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處理器的意義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近段時間,傳聞不斷的小米5C格外引人關注。原因不在於它的配置多強,而是因為它可能是小米首款搭載自家松果處理器的產品。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有訊息稱,松果處理器一共包括兩個版本。其中低配版可能命名為V670,採用28nm工藝製程、八核心A53架構,配合Mali-T860 MP4圖形晶片,最高主頻2.2GHz。整體效能跑分接近於驍龍625的水準。按照計劃,小米未來還有可能推出效能更強的八核A73架構的松果處理器V970,升級為10nm工藝製程,配備Mali-G71 MP12圖形晶片。

  緊接著關於這款手機的核心配置相繼被扒光,5.5英寸螢幕、3GB記憶體+64GB儲存、800W畫素前置+1300W畫素主鏡頭,甚至連1299元的價格都曝出來了。

  本月初,北京松果電子有限公司註冊了官微。在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中,北京松果電子有限公司的質權人為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這似乎暗示著小米自研處理器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據悉,2014年11月,大唐電信將全資子公司聯芯科技的LC1860平臺以1.03億元的價格授權給了小米和聯芯共同成立的松果電子公司,自此宣告小米自研處理器之路正式開啟。

  小米堅持自研處理器的原因

  其實在小米之前,已經有不少手機廠商嘗試自主做晶片了。國際廠商包括蘋果、三星、LG,國內老對手華為則在幾年前就推出自主的海思麒麟晶片,中興也宣稱花重金研發SoC,而國內類似的ARM陣營IC設計公司也不在少數。

  小米想做處理器這件事其實也是由來已久。早在2015年初,當時的小米已經成為了國內手機銷量的領頭者。然而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小米卻遭遇到了來自華為的衝擊,銷量不斷走低,以至於2015年全年沒能完成預期的8000萬出貨量目標,這一趨勢在2016年更加明顯。

  銷量持續下滑是為什麼小米自主晶片發展進度緩慢的原因之一。本身研發需要的費用就很高,如果產能和銷量跟上,勢必可以分攤一部分研發成本。反之自主晶片的價格就會更高,一旦超過了採購第三方SoC的價格,那堅持使用松果處理器的意義也就大大降低。

  NASA:好奇號火星車,發現適宜生命存活的火...

  就這樣在不斷徘徊中度過了2年的時間,小米最終還是毅然決定邁出這一步。

  堅持自主研發的原因體現在五個方面:避免產能受限供應鏈廠商、解決元器件外採成本高的問題、海外市場尋求專利保護以及佈局整個物聯網生態系統,同時對於提升品牌形象也有幫助。

  我們知道,每臺手機的組成都是由成千上萬個元器件組裝而來,處理器晶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由於核心技術掌握在少數派上游供應鏈手中,所以手機廠商的實際出貨量就會受到制約。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2015年驍龍810晶片從生產階段就傳出了過熱的缺陷。驍龍810在達到一定的高電壓之後就會自動開始發熱,之後直接導致效能無法達到預期。事件出現之後,這直接影響到了眾多手機廠商釋出旗艦新品的上市計劃,其中就包括小米。

  之前小米手機在高階市場一直都使用高通處理器,按照原計劃小米Note頂配版要在2015年3月底上市,它將成為國內首款使用驍龍810處理器的手機。然而由於要解決發熱問題,小米Note頂配版一直被拖到了同年五月份才釋出,導致小米先發優勢喪失。

  像華為、小米這種出貨量達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廠商,如果使用其他家的處理器,採購成本非常之大。倘若自主研發處理器達到足夠多的產能,那麼這部分成本會有所降低。有了足夠多的技術積累,在和高通和聯發科談判時也會具備更高的話語權。

  此外,國內市場的飽和開始讓手機廠商嘗試走到海外,但轉戰海外最大的問題也是在於專利積累不夠,尤其是通訊技術領域的專利是最大的障礙之一。小米選擇自研處理器之路,也是為了構建自家的專利牆尋求保護傘。

  而縱觀小米整個生態系統,智慧手機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小米家族產品涉及面很廣,想要實現智慧化肯定都需要搭載晶片,如果使用自主晶片,那麼這部分的主動權也就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了。或許短期內小米的晶片在效能、穩定性上無法得到保證,但從長遠利益來看,自主研發晶片會成為生態佈局很重要的一環。

  小米自研處理器背後面臨的難題

  要說小米自研處理器的目標,那肯定是用更短的時間成為國內第二個海思。

  2015年就傳聞四起的小米自主晶片一直到今天,其實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發力期。整整兩年的時間,競爭對手華為海思已經從麒麟920升級到了最新的麒麟960了,架構也用上了主流的A73。曝光的松果處理器仍然徘徊於低頻A53架構,對於不服跑個分的小米來說,曾經的發燒手機,如今難以延續。這難免會讓很大一部分效能至上的米粉感到失望。

  基帶技術上,目前聯芯並沒有拿到CDMA相關的專利授權,由此分析低配版的松果處理器可能並不支援全網通,僅支援移動聯通雙4G網路。相比目前競品晶片普遍支援全網通,這也是松果處理器基帶設計上的短板和懸念所在。

  從小米5C來分析小米自主晶片的使用策略,不難看出小米和松果目前只是希望將松果處理器應用在中低端的產品線上,比如出貨量龐大的紅米家族,高階產品線依舊是留給驍龍835。然而2017年整體的大環境是手機都在漲價,一方面是匯率波動,另一方面是上游元器件成本上漲。本身就薄利多銷的小米,花費了大量研發費用在自主晶片身上,卻沒辦法保證更高的價效比與利潤。

  自主研發SoC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松果處理器能達到一個平穩輸出的出貨量級才有可能比直接購買高通或聯發科晶片更划算。但如今小米的銷量持續被華為、OV軍團擠壓。這種銷量上的下滑對小米來說更加危急。想當年對手海思晶片曾經歷了漫漫的10年時間才撥雲見日,或許很長一段時間,小米必須要接受自己在做虧本的買賣。

  風險把控方面,一旦松果處理器因為設計缺陷而出現發熱嚴重等問題,也將直接影響到小米建設許久的品牌形象。為了求穩,小米當然會更加小心翼翼控制SoC產能,但如何短期內分攤高昂的研發成本也就自然而然成為擺在小米眼前最大的難題。
 

特斯拉汽車的最新新聞
三星遊戲本玄龍騎士評測介紹
相關知識
小米自研處理器的意義介紹
什麼是處理器的意思概念介紹
玄奘西行的意義介紹
古代朱子深衣的意義介紹
溫泉關戰役的意義介紹
七夕什麼習俗具體的意義介紹
怎麼檢視膝上型電腦處理器的方法
雙核處理器的作用有哪些
全程水處理器的使用方法
對影像處理器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