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賓諾莎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作為一名可以和著名哲學家笛卡爾和萊布尼茨相提並論的哲學家,斯賓諾莎在哲學史上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巴魯赫·斯賓諾莎***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是西方近代哲學史重要的理性主義者,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 斯賓諾莎出生於阿姆斯特丹的一個從西班牙逃往荷蘭的猶太家庭。年輕時進入培養拉比的宗教學校,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他仍然堅持哲學和科學的研究,他的思想通過通訊方式傳播到歐洲各地,贏得人們的尊重。巴魯赫·斯賓諾莎認為整體的實在就是一個實體,或稱為神,心靈與物質只是它的屬性。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爾哲學原理》、《神學政治論》、《倫理學》、《知性改進論》等。

  斯賓諾莎的故事

  斯賓諾莎的家族是從西班牙逃到荷蘭的,他的父母一直從事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生意,所以他我有一個相當富足的家庭條件。斯賓諾莎很小就接觸到了猶太民族的宗教,並且許多理念也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腦子裡,因為斯賓諾莎的聰明伶俐,當時許多的猶太長老都很喜歡他,看好他。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到斯賓諾莎腦子裡的知識和思想也越來越多,原本本族宗教刻在他腦子裡面的理念也慢慢動搖起來,他也開始不斷的汲取不同的知識,有了自己獨特的想法。

  最終年輕又獨立勇敢的斯賓諾莎由於異類的言辭被猶太長老辭去了教籍,好多想要表現自己的教徒也想殺掉他立功,就連他的父親也把他趕出家門。在那個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戰爭不斷的年代,斯賓諾莎就因為自己的“異類”思想被驅趕出門,但是所有的困境都沒有沒能阻擋住他繼續思考,而恰恰是給了他新的開始。斯賓諾莎的許多至今還很有影響力的言論與作品也都是在那之後創作出來的,他欣然接受了所有現實,然後繼續前行。

  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

  哲學上,斯賓諾莎是一名一元論者或泛神論者。他認為宇宙間只有一種實體,即作為整體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他的這個結論是基於一組定義和公理,通過邏輯推理得來的。斯賓諾莎的上帝不僅僅包括了物質世界,還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認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組成部分。斯賓諾莎還認為上帝是每件事的“內在因”,上帝通過自然法則來主宰世界,所以物質世界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擁有完全自由的,而人雖可以試圖去除外在的束縛,卻永遠無法獲得自由意志。如果我們能夠把事情看作是必然的,那麼我們就愈容易與上帝合為一體。因此,斯賓諾莎提出我們應該“在永恆的相下”***sub specie aeternitatis***看事情。

  在倫理學上,斯賓諾莎認為,一個人只要受制於外在的影響,他就是處於奴役狀態,而只要和上帝達成一致,人們就不再受制於這種影響,而能獲得相對的自由,也因此擺脫恐懼。斯賓諾莎還主張無知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對於死亡的問題,斯賓諾莎的名言是:“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關於死的默唸,而是對於生的沉思。”他的一生也徹底地實踐了這句格言,對死亡一直十分平靜面對。

  斯賓諾莎是徹底的決定論者,他認為所有已發生事情的出現絕對貫穿著必然的作用。他認為,甚至人類的行為也是完全決定了的,自由是我們有能力知道我們已經被決定了,並且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所以自由不是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說"不"的可能,而是說"是"並且理解為什麼事情必須那樣發生的可能。

  斯賓諾莎的哲學非常類似斯多葛哲學,但是他在一個重要的觀點上與斯多葛哲學有尖銳的分歧:他完全反對他們動機可以戰勝情感的觀點。相反,他主張情感只會被另一個更強的情感取代或戰勝。他認為,在主動情感和被動情感有關鍵的分別,前者是相對可以理解的而後者不是。他也認為,具有被動情感真實動機的知識可以讓其轉化為主動情感,因此預見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一個關鍵的思想。斯賓諾莎的哲學體系對之後17世紀的科學 運動的意義在於其決定論的解釋,為此後的科學一體化提供了藍圖。他對後來的哲學家,例如謝林、馬克思、愛因斯坦、謝林、費爾巴哈等人都有過影響。

 

公考行測論證分析審題的四種基本方法
斯賓諾莎的簡介
相關知識
斯賓諾莎的簡介
斯賓諾莎的簡介
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故事介紹
斯賓諾莎的故事
斯賓諾莎的故事
關於斯賓諾莎的故事
關於斯賓諾莎的故事
菲律賓魔杖的簡介
哲學家斯賓諾莎是誰
文學家斯威夫特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