自己的夢想的領地。

  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各種誘惑,你要按照內心原本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不要好高騖遠,不要眼高手低,最重要的是看清腳下,只有看清了腳下的路,才能踏踏實實的走到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及小流,無以成江海”。 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是堅持的人用不停止的步伐。

  高三語文議論文範文:舍近利而取遠利

  如果我們想成為翱翔於天空的雄鷹,則必須站在立於山峰之巔;如果我們想成為暢遊於碧水的魚兒,則必須跳入大海之廣;如果我們想成為跋涉於無垠的駱駝,則必須進入沙漠之最……

  成就大業,非一日之功,如何能做到?

  著名影視明星成龍,我想大家已耳熟能詳,成龍並不是一出生就會成為萬人注目的明星。剛開始成龍還只是個跑龍套的小夥子,甚至連演一個死人都做不到,而他並不是只想當個跑龍套的,而是選擇當大演員,因擦車而被某知名導演看重,可以說成龍的人生才剛開始,最終因自小會功夫而演繹眾多動作片而出名,若成龍只“鍾情”於跑龍套,他還會有現在的成績嗎?當成龍疏眼前而從遠開始,他的每一步走向都為他奠定了基礎。所以,想成就大業,必棄近而從遠。 棄近而從遠,夢想都會開花!

  中國達人秀冠軍得主竟是斷臂劉偉,許多人都曾感到驚歎。我想劉偉的背後定是祕訣。年少因觸電而失去雙臂,用一個普通人的思想他應該會失意而自此過完一生,到劉偉沒有,他用雙腳開啟了他的音樂之夢。這可能嗎?日夜兼程,滿是辛酸、淚水和汗水,但這阻擋不了一個年輕人的夢想,劉偉並沒有因自己的一點小成績而終止接下來的路途。他應是棄邁而從遠,憑藉一首《夢想中的婚禮》而奪冠,他的心夢終是開花,因為他做到了棄近而從遠,遠發的抱負才是歸宿。 停留在這一秒,也許下一秒會更精彩!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帶給人們的是更多的痛苦,廖智這個瘦弱的女子卻一路走了過來,地震致使廖智失去了孩子以及雙腿。曾經她傷心過,猶豫過,“跳舞”鼓勵著她前進,在她裝上假肢的這一刻,心中摻雜著痛苦與喜悅,她沒有因裝上假腳而平淡的走完人生之路,她沒有停留在這一秒的喜悅,也許下一秒精彩不斷。她參加過《武林大會》,又來的《開獎啦!》一步又一步,下一秒的下一秒……精彩真的會上演!

  棄近而從遠,讓我們從無助到快樂,因舍眼前之利而取遠之利將我們從深淵拉了出來,要想飛上藍藍的天空,我們要張開翅膀飛向遠方,前方道路寬廣,我們心歷艱千辛萬辛而取遠利。

  高三語文議論文範文:那些傷口仍在滴血

  每次看餘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都是用歷史的滄桑伴著眼淚的辛酸讀幾段壓抑的文字,然後閉著眼睛悄然合上書本。我不敢一下子讀完全文,那裡面有太多我不勝負荷的悲痛和屈辱。在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少女看來,那一累累沉積著一個偉大古國千年心血的經文被運走,那一牆牆飛天曼舞滿壁生輝的壁畫被塗白,那一箱箱從遠古走來、或精緻或粗獷的文物被盜去,這不僅僅是敦煌文化的唏噓。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文明走過五千年,只因幾代人的疏於治理而淪落而遭受掠奪、經歷血洗的屈辱,深沉的屈辱,不可遺忘的屈辱。

  這是百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時的中國遍體鱗傷、忍辱負重,每寸肌膚都在滴血,而百年輪迴過後的今天,再讀昔日那段沉重的歷史,不能不感到切膚之痛。祖國經受蹂躪之苦猶如我遭到鞭擊之痛,國與家與個人,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從敦煌的浩劫,我自然而然地聯想起日軍侵華的歷史。我很喜歡看戰爭紀錄片,但往往不忍看日軍侵華的相關資料。看到別的國家的人民遭受屠殺、士兵戰死沙場,激起的不過是讀者人道的悲憫和憤恨,但自己國家的人民被禽獸侮辱、土地被炮火焚燒、士兵被尖刀刺死,這侵略的巨石激起的是屈辱的千層浪。那本記錄著這段血腥往事的史書彷彿在滴血,每翻過一頁、閱讀一行文字,都是對它昔日傷口的撕裂,都能聽到它沉重的低吟。

