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文章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望斷天涯,不見君暖馨,只見一片片枯葉冷梧桐,最是心寒荒涼寄。離別,在古風之中成為一曲優美的歌,成為一首優美的詩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風文章供您欣賞!

  篇【1】:古韻遺風,花容天下

  時光終是無言,回憶穿越千年的塵煙,靈魂憂傷的滑過寂寞纖指。思念從傷口溢位,疼痛穿透鏤刻千年的記憶。心事,被歲月刻劃出一道道淺淺深深的傷痕。傾盡一生溫柔與詩意,惘然回顧中,誰還在遺失了的空城,苦苦的等待.似水年華,輕度流年,光陰蒼老了髮絲,也蒼老了容顏.紅塵千丈,心只為一人守侯,我的微笑,只為你一人而揚起。輪迴的渡口,思念在指尖輕吟婉約。自此為一個人獨守一座空城。

  一筆流年,畫下前世驚豔,今生殘缺;錦瑟年華,賦一首傳世佳作,在那平仄詞間將你我演繹,在那字裡行間將前世眷留,在吟吟繞繞間將今生釋懷。千帆過盡苦苦尋覓,只願結一段空靈的塵緣,綰一闕無塵的幽深,修一棧純白的光陰,在心香嫋娜中靜好安穩。當我在漫漫紅塵中將你尋到時,你的容顏請允許我鐫刻在我的詩裡,清淺淡雅如蓮花,眉宇間有千山萬水,曾經滄海,如今煙雲。陌上花開,彼岸誰在 三千繁華,不及你嘴角輕挑,千軍萬馬,怎敵你垂眉淺笑, 我願為你洗盡鉛華,你可否與我袖手天下。

  自古多情空餘恨,亂世桃花逐水流。只可惜,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花謝花開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世繁華過後,花自飄零,水自流。多少繁花散落去,未曾等到賞花人。夢一場,愛一回,痛一生。如何才能把愛恨淡然?換一方平靜的塵土,斷去相思,了卻痴迷,相忘紅塵。不再有喃喃自語說著花落閒池;不再有唐詩宋詞的憂傷;不再有藕斷絲連的牽掛。然後,倚樓聽風雨,淡看塵緣如夢。

  一場夢境,一場繁華,榮華謝後,君臨天下。我用一轉身離開的你,我用一輩子來忘記。誰放了誰的手,誰比誰更難受?人說兩情若在永相望,奈何與君共聚夢一場。一夢醒來,兩眉間,相思盡染,隻身天涯,獨醉貪歡。蝴蝶很美,終究蝴蝶飛不過滄海。幾經輪迴的周折,故事在嘆,城外早已兵荒馬亂,而此時的你,又在輕挽誰的臂彎。君不懂?一個女人不需要傾國傾城的容顏,只要一個為她傾盡一生的男人。

  滾滾紅塵,三千痴纏,只為一人。浩浩塵世,埋葬了多少風花雪月;紅箋小字,訴不盡相思悠悠;平平仄仄,道不盡綿綿愛戀。是誰在譜寫心痛的詩句,驚擾了沉寂的深夜?篇篇章節,回憶成殤。刻骨銘心的往事早已深藏心底,揮之不去也不願忘記。一夢簾雨,驚起多少舊城往事,緣盡時,無須挽留,挽留住的只是無盡的惆悵。緣散時,無須傷感,傷感過後只是無邊的寂寞。緣份本是生命中的偶然,花開才有花落,有散才能有聚。

  一江秋水罷盡凡塵事,紅塵多夢往宵覆夕,千絲萬絲煩不去,欲回眸撇一笑,往事卻隨風散。寂寞深閨恨更長,夢繞魂牽枉費思量。仰頭嘆息,一壺濁酒,醉了天涯路,花開也寂寞,風情更落寞,此無期也無聚。似水流年,恍然又一年,人生聚散各有因,離別又如何?紫陌紅塵,何處是歸途?一夢傾城,終歸虛無,最美是淡泊。願,自此不言情切,自此不思情網,縱有前塵萬般柔腸,也亦無所思無所牽,一切隨煙散淡,化為無跡。

