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數學是一種會不斷進化的文化,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會製作一些手抄報。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希望對你有用。

  唯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數學手抄報資料

  學好數學的方法

  首先,在思想上,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嚴謹性.往往有許多初一學生不注重數學的嚴密性,以為找到了正確答案就行了,而不顧及計算或說理過程,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一種壞的習慣,對以後數學的學習造成了一種不好的影響。嚴謹性是數學理論的基本特點,要求數學的結論表述必須準確,精練,對結論的推理,論證要步步有據,處處符合推理要求。考慮到初一學生理解能力和學生的特點,可以適當降低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嚴謹性的要求,但必須保證學生對相應的教學內容有正確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其次,在形式上,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而初中數學學習內容較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數,方程及圖形的變換,它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簡單的證明,這與小學相比增加了難度。在小學,由於教學內容少,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少,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覆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範。學生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鞏固。而到初中,由於知識點增多,科目多,靈活性加大,課容量大,進度快。這也使初一新生不適應初中數學學習,所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有利於更快的適應初數的學習。

  再次,在學習方法上,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學,教師講得細,練得多,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的例題型別,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於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了初中,由於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講細,只能講一些具體有典型性的題目,因此,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於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教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然而,對於剛入學的初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小學的學法,對於預習,複習及總結和自我調整的學習習慣尚未養成,這顯然不利於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最後我認為學習的第一任老師是興趣,有人認為要先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實我想只要孩子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是輕鬆愉快的事,那麼自然會感興趣,所以我們還是要把前面的三項工作做好,這才是重中之重。

  中國近代數學歷史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中國近代數學的研究才真正開始。近現代數學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是從20世紀初至今的一段時間,常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標誌劃分為兩個階段。

  中國近3年留日的馮祖荀,1908年留美的鄭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覆和趙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魯,1913年留日的陳建功和留比利時的熊慶來***1915年轉留法***,1919年留日的蘇步青等人。他們中的多數回國後成為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為中國近現代數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其中胡明覆1917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數學家。隨著留學人員的回國,各地大學的數學教育有了起色。

  最初只有北京大學1912年成立時建立的數學系,1920年姜立夫在天津南開大學建立數學系,1921年和1926年熊慶來分別在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建立數學系,不久武漢大學、齊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陸續設立了數學系,到1932年各地已有32所大學設立了數學系或數理系。

  1930年熊慶來在清華大學首創數學研究部,開始招收研究生,陳省身、吳大任成為國內最早的數學研究生。

  三十年代出國學習數學的還有江澤涵***1927***、陳省身***1934***、華羅庚***1936***、許寶騄***1936***等人,他們都成為中國現代數學發展的骨幹力量。同時外國數學家也有來華講學的,例如英國的羅素***1920***,美國的伯克霍夫***1934***、奧斯古德***1934***、維納***1935***,法國的阿達馬***1936***等人。

  1935年中國數學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召開,共有33名代表出席。

  1936年《中國數學會學報》和《數學雜誌》相繼問世,這些標誌著中國現代數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解放以前的數學研究集中在純數學領域,在國內外共發表論著600餘種。

  在分析學方面,陳建功的三角級數論,熊慶來的亞純函式與整函式論研究是代表作,另外還有泛函分析、變分法、微分方程與積分方程的成果;

  在數論與代數方面,華羅庚等人的解析數論、幾何數論和代數數論以及近世代數研究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果;

  在幾何與拓撲學方面,蘇步青的微分幾何學,江澤涵的代數拓撲學,陳省身的纖維叢理論和示性類理論等研究做了開創性的工作: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方面,許寶騄在一元和多元分析方面得到許多基本定理及嚴密證明。

  此外,李儼和錢寶琮開創了中國數學史的研究,他們在古算史料的註釋整理和考證分析方面做了許多奠基性的工作,使我國的民族文化遺產重放光彩。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國科學院。

  1951年3月《中國數學學報》復刊***1952年改為《數學學報》***

  1951年10月《中國數學雜誌》復刊***1953年改為《數學通報》***。

  1951年8月中國數學會召開建國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了數學發展方向和各類學校數學教學改革問題。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華羅庚的《堆疊素數論》***1953***、蘇步青的《射影曲線概論》***1954***、陳建功的《直角函式級數的和》***1954***和李儼的《中算史論叢》***5輯,1954-1955***等專著,到1966年,共發表各種數學論文約2萬餘篇。除了在數論、代數、幾何、拓撲、函式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史等學科繼續取得新成果外,還在微分方程、計算技術、運籌學、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許多論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培養和成長起一大批優秀數學家。

  60年代後期,中國的數學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癱瘓、人員喪失、對外交流中斷,後經多方努力狀況略有改變。

  1970年《數學學報》恢復出版,並創刊《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猜你喜歡:

簡單的初中數學手抄報版面圖
精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相關知識
唯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
精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
唯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效果圖
唯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唯美的初中讀書手抄報圖片
簡單的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
好看的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
簡單漂亮的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
精美的初中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漂亮的初一數學手抄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