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俗稱“八月節”。你知道潮汕過中秋節的習俗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潮汕過中秋節的習俗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潮汕過中秋節的習俗

  一、賞月拜月吃月餅

  中秋節各地都有賞月和吃月餅的習俗。關於中秋吃月餅相傳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傳說唐太宗在徵邊勝利後將月餅分給百官品嚐的故事。另一是說在元朝末期,中原人不堪忍受元朝統治者的殘酷統治紛紛抗議,但朝廷官兵戒備森嚴,訊息傳遞十分困難,他們便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於月餅中,各路義軍見字即揭竿起義。潮汕的中秋吃月餅主要是源於此說。

  不過,潮汕地區的中秋習俗,還有著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諺說:“男不圓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時,男人們便約上幾位好友,到陽臺上或登上高處,擺上工夫茶具,煮水沖茶,一邊品茗,一邊賞月,一邊品嚐月餅。

  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朥餅製作工藝的發展,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到專門作坊製作,潮汕朥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於世;而意溪朥餅、蘇南朥餅和貴嶼朥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並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中秋節自古就有拜月的習俗。《禮記》中載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稱為“拜月娘”。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雖未得寵,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賞月時,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便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潮汕地區的拜月則源於“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傳說。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閨中的女子拜月則企盼能嫁得個好夫婿;特別是過去的潮汕華僑眾多,有不少婦人與丈夫遠隔重洋,多年難見一面,思念之情更切,於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饃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紋漂亮潔白如雪,一些動物形壯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還有用潔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豔米”的紅豔豔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鐮刀,飯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樣的粿品,都是寓意著豐收的美味。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庭院、埕口或陽臺,然後, 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供上新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將來出人頭地。並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時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年輕小姑娘們也會把自

  己做的手工藝品擺來拜月,以祈求自己心靈手巧。婦女們還會把新買的化妝品擺上來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樣美貌出眾。

  就在女人們張羅祭拜時,男人們則約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陽臺上擺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爐火,品茗茗賞月,樂哉悠哉。

  《澄海縣誌》載:中秋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贈月餅。賞月的宴會必吃熟芋,剝去芋皮,叫做“剝鬼皮”。人們還以這晚天氣晴朗或陰暗來預卜上元節的陰晴。諺語說:“雲掩中秋月,雨灑元宵燈。”

  二、芋頭祭祖,吃芋頭

  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迫害。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三、燒瓦塔

  中秋夜燒瓦窯***即“燒瓦塔”***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瓦窯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窯要用磚塊砌到一定的高度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瓦窯的下方要留一個窯門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來,一些地方砌的瓦窯,則全部用磚條砌成,瓦窯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兩三層樓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來觀看。

  砌瓦窯和燒瓦窯,主要是男人和小孩的事,女人一般是不會參加的。燒瓦窯一般都在中秋節的晚上,燃料有柴、竹、稻草、穀殼等;當瓦窯燃燒到火旺時,便可潑入松香粉、鹽等引焰助威。

  潮汕中秋美食

  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中秋月餅是潮汕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潮汕的傳統月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正圓形的佔絕大多數,意為好兆頭,在次日,沒有一個潮汕人無不品嚐一下月餅的滋味的。

  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

  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過中秋節,沒有一個潮汕人不品嚐一下月餅的滋味的。雖然月餅可以有各種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要求是正圓形。芋頭、餈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家常的還有前面提到的拜月時的“在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饃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紋漂亮潔白如雪,一些動物形壯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還有用潔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豔米”的紅豔豔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鐮刀,飯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樣的粿品,都是寓意豐收的美味。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等等。

  潮汕朥餅名店名品

  一、意溪朥餅

  意溪是潮州東隅的一個古鎮,清代便有“潮東雄鎮”的美稱。意溪朥餅尤以範合盛大朥餅聞名。範合盛是清末意溪鎮一家餅鋪字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現今範合盛大朥餅的掌門人範朝進,60多歲,為範合盛第三代傳人,繼承了祖上製作朥餅的好手藝。意溪大朥餅最突出的特點是皮均勻,餡精細滑潤,***香甜清爽,且涼喉適口。正是意溪大朥餅這些突出的優點,使其聞名粵東及東南亞一帶。意溪大朥餅之所以有以上突出的風味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用料講究。主要原料豬油,一定要用潮州本地豬的豬朥來炸油,因為這樣的豬油味道才極為芳香。二是製作精細,意溪大朥餅整個製作過程,都是以傳統手工操作而成,工序十分繁雜,但每道工序都十分考究、精細。過去在潮州地區,有“意溪朥餅豆餡藏過年”的傳說,便是指意溪朥餅的豆餡製成之後,必須裝入陶壇中,埋藏於泥土中數月,才挖出製作成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意溪大朥餅才有清爽涼喉的特點。

  二、蘇南朥餅

  澄海蘇南朥餅已確一百多年的歷史。清同治光緒年間,蓮陽***即蘇南***鄉有一家叫“堅裕”號的糕點店,在當地已小有名氣。主要生產朥餅、軟糕等傳統產品。到了第三代傳人,已是清光緒年間,其店主人略有文化,愛動腦筋,喜歡創新。他想出了許多提高產品質量的點子和祕方,如決定大朥餅是否好吃的關鍵是餅皮和餅餡,餅皮要脆,餅餡要甜而不膩,涼且無渣。他從釀酒工藝中得到啟示。好酒是需要窯藏的,窯藏彌久,其酒彌香。他認為餅餡也是這個道理,初磨製出來的餡火氣大,磨得再細也有顆粒,***不涼爽,糖加得太多反而濃膩,糖太少了則淡而無味。他決定借鑑釀酒的窯藏方法,於是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每年冬至前後都要將池塘車幹捕魚的機會,命工人先將大水缸放進車幹了的池塘裡,將磨製好的餅餡放進大水缸,然後密封、等到池塘重新放水,塘就成了他的天然冷庫,餅餡可以在較低溫的環境下存放。這樣在密封和低溫下不容易變質。堅裕號的餅餡最少要存放一年以上,就是要等到第二年池塘再度車幹後才取出來加工製成大朥餅。這樣,做出來的產品,不管是大朥餅、小朥餅,還是糯米軟糕或其它糕點製品,其口感比不窯藏於池塘的口感迥然不同,***涼爽,潤滑無渣,柔軟而無火氣,甜淡恰到好處,深得顧客青睞。據說,堅裕號的餅餡有時存放時間長達二年!後來,蓮陽一帶的糕點作坊都學習他的經驗,使蓮陽一帶糕點餅食在潮汕地區獨樹一幟。
 

蒸汽機發明的故事
不同國家的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相關知識
潮汕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重慶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壯族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古代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古代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上海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什麼
上海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什麼
日本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什麼
安徽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什麼
安徽過中秋節的習俗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