  鏡中伊人,花影對月容,皆以零散,若塵世無緣,我會想起誰?洗淨鉛華,修顏遮擋心扉,情如風隨水,我又願意忘記誰?輪迴臺上的幾度輪迴,奈何橋下的無可奈何,三途河邊的曼陀沙華,兩兩不相見,錯錯是千年。千年之前,一個塞北風沙的黃昏,你一騎紅塵踏揚了漫天沙,我是其中一粒。千年之後,一個江南煙雨的清晨,你一襲白裙沾溼了杏花雨。我是其中一滴。歷經千年,失言了千年,辜負了千載,紅塵中,一個轉身錯過一生。傾城一暖,淺笑梨渦。只想讓你回眸一次,便能看見我的深情。

  那場雨,曾荒蕪了田地,荒蕪了屋簷,卻無法荒蕪愛的記憶。雖已回不到最初的溫柔,但我們曾在最純真的年代相遇,在張揚的青春裡幸福,又在歲月的滄桑裡分離。我盼望還能與你重逢在塵埃落定時,只為確認你的幸福,再見你一笑的風華。然後,淡然離去,自此天涯路人,未有歸程。我會在遙遠的地方虔誠地焚香,在菩提下靜靜觀望,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不再打擾,便是我最深的情。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這一程山水,有相聚,有離別,也有過相忘。當所有的過往都在光陰裡塵埃落定時,內心縈繞的只有相遇的溫暖。不去問曾經的故事會有怎樣的結局;也不去糾結還有多少眷戀埋藏在心底。紅塵喧囂,我願做一個素心人,不去涉塵世太深的水,只願獨坐一隅,隨世事流轉,站在風華之外,淡看紅塵的故事,期待一片安寧。只願珍藏著這一路相惜的感動與歡愉。

  塵世裡的遇見,寂如煙花。誰素心寫詩,把前世的繁華,今生的落寂都吟成落葉上一樓清霜!紅塵紫陌,緣來緣去, 誰,在我的眉間刻下風霜,卻讓我獨自嘆息?誰,在我心底種下憂傷,卻留我黯自哭泣?多少愁緒綰成輕怨,多少淒涼落成花冢,多少離別結成清淚,多少等待凝成相思。時光就這樣在指間徘徊,糾纏成美麗的風景,在一切風景過後,寂寞如煙,散盡惆悵。一朝風雨,滿地殘紅。溼了花香,幾許悲涼,奈何世間無常。

  花開花落,是一個季節走過的聲音;雲捲雲舒,是一份情感路過的身影;潮漲潮退,是一股激情流過的歲月。不曾經歷時光的疼,如何閱歷滄桑的苦?不曾惹青絲,怎會亂流年。誰能執守一顆心,直到永遠?誰願牽一人手,走過滄海桑田?愛過,痛過,哭過,笑過,就已足夠。塵世間,每天都有許多故事起起落落,也有許多心情浮浮沉沉,繁華過後皆雲煙。祈禱花開不敗,唯願此生時光靜好,你我同在....。

  篇【2】:古韻

  不經意間,見了那些烙著時光印記的物件,猶如故人面,是久別重逢啊,那麼熟悉,那麼親切,一點也沒有疏離之感。

  我今安好,多想問你一句,別來無恙?