  也不敢貿然去讀清末那段血淚史。中國人的尊嚴在那個時候被莫名其妙地扭曲,進而被無情地踐踏。乾隆皇帝堅持要來訪的英國使者行君臣之禮,拒絕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自負“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無所不能。西太后認為車伕屁股的位置比自己屁股位置還高,有失皇室的尊嚴,憤然走下汽車,拒絕接受新世界的文明。難道曾經盛唐王朝的驕傲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變成了不可一世的無知?英法聯軍像豺狼一樣把集五千年藝術大成於一身、熔東西燦爛文化於一爐的圓明園洗劫一空後縱火焚燒,八國聯軍像餓虎一般在京城燒殺搶掠,把昔日的繁華之地變成廢墟和墳墓。而那位計較屁股位置高低的西太后呢?早已鬢髮鬆散、釧釵旁落,狼狽不堪地逃往熱河避難了。這難道就是巍巍中華的尊嚴?文明古國的根基被內患外敵搖撼得支離破碎,尊嚴早已無從提起。血與淚,在神州大地上恣肆橫流。沒有理由不為此而悲而痛,因為近代中國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唯有自強。唯有自強才能擺脫外侮、重振古國雄風。唯有自強才能有尊嚴地屹立。中華民族五千年,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道士塔》裡作者引用了一段詩句,大意是愛國學者憤概於此,要與掠奪者一比高低。我又何嘗不想?在斷斷續續看完《道士塔》那幾天,我曾經想像自己幻化成一位手執長劍的武士,一躍而起,飛到百年之前的敦煌,去與掠奪的強盜“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這實在是一個太可笑的幻想,不過是少年意氣的宣洩。況且,憑藉個人的力量,又怎可能去力挽民族的危亡於狂瀾中?

  但這把不屈的長劍已被我牢記於心,時時隱現,寒光凜冽,英氣凸顯。

  昨晚,父親把他西歐之行的照片給我看。看了一個多小時,我正疑惑看不到英國的街景,父親突然想起:“去英國的時候相機沒充電,所以沒有拍照……大英博物館裡有很多珍貴的文物,沒有拍下真是浪費了……”我心念一動:大英博物館?就是那個用來炫耀日不落帝國昔日輝煌、專門陳列從別國掠奪得來的文物的博物館?先前有點遺憾的心情蕩然無存,小小的慶幸油然而生。在一個美輪美奐的博物館裡一個叫“中國陳列室”的地方,欣賞著祖先一脈相傳的稀世珍寶,嘖嘖讚歎著祖國文明的偉大,然後緩步走出門口,才猛然發現身處異國,那些寶貝原是祖國在極悲壯極慘痛極屈辱之時流失的血液。就像一個被脅持的人質,本是我們的驕傲,現在成為了在對方手中用以鄙夷奚落我們的工具。這種強烈反差我不忍承受,亦不敢想像。父親說,他們一行參觀的時候,都唏噓不已。

  唏噓不已。嘆息之間,那柄長劍又悄然顯現。亮劍才能自強。

  還是有那麼一些中國人,懷著一身傲骨赴湯蹈火,用熱血守護國家的尊嚴。1934年10月,一支正義之師、勇敢之師、解放之師,肩負著血與火,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茫茫雪山有他們斑駁的腳印,他們用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築起永恆的豐碑;漫漫草地,有他們堅毅的身影。他們用勇敢無畏、熱血忠誠、錚錚傲骨寫就不朽神話。

  讀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鑑,面向未來。五千年血脈傳承下來,祖先賦予我們的是勇敢和自強。那個流血的時代畢竟已是過去,我們不能遺忘民族的屈辱,也不能沉寂在歷史的煙塵中懦弱地哭泣。亮劍才能自強。自強才能免受蹂躪。百年過後,我們站在新世紀的起點,身後是滴血的傷口,眼前還有很多路要走。擦乾淚水,背起行囊,負起責任,開始新的征程,才是一個勇敢和自強的民族在極悲壯極慘痛極屈辱之後應該走的路。

  癒合滴血的傷口,聽那一聲巨吼,東方的睡獅已經甦醒……

看了<>的人還看了:

高三語文議論文作文精選
高三語文議論文經典作文
相關知識
高考英語議論性範文
高三優秀議論文作文範文
高中優美議論性散文_高中議論性散文範文
高中優美議論性散文_高中議論性散文範文
高三學生議論文作文怎麼寫
高三優秀議論文作文精彩例文
高三學習計劃書範文
高三學習計劃書範文3篇
高三衝刺演講稿範文
高三的勵志演講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