  雪小禪說,格外鍾情於古意的東西,那發黃的宣紙、那紅條格上的舊字、那軟綠綢緞上的微涼、老玉的潤滑、隔年的雪水、紅燈籠上落的雪……

  是隔了彌久光陰,回看,昔日梨花勝雪的素清竟生出了殘月落花煙重之感,有點頹敗,有點蒼涼,薄暮裡,搖曳著難以形容的美麗。

  到底是古意繾綣,古韻微涼,縱然不再清麗如同未經世事的年少時光,卻依舊讓人心動。

  就像那件壓在箱底的戲服,月白色,絲綢質地,繡著數叢優雅的蘭花,摸上去依然細膩柔軟,只是不知幾時嵌入了老檀木的氣息,這樣沉靜溫雅,這樣古意幽微。

  一件戲服,摺疊著多麼耐人尋味的伶人舊事呀,輕輕抖開來,落一地的惆悵與美麗。

  幾乎要想不起,那個人穿上戲服時的模樣,那身段,那眉眼,那風韻難寫,那幽思難描,素手蘭花拈起一朵溫柔嫵媚,她是臨水照花人。

  聲線嫋娜搖漾,“長清短清,那管人離恨?雲心水心,有甚閒愁悶?一度春來,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水磨腔,分外的婉轉流麗、玉潤冰清,幽婉的情致,隨著聲音搖漾,聽著,只覺春風拂面、花落肩頭。

  古意的唱詞,柔潤清婉,像極了花開到荼蘼,纏綿著絲絲縷縷清雅的意韻。那意韻深遠,嫋嫋娜娜地散了。

  散了,人還沉迷在春來花褪上眉痕的意境裡,心醉。

  讓人心醉的還有書架上墨香彌遠的線裝書,翻開來,書頁微微發黃,舊,而微涼,焉知不是勾兌了舊時的月色與燈光?

  瘦長瘦長的字型恍如獨立寒秋的人影,環圍成深情綿邈的詩句,必是洛夫的一首。

  笙歌初起的黃昏

  前面是朱雀橋

  仍隱隱聽到

  劉禹錫把橋畔一季的野花

  吟成了永恆的夕陽

  河的左岸亮起一盞燈

  右岸亮起了更多的燈

  酒已夠了

  我將在水聲中睡去

  燈火黃昏,笙歌初起,船穩穩地泊在了秦淮河岸邊,而那個醉心詩酒的人,聽著琤琮的流水聲進入了夢鄉。

  古韻的詩句落入水中,猶如珠玉,激起明澈的漣漪,那是我心的漣漪,一圈一圈散了開去,漾著含蓄的歡喜。

  也喜歡幽深玉石刻出的印章,篆體字,線條圓融典麗,沾了硃紅色的印泥,落款在水墨悠然的宣紙上,如若一記硃砂紅,靜斂蘊藉,更添了幾分古韻與深意。

  久久看著那幅畫,眼眸裡水墨氤氳,黑與白淡遠成了古樸江南的黛瓦白牆,一霎時雨疏風驟,花枝飛零一朵篆刻的紅,嵌入畫的左下角。

  那樣純粹的紅,是如意結,是窗子上貼的剪紙,是喜秤挑落的紅蓋頭,是炮竹燃燒後飛散的碎紙,是舊時女子鏡前嫣然輕抿在脣上的胭脂,更是窯燒裡古韻流轉的中國紅。

  篇【3】:古韻凝香

  到小城已有半月之久了,聽建德文化館的朋友說:“每年農曆三月三,新葉古村有個盛大的祭祀大典。”因為這位朋友參加過建德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對新葉古村頗具瞭解,他說:“農曆三月三是新葉古村六百多年來不變的節日,是新葉人的狂歡節,而祭祀大典,則是整個節日活動的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新葉人找到了自己的歸依,發現了快樂的源泉。”說起祭祀大典,他便津津樂道。聽他詳細的描述,彷彿那些大門前的水塘、粉牆黛瓦、雙坡硬山頂、橫樑上的三多圖、福壽圖的牛腿、窗戶上的回紋、粗粗的柱子都歷歷在目。不由得讓我決定,農曆三月三走進新葉古村。從小城開往新葉古村的中巴車,在330國道上賓士著,原本十幾個座位的車廂,起碼超載一倍,而且還不時的停車帶人,車廂被塞得滿滿的。已經有太多年沒乘過這樣的車了,心裡直發毛,擔心安全問題。

  車子行駛到“江南第一懸空寺大慈巖”便向右拐進去新葉古村的小路,說是小路,其實也是水泥鋪就,可供兩輛車交匯的路。新葉古村歸至建德大慈巖鎮。

  大約四五十分鐘左右,十點光景車子抵達新葉古村。當我下得車來,看村外的道路上已經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子,向村民打探,方知祭祀大典已經完畢,但廟會其他的活動還在繼續進行著。

  正是吃午飯的時候,家家門庭飄出誘人的香氣,聞著飯香,朝門裡望去,滿桌的菜餚還有那圍桌就餐的人。據說,每年的三月三,四鄰八鄉的親朋好友都會前來匯聚。

  早些時候,讀過建德文化館的朋友寫的一篇散文《蹭飯》文章開頭是這樣寫的“早就聽說新葉三月三吃飯不要錢,隨便哪戶人家,只要看到桌上有飯,坐去吃就是,不問來路去處張氏李姓,只要你吃得下,就死勁撐,吃好了拍拍屁股走人,沒事,沒有人會拉著你的衣襟問祖孫三代。”嘿嘿,我不蹭飯,進得去聊聊天應該沒問題吧,於是我走進一戶村民住宅,和他們聊了起來,當然,大多時候是我問他們答。

  新葉古村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但上世紀八十年代,藏在深閨之中的新葉古村尚籍籍無名,直到九十年代末,陳志華教授對新葉村“露天的明清建築博物館”的褒獎讓新葉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陳志華、李秋香教授帶著一批清華學子選擇在新葉村開始做全國第一個鄉土建築課題研究,這位在鄉土建築領域埋頭研究了二十年的老人,稱讚新葉古村堪稱“一個完美的典型,新葉古村是中國東南部漢族村落的典型,不大不小,不窮不富,歷史發展很典型,社會結構很典型,文化生態很典型,風土人情很典型。“如果要讓我寫一本中國農村的書,我裡頭東南地區最典型的第一個列子就是新葉古村”,新葉是“中國東南部最典型的農耕村落”。

  我開始沿著新葉古村,由外向內,漫行細品。

  新葉村像一幅古畫掩映在一片粉牆黛瓦里,而眼前三月三的新葉,卻象只酣睡的鳥兒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吵醒振起了翅膀。傳統的三月三廟會,把四鄰八鄉的人都引到新葉村來,他們大多是來趕集會友看熱鬧。

  我隨人流穿街走巷。新葉村的小巷有點象整合板的電路圖,彎彎曲曲到處糾結。當然,村民們說的像“八卦陣”更確切些。不是村裡人,根本搞不清哪是哪。

  步履踏過西山祠堂、摶雲塔、文昌閣,再輾轉至進士第、有序堂、崇仁堂。這裡的飛簷翹角、雕樑畫棟,民俗文化,甚至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把我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吸引過去。

  新葉古村不驚豔,甚至有點普通,但在這裡,我看見了荷載各種歷史資訊的真實遺存,我看見了老百姓自己豐富、樸實、真率和生活化的歷史;我看見了古塔巍峨,粉牆黛瓦,小巷深幽,池塘清澈,流水潺潺,古韻凝香,恍若世外桃源。

  我想,像今天三月三如此熱鬧的場面在新葉古村不應該成為常態;我想,這個近八百年裡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安靜悠閒地過著自己生活的村落不需要太多的打擾。或許是有些厭倦了紅塵喧鬧,真有些擔心,當若干年後的一天再去新葉,裡面已無日常生活的氣息,正如其他那些已經被過度開發的村落一樣。

  青山綠水,古祠古塔,古民居古池塘,古風古俗揉進在自然景觀裡,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和諧、沉靜而凝重。她猶如一個懷揣故事的女子,任憑時光的流逝,也無法改變她動人的容顏,細細品味,回味無窮,讓人久久不願離去。

  既然命運安排新葉和我們有這麼一次心靈之約,那麼就讓我們好好地善待她吧,一定不要辜負了她啊!

  新葉,我還會再來!

  

古風優美文章
古風文章欣賞
相關知識
古風文章欣賞
古風文章欣賞
中國古詩詞英文翻譯唯美文章欣賞
張曉風經典散文文章欣賞
高中優秀文章欣賞
初中英語優秀作文文章欣賞
感恩勵志文章欣賞
經典英語情詩_優美愛情文章欣賞
職場勵志好文章欣賞
大學生感恩父母的文章欣賞